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枫博士(英语:Dr. Carole Hang Fung HOYAN,1968年),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研究兴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任教科目包括“现代戏剧”、“现代小说”和“张爱玲研究”。

何杏枫
性别
出生1968年(55—56岁)
 英属香港
教育程度
信仰基督教
配偶杨国荣
儿女杨静得(女)
亲属何杏森(妹)

简历

何杏枫生于1968年,父亲何昌,母亲黄镁英。她从幼稚园开始在协恩念书,一直到中学毕业[1]。1986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主修哲学,二年级时转为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副修翻译。1990年本科毕业后,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师从黄继持,1992年获哲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论沈从文短篇小说的叙事手法》[2]。同年取得尤德爵士海外奖学金及共和联邦奖学金赴笈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 Michael S. Duke,专研张爱玲的作品,199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 "The Life and Work of Zhang Ailing: A Critical Study" [3]。之后何杏枫返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及文学系任教。她现时任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4][5]

个人生活

何杏枫与丈夫杨国荣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初时俩人同属崇基学院的哲学系,后来何杏枫转至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俩人同于1990年本科毕业。1992年硕士毕业后,俩人结婚并一同赴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何杏枫于1996取得博士学位,杨国荣于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俩人育有一女杨静得,出生于2006年,名字来源自《大学》中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6][7]

杨氏夫妇于2008年7月29日得知杨国荣患上末期肾癌,何杏枫回忆说:“知道消息后,我们到了一家精致的餐馆,他说要吃一顿好的,好平顺这翻天覆地的日子。……在归家的路上我说,好像发了一场恶梦。他微微笑了说,我的感觉刚好相反,我倒觉得,我们才刚从梦中醒来。是的,无常是人生的真相。他在八月八日写了知道消息后的第一篇日记,题目是‘新生’。”[8] 杨国荣于2010年7月29日于香港浸信会医院辞世,享年43岁。

电视节目

何杏枫曾主持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教育性节目“妙趣广州话”,节目目的是指出一些粤语广州话中常用但极少用于书面的粤语词汇,并解释一些字的正确读音及写法。[9] 之后并在该节目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百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粤语词汇,编纂成《追本穷源: 粤语词汇趣谈》一书。

作品

著作

  • 何杏枫(2018)。《重探张爱玲: 改编.翻译.研究》。香港:中华书局。ISBN 9789888512805
  • 李欧梵、王德威、冯晞干、张英进、林幸谦、宋伟杰、姚玳玫、桑梓兰、王晓珏、池上贞子、黄心村、金凯筠、何杏枫、林春城、金良守、张欢、蔡秀妆、叶雷、王迪(2018)。《千回万转: 张爱玲学重探》。台北:联经。ISBN 9789570851557
  • 陈雄根、何杏枫、张锦少(2006)。《追本穷源: 粤语词汇趣谈》。香港:三联书店。ISBN 9789620425349
  • 张秉权、何杏枫(2001)。《香港话剧口述史: 30年代至60年代》。香港:香港戏剧工程。ISBN 9789628582020
  • Hoyan, Carole H.F. (1996). "The Life and Work of Zhang Ailing: A Critical Study". Ph.D. Thesis. Vancouver, Canada: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何杏枫(1992)。《论沈从文短篇小说的叙事手法》,哲学硕士论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国语文及文学学部。

编纂

  • 何杏枫(编)(2017)。《五度燕归来:第五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作品集》。香港:天地图书。ISBN 9789888257836
  • 何杏枫(编)(2012)。《燕自四方来:第四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作品集》。香港:天地图书。ISBN 9789882198562

参考文献

  1. ^ 精英-教育界. 协恩中学.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2. ^ 何杏枫. 《論沈從文短篇小說的敘事手法》. 香港: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国语文及文学学部. 1992-06. 
  3. ^ Carole H. F. Hoyan. The Life and Work of Zhang Ailing: A Critical Study. Vancouver, Canada: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6-08. 
  4. ^ 副刊讀書.何杏楓文學打開心扉. 文汇报. 2002-06-08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5. ^ 傅小黛. 张爱玲诞辰百年丨专访何杏枫:她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地位尚未完成. 全现在. 燕京书评. 2020-09-30 [202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6. ^ 杨锺基. 〈序一〉. 楊國榮:《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意義的逆流探索》. 香港: 三联书店. 2010: 9–12. ISBN 9789620438424. 
  7. ^ 周保松. 捐書人. 2016-03-06. 
  8. ^ 何杏枫. 〈跋:新生〉. 楊國榮:《顯魅與和樂——對生命意義的逆流探索》. 香港: 三联书店. 2010: 461. ISBN 9789620438424. 
  9. ^ 妙趣廣州話:簷篷的簷字.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