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shlike/全锺燮

全锺燮Jong S. Jun;),是韩裔美籍行政学家。1960年代末,毕业自南加州大学,后任教于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CSUH,今东湾分校)。2000年,退休,获终身荣誉教授。[1]

民主行政

全锺燮认为未来的公共行政,即民主行政,应具备6项特性[2]

  1. 公共利益的表达
  2. 代表性
  3. 开放性
  4. 超越特殊利益团体的联盟
  5. 严防专业主义
  6. 参与

公共利益

全锺燮曾提出实务上公共利益的8项判准[3][4]

  1. 专业知识(英语:professional knowledge):政策是否将专业意见纳入考量
  2. 伦理道德标准(英语:ethical & moral standards):政策是否不违背伦理道德常识
  3. 非预期结果(英语: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政策是否消除了预期外结果发生的可能
  4. 舆论(英语:public opinions):政策是否将舆论纳入考量
  5. 民主程序(英语:democratic processes):政策形成的程序是否将相关群体纳入
  6. 开放(英语:openness):政策形成的程序是否开放给外界
  7. 公民权利(英语:rights of citizens):政策是否将公民权利纳入考量
  8. 共同利益(英语:common interest):政策目标是否为了多数利益,而非特定人利益

作品

  • Tomorrow's Organizations: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1973. 
  •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in govern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1976. 
  • 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 由黄曙曜翻译. 五南. 1994. ISBN 9789571114347.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1986. 
  •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 1994. 
  • Rethinking Administrative Theory: The Challenge of the New Century. 2001. 
  • 公共行政的社會建構︰解釋與批判. 由孙柏瑛; 张钢翻译. 北京大学. 2008. ISBN 9787301138748.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6. 

参考资料

注脚

  1. ^ 作者簡介. 博客来. [2024-04-13]. 
  2. ^ 政府因應公民運用網路參與施政意見表達之研究 (PDF). 国家发展委员会. 2015. 
  3. ^ 顾慕晴. 行政人員界定公眾利益途徑之探討. 考铨季刊. 2007-07, (51): 93-112. 
  4. ^ 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 由黄曙曜翻译. 五南. 1994. ISBN 9789571114347. 

参见

外部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