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布里顿

英国现代主义时期作曲家

布里顿男爵OM CH(英语:Baron Britten,1913年11月22日—1976年12月4日),原名爱德华·本杰明·布里顿(英语:Edward Benjamin Britten),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是二十世纪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也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布里顿勋爵阁下
The Rt Hon. The Lord Britten
1960年代中期的布里顿,汉斯·怀尔德英语Hans Wild所摄
出生(1913-11-22)1913年11月22日
洛斯托夫特
逝世1976年12月4日(1976岁—12—04)(63岁)
奥德堡
国籍英国
知名作品歌剧《彼得·格兰姆斯》《碧庐冤孽》《比利·毕特》《仲夏夜之梦》《卢克莱修受辱记》,战争安魂曲,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伴侣彼得·皮尔斯英语Peter Pears
所属时期/乐派20世纪
擅长类型歌剧,管弦乐,室内乐,合唱,宗教音乐
学生/受影响人物

生平

 
位于洛斯托夫特的故居

布里顿于1913年生于英国东南沿海萨福克郡小镇洛斯托夫特,父亲是一名牙医,也是一位有才华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母亲是一位优秀的业余女高音,他曾随母学习钢琴。

少年

布里顿童年时代已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并尝试作曲。开始师从弗兰克·布里奇学习作曲,16岁进入皇家音乐学院[1],师从约翰·艾尔兰学习作曲。在这期间,他受到了拉尔夫·沃恩·威廉斯的鼓励。他亦学习钢琴中提琴,后来曾以钢琴家的身份演出。

布里顿于少年时代所创作的作品大都没有编号,据统计,这段时期的作品或者乐曲片段数量多达八百多份。较著名的是于1930年所创作的《童贞女的赞美诗德语A Hymn to the Virgin》。而第一首获出版并符有编号的作品,是为室内乐团所写的《小交响曲》(Sinfonietta),1934年,为英国广播电台合唱团英语BBC Singers而写成的《有一婴孩诞生了英语A Boy Was Born》(作品3)以及毕业习作《简易交响曲英语Simple Symphony》(作品4),令布里顿开始引起乐坛注意。

早期

毕业后,布里顿主要为电影创作电影配乐。1935-1939年间,他相继完成十六部电影配乐,这些经验帮助他后来的歌剧创作。1937年5月,他受指挥家伯伊德·尼尔英语Boyd Neel委托,为三个月后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创作一首弦乐作品。布里顿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把新乐曲定了初稿,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配器,7月12日正式把乐曲写好。这首作品,便是以启蒙老师布里奇的一首弦乐四重奏中的主题所写成的《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英语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2]

同年他还认识了男高音彼得·皮尔斯英语Peter Pears,后者成为他音乐创作的合作伙伴和亲密伙伴。

赴美及返英

1939年他和彼得·皮尔斯跟随诗人威斯坦·休·奥登前往美国。在美国他创作了轻歌剧保罗·班扬英语Paul Bunyan (operetta)》、《小提琴协奏曲英语Violin Concerto (Britten)》、《灵光集英语Les Illuminations (Britten)》、《安魂交响曲英语Sinfonia da Requiem》等。在美期间,布里顿有机会与作曲家阿隆·科普兰见面,科普兰的作品亦成为启发布里顿在美创作的一大因素。

1942年他和皮尔斯决定返回英国(而奥登则选择留在美国),在回英的航程中,布里顿完成了两首重要的合唱作品:分别是取材自奥登的诗歌,以音乐守护者圣则济利亚(圣西西里亚)为题的《圣西西里亚赞歌英语Hymn to St Cecilia》,以及《圣诞颂歌仪式英语A Ceremony of Carols》。两人回到英国后,随即向当局申请免服兵役(最初布里顿的申请并不获批准,后来经上诉后得直)。及后布里顿便开始撰写其第二出歌剧《彼得·格赖姆斯》,并且找来剧作家蒙塔古·斯莱特英语Montagu Slater撰写剧本。这套歌剧于1945年6月7日于伦敦首演,获得了好评。然而,这却引来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以英文演绎歌剧而非惯常的意大利语德语,实乃“难登大雅之堂”。这些言论都导致布里顿后来渐渐放弃了伦敦的剧院。

战后

 
布里顿自己指挥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唱片封面

二战结束后,人民的生活开始回复正常。1946年,布里顿应英国教育部的委托,为一套介绍管弦乐团及乐器的教育影片中创作音乐,于是他运用了二百多年前的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尔的歌剧《摩尔人的复仇英语Abdelazer》中一段回旋曲主题,再以此主题写成变奏曲赋格,而每一段变奏均用上不同的乐器。这首乐曲便是《珀塞尔主题、变奏及赋格曲》(Variation and Fugue on a Theme of Purcell),又或是更广为人所熟识的名称——《青少年管弦乐入门》。

同时,经历过那些反对以英语演出歌剧的奇怪言论,布里顿决定自行创立了“英国歌剧团”(English Opera Group),专门演绎英语歌剧;又于翌年(1948年)创办了“奥德堡音乐节英语Aldeburgh Festival”,这个音乐节首演了不少布里顿和其它英国作曲家的作品,至今每年六月都会举行。

1950年代是布里顿的歌剧黄金时期,作品有《比利·巴德英语Billy Budd (opera)》、《格洛丽安娜英语Gloriana》(庆祝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又译《荣光女皇》)、《碧庐冤孽英语The Turn of the Screw (opera)》、《诺亚方舟》及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戏剧《仲夏夜之梦英语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era)》。1953年,适逢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布里顿获封为名誉勋位

1957年他和皮尔斯到东方旅行,对印尼甘美兰音乐和日本能剧产生兴趣,早在留美时间,布里顿便初次接触甘美兰。他后期的作品,亦加入具东方风情的要素,如芭蕾舞剧《宝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一系列的宗教寓言剧——《麻鹬河》(Curlew River)、《炽烈燃烧的火炉》(The Burning Fiery Furnace)及《浪子》(The Prodigal Son)等。

1957年,马来西亚在独立之际,向世界各地征求国歌,包括新加坡国歌作曲者朱比赛在内的许多著名作曲家都获邀,布里顿受邀所写的作品被认为太欧化,不符合马来风格而被退稿。马来西亚给了布里顿几张马来民族音乐,但布里顿听了却认为是最古怪的噪音,最终马来西亚选出《我的祖国》作为国歌,一直到至今。

中后期

 
罗斯特罗波维奇和布里顿,1964

虽然布里顿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歌剧及其他类型剧乐上,管弦乐和室内乐的产量较少,但每一首都是精炼之作。当中首推创作于1961-62年,为考文垂座堂重建而应邀委约的大型合唱曲《战争安魂曲》,以及《男高音、圆号和弦乐小夜曲英语Serenade for Tenor, Horn and Strings》(作品31)和声乐套曲夜曲英语Nocturne (Britten)》。

1960年代,他认识了两位俄国重量级音乐家——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和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并成为好友。布里顿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创作了多首大提琴作品,包括有《C大调大提琴奏鸣曲英语Cello Sonata (Britten)》(1961年)、《大提琴交响曲英语Cello Symphony (Britten)》(1963年)及三套大提琴独奏组曲(1964-1971);至于肖斯塔科维奇,布里顿把《浪子》(The Prodigal Son)题献给他,肖斯塔科维奇亦将受《战争安魂曲》所启发的《第14号交响曲》回献给布里顿。此曲于1970年由布里顿亲自指挥,在苏联以外首演。1965年,布里顿再获颁发功绩勋章

踏入1970年代,布里顿的健康开始转差,创作量亦变得疏落,但他依然能完成两出歌剧:《欧文·温格瑞夫英语Owen Wingrave》和《魂断威尼斯英语Death in Venice (opera)》。另外《第3号大提琴组曲》、《第3号弦乐四重奏》和联篇歌集《英国民歌组曲》(Suite on English Folk Tunes "A Time There Was" )也是他晚期的重要创作。

1976年7月2日被授予终身贵族,进入上议院。不久之后,1976年12月4日在萨福克郡奥德堡去世,享年63岁。

作品

作曲

布里顿是20世纪中期最多产的作曲家,而歌剧是他最重视也最有特点的类型。布里顿的乐曲种类多样,歌剧、合唱曲、独唱、宗教合唱等歌唱类作品及管弦乐配器都公认为出色。这与他的亲密合作伙伴彼得·皮尔斯英语Peter Pears甚有关连,皮尔斯不但为布里顿提供了大量创作灵感,亦是他各类型歌唱作品首演的演唱者。布里顿所完成的13出歌剧,除了第一出《保罗·班扬英语Paul Bunyan (operetta)》(又译《吹牛大王》),其他所有的男高音主角都由皮尔斯担任。同时,由于布里顿自小在教会中献唱,因此亦创作出不少具水准的宗教合唱作品。

布里顿的代表作为数不少,大致可按早、中、后期创作来划份。早期的代表作有《简易交响曲英语Simple Symphony》、《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英语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灵光集英语Les Illuminations (Britten)》、《安魂交响曲英语Sinfonia da Requiem》、《圣诞颂歌仪式英语A Ceremony of Carols》、《男高音、圆号和弦乐小夜曲英语Serenade for Tenor, Horn and Strings》等;中期则有《彼得·格赖姆斯》等多部歌剧、《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夜曲英语Nocturne (Britten)》、《战争安魂曲》等;晚期代表作则有为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所写的《大提琴交响曲英语Cello Symphony (Britten)》、大提琴组曲、以及多首圣经题裁的教会寓言剧。

作品整理计划

2005年,布里顿-皮尔斯基金会(Britten-Pears Foundation)联同东安格里亚大学英国艺术暨人文研究委员会英语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资助进行一名为“布里顿主题目录”(B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BTC)的计划[3],将布里顿现存的所有作品手稿(包括所有已编号及未编号),依照创作年份的先后,重新排列并加上编号。预期于2013年完成。届时,除了95首由布里顿自己亲自编号的作品外,所有作品皆会加上以“BTC”为首的新编号。截至2010年尾为止,只有曾发行过的作品才获得BTC编号,网页中亦声明现时的BTC编号并非最终的决定。

指挥

  • 莫扎特第25号、第29号交响曲,D大调夜曲(K. 239),指挥英国室内乐团,Decca出版

获奖与荣誉

  • 留声机唱片大奖,1978年

个人生活

布里顿是一个当时在艺术圈比较公开的同性恋者,二战期间与彼得·皮尔斯英语Peter Pears产生恋情并长期同居[4]。布里顿逝世前把14岁至24岁十年间的日记交给学者整理出版,从中可看到他的一系列男友包括著名诗人威斯坦·休·奥登和作曲家伦诺克斯·伯克利英语Lennox Berkeley等等[5]。根据一部被BBC2改编为纪录片的传纪《布里顿的男孩》(Britten's Children)叙述,他对13岁左右的男孩怀有特殊的情感。

1980年以前,评论和传纪基本不提及布里顿的性取向,从1983年开始,才有学者公开指出布里顿的性取向影响了他作品中的一些隐喻:“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个没有讲出的问题是在1945年的《彼得·格赖姆斯》中不敢涉及的,当时仍然被视为犯罪而无人敢谈论的,那就是《彼得·格赖姆斯》涉及到了同性恋的内容。如果我们以这种寓言的方式来看待这部歌剧,至少,在理解格赖姆斯的性格时就不会有问题(包括道德的和戏剧的),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镇人对于格赖姆斯的恶毒迫害。而彼得由于罪恶感和自我憎恨导致的悲剧,在今天的人看来也会更觉沉痛和有现实感。”[6]

布里顿本人对自己的性取向有很严重的情结,至去世之时,还是不希望后人过分关注他这方面的私生活。皮尔斯在1979年的一次访谈中说过:“他的字典中没有‘同性恋’这个词……他憎恶‘同性恋的生活’。”[7]

轶事

  • 布里顿的出生日和相传掌管音乐的主保圣人圣则济利亚(圣西西里亚)的圣日相同,因此有人认为他过人的音乐才华是上天所赋予的。

参考资料

参照
  1. ^ 台湾国家交响乐团部落格有关布里顿的简介
  2. ^ 樂曲介紹 {英文}. [201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3. ^ B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BTC)網頁(試用版本). [201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23). 
  4. ^ 皮尔斯百年纪念. [201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7). 
  5. ^ Journeying Boy: The Diaries of the Young Benjamin Britten, 1928-1938, ed. John Evans, published by Faber
  6. ^ 布里顿两部歌剧中“性取向”问题的国际研究现状及方法. [201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1). 
  7. ^ Interview in Tony Palmer’s Film: A Time There Was......, 1979.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