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次文化

香港次文化为属于香港文化中的次文化,范围众多[1]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购物  饮食  烧烤文化
传媒  电视  电影
艺术  漫画  动画
音乐  流行音乐
教育  补习文化
体育  赛马
网络文化  电子竞技
建筑  法定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次文化
港式幽默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铁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街头文化

博彩

 
新蒲岗一间香港赛马会场外投注站聚集了一批民众。

香港的合法赌博只有由香港赛马会经营的赛马六合彩以及由2003年起开始营办的足球博彩(足智彩)。其中香港赛马历史悠久,自香港开埠后不久便开始,最初赛马活动只在跑马地马场举行,每年只在1至2月举行一次赛马比赛;18世纪未香港赛马会成立并接受赌注,自此赛马在香港成为了赌博活动。时至今日香港仍有赛马活动,逢星期三举行夜赛,多数于跑马地马场举行,但有时会在沙田马场举行;每周的星期六或日其中一天会举行日赛,多数于沙田马场举行。另外赛马会为打击地下字花赌博和足球赌博,及防止赌博资金流入黑社会,故此赛马会亦提供六合彩及足智彩赌博活动。然而,由于香港法例第148章《赌博条例》第5条规定在香港禁止营办赌场,故此在香港并没有正式的赌场。

色情文化

详见:香港性产业

无厘头文化

无厘头文化于1990年代兴起,以香港艺人周星驰软硬天师林敏骢为影响及带动此次文化的佼佼者,直至亚洲金融风暴后才慢慢消退。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电影等影视作品的流行而发展,并且被华人社区所广泛接受,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亦广泛地接受其喜剧艺术的表演形式,并且逐渐将其用词等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MK文化

MK文化为香港地道用语,亦即旺角文化,是近年由潮流文化所带出来的潮人潮物。由于旺角区是香港主要售卖潮流物品的集中地,亦有很多针对年青人的娱乐场所,包括卡拉OK格子铺戏院,渐渐成为很多追求潮流的年青人结集和约会的胜地。而MK人则是专门指向经常于旺角地区出没的部分年青人,但是并不一定指向居住于旺角区的年青人。有部分人带贬抑性质地以MK人统称他们,眨责他们贪慕虚荣或者只会盲目地追逐潮流,并且归类他们为无所事事的不良少年,言行与品味低俗。

香港大专院校学生文化

互联网

互联网为香港文化中的重要一环,香港人经常在讨论区聊天室发言。网民也经常写网志、浏览社交网站(尤以Facebook为主)、观看YouTube、在Instagram与朋友分享日常生活等。早年,巴士阿叔事件和福佳等引起巨大回响。

高登讨论区与LIHKG讨论区

高登文化为于2000年代兴起的次文化,源于高登讨论区(香港的一个网上讨论区)。该讨论区的用户于恶搞方面尤其有名,也是不少香港网络文化(例如硬胶文化改图等)和术语的始祖;在香港互联网上有广泛影响力。后期亦衍生出LIHKG讨论区(俗称连登讨论区),利用更方便用户的使用者界面,让网民更易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香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讨论平台。

巴士迷

游行文化

香港人喜以游行示威请愿等方式向政府表达不满,这些游行示威往往在相当和平的气氛下进行,绝少发生如纵火、乱砸物件等捣乱行为。通常来说,游行会随着游行人士向政府部门递交请愿信而告终并和平散去。依据《公安条例》,游行前需向警方申请不反对通知书

投诉文化

香港被讥为“投诉之都”,不少人每遇上不如意或不合理事,小至茶餐厅的热,大至政府施政,又例如青蛙叫声大扰人清梦、海洋公园企鹅馆太冷(但实际上企鹅需要在较冷温度下生活)[2]木棉树开花棉絮到处乱飞或掉落地上,甚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评判长相不讨好[3],凡不合心意便喜以投诉讨回公道或抒发不满情绪。在2002年,随着电影名星刘德华的电视宣传短片[4]广泛播出,短片中宣扬的信息“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深入民心,自此,“客人永远是对的”或“我有权投诉”的心态便在不知不觉里被推崇。一些行业容易接触客户,例如饮食业和零售业等,甚至为客人设立投诉热线,香港警察更设有专门的部门投诉警察课处理针对警察的投诉。事实上香港的投诉渠道亦相当多,购买东西遇欺诈或货品质量参差,可以找消费者委员会;遭遇歧视,可以找平等机会委员会;搭车的时候有服务态度欠佳的问题,可以找交通投诉组;政府行政失当,可以找申诉专员公署等等[2]

根据通讯事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由2010至2012年针对电视、电影、新闻和媒体等的投诉便高达5,000多宗[3]

对此,《明报》的分析认为,香港人投诉原因可归纳为四种:一是个人价值取向;二是表达对社会看法;三是公民权益监察政府;四是社会风气以投诉获利[5]。有评论指出投诉虽可为自己争取权益,促使他人改善,也让其他人受惠;但过多只从自身考虑出发、不顾是非情理的乱投诉,不但伤害他人正当权益,更已走进一种走火入魔的态度[2]消费者委员会则呼吁市民要多包容。有线新闻曾报导过“投诉文化”已经席卷校园,功课量多、试卷评分准则,以至饭盒不合口味,都高踞家长投诉榜的前列[6];另有超过40%受访教师称过去半年曾被家长投诉[7]

相关参见

参考注释

  1. ^ 次文化─游走正统边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汇报》 2011年5月19日
  2. ^ 2.0 2.1 2.2 闵喆. 香港“投诉文化”无处不在(港澳在线).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10-25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香港是投訴之都?. 成报. 2013-07-05 [201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9)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YouTube上的今时今日服务态度VAN仔/的士(刘德华)2002
  5. ^ 港人反思投訴文化是否過火. 人民网-《环球时报》. 2012-10-31 [2015-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9)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新聞刺針》【投訴之風遍校園】 www.facebook.com. 有线新闻. 2014年5月26日 [2015年9月3日]. 
  7. ^ 女遭梳曾辮 家長投訴教師 42%教師認為投訴大多不合理 超過四成受訪教師表示在過去半年曾遭家長投訴;當中更有近7%教師被投訴5次或以上。. 2016-11-25 [2018-09-0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