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麟祺(1817年—1853年),字卧云江苏六合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朱麟祺

大清刑部主事
爵位 追赠世袭云骑尉
籍贯 江苏省六合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卧云
谥号 武毅
出生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江苏省六合县
逝世 咸丰三年(1853年)
安徽省北峡关
出身
  • 道光十九年己亥科举人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同进士出身
经历

生平

朱麟祺十七岁进学成诸生,专心钻研经世之学,且文武兼备,善技击,通兵法。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乡试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与其同年者有张之万徐树铭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人,后皆成名臣。[1]朝考后,麟祺未入翰林,直接被授予刑部主事一职。

咸丰三年(1853年)春,太平军纵横于长江下游,刑部侍郎吕贤基奉命赴安徽筹办团练,并奏请朱麟祺同行帮办。三月,朱麟祺到达安徽,纳降淮河以北捻军数百人为部下。八月,太平军再陷安庆,吕贤基退守舒城桐城一带。麟祺献计扼守白沙岭,以逸待劳,不被采纳。九月,太平军石达开部攻破桐城,麟祺率军救援,赶赴舒城,吕贤基派总兵恒兴共同出战。不久,追剿敌军前锋至北峡关,与敌主力万余人遭遇,恒兴逃遁,麟祺及所部数百人战死。其事上闻,朝廷降诏抚恤,设立专祠祭祀,并赐世袭云骑尉。同治六年(1867年),奉旨谥武毅[2]

参考资料

  1.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2806页
  2. ^ 《六合县志》卷五·人物志·忠义:“朱麟祺,字卧云,性孝友,年十七为诸生,即究心经世之学,兼善技击,通兵法。道光十九年举于乡,二十二年,英舶内驶,土寇窃发,麟祺避居扬州,之北乡,练团守御,一方恃以无虞。二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治狱多所平反。咸丰三年春,粤贼东窜,刑部侍郎吕贤基奉命为皖省团练大臣,知麟祺才足办贼,奏请治团。三月,驰驿至皖。时金陵、扬州相继沦陷,淮以北捻贼蜂起,麟祺单骑入其巢,抚谕之,得死士数百人,为练勇。闻六合警,率勇赴援,寻闻围解,遂驻军盱眙。初,淮北捻魁杨伦最犷悍,与张落刑相犄角。麟祺示以威惠,并受约束。寻,察伦反复,以计斩之白塔集而平其党。复入洪泽湖,搜剿湖匪,淮渎一清。八月,安庆三陷,贤基时自六安赴霍山,闻警退守舒、桐。麟祺曰:‘欲守庐州,必顾舒城;欲顾舒城,必扼白沙岭。此以逸待劳计也。’贤基违之。九月,粤逆石达开陷桐城,麟祺引军往援,一日夜行三百里,冒雨抵舒城。贤基遣总兵恒兴与俱。越日,进剿败贼前锋,追至北峡关,白沙岭下东偏贼万人乘高猝至。恒兴先遁。麟祺独以数百人力战,死之,年三十七。贼遂陷舒城。自是,张落刑复叛,而皖北之祸棘矣。事闻,诏立专祠,世袭云骑尉。同治六年,奉旨予谥武毅。”
  • 谢延庚、贺廷寿.《六合县志》. 清光绪九年~十年(1883~1884).
  • 朱保炯、谢沛霖 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