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式自动步枪
58式自动步枪(朝鲜语:58식 자동보총)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仿制的AK突击步枪。[1]
58式自动步枪 | |
---|---|
类型 | 突击步枪 |
原产地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58年— |
使用方 | 参见使用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越战 寮国内战 柬埔寨内战 柬越战争 尼加拉瓜革命 两伊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卡拉什尼科夫 |
研发日期 | 1954年(AK第三型推出的时间) |
生产商 | 第61/65号厂 |
衍生型 | 68式自动步枪(仿AKM) 88式自动步枪(仿AK-74)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8千克 |
长度 | 890毫米 |
枪管长度 | 415毫米 |
子弹 | 7.62×39毫米(M1943) |
枪机 | 长行程气动式活塞、转拴式枪栓 |
发射模式 | 半自动、全自动,可击发调变 |
射速 | 600发/分钟 |
枪口初速 | 710米/秒 |
有效射程 | 300米(328.08码) |
最大射程 | 400米(437.45码) |
供弹方式 | 30、40发弹匣,75、100发弹鼓 |
瞄具 | 机械瞄具:金属制照门(可调节),378毫米(14.9寸)瞄准基线 |
设计
就自动步枪而言,朝鲜接收到AK技术比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稍迟一些。于1958年开始仿制,故名为“58式自动步枪”,除了机匣上的朝鲜语刻字外与原版AK没有多少区别,出口用的版本则以简单阿拉伯数字和符号取代了原本的朝鲜字击发调变铭文。最初的生产阶段,朝鲜只生产该枪的机匣部分,其他零件都从苏联原装进口。后来在苏方顾问的指导下,该枪完全实现国产化。由于其工业水平不如接受苏联完整工业体系援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而仿制能力不足,使枪支的总体质量相比中国生产的早期型56式自动步枪较低,但由于一直采用苏联提供的钢材和零件,总体质量相比中苏交恶后失去苏联原厂配件后所生产的后期型56式较高。
与原版AK相比,58式的重量较低,长度亦比AK长20毫米,其余与AK完全相同。
发展
在朝鲜战争休战后,苏联开始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供各种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和技术援助。1958年,金日成下令仿制AK,并命名为“58式自动步枪”,用于取代在朝鲜人民军服役的各种旧式栓式步枪(如:莫辛-纳甘和三八式步枪等)。
随着68式自动步枪逐渐列装朝鲜人民军,大部分的58式便从前线部队撤装,并转交予民兵组织工农赤卫队使用,其余大量库存继续用于对外军援(如越南)。少量58式出于贸易平衡的需要以及作为礼品被送往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部队中服役。现时58式在朝鲜只有工农赤卫队等准军事部队使用,但仍在越南、古巴和蒙古国等国军队中大量服役。
在实战中投入使用
在冷战期间,58式被大量出口到多个国家的正规部队(如蒙古人民军)和叛乱势力(如联合索马里大会)。这些步枪及其他由东方集团生产的AK步枪被广泛地用于发生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的武装冲突。从越南战争期间至1990年代,朝鲜向北越军队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越南统一后的越南人民军提供58式自动步枪作军援,南越军和美军也使用缴获品,在交战双方的评价并不亚于苏联及其他国家制造的AK。越南方面亦将获得的58式提供给东南亚其他国家共产党武装(如缅甸人民军、泰国人民解放军和菲律宾新人民军等)和亲共武装(如克钦独立军)作为军援,因此缅甸和泰国等国也从这些组织手中缴获一些58式,这些缴获武器目前被装备于一些部队,包括其国内的其他叛军及犯罪集团(如坤沙蒙泰军)等准军事组织亦有缴获并装备。在中越战争和柬越战争期间,参战的越南人民军亦大量使用58式。在两伊战争时,金日成政权同时向伊朗及伊拉克出售武器,58式因此连同其他AK衍生型被交战双方使用。现在,58式常常出现在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准军事组织及政府军手上。
使用国
参见
参考来源
- ^ 技术派|朝鲜版“战略步枪”亮相,外形设计紧跟世界潮流.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