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

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简称茶改场),为中华民国农业部下的四级机关,负责台湾茶叶与其他饮料作物咖啡油茶杭菊花茶类花卉)相关的业务,其沿革来自于日治时期成立的多所机关。茶改场的本场位于桃园市杨梅区,并于南投县鱼池乡新北市石碇区台东县鹿野乡设有分场。其中的中部分场在2004年被登录为南投县历史建筑。

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
Tea Research and Extension Station, MOA
(英语)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基本信息
机关类型中央四级行政机关
所属部门中华民国农业部
员额150人
年度预算额新台币2.19亿(2013年)
授权法源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组织规程
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办事细则
主要官员
场长苏宗振
副场长邱垂丰
秘书史琼月
任命者农业部部长
组织编制
内部单位4科、3室、4分场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03年
前身机关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茶业改良场
台湾省茶业改良场
联络信息
地址桃园市杨梅区埔心中兴路324号
电话+886 3 482-2059
网站www.tbrs.gov.tw/
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鱼池分场
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鱼池红茶试验支所→
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鱼池红茶试验支所
位置 台湾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中山路270巷13号
官方名称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建筑物类
评定时间2011年4月15日
详细登录资料

历史

日治时期

平镇茶叶试验支所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最早于1902年2月在桃涧堡龟仑口枫树坑设置了“乌龙茶树栽培试验场”,并于1902年12月在竹北二堡草湳陂庄安平镇另设“安平镇制茶试验场”。安平镇制茶试验场于1903年7月竣工,并在10月开始进行制茶试验。枫树坑的乌龙茶树栽培试验场在1905年1月闭场,并移转至平镇。1909年5月,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颁布设置附属制茶试验场的法令依据。1910年2月,安平镇制茶试验场改称“平镇茶树栽培试验场”,并同时在苗栗三义设立“三叉分场”(1914年5月关闭)。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于1921年8月成立后,其改称为“中央研究院平镇茶叶试验支所”。在1939年4月又改为“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平镇茶叶试验支所”,从事茶树与制茶相关的研究调查,与茶树种苗育成配布[1]

鱼池红茶试验支所

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鱼池红茶试验支所于1936年1月设立于台中州新高郡鱼池庄水社,从事红茶茶树的栽培试验、红茶制造试验、种苗育成配布与台湾中南部山地的阿萨姆红茶园开发。其在在1939年4月改隶于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1]

茶业传习所

殖产局于1929年设立于台北州新庄郡林口庄菁埔公学校(林口国小前身)的校地设立了“茶业传习所”,教授茶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菁埔公学校则因此迁至林口国小现址[2]。茶业传习所房舍原址位于林口高中西侧,园区涵盖今日林口高中与世大运选手村社会宅。

民国时期 

省辖时期

二战后,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改为台湾省农业试验所,而其下的平镇茶叶试验支所和鱼池红茶试验支所则改称分所。茶业传习所则是由台湾省农林处接收,仍茶业传习所并招收并训练茶业相关人员。1968年,两个茶叶试验分所与茶叶传习所合并改组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茶叶传习所则改称为“林口分场”。1984年,新设“台东分场”与“冻顶工作站”[3]。原林口分场于1987年搬迁至台北县石碇乡后,改称为“文山分场”。

中央管辖至今

1999年7月1日精省后,更名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茶业改良场”。2021年8月,确定茶改场预计2025年将本场行政中心搬迁至嘉义县番路乡[4],并增设梅山试验站[5]。2023年8月1日起随农委会升格为农业部,更名为“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

2024年10月,首次举办台湾咖啡分类分级TCAGs评鉴赛事,分为水洗处理组、其他处理组。[6]

组织

  • 场长
    • 副场长
      • 秘书
行政单位
  • 人事室
  • 会计室
  • 秘书室
业务单位

参考资料

  1. ^ 1.0 1.1 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要覽. 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 194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2. ^ 校史沿革. 林口国小.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2). 
  3. ^ 討論事項三. 省政府委员会议档案. 1984-01-16. [失效链接]
  4. ^ 茶改场南迁嘉县番路 2025完工,中时新闻,2021/04/16
  5. ^ 茶业改良场总场南迁 嘉义茶产业的百年布局,远见杂志,2022-01-05
  6. ^ 台湾咖啡首场官方评鉴出炉 特选7名、果香多元,中央社,2024/10/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