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颱風季

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4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总结图
气旋季长度
首个系统形成2月11日(热带风暴01W)
末个系统消散12月21日(热带风暴奥鹿)
最强风暴
名称暹芭
 • 最高风速205 km/h(125 mph)
10分钟平均风速
 • 最低气压910 hPambar
气旋季统计
热带低压数45
风暴数29
台风数19
超级台风数7(非官方)
死亡人数共2435人
财产损失$185.1亿(2004年美元
$298.6亿美元(计入美元通胀,换算为2023年)
太平洋台风季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
热带气旋等级
等级 风速
猛烈台风 ≥105
≥194公里每小时
强烈台风 85–104节
157–193公里每小时
台风 64–84节
118–156公里每小时
强热带风暴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热带风暴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热带低压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04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04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以W字母作结。

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英语:PAGASA)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此外,由于中港澳采用同一翻译名,而台湾之翻译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风暴可能会有2个不同的中文名字,及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国际名字及菲律宾名字)。

2004年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太平洋台风季。本年度共有29个风暴被命名(和2013年并列为日本气象厅负责命名工作后使用名称最多的年份),其中19个成为台风,均高于年平均水平。本风季的累计气旋能量指数超过460,高于1965-2003年年平均水平约60%,排在1997年1992年风季之后,为观测史上第三活跃的太平洋台风季。[1]但该年因副热带高压脊在夏秋两季时常呈双中心状态,并在台湾以东出现弱点,因此本年南中国海热带气旋活动不活泼,其中澳门创下了年内只为一个热带气旋悬挂风球的最低数量纪录(热带风暴圆规)。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自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29个热带气旋。由于整个夏天副热带高压较弱,因此台风形成后,延著高压脊行进,导致11个台风吹袭日本,10个登陆日本,是日本台风自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前纪录是6个)。

台风苏特 (Sudal)

PAGASA: Cosme

猛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4月4日-2004年4月16日
强度350 km/h(215 mph(十分钟) 
940 hPambar

4月4日晚上在关岛东南约900公里发展成一个热带低压,它蜿蜒向偏西方向移动,次日增强为一个热带风暴。苏特在4月6日进一步增强为一个强热带风暴,翌日达至台风强度。4月9日,它向西北推进。苏特于4月12日转向东北,翌日开始加速。它于4月15日减弱为一个强热带风暴。苏特在4月16日进一步减弱为一个热带风暴,同日转性为温带气旋。



































台风妮妲 (Nida)

PAGASA: Dindo

强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5月14日-2004年5月21日
强度175 km/h(110 mph(十分钟) 
935 hPambar

5月14日清晨,在雅浦岛西南偏西约69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并向西北缓慢移动。同日它增强为一个强热带风暴,并于翌日进一步增强为一个台风。妮妲贴著菲律宾东面海岸移动,于5月17日转向北推进。它于5月19日向东北推进并开始加速,5月21日清晨减弱为一个强热带风暴,同日变为一个温带气旋。 妮妲接近菲律宾期间导致20人死亡及11人受伤。

强热带风暴奥麦斯 (Omais)

PAGASA: Enteng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5月17日-2004年5月22日
强度95 km/h(60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5月17日在雅浦岛东南约30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并大致向西北移动,5月19日它增强为一个热带风暴。奥麦斯于5月20日转向东北偏北移动,翌日减弱为一个热带低压,并于5月22日在太平洋上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台风康森 (Conson)

PAGASA: Frank

台风(JMA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6月5日-2004年6月11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6月5日于马尼拉以西约510公里处的南中国海中部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它初时移动缓慢,翌日开始向东北偏北推进,并于6月8日增强成为台风。随后两天康森采取东北路径横越吕宋海峡台湾以东海面。它在6月11日下午3时于日本高知县室户市登陆,随后于四国东部沿岸变成温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灿都 (Chanthu)

PAGASA: Gener

强热带风暴(JMA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6月10日-2004年6月13日
强度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一个热带低压在6月10日于马尼拉西南偏南约390公里处形成。它向西移动,于翌日清晨变成热带风暴并在6月12日进一步增强为强热带风暴。灿都直趋越南平定省归仁市并在该处登陆,它于6月13日在泰国消散。

台风电母 (Dianmu)

PAGASA: Helen

强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6月13日-2004年6月22日
强度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15 hPambar

6月13日下午于雅蒲岛西南偏西约240公里处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它初时在太平洋上缓慢移动,在6月15日早上迅速增强为一台风。随后数天电母采取西北路径移动,并在6月20日转向东北推进。翌日8时30分登陆日本高知县室户市,其后于12时登陆日本兵库县明石市。并于日本海迅速减弱并转化为温带气旋。 电母在吹袭日本期间共导致三人死亡及超过100人受伤,有三人失踪,约1300人需要撤离。约27000用户的电力受到中断。最少137班航机被取消。

台风蒲公英 (Mindulle)

PAGASA: Igme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6月23日-2004年7月4日
强度175 km/h(110 mph(十分钟) 
940 hPambar

6月23日于关岛西北偏北约270公里的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它大致趋向菲律宾吕宋岛并在6月27日增强成为一个台风。蒲公英于6月30日上午在吕宋海峡缓慢移动,下午转向北推进。7月1日,蒲公英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并转北朝台湾东部移动,于22 时40 分左右在台湾花莲县花莲市南方约20公里处登陆,次日上午由新北市淡水区淡水河口附近出海,蒲公英于7月3日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并掠过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珠港镇沿岸,继而横越东海。翌日早上,蒲公英在济州附近变成温带气旋。 受到蒲公英相关的暴雨影响,菲律宾共有31人死亡,11人失踪,经济损失约为二千万美元。蒲公英吹袭台湾期间,共导致23人死亡,16人受伤,13人失踪,超过一万人的用电和供水受中断,经济损失超过九亿新台币。在浙江有两人溺毙,七人受伤,另有两人失踪。它亦为朝鲜半岛日本部分地区带来大雨。

台风婷婷 (Tingting)

台风(JMA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6月25日-2004年7月4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55 hPambar

一个热带低压在6月25日于关岛东南偏东约830公里处形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婷婷于6月29日横越马里安纳群岛,期间增强为一台风。婷婷于硫磺岛及小笠原群岛以东附近掠过后,在7月1日开始转向东北移动,翌日清晨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7月4日在太平洋上变成一个温带气旋。 婷婷为关岛带来暴雨,令多处地方出现淹水和山泥倾泻,关岛机场一度关闭。受婷婷的影响,马里亚纳群岛有四人死亡。

热带风暴圆规 (Kompasu)

PAGASA: Julian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7月14日-2004年7月16日
强度85 km/h(50 mph(十分钟) 
992 hPambar

在7月14日清晨,一个热带低压高雄东南偏东约620公里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它在当天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圆规,并且向西移动,穿越吕宋海峡。圆规进入南中国海之后,大致采取西北路径趋向广东沿岸。7月16日,圆规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并在香港西贡登陆,同日傍晚减弱为一热带低压,然后在广东内陆消散。

台风南川 (Namtheun)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7月25日-2004年8月1日
强度155 km/h(100 mph(十分钟) 
935 hPambar

7月25日在关岛东北约1030公里的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它向西北移动,翌日迅速增强成为一个台风。南川于7月28日转向西北偏西移动,于7月31日下午3时在日本高知县高冈郡四万十町登陆,并减弱成为强热带风暴,下午8时30分在日本山口县岩国市登陆。南川于8月1日进入日本海,同日下午变成温带气旋。 受到南川吹袭,日本广泛地区有强风和大雨,共有15人受伤,两人失踪。

热带风暴玛瑙 (Malou)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4日-2004年8月5日
强度75 km/h(45 mph(十分钟) 
995 hPambar

热带低压玛瑙在8月4日早上于日本东京之西南偏南约68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它向西北推进,当天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于下午9时30分在日本德岛县阿南市登陆。8月5日上午0时,玛瑙于日本兵库县相生市登陆。并于同日清晨在日本海变成温带气旋

台风莫兰蒂 (Meranti)

台风(JMA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4日-2004年8月9日
强度140 km/h(85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2004年8月2日,一个低压区威克岛南部海面上生成。 8月3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14W。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 8月4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莫兰蒂。 8月5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台风,其强度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一级飓风。 8月6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风速调升为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二级飓风。 8月7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风速调降为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一级飓风。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8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9日上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认为莫兰蒂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台风云娜 (Rananim)

PAGASA: Karen

台风(JMA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8日-2004年8月13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50 hPambar

8月8日于马尼拉东北偏东约1100公里的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16W。它大致趋向东海并在8月11日达到台风强度。云娜于8月12日晚上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珠港镇登陆后,进一步移入内陆,翌日减弱为一低压区。 云娜在多省造成严重灾害,导致164人死亡,1800人受伤,24人失踪,经济损失超过150亿人民币。

热带风暴马勒卡 (Malakas)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10日-2004年8月13日
强度85 km/h(50 mph(十分钟) 
990 hPambar

热带低压马勒卡于8月10日在硫磺岛以东约1320公里处形成,它向东北移动,次日增强为一热带风暴。马勒卡在8月12日转向东北偏东推进,翌日成温带气旋。

台风鲇鱼 (Megi)

PAGASA: Lawin

台风(JMA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16日-2004年8月20日
强度120 km/h(75 mph(十分钟) 
970 hPambar

8月16日于雅蒲岛西北约1130公里处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并向西北移动。鲇鱼在8月18日在东海增强成为一台风,并转向东北推进,翌日掠过韩国东南沿岸,继而横越日本海。鲇鱼在8月20日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上午5时于日本青森县津轻市登陆,同日上午7时半于日本青森县陆奥市登陆,同日下午变成温带气旋。 虽然台风的风速只是很微弱,但是鲇鱼对韩国及日本造成损害。8月17日至8月21日在富里测得610毫米雨量,在24小时内曾测得398毫米雨量。在长崎县伊势崎市测得109英哩/48.7米/秒的风速。最低气压为974.1百帕斯卡。韩国莞岛郡24小时(8月17日及8月18日)测得332.5毫米雨量。在韩国,超过5人死亡或失踪。超过2,400人无家可归。鲇鱼在日本最少造成十人死亡。鲇鱼登陆日本后,造成13万家庭停电。165名小学生在台风吹袭西日本时被困,最后由直升机救起。鲇鱼的名字是来自韩语[2]

台风暹芭 (Chaba)

猛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19日-2004年8月31日
强度205 km/h(125 mph(十分钟) 
910 hPambar

热带低压暹芭在8月19日于威克岛之西南偏南约910公里处形成。它向西移动,趋向关岛。暹芭在8月22日增强成为一个台风,翌日转向西北推进。暹芭于8月30日上午9时在日本鹿儿岛县市来串木野市附近登陆,同日转向东北移动,下午4时半于日本山口县防府市登陆。暹芭于8月31日早上在日本海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在日本北海道函馆市登陆,上午11时半在日本北海道山越郡长万部町登陆。当天下午在北海道变成温带气旋。 暹芭在吹袭日本期间导致12人死亡及最少230人受伤,另五人失踪,超过50000户需要疏散,约350000用户的电力中断,超过500班航机被取消。

台风艾利 (Aere)

PAGASA: Marce

台风(JMA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20日-2004年8月27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55 hPambar

艾利在8月20日早上于雅蒲岛西北偏北约5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它初时向北移动,同日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随后采取西北路径推进。艾利于8月22日增强为台风。8月24日,艾利转向西移动,翌日掠过台湾北部沿岸。8月25日,艾利穿越台湾海峡,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附近登陆。随后,艾利转向西南移动,穿越福建沿岸地区。翌日清晨艾利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随后进一步减弱为一热带风暴,并转向西推进,直趋广东。8月27日,它在广东中部减弱成一个低压区

台风桑达 (Songda)

PAGASA: Nina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28日-2004年9月8日
强度175 km/h(110 mph(十分钟) 
925 hPambar

桑达的名字是来自越南的红河其中一个分支。桑达是一个星期内第二个吹袭日本的台风,之前日本受到台风暹芭的影响。热带低压22W迅速升级为热带风暴,在午夜升级至台风。9月1日,桑达成为2004年第五个超级台风。9月1日桑达离阿格里汉岛东北偏北17哩。然后台风改为向西移动,直吹冲绳。9月3日台风桑达进入PAGASA警戒范围,命名为Nina。桑达再度增强并靠近冲绳。9月5日16时半,桑达于日本冲绳县名护市附近通过。随后减弱的风暴继续向西北移动。桑达转向西北偏北移动,趋向日本。桑达在7日8时半左右于日本长崎县长崎市附近登陆。其后风速继续减慢,8天早上风速低于台风最低强度。其风力下降至每小时120公里/75英哩,并演变成温带气旋。最终这股低气压缓慢地向东移动,10日在白令海穿越换日线。 4日至9日,在诸冢测得905毫米雨量,其中358毫米集中在6日及7日早上。在广岛测得最高风速为135英哩/60.2米/秒。在佐贺测得944.3的低气压。9月6日至7日,在韩国郁陵岛测得112毫米的雨量。新闻报导指出台风在日本造成20人死亡及700多人受伤。此外,15名轮船人员失踪。[2]

强热带风暴莎莉嘉 (Sarika)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9月4日-2004年9月8日
强度100 km/h(65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9月4日在关岛之东约950公里的太平洋上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并采取西北偏西路径推进,翌日增强成为一个强热带风暴,并穿越马里安纳群岛。9月7日清晨,莎莉嘉转向北推进,次日在太平洋上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热带风暴海马 (Haima)

PAGASA: Ofel

热带风暴(JMA
副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9月11日-2004年9月13日
强度75 km/h(45 mph(十分钟) 
995 hPambar

9月11日,一股雷雨带在高雄西南方发现。然后新形成的热带低压为台湾地区带来强降雨,造成“九一一水灾”。12日增强为一股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马,以及被菲律宾命名为Ofel。台风中心并未将其认定为强热带风暴。12日风眼掠过台湾台北县,并向中国东南沿海前进。海马在13日登陆上海市以南前转向西北。 海马登陆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莘塍镇后开始减弱,并在14日消散。

在中国的温州市龙湾区沙城镇,测得998最低气压,在福州市9日及10日测得250.8毫米雨量,是气象站有史以来9月纪录。在台湾台北县测得398毫米雨量,台北市则测得611.5毫米雨量。在兰屿测得最高风速每秒35.9米(每小时129公里)。风暴摧毁浙江省78公顷农地,直接经济损失达5300万人民币。暴雨(9月7日至10日)以及海马的吹袭为福州市平潭县长乐市带来5460万人民币直接经济损失。在韩国全罗南道莞岛郡11日至12日,24小时内测得最多雨量为104.5毫米。[3]

台风米雷 (Meari)

PAGASA: Quinta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9月18日-2004年9月30日
强度165 km/h(105 mph(十分钟) 
940 hPambar

9月18日,在离关岛510公里处形成。20日,热带低压25W到达关岛东南35公里。热带低压25W改向西移动,并开始加强移到温暖带。21日风暴升级为热带风暴米雷,并逐渐加强向西北移动。22日被认定为一股台风。台风米雷的形状极不平衡,东北和北方比较瘦削。米雷在23日较后时间十分钟平均风速增强至每小时165公里/每秒45.8米,。24日一分钟平均风速达125节(每小时230公里)。26日从冲绳岛以南70公里掠过,并开始减弱。27日台风开始减速,缓慢地向北移动。29日,米雷开始接近日本九州。上午7时半,米雷在日本鹿儿岛县串木野市登陆,当时风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下午2时,米雷在日本高知县宿毛市登陆,当时风速为每小时100公里。下午7时半,米雷在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登陆,当时风速为每小时95公里。米雷在29日较后时间减弱为一股热带风暴。后来风暴加速,台风在30日降级为低气压

台风马鞍 (Ma-on)

PAGASA: Rolly

强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9月29日-2004年10月10日
强度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20 hPambar

9月29日马鞍在关岛附近形成。初时缓慢地向西北移动。在西太平洋逗留多天后,10月4日热带低压26W命名为热带风暴马鞍。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管理局当台风经过东经135度线,命名为Rolly。5日,吹向冲绳东南部。6日,马鞍在冲绳东南250哩升级为台风,马鞍向西北移动成为年内第六个超级台风。台风成为近十年来打击东日本最大的台风。马鞍后来加速向东北移动,风波的圆周缩少。马鞍在日本静冈县御前崎附近掠过,9日风速减弱为每小时165公里。下午3时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西伊豆町登陆。下午4时,马鞍于日本神奈川县三浦郡叶山町登陆。下午5时,马鞍于日本千叶县千叶市登陆。马鞍在10日减弱为热带风暴及成为低压槽。这股低压槽仍然向东北移动到北海道。

马鞍是近十年以来吹袭东日本最强的台风。9月在石廊崎曾经测得每秒67.6米(每小时243公里)。在石廊崎最低气压为964帕斯卡。台风造成6人死亡,3人失踪。飞机、铁路及海上交通受阻,逗留了过千名旅客。大雨亦打乱了静冈县举行的一级方程式的练习赛。风暴最严重的地区是御前崎,在10月6日至9日测得413毫米雨量,曾在24小时内测得360毫米雨量。在静冈县救援员救出多名受水灾影响的人民。[4]

台风蝎虎 (Tokage)

PAGASA: Siony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0月12日-2004年10月21日
强度155 km/h(100 mph(十分钟) 
940 hPambar

10月12日在关岛东南以东260公里形成。在较后时间形成为热带低压27W,向西北偏西移动。10月13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蝎虎,正接近罗塔岛关岛。10月14日改吹向冲绳,当时离冲绳东南970公里。稍后时间向西北偏西移动。蝎虎于10月15日转向西北移动。10月17日 蝎虎达至风力颠峰时风力为每小时155公里。当台风掠过冲绳时,开始向西北移动并开始减弱。10月18日蝎虎离嘉手纳空军基地以南290公里。后来再次向东北偏北移动并开始减弱。10月19日,台风蝎虎最接近琉球群岛,仅仅在西南偏南掠过。风暴开始减弱并向东北移动。10月20日12时,蝎虎于日本高知县土佐清水市登陆。14时,蝎虎于日本高知县室户市登陆。17时,蝎虎于日本大阪府堺市再次登陆。10月21日减弱为一股热带风暴,然后转化为温带气旋。这股温带气旋仍向东北移动,10月23日穿越国际换日线

10月20日在长崎县云仙岳测得每秒39.4米(每小时142公里)的风速。在鹿儿岛县冲永良部岛测得949.4帕斯卡最低气压。在10月17日至10月21日Fukuharaasahi测得550毫米雨量,24小时内曾测得470毫米雨量。 总共有69人死亡,共18,000人要撤离家中。[4]

台风洛坦 (Nock-ten)

PAGASA: Tonyo

强烈台风(JMA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0月13日-2004年10月26日
强度155 km/h(100 mph(十分钟) 
945 hPambar

2004年10月13日洛坦在马绍尔群岛形成。热带低压28W在10月14日于波纳佩东北以东275公里形成并向西移动。风暴按原定路线西北偏西移动,10月16日增强为一股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洛坦。10月18日,台风改向西北移动并减慢速度。在当地时间上午,增强为一股台风并再向西移动。洛坦加速并向西北移动,路径亦经过蝎虎的路段。10月20日洛坦经过关岛,十分钟平均风速达每小时155公里。 10月23日洛坦离冲绳以南480公里,一分钟平均风速高达每小时205公里。向北移动,洛坦在25日上午10时30分于台湾新北市贡寮区三貂角附近登陆,下午1时15分于新北市石门区富贵角附近出海。同日晚上风暴开始减弱,并向东北偏东移动。洛坦移动到东海,风速维持每小时110公里。10月26日,洛坦转化为温带气旋

台风梅花 (Muifa)

PAGASA: Unding

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1月14日-2004年11月26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50 hPambar

热带风暴苗柏 (Merbok)

PAGASA: Violeta

热带风暴(JMA
持续日期2004年11月22日-2004年11月23日
强度65 km/h(40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这是自2002年蔷薇以来首个被日本气象台发现,但未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承认的热带气旋。热带低压苗柏接近菲律宾海,被PAGASA命名为Violeta。不久成为一股热带风暴。苗柏缓慢地向西北移动,并登陆菲律宾奥罗拉省圣路易斯英语San Luis, Aurora。苗柏以风速每小时65公里穿越吕宋山脉,23日,苗柏重回海上。苗柏开始失去原有速度,风暴在消散前继续向西北移动,在吕宋以西海域消散。

台风南玛都 (Nanmadol)

PAGASA: Yoyong

强烈台风(JMA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1月29日-2004年12月4日
强度165 km/h(105 mph(十分钟) 
935 hPambar

11月29日在关岛东南偏南约860公里的太平洋上发展为一热带低压,并向西北偏西移动。翌日南玛都穿越雅蒲岛,并增强为一个台风。它于12月2日登陆菲律宾奥罗拉省卡西古兰。南玛都于十二月三日进入南中国海,并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及转向东北推进。它于12月4日上午7时40分在台湾屏东县枋寮乡登陆,随后变成一温带气旋。 在菲律宾,南玛都导致37人死亡,38人失踪。在南玛都的吹袭下,台湾有一人死亡,农业损失估计达六千万元新台币。

热带风暴塔拉斯 (Talas)

PAGASA: Zosimo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2月11日-2004年12月19日
强度75 km/h(45 mph(十分钟) 
994 hPambar

热带低压30W于12月11日早上在威克岛西南偏南约122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同日下午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塔拉斯于随后数天向西推进,在12月16日减弱为一热带低压,及转向西北偏北移动。它于12月17日再次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但移动缓慢。塔拉斯在12月19日减弱为一低压区。

热带风暴奥鹿 (Noru)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12月18日-2004年12月22日
强度75 km/h(45 mph(十分钟) 
990 hPambar

热带低压31W于12月18日在关岛以东约57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并向西移动。次日它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后,向西北偏北推进。奥鹿于12月20日在马里安纳群岛以东附近掠过后,转向东北移动,两天后在太平洋上变成一个温带气旋。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风暴01W

PAGASA:Ambo

热带低压(PAGAS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2月10日-2004年2月19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994 hPambar

一个热带低压于2月14日早上在马尼拉以东约1500公里的太平洋形成并缓慢移动。它于2月16日在太平洋上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热带风暴02W

PAGASA:Butchoy

热带风暴(PAGAS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3月14日-2004年3月23日
强度85 km/h(50 mph(十分钟) 
997 hPambar

一个热带低压于3月18日在马尼拉东南偏东约110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随后两天它向西北移动,趋向吕宋。它于3月21日转向偏北移动,翌日在吕宋以东海域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热带风暴05W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5月14日-2004年5月18日
强度65 km/h(40 mph(一分钟) 
997 hPambar

5月16日,一个热带低压在胡志明市东南偏东约230公里的南中国海形成,它移动缓慢,翌日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热带低压21W

热带低压(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4年8月25日-2004年8月28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热带低压

PAGASA:Pablo

热带低压(PAGASA
持续日期2004年9月15日-2004年9月17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热带低压温妮

PAGASA:Winnie

热带低压(JMA
持续日期2004年11月27日-2004年11月29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温妮首次于2004年11月27日被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发现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并被确认为一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中央气象局亦有为它升格。[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为温妮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温妮采取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后,于11月29日在菲律宾南甘马粦省蒂加翁英语Tigaon, Camarines Sur登陆。[5]温妮在穿越菲律宾上空时,达到十分钟平均风速55公里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的颠峰强度,其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毫巴百帕斯卡,29.53吋汞)。[6]在达到颠峰强度后,温妮开始减弱,自南甘马粦省德尔加列戈英语Del Gallego, Camarines Sur出海,并转以西北方向,沿奎松省南部海岸线移动。翌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报告温妮已在拉乌尼翁省普戈英语Pugo, La Union沿岸消散,并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5]

热带气旋时间表

本年度的太平洋台风季有二十九个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大部分的热带气旋资料(载于本条目)。强烈热带气暴或以下者,采十分钟平均风速,台风级别者,采一分钟平均分速并分成五级[7]

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奥鹿 (Noru)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塔拉斯 (Talas)台风南玛都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低压 2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苗柏 (Merbok)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梅花 (Muifa)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洛坦 (Nock-ten)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蝎虎 (Tokage)台风马鞍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米雷 (Meari)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低压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海马 (Haima)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强热带风暴莎莉嘉 (Sarika)台风桑达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低压21W台风艾利 (2004年)台风暹芭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鲇鱼 (Megi)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马勒卡 (Malakas)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云娜 (Rananim)台风莫兰蒂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玛瑙 (Malou)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南川 (Namtheun)热带风暴圆规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婷婷 (Tingting)台风蒲公英 (2004年)台风电母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强热带风暴灿都 (Chanthu)台风康森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强热带风暴奥麦斯 (Omais)台风妮妲 (2004年)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05W台风苏特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 02W (Butchoy)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风暴 01W (Ambo)

带*号者表示风暴命名为菲律宾名字,并非国际命名。

热带气旋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了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字。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提供国家/地区 名称
柬埔寨 达维 康妮 娜基莉 科罗旺 莎莉嘉 0419
中国 龙王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0420
朝鲜 鸿雁 桃芝 海鸥 鸣蝉 米雷 0421
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0422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蝎虎 0423
寮国 布拉万 帕布 巴蓬 凯萨娜 洛坦 0424
澳门 珍珠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0425
马来西亚 杰拉华 圣帕 鹦鹉[8] 茉莉 苗柏 0426
密克罗尼西亚 艾云尼 菲特 森拉克 尼伯特 南玛都 0427
菲律宾 碧利斯 丹娜丝 黑格比 卢碧 塔拉斯 0428
韩国 格美 百合 蔷薇 苏特 0401 奥鹿 0429
泰国 派比安 韦帕 米克拉 妮妲 0402 玫瑰
美国 玛莉亚 范斯高 海高斯 奥麦斯 0403 洛克
越南 桑美 利奇马 巴威 康森 0404 桑卡
柬埔寨 宝霞 罗莎 美莎克 灿都 0405 纳沙
中国 悟空 海燕 海神 电母 0406 海棠
朝鲜 清松 杨柳 红霞[9] 蒲公英 0407 尼格
香港 珊珊 玲玲 欣欣 婷婷 0408 榕树
日本 摩羯 剑鱼 鲸鱼 圆规 0409 天鹰
寮国 象神 法茜 灿鸿 南川 0410 麦莎
澳门 贝碧嘉 琵琶[10] 莲花 玛瑙 0411 珊瑚
马来西亚 温比亚 塔巴 浪卡 莫兰蒂 0412 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 苏力 米娜 苏廸罗 云娜 0413 古超
菲律宾 西马仑 海贝思 莫拉菲[11] 马勒卡 0414 泰利
韩国 飞燕 浣熊 天鹅 鲇鱼 0415 彩蝶
泰国 榴梿 威马逊 莫拉克 暹芭 0416 卡努
美国 尤特 麦德姆[12] 艾涛 艾利 0417 韦森特
越南 潭美 夏浪 环高 桑达 0418 苏拉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当热带气旋在蓝色框内,便会给名字。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语: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13]。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 Ambo 01W
  • Butchoy 02W
  • Cosme 0401
  • Dindo 0402
  • Enteng 0403
  • Frank 0404
  • Gener 0405
  • Helen 0406
  • Igme 0407
  • Julian 0409
  • Karen 0413
  • Lawin 0415
  • Marce 0417
  • Nina 0418
  • Ofel 0420
  • Pablo
  • Quinta 0421
  • Rolly 0422
  • Siony 0423
  • Tonyo 0424
  • Unding 0425
  • Violeta 0426
  • Winnie
  • Yoyong 0427
  • Zosimo 0428
  • Alakdan(未用)
  • Baldo(未用)
  • Clara(未用)
  • Dencio(未用)
  • Estong(未用)
  • Felipe(未用)
  • Gardo(未用)
  • Heling(未用)
  • Ismael(未用)
  • Julio(未用)

参考资料

  1. ^ 存档副本 (PDF).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1-04). 
  2. ^ 2.0 2.1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August 2004. [200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3. ^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September 2004. [200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3). 
  4. ^ 4.0 4.1 Monthly Global Tropical Cyclone Summary October 2004. [200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8). 
  5. ^ 5.0 5.1 5.2 Gary Padgett. Monthly Tropical Weather Summary for November 2004. Typhoon 2000. March 27, 2005 [May 2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5). 
  6. ^ Gary Padgett. Monthly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November 2004. Typhoon 2000. January 4, 2005 [May 2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7. ^ JMA best track data.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8. ^ 鹿莎造成严重灾害,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
  9. ^ 凤仙造成严重灾害,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
  10. ^ 由于画眉所创下的纪录,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
  11. ^ 伊布都造成严重灾害,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
  12. ^ 查特安造成严重灾害,这个名字已于2004年1月1日起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名字中永久退役
  13. ^ 2001年至2016年颱風命名. Typhoon2000.ph. [200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