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
《13.67》是香港作家陈浩基的短篇连作集推理小说,透过刑警师徒关振铎和骆小明为主角的各种案件,以反向年代纪的倒叙手法,描绘1967至2013年香港风起云涌的社会变迁。全书分为六个独立的中篇本格推理故事,既有本格推理的谜团和逻辑趣味、又兼具勾勒城市风景的厚重历史感,构成一部气势雄浑的社会派犯罪史诗[1]。
13.67 | |
---|---|
作者 | 陈浩基 |
类型 | 推理小说 |
语言 | 中文 |
发行信息 | |
出版机构 | 皇冠文化 |
出版时间 | 2014年6月9日 |
出版地点 | 台湾 |
媒介 | 单行本 |
页数 | 496 |
所获奖项 | 台湾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日本周刊文春推理小说 Best 10 日本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 日本本屋大赏 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 |
规范控制 | |
ISBN | 9789573330806 |
2014年台湾版上市后,在法兰克福书展创下华语书籍史上最快售出外文版权的纪录[2],并迅速卖出英、美、法、德、义、日、韩等12国版权,是少数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华文推理小说。本书获得台北国际书展大奖、日本周刊文春、本屋大赏、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等多项海内外推理及文学奖项,台湾推理作家陈嘉振认为本作是“华文推理小说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3],日本推理评论家玉田诚盛赞其“不只是顶尖的本格推理,亦是社会派推理的杰作”[4]。
创作起源
第一章的故事〈黑与白之间的真实〉,原本是陈浩基为了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内部比赛而写的。当年的比赛主题是“安乐椅神探”,陈浩基突发奇想,想创造一个“只能说‘yes’和‘no’却仍可以破案的角色”。故事完成时,他发现字数达到三万五千字,超出限制三万字太多,便把这个故事留待日后再用,另写一篇小说参赛。[5]
后来在创作《13.67》的过程中,陈浩基用了七成以上的时间来制定故事的流程、人物表、时间表、地图,余下不足三成的时间才真正下笔写作。原本考虑整个故事分成三段,第一段发生在当下2010年代、第二段发生在1980年代、第三段在1960年代,但一开始写大纲和做资料搜集时,他又发觉故事可以再写长一点,后来成为六段故事的短篇连作合集。[5]
《13.67》最早是在台湾出版的繁体中文版,虽然在台湾与香港反应都很热烈,但不少香港读者认为文中夹带太多关于“香港常识”的解释,似乎没有照顾到香港本地的读者。对此陈浩基承认:“我的作品的确以台湾读者为主,多加解释也是为了一个更大的市场,单靠香港未必能够完全支持我。”并在2018年推出“香港修订版”,书中用语、台词皆为香港市场有所调整。[5]
国际版权
2014年6月12日,台湾版权经纪人谭光磊在编辑朋友冬阳的推荐下,于诚品书店台大店买入刚出版三天的《13.67》,并在往后十天里深陷其中,认为“这完全是国际级的水准,绝对有海外市场的潜力。”他读完作品后立刻联络皇冠出版社,签下这本书的海外代理权。[1]
在准备英文译稿样章时,谭光磊挑了自己最欣赏的第四章〈泰美思的天秤〉,因为该章节具有缜密的谜团设计、火爆的动作场面,足以代表本书最大的优点。由于故事舞台在香港,为了不让翻译失去原味,他找到成长于香港、在英国念大学、当时在上海工作的张菁进行翻译,并请陈浩基整理了一份书中所有章节的中英名词对照表。但因为要准备完整的英文剧情大纲或审读报告,谭光磊总觉得兹事体大、因而久未着手。[1]
9月28日,香港占中事件衍生的抗命运动“雨伞革命”爆发,全世界媒体都聚焦在香港。谭光磊认为《13.67》描写香港警察自1967年六七暴动以来半个世纪的演变,[6]或许是向外国出版社推荐本书的一个契机。他放下所有事情,赶出一封将近一千字的长信,开头先讲香港占中事件,继而连结到《13.67》,并在当日下班前把资料发给各国代理。他借用法兰克.威尔许的香港历史著作《借来的地方》之典故,融合书中两个章节“Borrowed Place”和“Borrowed Time”,帮这本书取了一个英文书名“The Borrowed”,来指涉这座城市“被租借”的一切,后来也被采纳为英国版与美国版的正式书名。[1]
在资料信寄出当天晚上,美国版权经纪人马可斯.霍夫曼(Markus Hoffmann)正要搭火车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他在车上读完〈泰美思的天秤〉英文译稿后,马上同意代理这本书。[1]10月5日,谭光磊前往法兰克福书展的路上,法国代理安娜也来信表达全力支持。10月10日,法国德诺尔出版社(Denoel)的编辑总监碧翠诗.杜瓦(Beatrice Duval)递上名片,背面写了《13.67》法文版版权报价条件,希望在下午五点前能够得到答复,否则这份报价就自动失效。法国版随后便以超乎想像的高价,成为《13.67》第一笔海外授权,也创下华语书籍史上最快售出外文版权的纪录[2]。11月底,意大利塞勒里奥出版社(Sellerio)买下意大利文版权。12月底,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版权,分别由 Head of Zeus、Grove/Atlantic、House of Anansi 三家知名独立出版社签下,完成全球英语市场的布局。隔年1月初,荷兰戴格出版社(De Geus)也买下版权。截至2017年,《13.67》共卖出12国版权,为华语推理文学史上的罕见成绩。[7]
奖项
- 2015年台湾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类”(首位香港作家获奖)[8]
- 2017年日本周刊文春推理小说 Best 10[9]
- 2017年日本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 “海外篇”第1名(首位亚洲作家入选)[9]
- 2017年日本本屋大赏“翻译小说”第2名[10]
- 2018年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海外篇”第2名[11]
章节
《13.67》是由六个独立的中篇故事所组成,分别是〈黑与白之间的真实〉、〈囚徒道义〉、〈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
2013年,富商阮文彬于自宅身亡,在场的五人都有嫌疑。负责侦查的是九龙总区重案组组长骆小明督察,他来到神探关振铎的病床前,希望已经陷入弥留的师父助他一臂之力,但脑波仪器却只能传达“Yes”和“No”两种答案。
〈囚徒道义〉
2003年,“洪义联”和“兴忠禾”两大帮派的斗争;新人女星唐颖被杀身亡。已经退休的警方约聘顾问关振铎、以及新任油尖区重案组第二队指挥官骆小明,将要与黑帮老大左汉强一较高下。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97年,临近九七大限的六月六日,港岛区同时发生强酸随机伤人、警匪追逐枪战、重犯石本添趁着就医时逃脱,刑事情报科组长关振铎带着骆小明追查真相。
〈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1989年,通缉要犯石本胜和同伙藏身于嘉辉楼,负责跟监行动的邓霆督察不服从上级命令,导致了多人丧命的枪战。高级警司关振铎刚就任刑事情报科B组组长,发现案情并不单纯。
〈Borrowed Place〉
1977年,廉政公署成立第三年,警廉冲突逐渐升高。来自英国的廉政公署调查员夏嘉瀚儿子遭到绑架而报警求助,处理案件的正是他在英国曾经教授过的九龙区刑事侦缉部高级督察关振铎。
〈Borrowed Time〉
1967年,香港发生六七暴动,左派份子企图颠覆港英政府,20岁的员警阿七和在士多打工的“我”抽丝剥茧联手侦破了一起大型炸弹阴谋。
角色介绍
警务处
角色 | 介绍 | 登场章节 |
关振铎 | 人称“天眼”的神探,曾获提拔至英国受训两年。 1997–2013年:警方约聘顾问。 1990年代:总部刑事情报科B组组长、高级警司。 1980年代:任职港岛重案组指挥官、警司。 1977年:30岁,九龙区刑事侦缉部高级督察。 1967年:军装警员 编号 4447 驻守湾仔
|
全书
|
骆小明 | 2002–2013年:西九龙油尖区重案组第二队指挥官、由见习督察升至督察。 1997年:在刑事情报科B组警长,并成为关振铎的关门弟子。 1989年:旺角区重案组警员。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囚徒道义〉、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
刘礼舜 | 2003年:西九龙总区刑事部助理指挥官、高级警司。 1989年:任职于总部刑事情报科A组、高级警司。 1983–1985年:港岛重案组分队长。
|
〈囚徒道义〉、〈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
蔡锦刚 | 1997年:刑事情报科B组第一队队长、总督察。同年接替关振铎B组组长之位。
|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
曹坤 | 1997年:刑事情报科总指挥官、总警司。 1989年:刑事情报科副指挥官、高级警司。
|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
金伟廉 | 1989年:刑事及保安处处长。英国人,本名姓氏为Campbell。
|
〈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Borrowed Place〉
|
黑社会
角色 | 介绍 | 登场章节 |
左汉强 | 黑道组织“洪义联”油尖区首脑、星夜娱乐公司创办人。
|
〈囚徒道义〉
|
任德乐 | 人称“乐爷”,原为“洪义联”高层,被左汉强逼出组织而另行成立“兴忠禾”。
|
〈囚徒道义〉
|
石本添 | 石氏兄弟的哥哥,香港头号通缉犯之一。
1980年代主导弥敦道金饰店抢案、解款车劫案、李裕隆绑架案等多宗犯罪活动。
|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
石本胜 | 石本添之弟,香港头号通缉犯之一。
与其兄参与多宗犯罪活动,后于警方攻坚活动中弹身亡。
|
〈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
丰海集团
角色 | 介绍 | 登场章节 |
俞永义 | 阮文彬之子,“丰海集团”的接班人。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
|
俞永廉 | 俞家的幺子,比二哥俞永义年轻八岁。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
|
蔡婷 | 俞永义之妻,嫁入俞家前是位医师。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
|
王冠棠 | 人称“棠叔”,俞家的私人秘书。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Borrowed Time〉
|
阮文彬 | 俞家命案中的死者,入赘至俞家掌管“丰海集团”。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Borrowed Time〉
|
黑与白之间的真实
在香港的警察历史中,有一位无可匹敌的传奇人物,他是一位精明干练、特立独行、锱铢必较的怪人。这位侦探,关振铎,经历了数十年的波澜壮阔,从六〇年代的左派暴动,到七〇年代的警廉风波,再到八〇年代的凶悍歹徒,从九〇年代的主权移交,到〇〇年代的社会转型,他无所不见、无所不闻。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默默破获了上百宗案件,为香港警队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位被誉为“破案机器”、“天眼”、“神探”的侦探,如今却在病床上面对人生最后的考验。2013年,关振铎因癌症末期陷入昏迷,然而,徒弟骆小明决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解开一桩困扰香港的豪门凶杀案。他将案情详述给关振铎听,并利用高科技脑波仪器与电脑连接,试图从师傅的微弱反应中寻找破案的线索。每当他问到案情的关键,关振铎的“YES”或“NO”信号,成为了破解谜团的唯一线索。
囚徒道义
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泰美斯的天秤.The Balance of Themis
故事中,警方的一次攻坚行动以失败告终,随后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枪战,结果人质全数丧命,这场悲剧让人心痛。然而,关振铎却在众多证物中,凭借他敏锐的直觉和破案经验,看穿了事件的真相。他发现凶手的冷酷无情,甚至令这位一向冷静的神探也难得动怒,情感的波动在他身上显得异常强烈。
攻坚失败的新闻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然而,这些讨论中却包含了某种对人质的冷漠与不理解。在大众的眼中,受害者的身份成了道德辩论的焦点,有些人竟然将某些被害者形容为“死不足惜”,这样的评价让人不禁感到心寒。
故事的结尾,一些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声誉,居然试图掩盖事件的真相,这一行为更增添了无奈和愤慨。整个案件背后的阴暗面,不仅揭示了人性中的冷酷和自私,也反映了在社会的压力下,许多人会选择背离道德的选择。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
本篇特别以第一人称“我”视角呈现,时间背景设定在1967年,六七暴动的阴影笼罩着香港。“我”,这个贫困家庭中的年轻人,心中充满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决定投考警察,试图摆脱穷困的命运。然而,“我”的决定并未获得家人理解,尤其是大哥,他对这条道路的坚决反对,让我在挣扎中愈加坚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两位编号为“6663”和“4447”的警察。这两位阿 Sir 身上各具特色,让“我”对警队有了初步的认识。偶然间,“我”还听见邻居们密谋的计划,并决定将此事告诉其中一位警察,特别是那位办事有些过于死板、对上级命令言听计从的“阿七”。虽然他有些刻板,却总是让“我”感觉,他那份坚守职责的精神,让“我”认为当警察似乎也不错。
后记
“我们总以为自己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但走着走着,最后却总是变了样。我们企图反抗自己的命运,但其实都只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自己。”当你将整个故事串连起来,回顾第一篇《黑与白之间的真实》时,前后呼应的巧思不仅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心思缜密,也让我们理解为何这本书会被誉为神作。
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渐渐发现“我”和“阿七”的真实身份,其实早已落入作者精心设置的陷阱。原先毫不怀疑地从“我”的视角进入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视角。这种情节上的反转与深层次的设计,令人一再反思故事的本质。
每篇故事的真相和结局都出乎意料,作者在每一篇中巧妙地设计了细节,无论是曾经出现过的关键物品,还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配角,都让人印象深刻。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当我们认为一个故事的主角有血有肉时,其实配角们也一样,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一样存在,跟主角一样有灵魂。”每一个配角的刻画都如此生动,无论他们的角色好坏,都为整个故事增色不少。
回想起故事中的配角,他们的存在与角色的发展,让我在第六篇结局时突然想起某个角色的名字,当我翻回去确认时,发现那个人物的身影再次出现,瞬间我便感受到一股寒意。这样的巧妙设计,不仅让故事更具层次感,也让人对每一个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情感。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1.4 谭光磊. 【推理專欄】登上世界舞台的華文推理小說《13.67》(上).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 ^ 2.0 2.1 udntvArt. 《藝想世界》第445集 訪談版權交易《13.67》《複眼人》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陈嘉振. 華文推理《13‧67》讀後感(下)當警察程序融合本格推理.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 ^ 《13·67》名家推薦:【推理評論家】玉田誠. 诚品线上.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5.0 5.1 5.2 何杏园. 推理在香港:小說家陳浩基談港台推理. 2018-08-13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9).
- ^ 香港的暴動文學書寫 : 論陳浩基《13.67》的敘事佈局和當代意義. 岭南大学.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 ^ 谭光磊. 【推理專欄】登上世界舞台的華文推理小說《13.67》(下).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 ^ 陈浩基《13.67》夺台北书展大奖[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9.0 9.1 アジア圏作品初の快挙! ‘13・67’(陈浩基著・天野健太郎訳/文艺春秋) “周刊文春ミステリーベスト10”& “本格ミステリ・ベスト10”第1位の2冠达成![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18年本屋大赏”结果発表![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大赏[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