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江之战 (938年)
938年白藤江之战(越南语:Trận sông Bạch Đằng (938)/陣滝白藤𢆥938)指的是938年12月中国南汉政权与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军阀吴权之间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938年白藤江之战 | |||||||
---|---|---|---|---|---|---|---|
东湖画 | |||||||
| |||||||
参战方 | |||||||
南汉 | 交趾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刘弘操 † | 吴权 | ||||||
兵力 | |||||||
20000人[1] | 不详 | ||||||
伤亡与损失 | |||||||
不详[2] | 不详 |
起因
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䶮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支援矫公羡。刘龚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䶮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䶮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经过
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古螺城,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南汉军大撤,刘弘操阵亡。
战后
吴权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越南(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
后世历史学者,视丁朝为越南建国的创始阶段,被中国承认为藩属而不是领土。史家黎嵩称“我越正统之君,实自此始”[3]。
后世评价
- 越共对这次战役中吴权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Người kết thúc hơn một nghìn năm Bắc thuộc. baodanang.vn.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越南语).
- ^ Bằng chứng cuộc sống: Suy ngẫm về phát triển bền vững Việt Nam. Nhà xuất bản Chính trị Quốc gia Sự Thậ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越南语)., p. 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大越史记全书》卷首(黎嵩《越鉴通考总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87页。
参考书目
- 《资治通鉴·后晋纪二》
-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第五·刘隐》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五·南北纷争纪》以及《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五·吴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170至172页
- 《越史略·卷上》
- 《越南历史》(Lịch Sử Việt Nam),第二部分第四章,第1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编著: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越南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翻译: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197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