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地球/存档2

最新留言:7年前由Antigng在话题查核阶段内发布

查核阶段

下面进入查核阶段。请用户认领查核任务后开始查核,完成请在章节后方表上(<span style="font-family:黑体;color:green;">已经查核</span>--~~~~)(别给我把nowiki写上去)

效果是(已经查核--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9日 (五) 05:43 (UTC)),这里我输入所以会换成我的签名,你输入就是你的签名。

为确保绝对的安全,至少需要两人查核由不同的人标注两次上述内容。--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9日 (五) 05:43 (UTC)

已经查核-- 南极的熊 留言 的签名过度影响排版,暂作移除,敬请见谅,该用户此前在本页面(Draft talk:地球)表示全部查核完毕。

编辑的起源

大家认领一下要负责哪个段落吧@CarrotkitClear Sky C。--和平奋斗救地球严禁互煮2016年8月12日 (五) 13:25 (UTC)

我拿下了Chemical composition(3.2节)和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5.3节),将会以英文版为基础,并另行补足内容,半翻译半原创。--Carrotkit 互煮党不倒,维基不会好 2016年8月12日 (五) 13:27 (UTC)
我先负责Asteroids and artificial satellites、Moon、Orbit and rotation吧。--和平奋斗救地球严禁互煮2016年8月12日 (五) 13:31 (UTC)
导语+信息框。另: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括号加注已移除,这是不适合中文的内容。--Y814756748--留言 2016年8月12日 (五) 13:46 (UTC)
我先负责2.1、2.2节,今天养精蓄锐,明天开启翻译工作。另外,我觉得直接用章节数比写名称更为直观,方便后续参与者。--中国徐氏 ( 讨论 / 贡献 ) 2016年8月12日 (五) 15:10 (UTC)
我正在抽空翻译星云假说子午仪等条目,暂不认养地球的翻译。有空会来处理些消红字的杂务。凌云留言2016年8月12日 (五) 15:17 (UTC)
先暂时把这两段标题“Name and etymology”、“Physical characteristics”名称暂时先翻译为“命名和辞源”、“物理特性”,不过“Moon”那段如果直接翻译成“月球”感觉就会偏离主题了...另外我想对于地球表面积占的水比例约 70 %... (印象是这样,不知道是否为真),这一个建议应多补充解释,至少这是对地球的感觉。还有地球的24个小时时差那些的,不知道是否这个也能补充解释? 其他比较有争议的段落名称暂时就先摆着,没有争议的就先翻了--Z7504留言2016年8月12日 (五) 23:16 (UTC)
我来试着弄一下月球那个章节-- 晴空·和岩 讨论页 2016年8月13日 (六) 03:06 (UTC)

小弟我领养了3个短的小节,各位请恕小弟翻译品质可能会较差强人意,始终这Draft:地球是小弟首篇英译中的条目。十恶不赦的昏君 (大兴土木无恶不作) 2016年8月13日 (六) 15:45 (UTC)

我可以先认领磁层章节--老陈留言2016年8月13日 (六) 17:59 (UTC)

我拿走水圈、大气圈(不包含天气和气候以及高层大气段落)以及地理段落啰,虽然部分段落只翻译一半而已,但有时间的话会再翻译(话说这个有时间限制吗?)--Steven™ ∴Message∵ 2016年8月13日 (六) 18:08 (UTC)

(?)疑问:关于参考资料的日期表达是否应该全部改成“年-月-日”形式较为妥当?--Z7504留言2016年8月14日 (日) 22:44 (UTC)

“地球”中文词源参考

我初学英语,翻译得可能不够准确

请大家把我翻译的修改一下 南极的熊 留言 2016年8月19日 (五) 05:18 (UTC)

太糟糕了,很多段落不是汉语。--Antigng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05:26 (UTC)

地球的卫星

2016 HO3是地球的准卫星,不像月球从诞生迄今一直伴随着地球,所以加上常驻凌云留言2016年8月14日 (日) 20:34 (UTC)

来源请求以及月球残余部分的翻译

目前有多个来源请求,有兴趣的人欢迎留言接手。这个不怕编辑冲突,因为如果遇到直接在下面的文本框复制你的来源就行,因此如果你想帮忙是完全不用担心太多的。

另外月球剩余内容(6地球的卫星)我来翻译很可能搞错啊之类的,不准啊,不流畅啊,所以如有兴趣欢迎接手--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5日 (一) 03:46 (UTC)

后者已有凌云处理--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5日 (一) 09:15 (UTC)

分工明确

为了分工明确,我专门做了如下内容,请大家按照此内容明确好分工,非常感谢!

如果想再把一个章节划分为几个段落等,自己标注即可。虽然不推荐。-- 晴空·和岩 讨论页 2016年8月13日 (六) 03:18 (UTC)

在章节后头签好你的名或给个User链接即可认领

图的疑问

File:太阳变成红巨星的想像图.jpg

请教新增的这张图有何学理依据?因为我未曾听说过地球也会增大的任何理论。凌云留言2016年8月15日 (一) 04:19 (UTC)

(:)回应:翻译是否导致图有问题? 我照着翻译的句子来做图的--Z7504留言2016年8月15日 (一) 04:24 (UTC)
如果没科学理据就把左边那个想象图贴到右边图的原有位置--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5日 (一) 04:46 (UTC)
好吧,算我失误。原文被翻译的部分先暂时还原了,重新翻看看吧  囧rz……--Z7504留言2016年8月15日 (一) 04:48 (UTC)
原文已经重新翻译完成。--Z7504留言2016年8月16日 (二) 02:15 (UTC)

对于地球这个词的称呼

对于地球这个词的称呼,希望日后加上中文相关的资料。--苏言竹留言2016年8月15日 (一) 07:53 (UTC)

先前也提过这个问题,应该是能找到资料--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5日 (一) 08:04 (UTC)

详见#“地球”中文词源参考。-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6年8月16日 (二) 03:04 (UTC)

计划重写“命名和词源”一段

现今之版本为英文中心。我将试着添加更多中文相关来源,并适当保留原内容。--Y814756748--留言 2016年8月16日 (二) 03:49 (UTC)

来源标示问题

有人眼睛够好可以处理掉这两个吗  囧rz……,引用错误的两地方标示在后面:“<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canup_asphaug2001b”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在<references>标签中name属性为“Williams1994”的参考文献没有在文中使用”--Z7504留言2016年8月16日 (二) 19:34 (UTC)

留意注释的翻译

如题--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7日 (三) 06:29 (UTC)

4.2和4.3两节有重复内容

主要是黄赤交角相关的,需要整理一下,@Antigng--4Li 2016年8月17日 (三) 14:03 (UTC)

@李4不止。潮汐摩擦导致一天变长重复了四遍。--Antigng留言2016年8月17日 (三) 14:05 (UTC)

图片也要翻译

别忘了,而且如果有繁简转换更好。-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6年8月18日 (四) 02:18 (UTC)

主要地表有一张--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8日 (四) 02:58 (UTC)

来乱的?

新加入的User:数学本似乎是來亂的,檢視他的翻譯常因果倒置。建議請從新檢視他的譯文。凌雲留言2016年8月18日 (四) 16:37 (UTC)
(:)回应:需要全部还原吗  囧rz……,就可以变成原文了--Z7504留言2016年8月18日 (四) 16:57 (UTC)
那就先全撤销吧--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9日 (五) 04:05 (UTC)
老实说感觉凌云的翻译也会微生硬了些-- 晴空·和岩 (讨论页·反互煮 协作计划) 2016年8月19日 (五) 04:06 (UTC)
诚如所言,我的翻译还只能到的阶段(偶尔还是会有误),距离还有段距离要努力;有感觉不顺畅的语句欢迎修改。凌云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17:07 (UTC)
在下歪个楼,貌似是信为忠实原文,达为通顺流畅,雅为优雅美好,因此应该是雅高于达,达高于信。不知是否有记错,还望各位指教。 -Dqwyy谈笑风生微小工作 回复请ping 九十大寿 曰..曰 万寿吾江 2016年8月23日 (二) 06:00 (UTC)

查核阶段:地球形成

这一段落与英文版有些差异,有耶是增加的内容,也有减少的。我重翻译如下,请参考:凌云留言2016年8月19日 (五) 18:27 (UTC)

地球形成

 
艺术家绘制的早期太阳系原行星盘想象图。

太阳系中能找到的最古老物体大约是45.672±0.006 亿年前[1],原始地球[2]大约形成于 45.4±0.4 Gya。太阳和伴随着的天体,经由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形成。在理论上,太阳星云分子云的一部分因为引力坍缩形成的,它开始自转和趋向扁平形成星周盘,然后行星伴随着太阳在盘面中生成。一个星云包含气体、冰粒和尘埃(包括原始核素英语Primordial nuclide)。在星云理论,经由吸积形成微行星,大约要1000至2000 万年才能成长为原始地球[3]

导致月球形成的过程大约发生在45亿3,000万年前[4],是仍在研究中的课题。研究中的假设英语working hypothesis是吸积形成一颗大小如同火星,结构松散的天体,称为忒伊亚,之后与原生地球发生撞击[5]。在这个剧情中,忒伊亚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6],从侧边撞击了原始地球[7],并且有些质量与地球合并。大约在41亿至38 亿年间的后期重轰炸期,无数小行星的撞击,造成月球表面环境的重大变化,推测对地球也会有相当的影响。

@凌雲现在有个问题:这个来源似乎没提到45.672±0.006 亿年前或45.672±0.0006亿年前?-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15:05 (UTC)
这个来源是三篇学术论文。但国际间的学术论文网站一般只能看见摘要,要付费才能看全貌。英文版提供了三个来源,点入第三笔,在右边栏第一笔的延伸资料最末,可以瞥见4.56Ga这个数字[1],但同样的无法窥见全貌。但据此可以信英文版的资料是有所依据的。凌云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18:19 (UTC)
@凌雲台大这边是可以看得到全文的(我那个连结就是连结到全文,然而您那边可能无法观看),第三笔论文全文见此,然而仍无提到0.006。-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6年8月21日 (日) 23:35 (UTC)
这个数值的有效位数是值得存疑的,比全篇的任何数值都高了一或二个数量级以上。如果调整为45.6±0.08 亿年前(参见P138,Figure 5),是否可行?凌云留言2016年8月22日 (一) 08:43 (UTC)
应该可以-和平、奋斗、救地球!留言2016年8月22日 (一) 10:59 (UTC)

“还有一些物质进入了环绕太阳的轨道,并且稳定的待在它们的开普勒轨道上,地月系统之后很可能撞上了它们 。”来自于[2],由于找不到来源,暂时删除。--Antigng留言2016年8月23日 (二) 08:29 (UTC)

  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owring_housch1995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ge_earth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ature418_6901_94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cience310_5754_167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eilly2009102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canup_asphaug2001a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canup_asphaug2001b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返回到“地球/存档2”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