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4月8日)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7年12月19日) |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质量战术氢弹,目的是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相对较少,带来的长期放射性污染较低,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是一种具有核武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1]
概述
中子弹(英语:Neutron bomb)又称强型辐射弹(英语:enhanced radiation bombs)或是中性子炸弹,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它只产生少量冲击波和红外线,仅为一般核爆炸的十分之一,但释放大量中子束,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围比较小。中子的贯穿能力极强,占总能量的80%左右,而中子作为一种微粒子,能够轻易穿透装甲车辆、建筑物、砖墙去杀伤人员,而装甲车辆、建筑物和武器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
中子弹对付生物的原理,是当大量的中子束进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细胞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当人体吸收的中子束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甚至死亡。在辐射吸收特点上,低序数元素、含氢量高的化合物也容易大量吸收和阻挡中子,这点与X射线、伽马射线这些电离辐射的吸收特性有所差别,后者更容易被高原子序数元素吸收和阻挡。
发展
美国
美国于1958年开始由塞姆·科恩着手于中子弹的研发[2],虽然总统肯尼迪曾反对过中子弹的发展,1962年由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首先发展成功,并在内华达州引爆[3][4]。当时发展的理由是为了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仅使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而武器、通讯等完好如初。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执政时期中子弹正式投入生产,1981年威尔逊时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导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至1983年,美国军方共生产带中子弹弹头的“长矛”战术导弹945枚。
法国和前苏联
法国和前苏联曾公开承认拥有中子弹的生产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9年7月1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驳《考克斯报告》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等宣布,中国在1965年代和1980年代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5]
印度
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
使用
虽然自1991年之后,历次美军参加的主要国际作战,都有在开战初以中子弹打击对手的传闻或计划,但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
辐射后症状
理论上遭到中子辐射污染的人员,短时间内即会感到恶心,暂时(或永久)失去活动能力,继而发生呕吐、发烧等症状,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白血球明显下降,最后导致白血病,几天内即死去。
流行文化
参考资料
- ^ Wragg, David W. A Dictionary of Aviation first. Osprey. 1973: 200. ISBN 9780850451634.
- ^ Robert D. McFadden. Samuel T. Cohen, Neutron Bomb Inventor, Dies at 89.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 2010 [201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After the war, he joined the RAND Corporation and in 1958 designed the neutron bomb as a way to strike a cluster of enemy forces while sparing infrastructure and distant civilian populations.
- ^ Cochran, Thomas; Arkin, William; Hoenig, Milton. Nuclear Weapons Databook: U.S. nuclear warhead production. Volume 2. Ballinger Publishing. 1987: 23.
- ^ "About: Chemistry arti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Anne Marie Helmenstine, Ph. D
- ^ 赵启正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1999年7月15日 [2020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9日).
参考文献
- 出射忠明. 現代兵器結構圖鑑. 万里书店. 1996. ISBN 97896214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