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用户的历程

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无非是查资料找到或者慕名而来的,不论是否注册户头,只要做出编辑就可以称作“维基人”。维基人的初次编辑多是小修小改,同时抱怨编辑器好难用。他们如果被维基百科吸引,或有感维基百科“经常出错”,就从踏上了走向常客之路

一段时间小修小改后,他们了解了内连、目录等基本语法,开始实质贡献内容。编辑第一篇条目的遭遇往往并不愉快,接到“删除警告”实属正常,没有问题标记反倒罕见。总之创建者愿意改善自己的作品,很快就会知道“来源”“序言”“侵权”这么几个概念,知道几条基本守则,包括条目名字要加粗、内容后面要用脚注给出资料连结、不可直接复制其他网页、禁止变动源代码简繁体等等。不过“关注度”这类“维基黑话”他们是看不懂的,和他解释只会得到“论坛确实有很多人关注啊”的回复。

如果新手第一波警告中坚挺下来,愿意继续探索维基百科,就可以说成为“常客”了。他们会学到资讯框、分类、{{Cite web}}等较复杂的基本功能。此阶段的用户往往很重视“来源”,编辑时会为每句话加上注脚,只是他们还不了解“可靠来源”概念,以为只要有出处就是好的。(也就是说,此时他们还是无法理解关注度)同时相比于抽象的规则,他们更容易学会花哨的语法,并且在条目中实践,因此请不要意外条目中出现一堆表格。

之后如果用户有意参与DYK,就会知道几个原则性规则,比如来源有可不可靠之分、条目应当尽量避免点列。他们乐意遵循规则,但又太拘泥于字面,比如以为Blog绝对不能用,或是对剧情梗概请求来源。这时用户已主要规则有了所了解,又逐渐开始和社群接触,故其中一部分会对站务萌生兴趣,将巡查员当成目标。但站务方面同样容易“望文生义”,把巡查员理解成“挂板员”,比如给定义明确但只有两句话的条目标A1速删、给格式很惨的新页面挂10个模板。用户到这一步,已能在维基百科很好生存,所以不少用户不再“深造”,水准止步于此。

这时编辑已经能从“条目编写”和“站务维护”两个面向大致划分,有些编辑同时参与两个面向,后文话分两说。条目编写方面,“DYK”的下一步是优良和特色条目。拥有优特条目编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的内容主要翻译自外语维基百科,另一类的内容有相当部分是自行搜集资料编写的。有趣的是,前者条目评审时对格式等细节很偏执(虽然未必有明文规定),后者关注正文但不太管格式,而且随着编者来源多样化,评审时对两方面要求也逐渐平衡。至于参与站务的用户,一部分接触过各类工作后,也找到了自己的领域,比如参与存废讨论、盯梢破坏者。他们能正确解释主要方针,比如知道“独立来源”“可靠来源”和“第二手来源”的说的不是一回事。能拿到优特条目即表明熟知内容方针,而那些站务参与者也能正确解释了主要站务方针,理论上他们都是“有管理员水准的用户”。只是不管从DYK到优特,还是从巡查员到管理员,时间可都不短。

用户在条目编写有所成就后,也会走不同的道路,一部分继续专注内容编写,并且拓宽自己的编辑面,另一部分则部分或彻底投入“基础建设”,像是完善内容类方针,或者建构分类与模板。至于参与站务的用户,在自己的领域内也有了很大威望。此时的用户对所活跃领域有明确见解,知道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能指出现行方针的不足。

现在的用户已经很成熟了,那再往后呢?也许会变得很低调,或者淡出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