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义(546年后—?),北齐文宣帝高洋第三子[1]。母亲是世妇冯氏[2]

生平

天保十年八月戊戌(559年9月30日),封为广阳王[3],同年十二月(560年1月28日),改封范阳王[4][5]。两个叔叔在位时,高绍义历位侍中、清都尹。少年时像其父高洋一样嗜酒任性,561年时曾酒后闹事将博士任方荣殴打致死,被其叔武成帝高湛抓来打了二百棍,送去交给其嫡母李祖娥,李祖娥下令再打二百棍[6]。后主高纬时,高绍义任尚书令、定州刺史[7]

578年,北齐灭亡,高绍义逃往突厥,因突厥他钵可汗认为高洋是英雄天子,高绍义受到爱重,北齐被灭后逃到北边者,都归高绍义管辖[8]。578年,高保宁营州奉高绍义为北齐皇帝,用武平年号,作武平九年。

580年,北周贺若谊劝他钵可汗交出高绍义,他钵可汗同意了,高绍义在和他钵可汗打猎的时候,被贺若谊所擒,带回中原[9],流放地。高绍义之妃封氏,自突厥逃归。高绍义在蜀,给封妃写信:“夷狄无信,送吾于此。”多年之后,高绍义死在蜀地[10]

儿子

高辨才,出继兄长高绍德[11]

延伸阅读

[]

 北史·卷052》,出自李延寿北史

参考文献

  1.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范阳王绍义,文宣第三子也。
  2.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文宣五男:李后生废帝及太原王绍德,冯世妇生范阳王绍义,裴嫔生西河王绍仁,颜嫔生陇西王绍廉。
  3. ^ 《北齐书·文宣帝纪》:秋八月戊戌,封皇子绍义为广阳郡王,以尚书右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尚书左仆射。
  4. ^ 《北齐书补·废帝纪》:十二月戊戌,改封上党王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绍廉为陇西王。
  5.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初封广阳,后封范阳。
  6.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历位侍中、清都尹。好与群小同饮,擅置内参,打杀博士任方荣。武成尝杖之二百,送付昭信后,后又杖二百。
  7.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及后主奔邺,以绍义为尚书令、定州刺史。
  8.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周将宇文神举军逼马邑,绍义遣杜明达拒之,兵大败。绍义曰:“有死而已,不能降人。”遂奔突厥。众三千家,令之曰:“欲还者任意。”于是哭拜别者太半。突厥他钵可汗谓文宣为英雄天子,以绍义重踝似之,甚见爱重,凡齐人在北者,悉隶绍义。
  9. ^ 《周书·静帝纪》:〔大象二年〕秋七月甲申,突厥送齐范阳王高绍义。
  10. ^ 北齐书·卷十二·补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高宝宁在营州,表上尊号,绍义遂即皇帝位,称武平元年。以赵穆为天水王。他钵闻宝宁得平州,亦招诸部,各举兵南向,云共立范阳王作齐帝,为其报雠。周武帝大集兵于云阳,将亲北伐,遇疾暴崩。绍义闻之,以为天赞己。卢昌斯据范阳,亦表迎绍义。俄而周将宇文神举攻灭昌期。其日,绍义适至幽州,闻周总管出兵于外,欲乘虚取蓟城,列天子旌旗,登燕昭王冢,乘高望远,部分兵众。神举遣大将军宇文恩将四千人驰救幽州,半为齐军所杀。绍义闻范阳城陷,素服举哀,回军入突厥。周人购之于他钵,又使贺若谊往说之。他钵犹不忍,遂伪与绍义猎于南境,使谊执之,流于蜀。绍义妃渤海封孝琬女,自突厥逃归。绍义在蜀,遗妃书云:“夷狄无信,送吾于此。”竟死蜀中。
  11. ^ 《北齐书》:武平元年,诏以范阳王子辨才为后,袭太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