思想
在最常见的意义上,思想和思维是指可以独立于感官刺激而发生的有意识的认知过程。它们最典型的形式是判断、推理、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审议(英语:deliberation)。但其他心智过程,如细思一个想法、记忆或想像,也经常包括在内。与感知不同,这些过程可以独立于感觉器官在内部发生。但从最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任何心智事件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思维形式,包括知觉和无意识的心智过程。在稍微不同的意义上,“思想”一词不是指心智过程本身,而是指由这些过程带来的心智状态或观念系统。
已经提出了各种思维理论。它们旨在捕捉思维的特征。柏拉图主义者认为,思维在于辨别和检查柏拉图形式(英语:Platonic forms,参见理型论)及其相互关系。它涉及区分纯粹的柏拉图形式本身和在感官世界中发现的单纯模仿的能力。根据亚里士多德主义,思考某事就是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实例化思想对象的普遍本质。与柏拉图主义相反,这些共相是从感官经验中抽象化得到的,并且不被理解为存在于一个不变的可理解世界中。概念论与亚里士多德主义密切相关:它将思维与心智方面唤起的概念相结合,而不是实例化本质。内在言语理论(英语:Inner speech theories)宣称,思维是一种内在言语的形式,其中词语在思想者的脑海中默默表达。根据某些说法,这发生在常规语言中,例如英语或法语。另一方面,心语假说认为,这发生在一种称为 Mentalese 的独特心理语言的媒介中。这个想法的核心是语言表示系统是由“原子”(英语:atomic)和复合表示构建的,并且这种结构也存在于思想中。联想主义者将思维理解为想法或图像的接续;他们对支配思路如何展开的关联法则特别感兴趣。相比之下,行为主义者将思维与行为倾向相结合,将参与公共智能行为作为对特定外部刺激的反应。心灵计算理论是这些理论中最新的。它认为思维类似于计算机在讯息存储、传输和处理方面的工作方式。
学术文献中讨论了各种类型的思维。判断是一种心理操作,在这种操作中,一个命题被唤起,然后不是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推理是从前提或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判断和推理都依赖于相关概念的拥有,这些概念是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获得的。在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思维旨在透过克服某些障碍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深思熟虑(英语:Deliberation)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思维形式,它包括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并评估支持和反对它们的理由。这可能会导致通过选择最有利的选项做出决定。情节记忆和想像都在内部呈现对象和情况,分别试图准确地再现先前经历的内容或作为自由重新排列的内容。无意识思想是在没有直接体验的情况下发生的思想。有时会假定解释在没有采用有意识思维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困难的问题。
思想在各个学科中都有讨论。现象学对思考的体验感兴趣。该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思维的经验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用感官经验来解释。除其他外,形而上学对心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涉及到思维如何适应自然科学所描述的物质世界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旨在将思想理解为一种资讯处理形式。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学调查思想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并探讨这种发展取决于哪些因素。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在心智生活中的作用。与思想有关的其他领域包括语言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学和社会学。各种概念和理论都与思想主题密切相关。 “思维规律”一词指的是逻辑的三个基本法则:矛盾法则、排中法则和同一性法则。反事实思维涉及对非实际情况和事件的心理表征,并探讨在这些情况下,思考者试图评估如果情况有所不同,情况会怎样。思想实验经常使用反事实思维来说明理论或测试其合理性。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的、专注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如何行动的思维形式。 积极思考或正向思考(英语:Positive thinking)涉及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处境的积极方面,这与乐观密切相关。
思维包括所有(心理)过程,这些过程试图从对思想、记忆和概念的内在关注中形成知识。[1] 通常只有思想的最终产物才会有意识,而产生它们的思想过程则不会。[2]
思维通常与知觉和直觉不同。这通常是因为知觉和直觉是非概念性的,但思想被理解为概念性或命题。思考可以基于一个想法,由感觉、情况、感官印象等自发触发,也可以以抽象—建设性的方式发展。自动思维是无意识的、无意图的、非自愿的和不费力的,可以与有意识的、有意的、自愿的和消耗性的受控思维区分开来。[3] 口语化的语言显示以主动形式思考:“我认为”和以被动感知形式思考:“我有一个想法”。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还将“系统 1”与“系统 2”区分开来,“系统 1”自动快速地工作,只需很少或无需努力,无需有意识的控制,“系统 2”将它们分配给那些需要注意的剧烈心理活动。第二个系统的活动通常与作者身份(德语:Urheberschaft )、选择自由(德语:Wahlfreiheit)和注意力相关。[4]
思考发生过程的细节是各个学科的研究课题。知识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尤其是思维心理学,或作思想心理学,德语:Denkpsychologie)和认知科学对思维的看法截然不同。有些人试图描述性地阐述当前的思维形式,并找到个人或群体的思维在一般、特定群体或个别情况下遵循的某些模式和启发法。这些形式又可以从社会学、一般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或认知科学模型的角度来看。大脑研究和相关学科研究特定思维过程背后的心理、神经和生化机制。认识论、博弈论、逻辑和思想心理学研究思考必须遵循哪些规则,以便以有意义的方式处理感知,得出真正的信念,或者正确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
思考过程
思考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系统的和具体的过程。这些是思考最基本的过程。
- 分析:分析是把一个事件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并把这个整体事件的各个属性都单独的分离开的过程。
- 综合:综合就是分析的逆向过程,它是把事件里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事件。
- 抽象:抽象是把事件的共有的特征,共有的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的内容进行舍弃。
- 概括:概括是以比较作为其前提条件的,比较各种事件的共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同一归纳。
以上几种大概包含了思想过程的基本形式。
种类
思维的种类大概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词语思维、无声思维、通讯思维、指导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联想思维、创新思维、系统化思维等。
理论
- “有关思维过程以及思考机器理论的简介”(Caianiello)[5] – 透过数学方程来为思维过程以及心理现象建模。
- 表面和本质:可以类比为思想的燃料和火(Hofstadter and Sander)[6] – 建构在类比上的理论。
- 有关语言和思想的神经理论(Feldman and Lakoff)[7] – 语言和空间关系的神经模型。
- ThoughtForms – The Structure, Power, and Limitations of Thought (Baum)[8] – 建构在心理模型上的理论。
- 无意识思维理论[9][10] – 无意识下的思维。
- 语言学理论–The Stuff of Thought (斯蒂芬·平克, 诺姆·乔姆斯基)[11] – 语言学以及认知的理论,认为思想是以句法以及语言递归的过程。
- 心语假说(杰瑞·福多)[12] – 心理状态表征的句法组合,也可以说“思考的语言”。
- 有关思想在大脑何处形成,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被传递,由另一个大脑来接收的可能性理论 Rajvanshi, Anil K. (2010), Nature of Human Though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BN 978-81-905781-2-7。
哲学
“ | 在这些发人深省的时间内最发人深省的是什么?是我们还不思考。[13] – 马丁·海德格尔 | ” |
哲学中的现象学运动看到了对思想了解方式的根本改变。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对于人的生存结构的现象学分析,对于思想有新的见解,也改变了了传统的认知或是理性诠释,这些都是人们了解思想的方式。这种有关非认知性了解的基础角色,形成了1970到1980年代有关人工智能的相关讨论[14]。
不过现象学不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唯一探讨思想的学科。精神哲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探讨有关心灵、心灵事件、心灵功能、意识及其在身体(特别是大脑)中的关系。心物问题一般视为精神哲学的核心议题,不过也有其他论点认为.心灵的本质和其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无关[15]。
心物问题
心物问题是要说明心灵(或心理过程)和身体状态或是过程之间的关系[15]。哲学家在此领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确认心灵以及心理状态/过程的本质,以及心灵如何影响身体,或是被身体影响。
人的感觉经验是依刺激来产生的,刺激从外在世界到达感觉系统,而刺激会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最后让人有感觉(可能是愉悦的或是不快的)。例如一个人想要吃一片比萨,会因此以特殊的方式移动身体往特定的方向移动,设法去拿到想要吃的比萨。问题是有可能从大脑中的许多灰质以及其中的电化学反应中产生有意识的经验吗?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人的命题态度(信念或是欲望)可以让人的神经元传送信号,使肌肉依正确的方式收缩。这些是许多认识论学家以及心理哲学家面临的问题(至少在勒内·笛卡尔的时代是如此的)[16]。
功能主义以及心灵体现
上述的论点反映了有关认知,思考系统的古典的功能性描述。不过这个看似无法解决的心物问题,依体化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观点,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已经有绕过此问题的作法,其理论根源是源自马丁·海德格尔、让·皮亚杰、利维·维谷斯基、莫里斯·梅洛-庞蒂和实用主义者约翰·杜威的研究[17][18]。
此研究方式认为传统将心和物分开,研究心理过程的方式是错的。相反的,应该将心灵、身体的行为、认知和设法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这些会互相影响。因此单纯针对心灵的功能分析就会留下无法解决的心物问题[19]。
生物学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可被激动的细胞,可以用电化学的讯号来处理或是传递资讯。神经元是脑部、脊椎动物的脊髓、无脊椎动物的腹神经索及其他周边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些特殊功能的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可以感知触碰、声音、光线及其他会影响感觉系统的刺激,并将讯号送到中枢神经及脑部。运动神经元接收脑部及中枢神经的讯号,并影响腺体或使肌肉收缩。中间神经元连接神经元及中枢神经(或是脑部)。神经元回应刺激,将刺激转换为讯号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送出回应讯号给身体的其他部位。神经元没有经过有丝分裂,在受损后无法替换,不过目前有观察到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有细胞潜能,可以变成神经元。
心理学
心理学家将思考视为是心智上的努力,目的是为了找出疑问的答案或是解决实务上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在探讨在问题解决、记忆或是语言使用时的内在心智过程。认知主义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其理论基础是马科斯·韦特墨、沃尔夫冈·苛勒及科特·考夫卡开始的格式塔学派[20]以及让·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上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家用心理物理学以及实验来了解问题,诊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其关注的是在刺激以及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他们会研究不同层面的思考,例如推理心理学,人们如何作决定和选择,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创作以及想像。认知心理学争辩的是问题的解决是靠算法-一些不需要完全了解,但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作法,还是启发法-一些可以了解的方法,但不一定可提供解决方案。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不同的点在于认知科学希望用电脑来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模拟。在其他情形下,解决方案可能是来自直觉,也就是突然之间对事物关系的了解。
精神分析学
在精神分析学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定义了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心理结构。依这种理论来看,没有组织的本能趋势是“本我”,心理中有组织的部分是“自我”,而批判及道德的部分是“超我”[21]。
在精神分析学中,潜意识不是指所有意识以外的事物,而是在有意识思想中刻意忽略的东西,或是一个人不愿意有意识的知道的东西。此观点有点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放在对立的位置,意识和潜意识交战,目的设法隐藏潜意识的东西。若一个人感觉疼痛,他所想的就是就是减轻疼痛。他的愿望(免于疼痛或是享受其他事物)会命令心智做该作的事。对弗洛伊德而言,潜意识是一些社会上无法接受的概念、希望或是欲望,或是因为心理压抑机制潜藏的创伤记忆、痛苦记忆的存储库。不过这些内容不一定是负面的。以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来说,潜意识是一种只能以其影响来识别的力量[22]。
政治学
思想在政治学上是某种政治学说和理论的总结,也被称作“主义”,通常多会出现在一党制或共产主义国家中,民主国家则较少,而且也不会出现类似共产主义国家或威权国家的强制性宣传和教育行为,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分散。
相关条目
参考来源
- ^ Georgi Schischkoff: Philosophisches Wörterbuch.
- ^ M. W. Eysenck, M. T. Keane: Cognitive Psychology. 4. Auflage. Psychology Press, Hove (UK) 2000, ISBN 0-86377-551-9, S. 394.
- ^ Elliot Aronson, T. D. Wilson, R. M. Akert: Sozialpsychologie. 4. Auflage. Pearson Studium, 2004, ISBN 3-8273-7084-1, S. 57 ff.
- ^ Daniel Kahnem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 Allen Lane Paperback, ISBN 978-1-84614-606-0, S. 20 f.
- ^ Caianiello, E.R. Outline of a theory of thought-processes and thinking machine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61,. 1, Issue: 2 (2): 204–235 [June 27, 2013]. Bibcode:1961JThBi...1..204C. PMID 13689819. doi:10.1016/0022-5193(61)90046-7.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2, 2013).
- ^ "Surfaces and Essences: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 by Douglas Hofstadter and Emmanuel Sander, 2013, Basic Books, ISBN 978-0-465-01847-5
- ^ The 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and Thought. icbs.berkeley.edu. [20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3 June 2013).
- ^ "ThoughtForms – The Structure, Power, and Limitations of Thought: Volume 1 –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by Peter Baum, 2013, Aesir Publishing, ISBN 978-0-9884893-0-1
- ^ 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 changingminds.org. [20 Jan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1).
- ^ Ap Dijksterhuis; Ap and Nordgren; Loran F. A Theory of Unconscious Thought (PDF chapte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2006: 95–109 [June 2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30).
- ^ "The Stuff of Thought: Language as a Window into Human Nature" by Steven Pinker, 2008, Penguin Books, ISBN 978-0-14-311424-6
- ^ Language of Thought Hypothesis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ww.iep.utm.edu.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2) (美国英语).
- ^ Martin Heidegger, What is Called Thinking?
- ^ Dreyfus, Hubert. Dreyfus, Stuart. Mind Over Machine. Macmillan, 1987
- ^ 15.0 15.1 Kim, J. Honderich, Ted , 编.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By Jaegwon Kim, Gary S. Rosenkrantz, Ernest Sosa, Contributor Jaegwon Kim, 2nd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09, ISBN 978-1-4051-5298-3
- ^ Varela, Francisco J., Thompson, Evan T., and Rosch, Eleanor. (1992). The Embodied Mi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ISBN 0-262-72021-3
- ^ Cowart, Monica. Embodied Cognition.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4 [27 February 2012]. ISSN 2161-0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 ^ Di Paolo, Ezequiel. Shallow and Deep Embodiment (Video, duration: 1:11:38). University of Sussex. 2009 [27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7).
- ^ Gestalt Theory, By Max Wertheimer, Published by Hayes Barton Press, 1944, ISBN 978-1-59377-695-4, ISBN 978-1-59377-695-4
- ^ Snowden, Ruth. Teach Yourself Freud illustrated. McGraw-Hill. 2006: 107. ISBN 978-0-07-147274-6.
-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reud, By Jerome Ne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29, ISBN 978-0-521-37779-9
参考文献
- Gleitan H.,psycholgy,ch.9 norton & company,1981.
- Zimbardo p.,psycholgy and life,chapter10,illinois:scott,forse-man and company,1985年。
- 克雷奇等著,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 杰拉尔德温伯格著,张佐等译. 系统化思维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 黄学诚著 思考力密码,方向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