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是唐朝陆羽所撰的茶学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的专著。全书分3卷10篇,总结茶的栽培、采摘、制作、鉴别、煮饮的流程和工具,收集历史上与茶有关的史料,是当时茶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茶经
作者陆羽
类型子部小说类(新唐书·艺文志[1]
子部农家类(宋史·艺文志[2]
子部谱录类食谱之属(四库总目[3]
语言中文
成书年代8世纪
发行信息
保存状态篇数:十篇
卷数:三卷
出版地点唐朝

作者

 
陆羽像,春木南溟日语春木南溟

《茶经》作者陆羽唐朝著名的隐士,善于诗词文学,在儒学方志术数等方面均有著述,而以茶学方面的影响最为广阔和深远,在当时即有“茶神”、“茶仙”之称,后世尊为“茶圣”。[4][5][6]:2-3

成书

《茶经》成书时间约在760-780年之间,此时陆羽主要隐居在湖州。最早的版本大约作于760年:陆羽写于上元二年(761年)的自传中已经提到著有《茶经》三卷;日本学者布目潮沨日语布目潮フウ根据第八篇所记地名考证创作时间在758-761年之间。764年前后,《茶经》曾有过修订,因而第四篇收录了一件刻有“圣唐灭胡明年铸”的风炉日语涼炉,所指即平定安史之乱的次年(764年)。773年,陆羽接受颜真卿的邀请,参与编纂类书韵海镜源》,期间可能根据接触到的文献增补了第七篇的内容。780年之后,陆羽离开浙西,先后在江西湖南岭南活动,但第八篇对这些地方所产茶叶的记述远不如两浙那么细致,很可能传世的《茶经》在780年前后已经完成。[7]

卷帙

篇章 内容
卷上 一之源 茶树植物学特征,茶的字形和名称,茶树的种植与生长环境,鲜茶叶品质的鉴别,茶饮的功用
二之具 采茶和制茶的工具
三之造 采茶和制茶的工艺,根据成品茶叶外形来鉴别其品质的方法
卷中 四之器 煮茶和饮茶的工具
卷下 五之煮 煮茶的程序和技巧(包括煮茶前的茶叶炙烤,以及用水的选择)
六之饮 饮茶的作用、历史和方法,影响品茶质量的九个主要问题(“九难”)
七之事 从上古至唐朝的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包括医药、诗词、轶事等
八之出 唐朝的茶叶产区,各地茶叶的品质
九之略 在山野等特定情境下品茶时,可以予以省略的采、制、煮茶工具
十之图 主张将《茶经》写在绢布上张挂,以便记忆

背景

唐代茶叶生产空前发达,饮茶风气大大扩散,是《茶经》成书的重要时代脉络。当时,佛教、特别是禅宗快速发展,而僧人们喜欢饮用提神的茶水;科举制度逐渐确立,朝廷用茶来帮助考场上的监考官员和考生提神。于是饮茶之风通过僧人和士人迅速传播。在地域上,也从中国南方传播到了北方。中唐之后朝廷的禁酒措施亦助长了茶的消费。贡赐制度则进一步产生了鉴别不同茶叶、分出品级等第的需求。[8]:174-175,180-182[9]:527[10]:35-38[11][6]:205-207

而在知识社会学方面,唐代出现了大量与茶事相关的知识和文献,为《茶经》的写作提供了养料。[9]:527南朝以来兴起的“知识至上”的学风,则使得《茶经》带有博物学的色彩。[6]:203

影响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12]
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
——陈师道《茶经序》[13]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其后尚茶成风。
——《新唐书·隐逸传》[5]

《茶经》促进了中国饮茶风气的盛行,确立了茶在中国三大饮料(水、酒、茶)中的首席地位。《茶经》还对茶的制作工艺和饮用方法加以改革。在茶叶杀青上,探索出精细的蒸青法。在饮用上,倡导使用煎茶法,即将经过研磨的茶末投入沸水中,稍稍煎煮后就停止加热,然后舀到茶碗中饮用,以此代替过去较为粗糙的、“与夫㵸蔬而啜无异”[14](跟煮蔬菜喝汤没有区别)的煮饮法。[11][9]:533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7]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不少与茶事有关的记载,但都是各书中的零散片断,直到《茶经》的出现,才有了完整而系统的茶学专著。《茶经》也引领了茶书写作的风潮,此后出现了大量有关茶和饮茶知识的专书,而《茶经》本身又成为后世茶书的范本。 [9]:532[11][15]

《茶经》将饮茶提升为茶文化茶道,给饮茶的程式灌注进了美学的意境和的思想。[10]:48[9]:532《茶经》还通过对茶具和茶饮程式的复杂、细致的规定,倡导行为方式的规范化[7]

《茶经》还影响了“茶”字的写法。在更古老的时代,一般用“荼”字来表示茶。唐玄宗御制的字书《开元文字音义》采用减去一横的“茶”字,但实际日常书写中仍以“荼”字占主导。《茶经》则统一采用“茶”字。受此影响,到晚唐时期,专用的“茶”字已经得到普遍的使用。[8]:23-24

版本

北宋时,《茶经》已有多个版本流传,陈师道就曾根据四个不同的版本重新合编了一个版本。[13]

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刊行的左圭所编丛书百川学海日语百川学海》收录了《茶经》,是几乎所有现存《茶经》版本的祖本。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即为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宋刻《百川学海》本,但多有错讹。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同样藏有宋版《百川学海》,为印刷质量较好的善本。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武进藏书家陶湘得到宋本《百川学海》后将其影刻于世,成为近现代以来通行最广的宋版《茶经》,但做了一定的改动,不完全是宋刻本原貌。[16]

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陆羽的故乡竟陵,刊行了从《百川学海》中单独抄录出的《茶经》。北京国图藏有嘉靖二十二年竟陵本,是现存最早的单行本《茶经》。竟陵本除原文外,还附加了前人序跋、诗文、相关探讨和陆羽传记等内容,影响了之后众多版本的《茶经》刻印。[7]

除《百川学海》外,流传的另一个版本系列来自于丛书《说郛》。与《百川》系列相比,《说郛》系列《茶经》的特点是普遍没有保留原注。[7]

传闻

据说陆羽曾选出天下最好的二十种烹茶用水,并逐一排名,如无锡惠山泉以“天下第二泉”闻名,即由此而来。该说法并不见于《茶经》,而出自唐人张又新的《煎茶水记》。[17] 北宋欧阳修曾撰《大明水记》批驳张文,认为其说法与《茶经》中的主张相互矛盾,是张又新假托于陆羽之口。[18]

参考文献

  1. ^ 欧阳修. 新唐书·志第四十九·藝文志三.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2. ^ 托克托.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八·藝文志四.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3. ^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4. ^ 陆羽. 陆文学自传. 中国历代名家散文大系 隋唐五代卷.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9: 403-406. ISBN 7-80153-089-6. 
  5. ^ 5.0 5.1 欧阳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隐逸传.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6. ^ 6.0 6.1 6.2 胡耀飞. 贡赐之间 茶与唐代的政治.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ISBN 978-7-220-10842-6. 
  7. ^ 7.0 7.1 7.2 7.3 7.4 沈冬梅. 前言. 茶经校注.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ISBN 7-109-11138-5. 
  8. ^ 8.0 8.1 吴觉农(主编). 茶经述评 第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ISBN 7-109-09626-2. 
  9. ^ 9.0 9.1 9.2 9.3 9.4 徐海荣(主编). 中国饮食史 卷3.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565-0196-0. 
  10. ^ 10.0 10.1 王玲. 中国茶文化. 北京: 中国书店. 1992. ISBN 7-80568-538-X. 
  11. ^ 11.0 11.1 11.2 宋一明. 前言. 茶经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1-8. ISBN 978-7-5325-7185-7. 
  12. ^ 梅尧臣. 宛陵集·卷五十六.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13. ^ 13.0 13.1 陈师道. 后山集·卷十一.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14. ^ 皮日休. 松陵集·卷四·茶中雜詠序.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15. ^ 余玥贞. 唐宋時期茶書譜錄的獨立與專門化. 唐宋时期的茶知识与饮茶文化 (历史学硕士论文). 台湾大学: 64-150. 2003. 
  16. ^ 沈冬梅. 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考论. 农业考古. 2005, (02): 159-162. 
  17. ^ 张又新. 煎茶水記.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18. ^ 欧阳修. 大明水记.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相关书籍

译注原文。另附《茶录》、《品茶要录》、《茶疏》三种古籍的译注。
  • 吴觉农(主编). 茶经述评 第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ISBN 7-109-09626-2. 
译注原文,并补充大量茶学知识。
围绕原文介绍大量茶学知识,图片极多,为全书主体。
  • 沈冬梅(校注). 茶经校注.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ISBN 7-109-11138-5. 
校勘二十多个版本,考订疑难。古典文献学取向,专业程度较高。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