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弼(?—?),一名,小名阿伽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北齐宗室,东魏、北齐官员。

生平

高长弼在东魏武定年间官至安西将军营州刺史,封安陵县开国男[1]。高长弼性格粗率勇猛,出入城中集市,喜欢殴打行路的人,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阿伽郎君。天保元年六月壬午(550年7月3日),高长弼以宗室的身份被封为广武王[2][3]。当时有个天恩道人,特别凶暴,横行街市,后来加入高长弼一党,专门做打斗的事。齐文宣帝高洋将他们全部逮捕进监狱,天恩道人一伙十多人被判弃市,高长弼被鞭打一百下。高长弼很快出任南营州刺史,在南营州无故自己惊吓逃走,叛逃进入突厥,最终不知道死在哪里[4][5]

其他

高长弼与并州刺史段韶有矛盾,齐文宣帝高洋将要去晋阳,高长弼对齐文宣帝说:“段韶在并州统帅强大的军队,恐怕不知道他的意愿,岂能径直前往投奔他!”齐文宣帝不听。天保元年十月己卯(550年10月28日),齐文宣帝到了晋阳,将高长弼的话告诉段韶说:“像您这样忠诚,还有谗言,何况其他人呢!”[6]

家庭

祖父

父亲

  • 高昋,北魏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

兄弟

  • 高永乐,东魏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济州刺史、阳周武昭公

参考资料

  1.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永乐弟弼,武定中,安西将军、营州刺史、安陵县开国男。
  2. ^ 《北齐书·卷四·帝纪第四》: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昂、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隽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慰逮存亡。又诏封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普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叡为赵郡王,高孝绪为脩城王。
  3.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壬午,诏故太傅孙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马娄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领军万俟干、故定州刺史段荣、故御史中尉刘贵、故御史中尉窦泰、故殷州刺史刘丰、故济州刺史蔡隽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殂,或陨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抚问妻子。又诏封宗室,太尉高岳为清河王,太保高隆之为平原王,开府仪同三司高归彦为平秦王,徐州刺史高思宗为上洛王,营州刺史高长弼为广武王,兼武卫将军高普为武兴王,兼武卫将军高子瑗为平昌王,兼北中郎将高显国为襄乐王,前太子庶子高叡为赵郡王,扬州县开国公高孝绪为脩城王。
  4. ^ 《北齐书·卷十四·列传第六》:永乐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凶暴,横行闾肆,后入长弼党,专以斗为事。文宣并收掩付狱,天恩党十余人皆弃市,长弼鞭一百。寻为南营州刺史,在州无故自惊走,叛亡入突厥,竟不知死所。
  5. ^ 《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永乐弟长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殴击行路,时人皆呼为阿伽郎君。以宗室封广武王。时有天恩道人,至凶暴,横行闾肆,后入长弼党,专以斗为事。文宣并收掩付狱,天恩等十余人皆弃市,长弼鞭一百。寻为南营州刺史,在州无故自惊走,叛亡入突厥,竟不知死所。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三·梁纪十九》:己卯,齐主至晋阳宫。广武王长弼与并州刺史段韶不协,齐主将如晋阳,长弼言于帝曰:“韶拥强兵在彼,恐不知人意,岂可径往投之!”帝不听。既至,以长弼语告之,曰:“如君忠诚,人犹有谗,况其馀乎!”长弼,永乐之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