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

春秋時代晉國刺客

豫襄(?—约前453年),春秋时代晋国人,晋国中军将范氏的家臣。《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豫让为晋国侠士毕阳[1]之孙。[2]

豫让劈击赵襄子衣袍,以示报仇

生平[2][3]

豫让本来仕事于范氏中行氏,但一直不太出名。后来转去智伯瑶门下任职,智伯很看重他。之后晋阳之战爆发,智伯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康子魏桓子(后来的韩国魏国)于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灭掉智伯,将智伯的土地瓜分。赵襄子与智伯之间本来就有极深的仇怨,更将智伯的头颅当饮酒之骷髅杯

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男子只会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子只会为爱慕自己的人而装扮。既然智伯了解我,我一定会为智伯报仇而死,以报答智伯的恩情,那么我死后的魂魄就不会羞愧了。”便改姓换名,冒充成服刑之人,混进赵襄子宫廷里涂饰厕所,身带匕首,想刺杀赵襄子。一日,赵襄子正在如厕,突然心一惊,抓住服刑人审问,发现他是豫让,知他要报仇,侍卫要杀他。但赵襄子却说:“他是行正道的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可以了。况且智伯死后连后代都没有了,而他的家臣希望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释之。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又吞木炭使自己声音变得沙哑,[4]令自己的样子令人无法辨认,连他的妻子都不认得,豫让便在街道上行乞。朋友认出豫让,为他哭道:“凭着你的才干,若能委屈自己作为臣下事奉赵襄子,赵襄子必定会亲近和宠信你。等到他亲近和宠信你的时候,你要干你想干的事,难道还不容易吗?何必要残害自己身体,损坏自己的外表,希望借此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假如我委屈自己作为臣下事奉赵襄子,而又想要杀掉他,这是怀有二心去事奉君主。我所做的事的确极为困难,但是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要使得天下后世当人臣子,却怀有二心事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过了一段时间,豫让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埋伏。赵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大惊,赵襄子说:“一定是豫让在这儿。”派人搜查,果然找出豫让。赵襄子问豫让:“你不也曾经事奉范氏和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两家都消灭了,你却不为他们两家报仇,反而委身臣服于智伯。现在智伯也已经死去,你又为什么单单如此深刻地要为他报仇呢?”豫让答道:“臣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时,范氏和中行氏把我当作一般人对待,因此我也像一般人那样去回报他们。至于智伯,他是把我当作国士相待,所以我也以国士的身份去报答他。”赵襄子叹息哭泣著说:“唉豫子啊!你为智伯所做的事,已经足以使你成名,而我赦免你对我做的事,也已经够了。你为自己作好打算吧,我不会再放过你了!”下令将豫让围住。

豫让说:“臣听说贤明的主君不会掩饰他人的美名,而忠心的臣子则有为名节而死的道理。之前君上已宽宏地赦免了臣,天下没有人不称赞君上的贤明。今日发生了这件事,臣本来就应该承受死罪,但仍希望取得君上的衣服刺它几下,借此来达到报仇之意愿,那么臣即使死也不会悔恨。臣实在不敢对您有所请求,但仍然要向您说出我心中的想法!”赵襄子感其义烈,命人将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剑跳跃三次刺向赵襄子衣服,说道:“我可以到泉下回报智伯了!”说完就自刎而死。赵国有志向的人知道豫让已死,都为之伤心流泪。

评价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索隐述赞:“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名言

  •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 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注释

  1. ^ 国语·卷十一》记载了毕阳保护晋国大夫伯宗之子伯州犁到楚国避难的事迹。
  2. ^ 2.0 2.1 战国策·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3. ^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
  4. ^ 王念孙案:“此策原文,本作‘又吞炭以变其音’。今本为哑二字,乃后人据《史记》加之也,不知为哑即是变其音。故《战国策》言变音而不言为哑,《史记》言‘为哑’而不言变音也。《史记》索隐引此策曰: ‘豫让吞炭以变其音。’《吕氏春秋·恃君篇》曰:‘豫让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以变其音。’《鸿烈·主术篇》曰:‘豫让漆身为厉,吞炭变音。’皆其明证也。”

参见

延伸阅读

[]

 刺客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资料


史记五刺客
曹沫 | 专诸 | 豫让 | 聂政 | 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