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羲(?—249年),字昭叔[1]三国时期魏国之臣,魏国重臣曹真之子,大将军曹爽之弟,曹训曹彦之兄,封安乡侯[2]

曹爽专权,曹羲有所规劝,但曹爽不听。249年,曹爽出行高平陵,曹羲劝他保持警惕,曹爽仍不听,遂遭太傅司马懿政变夺权。大司农桓范建议曹爽反对司马懿,曹爽却迟迟无法下决心起兵;桓范又劝曹羲,曹羲也不听。曹爽最终束手就擒,自以为能保富贵,却最后被公卿廷议灭三族。

曹羲曾和郑冲孙邕荀𫖮何晏一同集合各家为《论语》作的注,择其善者,编成《论语集解》,并奏于魏帝。

有作品《至公论》[3]

注释

  1. ^ 通典引曹昭叔述孝诗叙曰:“余年三十,迁中领军,总六军之要,秉选举之机。”即曹羲
  2. ^ 《三国志·方技传》裴注:安乡侯者,曹羲。
  3. ^ 《晋书·王接传》:父蔚,世修儒史之学。魏中领军曹羲作《至公论》,蔚善之,而著《至机论》,辞义甚美。

参考文献

  • 《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列传
  • 《晋书》卷三十三·郑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