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便当大学

火车便当大学(日语:駅弁大学えきべんだいがく ekiben daigaku */?)是日本过往的流行语,用以嘲讽“一一大学政策”粗制滥造的末流国立大学[1]

起源

日本于1949年全面启动新制大学改革。由于战后资源不足,当局采行“师范、专科学校改制(合并)升级”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迅速量产“国立大学”。原本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变得像火车站一样可随意增设、密集普遍,日本社会因此盛传“每个国铁急行列车停靠站都有大学”。

其后,评论家大宅壮一提出名言:“凡是贩卖火车便当的车站,就有一所新制大学”,成为坊间“火车便当大学”的由来[1]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在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的背景下,当局认为军部暴走的原因之一,是健全知识的绝对普及人数不足。因此,最终在驻日盟军总司令(GHQ)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导的日本学制改革日语学制改革下,开始推行“一县一国立大学”政策,高等教育在全国急速扩张。

然而,在战后经济破败且严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新设大学只是将“专科学校”的招牌改成“大学”,体质并未改变,品质亦未提高。许多战前培养师资的中学,纷纷成为师范学校,更被嘲讽为“二阶级特进”(日本对于“殉职”的别称,日本自卫队成员或警员殉职后,一般会追授高出两级的职衔)。

尽管广设大学已超过半世纪,但并未改变日本大学的实力版图。源自战前的传统名校(原帝国大学系统、早庆上智)仍被认为是最具实力的一流大学。

脚注

  1. ^ 1.0 1.1 駅弁大学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板坂元日语板坂元,《男の装い》,PHP研究所,平成10年7月27日第1版

参考文献

  • 现代人のための日本语の常识大百科(池田弥三郎著、讲谈社) 
  • 大学评価の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