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中国江苏省淮安方言海州方言区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淮东话北部地区的淮安连云港宿迁沭阳泗阳盐城北部地区等。源出于沭阳、海州、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淮海戏曾在民间称为“小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 淮海戏因流行于淮海地区,曾称“淮海小戏”,1955年正式定名为淮海戏。

简介

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及盐城市的北部地区。源出于沭阳、海州、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当地称海州五大宫调为“大戏”)。淮海戏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淮阴、涟水、海州乡音。

源流

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 一是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

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3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3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三是淮海戏源于秦腔,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据此推断,淮海戏为秦腔一支,经融会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

发展

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徽、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大批一家班、同庄班、师徒班等班社,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县、市外,亦延伸至皖东北一带。光绪二十六(1900年),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至抗日战争前夕,行当已齐全,分五脚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脚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两类10行;服装、化妆、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的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淮海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各县先后将流散的小戏艺人组织起来学习、整顿,并成立“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和“淮海戏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反内战》等近百出现代戏。解放战争中,部分艺人随军转战南北,“肩背步枪驱敌寇,手提三弦唱英雄”。民国三十七年,两个“大众淮海剧团”(分属于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和淮阴专区)和学校、农村的业余剧团一起编演现代戏,深受广大军民欢迎。通过排演大量现代戏,淮海戏的音乐、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伴奏增加了二胡、笛子、月琴等乐器;涌现了不少新唱腔,如汤增桐、吕文桥在《柴米河畔》中改编设计的“好风光调”,后来成为淮海戏女腔的基本调。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沭阳、灌云等县成立了淮海剧团。1956年,大众淮海剧团改名为江苏省淮海剧团,继而泗阳、灌南、涟水、宿迁、滨海、连云港等十多个县、市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目前有7个淮海剧团,分布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连云港市连云港市灌云宿迁市泗阳连云港市灌南盐城市响水,以及设于淮安市的江苏省淮海剧团。

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民众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淡泊,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听众越来越少,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濒临灭亡的危险。目前,淮海戏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传统剧目

淮海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金刀记》、《催租》、《骂鸡》等32整本,64单出。先后编演的现代戏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头》、《春回粮仓》、《十里香》、《生死怨》等。

唱腔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

主要曲调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调,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调。这种曲调,可塑性大,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组腔时,“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可构成大、小唱段。“东方调”中间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

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僮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

服装

淮海戏的活动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旋转多变的五彩灯光,也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演出时,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建国后,才根据剧目需要,制作灯光、布景、道具,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