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才 (吏部主事)

刘三才(1562年1月12日—1595年),字汝立,号中吾四川顺庆府邻水县人,民籍[8],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十年壬午科解元,十一年联捷癸未科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

刘三才

大明吏部文选司主事
籍贯 四川顺庆府邻水县[1][2][3]
族裔 彭城堂刘氏
字号 字汝立,号中吾
出生 嘉靖四十年辛酉岁十二月初八日
(1562年1月12日)
四川邻水县桂林漕,地号龙井沟
逝世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四川邻水县
墓葬 邻水县城西门外一里许
配偶 娶梁氏,继娶江氏
亲属 刘寿[4]刘尚纶刘涞、刘仕英、刘仕魁[5]、刘云岱[6]、刘丽泽[7]
出身

县学生

  •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
  •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同进士出身
著作
  • 《挂榜山》、《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等

生平

刘三才出生于嘉靖四十年十二月初八(1562年1月12日)[9][10][11],早年为县学生,治《易经》,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12][13],通政司观政,选授襄阳府推官[14][15][16][17][18],十一年(1583年)联捷癸未科三甲第一百八名进士[19],十六年(1588年)七月升吏部稽勋司主事[20],十七年(1589年)调考功司主事,十八年(1590年)因病告假,二十二年(1594年)补稽勋司主事,调文选司主事,二十三年(1595年)削职为民,同年卒[21][22]

遗迹

邻水城内上街原有为其所立之“解元联第天官大夫坊”[23][24]。在其老宅贵人漕大屋基旁小山坡有高约40cm的其夫妇雕像。

墓葬

刘三才墓在邻水县城西门外一里许,坟茔高大,坟两旁立有石马翁仲[25][26]。根据未刊家谱记载其墓因被践踏而引起一场官司[27]

著作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29]
《夫易圣人所以祟德而广业也知崇礼早崇效天甲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亦成性存存道义之门》[30]
《人君以天之心为心》[31]
《无题》[32]

家族

六世祖烈祖刘寿[33],五世祖天祖刘尚纶[34][35],高祖刘介,曾祖刘祥,祖父刘继仙,父刘涞[36],母甘氏[37]。兄刘三聘、刘三纲、刘三重,弟刘三旸。刘三才娶梁氏[38],继娶江氏,江氏生刘仕英。兄刘三聘娶唐氏,唐氏生刘仕宾、刘仕魁[39][40]、刘仕光、刘仕盛。其九代裔孙有刘丽泽[41][42]

刘三才出生于桂林漕(今四川省邻水县长安乡贵人漕),其族裔目前主要群居于大屋基、台子塆、水井塆、河堰口、小屋基、金垭、邻水龙桥乡马鞍山湾、龙桥乡姜上沟、龙桥乡罗家岭、龙桥乡拔耳岩、龙桥乡天星桥、龙桥乡千子万年、龙桥乡燕梁子、城北镇朱家坝、延胜乡洞沟、三古乡双丰、石永镇黄家垭口、柳塘乡李家欠、龙桥乡瓦厂湾、关河乡西河咀、古路乡逛岩寺、古路乡刘家湾、古路乡竹角滩、古路乡侯家庙、丰禾镇福利、荆坪乡、同石乡、柳塘乡瓦木沟、柳塘乡辛家湾、袁市镇合口岩等地,邻水其它区域也有散居,刘涞祖辈刘价、刘金祖由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水牛塘迁徙至川北道顺庆府邻水县桂林漕,地号龙井沟,宅名蔑匠湾。刘三才是“三”字辈,价、金祖入川后第六代,入川族谱载四十字辈:价寿尚季圭、三仕应逢鼎、启志良心现、广发永长绵、宗强生贵子、圣王佑福卿、祖坐丰华地、万代庆兴隆。目前后裔从发字辈到子字辈都有在世[43]

参考文献

  1. ^ 李成林修 罗承顺. [康熙]順慶府志. 刘三才,邻水人。又杨继夔、刘三才,解元,俱邻水人 
  2. ^ 曾灿奎. [道光]鄰水縣志·卷之三鄉賢忠義. 刘三才,邻水人。又杨继夔、刘三才,解元,俱邻水人 
  3. ^ 曾灿奎. [道光]鄰水縣志·卷之五藝文. 《重修儒学记》知县蒋擢 ……明隆万以来 铨部刘公三才 方伯马公从龙…… 
  4. ^ 嘉靖順慶府志●貢士. 刘寿 邻水人 
  5. ^ 武陟縣志(道光)●教諭. 刘仕魁 四川人 
  6. ^ 道光十八年增刻鄰水縣志. ……庠生刘云岱,闻教匪围城,率乡勇救援,至离城十五里之长安桥,讹闻城陷,痛哭跃入水中,急救乃甦,因成疾而死。…… 
  7. ^ 道光十八年增刻鄰水縣志. ……桂林漕廪生丽泽,其后裔也…… 
  8. ^ 太學進士題名碑錄: 進士題名碑錄. 四川顺庆府广安州邻水人,民籍 
  9. ^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進士履歷便. ……易 三房 辛酉十二月初八日生 邻水县人…… 
  10. ^ 明三元考. : 324. 四川刘三才 邻水人 字汝立 号中吾 治易 年二十二 癸未进士 仕至吏部主事 
  11. ^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進士登科錄. 行五 年二十五 十二月初八日生 
  12. ^ 皇明三元考·六府文藏. 刘三才 万历十年壬午科解元 
  13. ^ 萬曆十年壬午科四川鄉試錄. 中式举人七十名……第一名。刘三才。邻水县学生。易 
  14. ^ [光緒]《襄陽府志》. ‘襄阳府推官:刘三才,潾水人,万历十年’ 
  15. ^ [乾隆]《襄陽府志》四十卷圖一卷. 20200714121113 [202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襄阳府推官:刘三才,邻水人,万历十年任’ 
  16. ^ 《新刊全號宦林備覽, 1巻-[北京] 湖廣史-[萬曆1-20年間]》. ‘推官 刘三才 中吾 邻水人 癸未’ 
  17. ^ 甔甀洞稿·续稿文部卷三·敕赠文林郎襄阳府推官子东刘公墓表. ……选授襄阳府理官,理襄阳三年……。奉除书为襄阳理,比及三年报政…… 
  18. ^ 中国方志丛书合集·06湖北省(全)][清光緒十一年刊本]《襄陽府志》·卷十九职官志·四十九推官. ……孔闻易 新城人 (万历)九年(任),刘三才 潾水人 十年,薛(耳+翟) 胶州人 十六年…… 
  19. ^ 清道光曾燦奎《鄰水縣志·卷四》. 刘三才,万历年己卯解元癸未进士,授吏部主事,英才观众,政绩超群,邑皆器重之”,卷5载其父刘涞“以子三才正六品,万历间敕封承直郎湖广襄阳府推官,妻甘氏赠太安人…… 
  20. ^ [明朝]《吏部志四十卷》卷十八. [万历]十六年七月刘三才襄阳推官升[授任稽勋司主事] 
  21. ^ 萬曆十一年癸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刘三才 曾祖祥 祖继仙 父涞赠推官 中吾 易 三房 辛酉十二月初八日生 邻水县人 壬午一名三甲一百八名 通政司政 本年升湖广襄阳府推官 戊子升吏部主事 庚寅告病 甲午补稽勋司 本年调文选司 乙未为民卒。 
  22. ^ [明朝]《皇明吏部志》第四冊卷四及十九冊. 万历十六年【勋郎 主】刘三才;万历十七年【勋郎 主】、三才 调考功、【考郎 主】、刘三才 假 ;万历二十二年【勋郎 主】三才 由考功补、【功郎 主】三才、调文选【选郎 主】;刘三才 万历二十三年【选郎 主】 三才 
  23. ^ 曾灿奎.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道光邻水县志·坊表》《[道光]鄰水縣志·卷之五坊墓. 解元联第坊为进士任吏部文选主事刘三才立在城内上街 
  24. ^ [民國]《鄰水縣志》. 解元联第天官大夫坊刘三才 明朝 城内上街 同前(因修市街马路撤毁) 
  25. ^ 【蘭州大學出版社】【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07辑】西南考古文献 第01卷. 兰州. : 68页. 刘三才墓在县西半里许官吏部主事 
  26. ^ 道光元年《鄰水縣志》. 刘三才,万厯壬午科解元,癸未进士,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按乾隆二十三年前知县陈觐光修志载公科名仕宦历历不差,惟公墓在城西门外一里许,坟茔高大,两旁立有石马翁仲,额曰吏部尚书刘公之墓,与志载不合,其后世子孙邅明季兵燹之后,家乘佚失,莫得其详,姑存之以俟参考 
  27. ^ 《劉廣周二〇〇七劉氏家譜》. 邻水. : 63页总244页. 刘君杨年五十六岁,刘志明年五十三岁,伏二甲三十为恳查舆勘乞詋究结事情。蚁等髙祖刘三才系明时由解元陞吏部文选司主事,致仕回籍,故荒升西门外未及半由里许地面禁岁宽阔,坟前建笠牌坊,石人石码,子孙繁衍,历辈守祭元异不料得买蚁家埃攻田业,吴永增笙守乘蚁等四处远居,不惟连年将蚁祖坟禁地铲挖作田,并逼种地,尤敢于今四月十壹曰,牵牛二支拴蚁祖坟头上残踏不堪叠径,吴青、华十、黄兴高等看论不耳。四月十五曰,蚁等以纵残挖毁事控,经余主伊揘情,将蚁侄文生刘良朋抵控在案。准差曾聪等唤讯,余主斥书役游凤陞等往勘否。吴永增恃伊开设钱铺,惯贿书役舞弊,不令蚁知,将勘残踏真情隐而不露,捏覆勘以挖界。不料吴永增等伏伊富势,贿半伊证。甘家太等与刑书役游凤陞壹局书主和约三市恳结朱照,各势出外,指延至今,不与蚁等挖以界畔,蚁亦未具结完案。是以恳查覆讯究结,存殁均沾。伏乞。道光十二年四月十五。吴永润、吴永增词为恃矜胃搕,恳究免害事。情蚁其祖业石码沟地界内,原有古墓一冢,蚁其见墓前有修造石人石码其项,谅该坟定是先贤贵墓,历来加意看护,并无践毁逼挖事由,亦未见文生刘良朋家祖父人其来彼祭醮。且该坟挨近大路,禁步宽留,每每有无名乞丐男妇未彼路毙,报官相验,衣棺厂费,陷蚊其用费数十余千。蚁其因查该坟石坊钻注有仕须字样,恐系刘良朋故始祖解元刘三才之墓,于道光三年九月廿壹日禀明前任陈主票差往唤良朋父叔刘均杨等,佥云非伊故始祖三才坟茔,藐唤不案。今四月十壹日,良朋将见蚁,其牛只在该坟茔禁外放牧,突称该坟系伊故始祖三才之坟,纠串刘均杨等回蚁滋索。蚁等经甘家太等眉论,奈伊恃衿胃搕如故,只得恳究免害,伏乞在卷蚁证。甘家太谁知与伊亲友,亦受贿作弊,不与蚁知,私书和约。复审捭蚁书字,希图完结。蚁等不甘坟前禁夫,故未具结备安案。今仁廉莅任,只得呈叩悬前,伏乞查案与临亲勘,以便讯究。如虚坐诬,伏乞纵残逼挖吴永增、吴永润舞弊捏禀游凤陞、曾聪、顾顺受贿私书甘家太、刘元亮,复经甘布化、刘良奇。道光十二年四月十五日。恳刘君杨,年五十六岁;刘志明,年五十三。伏二甲卅里。刘兴汉、刘良玉指挖鄙占吴永增、吴永润壹局伙指甘家太、刘元亮、游凤陞、甘证、甘布化、刘秀琼,为指界不挖,恳查覆究事情。今四月十五日,蚁以纵残挖毁事具控,吴永增等将伊所喂耕牛拴在蚁等始祖坟头上牧放,蚁等始祖坟茔践毁不堪,并将该坟左右在留余土概行挖种等由。在余主案下。沐差曾聪等顺辕蒙余主审讯,饬会书差 
  28. ^ 掛榜山《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道光邻水县志》歷朝詩、《故宫珍本丛刊 第220册 乾隆〕邻水县志乾隆二十二年县令陈觐光》卷之四历朝诗. 嶙峋并峙石岩齐,甲乙凭谁共品题。:磊落千秋诚不朽,几人堪许注金泥。明解元刘三才邑人主事刘三才邑人 
  29. ^ 万历十年壬午科四川乡试录.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传者释诚意惟戒其累,吾诚者而已夫意之,不诚自欺累之也,欲诚其意者可不知所戒哉,且夫天下有实理自脩有实功而一毫之,欺不与焉知此则经文之,所谓诚意者可识矣,何则意发于人心之动其初何有于欺也意杂于人欲之私其欺于是乎,生焉诚则不欺,欺则不可以语诚矣,故诚意者不必他有所求也,真妄之,辨既以晰于知至之,余则防检之,功自当加于有感,之际善知所当为矣而为之,不力将谁欺乎,是自欺其好也,非所以诚吾好善之意也,吾其勿之,为马恶知所当去矣,而去之不严,将谁欺乎,是自欺其恶也,非所以诚吾恶恶之意也,吾其勿之蹈马天人不并立而思以完其天必以,遏其人则闲邪固所以存诚也,不然吾自知之吾自欺之,天将以人而漓矣,何以语立诚之功哉理欲相贞胜而思以全其理,务以绝其欲则去伪乃所以著诚也不然虽以欺人赏以自欺理将以欲而淆矣不终为吾诚之累哉是可见,诚意着自脩之首务戒欺者诚意之实功徙事于大人之学者当自得之矣虽然诚意之义亦,大矣固心原所由端亦治原所自出也,好恶不欺诚巳之意,耳推之好民所好恶民,所恶以通天下之意亦,此诚焉是故玉者不欺四海其始于不欺一念乎,学者味于会氏之㫖而天德王道思过半矣: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于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万历十年壬午科四川乡试录》第壹场-四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刘三才:同考试官教谕汤 批 请毋自欺透彻题旨跃然宜录以试 :考试官教谕戴 批 切当 :考试官教谕杨 批 典实) 
  30. ^ 万历十年壬午科四川乡试录. 夫易圣人所以祟德而广业也知崇礼早崇效天甲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亦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刘三才:同考试教谕汤 批 血脉贯通思致缜密邃于易学者:考试教谕戴 批 理明词畅:考试教谕杨 批 纯正典雅:大传举圣人用易之全功 以见易道之致也 夫体用备而天地参圣人德业之全也 而皆有资于易马 易道其至矣乎 昔大传之意若曰 易之为书也 固以发圣心之 蕴亦以为圣学之资 知此则知其道之至矣 彼语德业之 兼至者必归诸圣人 而圣人所以崇广其德业者 不外于易理 何也?德之崇也 本于知圣人穷易理于心 则识见精明 其知崇矣 而崇有以效乎天一高明之 不可穷也 业之广也 本于礼 圣人循易理于身 则践履复笃实 其礼卑矣 而卑有以法乎 地一博厚之不可极也 如是 而德业之崇广也有不与天地为一哉 吾知天地奠位 而变易流行 此固盛德大业之所由出也 圣人祟效卑法 而知礼之成性者 浑然其常存 则体立用行而性真之 感通者沛然 其莫御率之 而为道性外 无道也 而时出不穷矣 不为道之门耶 裁之 而为义性 外无义也 而时措不匮矣 不为义之门耶 其与天地位 而易行焉者 何以异哉 是道义之根心 即德之所以崇也 道羲发外 即业之所以广也 而皆于易书资之 易道之至也 断可识矣 虽然易不外于心也 心者知礼之 原三极之奥也 善用易者 求之于吾心 而不泥于法 象之粗迹 则成性存 而德业备直可以典天地参矣 故曰 斋戒神明 圣人之心 易也 其得于前者舆 
  31. ^ 万历十年壬午科四川乡试录. 《人君以天之心为心》:第二场:论:人君以天之心为心:刘三才:同考试教谕汤 批 天之爱君 正欲人君为善 以安天下 君承此意 即是心天之心 是作发挥殆尽气 充词健录之:考试教谕戴 批 有笔力 有理致:考试教谕杨 批 意正词畅:人君之事天也 必纯吾心之 天于天下 而后可以托天下 夫天下大器也 天以托之 我而吾以眇然之 身承之 当必有以副其托者 况天之示我以祲祥显我以法象 无非以重其托 而仁爱我也 而吾不思体 其心以答其贶 其如天之托我何哉 然所谓体其心者 非徒求之 在天之天 而从事乎 虚文之崇也亦 惟勉于为善 以纯吾心之天 而已吾心之 天纯则天下安 天下安则天之所以托我者 始副而后天心以格此之 谓善承天者 西山真氏以灾祥为 天之爱 君而曰 为君者可不以天之心为心诚有味哉 其言也 夫天之于君犹父母之于子也 父母之于子其抚而鞠育之 固爱也 有时怒而教戒之 亦爱也 父母不以其怒而教也 而废慈 而为之子者 能惧其怒而率其教焉 则父母且煦育之愈加矣 然则入君固天之宗子也 天心之仁爱者 何所不至 而况以宗庙之大 百神之灵亿兆生民之 众内夏外夷之 远咸于君乎 托之岂不欲常示 祥而顾示异哉 乃善则祥 应不善则灾应 若是乎 其不僭者 何耶 盖其祥也 将福我之 为善也 爱也 其灾也将儆我以为善也 亦爱也 惟人君以其心为心而善应之 则不拂乎 天之所以爱我者 斯可天之孝子 能仰副乎 天之所以仁我者 斯可为天之仁人 故书曰 克谨天戒 诗曰 畏天之威于时 保之 又曰 敬天之怒无敢 戏豫 敬天之渝无无敢驰驱 春秋系王于天纪 灾异不纪祥瑞 无非欲人君以天心为心 而善承天者 其善承天也 乃所以善托天下者也 然所谓以天心为心者 岂在于郊祀燔殷之典 避殿减膳之 末金泥玉检之文哉 盖君人者位曰 天位禄 曰天禄职 曰天职民 曰天民 则其心亦 曰天心 而其尊亦天之尊也 其威雷霆也 其高日月也 履巍巍之势 挟赫赫之威 惟其所欲 而莫之禁也 则出入起居 得无有清 吾天者乎 深宫燕闲 得无有累吾天者乎 缀来侍从 得无有惑 吾天者乎 好大喜功之私 得有杂 吾天者乎 庆赏刑威之施 得无有拂 吾天而上干和氟者气者乎 一有之 即吾心之 天有未纯 而天有未纯则泽有未究 泽有未究则天之所以托我者 以孤而又何以格在天之天 圣主知其然 临五位不异虎尾抚盈成 若履春冰 以奉宗庙 不谓祖功宗德之可凭也 而曰 九鼎三恪之在列 以事百神 不谓牲牷肥腯之足恃也 而曰𬞟蘩藻之 当陈以临亿兆生灵不谓 惟吾颐氯之所指使也 而曰朽索六马之难以主 内夏外夷不谓贡享重译之 在道也 而曰复隍履霜之可忧 故神动而天随 合六氯之精 以育群生 麤而不可不陈者 法也 吾彰天 则以示之纪远 而不可不居者义也 吾裁天理以示之 宜亲而不可不广者 仁也 吾本天真 以示之惠节 而不可不积者 礼义也 吾缘天秩以示之 中自昧爽而日昃 自燕居而大庭 自百工而庶职 举莫得以淆而累之 惑而杂且拂之 而无一事不舆天 俱无一念不舆天通皇皇焉 常若天鉴之 在兹而典与之 出王游衍者 岂故为是过计哉 勉于为善以仰副乎 天心耳 故曰盥而不荐 有孚颙 若夫惟有颙 若之存而后有不荐之 孚惟有天之心 而后有格天之治 故天爱之 圣君脩焉 圣君脩之 天心益加爱焉 雉升之异易而为蓂荚之 祥矣 旱魃之虐 转而为嘉禾之瑞矣 彗序之 变弭而为三台之 平斗柄之顺七政之 齐矣 以承宗庙而天之祚我者 永以事百神 而天之我者至 以育苍生 而天之与我者 固以苙中国抚四夷 而天之助我者 顺然 则天之所以儆我者宁 非所以福我乎 而向之示我以咎征者 宁不转而为休征乎 真如子之 于亲承颜顺志 怡然日谕于道 而未始有违者 故曰 太上脩德 其次脩政 其次脩救 其次脩禳 无非以仰承天心而求不天之所托也 彼儆予之忧下车之泣 六事之责 云汉之歌 侧身之行 帝王之所以忧勤惕励而不遑宁处者何 莫非以纯吾心之天耶 固未尝取必于天 而天之福之也 常有捷于影响者 其心通而其感召之者自不容诬也 故人君惟慎所感者 彼灾异何足讳哉 古之贤君一岁无灾 则曰天忘我耶 诸祥迭见 则曰 吾何德以堪之 非故辞祥而就灾也 无亦心天心而求 所以感格之者也 虽然必君臣交儆 而后格天 心亦必善人是亲而后可以格吾心 故善人者天笃生以福我国家者也 灾异者天垂象以爱我国家者也 必亲其所必福我者 而能承其所以爱我者 故曰纯心要矣用贤急焉 然则体天心者 盍亦急于亲贤哉 
  32. ^ 万历十年壬午科四川乡试录. 闻:第叁场:策五道:第一问:刘三才:同考试官训导吴 批 论和同之辩以揄杨我皇上明良一德之交纚纚足观矣 而忠谠之忱溢于言外宜录之:考试教谕戴 批 颂不忘亲有志尚友魏陆者:考试教谕杨 批 博古之学匡时之猷其见:盛矣哉 君臣相得之际乎 是故聚精神以隆交泰之 谊而其盛斯 彰广听纳以弘交儆之 谟而其盛斯 永夫君臣之会犹天地 然乾施坤受 则和协盎而生类蕃矣 主圣臣良筹策合而恩施溥矣 以故冠履虽 分而精神 自贯意气 虽洽而匡拂靡遗严 非立异和不党同功业并乎 两仪声光垂于干禩 兹非旷古之一值哉 愚不敏请述 唐虞商周君臣相得之盛 而后铺张 我昭代麻烈于万一 可乎 尝读易至大有之五爻 曰厥孚交如威如吉 而九三 曰公用享于天子 小人弗克夫 五君道也 三臣道也 君交于臣 则手足腹心萃为一体 主伯亚旅聮为一家 蔼然乎 其和之极矣 而周公犹有取于享献之谊 惟恐忧危之论 不彻于廉堂药石之规 或壅于耳目 兹岂圣人之私忧过计也 哉 盖隆盛之极 则瑕衅易 萌志气之 投则阿徇易起 此三爻之 享献所以成五爻之 交孚大有之 隆永保无斁职斯之故矣 盍自古帝王征之 夫羲轩而降语 君臣相得之 盛者 莫虞庭若矣 当其时 君曰 俞臣曰 都君曰吁 臣曰 咈陛不阂 而志意流通 形骸罔拘 而真精贯彻 即云龙何以状 其遇鱼水何以悉 其懽哉 然禹皋陶之告其君者 一则曰 后克艰厥 后臣克艰厥 臣又曰 惠迪吉从逆凶 惟影响 一则曰无教逸 欲有邦兢兢业业 一日二日万几 又曰 元首丛脞哉 股肱惰哉 庶事堕哉 此其交相儆戒 日勤兢业 何其危也 自是而降 若太甲成王 称商周之令主矣 乃伊尹之 告太甲曰 无轻民事 惟难无安 厥位惟危 周公之告成王 曰 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 迄今读太甲无逸二书凛凛乎 朽索之 驭而盘水之 持也 夫商周二主罔敢逸豫宜已 乃重华协帝 若舜凰风动四方 若舜虽日使其臣歌嵩祝之词 称万年之觞 亦奚不可者 而顾往 往勒危箴达聪听睹乱亡于指掌 视熙 洽于渺茫 此所以臣主一心 谏听不贰 恩从祥风 翱而德与 和气游与 故刘向曰 舜命九官济济相让 和之至也 众贤和于朝 则万物和于野 而其言周文武之盛 亦曰 以和致和 获天助也 明主有见于此 是故尊居五位而纳蒙瞽之 箴宰制 六合而讯刍荛之口拔之 蔬𫏋寘之 显融所必示用也 而砭熨不以为迂褒之 九章食之 万石所以示尊也 而韦弦不以为拂造 滕而谈 霁颜而受 所以洽情也 而忌讳之 语日陈于前 日晏侍食 夜分彻以炬 所以优礼也 而荼藜之词不绝于耳 君臣上下之间 雝雝然忘情 嫌披肝膈固 不得议 其为异 而其是非媺恶之辨 又犁犁然 各殚所长 而相济 以出之亦 岂得訾其为同哉 譬之和羹焉 醯醢监梅 各一其味而宰 夫调之 罔有不适口者也 譬之 和乐焉 五音六律各一其声 而乐师调之 罔有不适听者也 不然以水济水 虽易牙 不能使人嗜矣 瑟专一 虽师旷不能使乐谐矣 然则 和同之辨 齐晏子献 可替否之 论烂然 其无所毦典与 即禹皋伊周之事 其君者 孰能违哉 秦汉以来 愚无容置喙已我 
  33. ^ 刘寿 推官[嘉靖顺庆府志]
  34. ^ 刘尚纶 顺天府推官[嘉靖顺庆府志]
  35. ^ 钦定四库全书四川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8. 刘尚纶,大竹人,由岁贡任顺天推官,时有疑狱,久不能决,纶一加推问即得其情,人称为神马。……刘尚纶,岁贡历任顺天推官,才识明敏,时有疑狱,久不能决,纶一加推问即得其情,人称为神 
  36. ^ 《甔甀洞稿》續稿文部卷三●敕贈文林郎襄陽府推官子東劉公墓表. 刘公下世,葢在万历甲戌之仲春,时季子三才方偃蹇诸生间,廑廑具士礼以葬,属其郡考功氏任瀚为作志,称公犹处士也,越九年壬午季子褒然为其乡举首,癸未登进士第,选授襄阳府理官,理襄阳三年,奏绩乃得被恩诏爵,公为文林郎,如季子秩季子蹶然喜而犹愀然悲,将奉诏改树公墓,道而表章之,因介予友孙孝廉敏政,征言于予,予按公讳涞,字子东,蜀嘉陵之邻水县人,永乐间五世祖寿举明经,为庆阳理,其子尚纶亦举明经,为京兆理,尚纶生介,介生祥,祥生继仙,世世有隐德,继仙字崇乐,即公父,初娶艾孺人,举二子,伯子泽公,其仲也。公生嘉靖改元三月望日,自少警敏,日可强记数千言,弱冠受学伯氏,业已成经术而不见知有司,会伯氏与崇乐公先后物故,公哀毁逾礼,寻亦委身家政,上堂奉母下堂恤伯兄之遗孤,稍稍厌薄制举业矣,时有司里选士,公亦晏然不欲行,诸执友怜其才从旁怂恿之,公谢曰,休矣,家慈春秋高矣,吾岂能割一日养而就经生名哉,艾孺人闻之亦称快,公事艾孺人敦行,古温清礼曲极愉婉,遇有过辄长跽顺受而不敢少有迕色有疾,则手调七药,日夜侍床第不休,孺人居恒,以伯子之遗孤启蒙为念,公既从襁褓中抚,启蒙而成,立之至废著,则田园自取其硗埆者,而以腴与孤僮仆牛马自取,其老瘠者而以壮与孤,孺人曰吾老且死不复为孤虑矣,以故里人孝友,公而卜其后,将大未几,执母丧哀,逾前丧几不能起,然公自废学以后,益能拓先业而其配,甘孺人又以勤俭佐之,赀复殷殷起庶几号素封矣,后邑人以缮城之役,坐困米价腾踊,或劝公出籴以自利,公笑曰,以吾居邑屋而坐视宗䣣无生色,非夫也,尚忍以升斗自利哉,姑守此与宗䣣人共饱耳,其一切称贷公而逋不能偿者,公往往面焚其劵而不使闻于人,邻少年有横侵公田界者,苍头不能平以告公,公曰若但谨避之,吾终不能以小嫌伤古人亲睦之义,即为子孙计非尺寸之土可长恃也,少年闻而愧悔,自失益服公,长者已视,二子渐长岁,延明师傅之,虽病惫伏枕时不废诫语,毎谓先世父子相望,以儒术起家,及汝父之身婴家难而不克自振,没齿有余憾焉,儿曹其勉图之,以竟吾志毋自负,负先人也,居数岁,季子补邑学,诸生试辄高等,公喜曰,儿有英骨,当贵第恨,老父不及见耳语,讫相对泣数行下,无何公竟不起,年才五十有三,墓在飞凤山之阳。云男子三人,长三聘娶唐氏,次三纲蚤殇,季三才即司理,娶梁氏,继江氏,女子二人,一适吴一爵,一适庠生侯世芳,并甘孺人出,男孙五人,仕宾、仕魁俱庠生,仕光、仕盛并唐出,仕英江出,女孙二人尚幼,嗟乎,考功氏称邻邑,故多质行长者,宜莫如公,葢公其天性笃于亲,而子犹子如子,而又恤宗䣣,不私其才避恶少年,而卒能使之愧悔自失,树德厚矣,故身未被章缝而殁膺华衮,行不出闾里而名闻朝廷,算不及中寿而泽流奕世,语云百年之利树德有以哉,以予观季子识略风猷为士林望,即初试江汉间,为天子操法亦得为文林公,行仁行且,立朝树勋伐铭钟鼎公殆非可以一命荣矣,予故表其著者,俟史臣采焉 
  37. ^ 《甔甀洞稿》續稿文部卷三●敕贈太孺人劉母甘氏墓表. 孺人为文林郎刘公妻,而襄阳司理三才母也,顷司理致书为其母乞表墓,辞曰先慈弃,不肖孤家食时,不得沾禄养,又适以省试不逮视,含将抱皋鱼之恨终焉,今墓木且拱,不自意犹,藉一经之遗释褐,奉除书为襄阳理,比及三年报政,复蒙冒主上恩,特下玺书褒录,因锡爵先二人先慈之称孺人,寔自今始,葢泉壤之遗,荣臣子之极幸也,惟襄与鄂相去千余里,犹得以比壤吏窃,闻先生下风愿不靳一言为孤阐母幽德,彰示主上恩不朽,先生岂有意乎,语云不知其母视其子即司理君孝思孺人葢可表也。已状称孺人甘姓,行三,父处士宗德,母杨氏,世与文林公居同邻水,两家并邑望族,初处士视孺人端静娟好,足不逾棫,言不外闻,雅珍爱之,因口授以内,则诸篇必欲,待宅相而后,字不轻,许人会崇乐公,将为文林公纳聘,处士犹偃蹇焉,比闻里中长老称刘氏,有世德,而文林公又才男子,遂慨然受聘,而以孺人归之,归未数岁遭崇德公丧孺人,与文林公竭哀襄事无遗礼,又谨事艾母,艾母故严重视,诸妇如束湿薪,独孺人以下气柔声左右之,鲜不称旨,即分理诸务大者,蒸尝家庙,俎豆宾客羔雁,内外亲以及米盐虀脯鸡豚孕字之,属纤啬娓琐,孺人一一手治之比其理也,又不自言劳,曰姑力也,每自餍麤粝至,奉艾母则非涤瀡不进,艾母亦时时为改容,私谓仲得妇,如是者十余年,艾母卒,文林公旋以过哀病骨立,一切家政属孺人总之,孺人拮据佐文林公抚孤,赈乏解筐篚为两儿,行经师修而犹用其余力,积居累数千金为文林公开产业富甲其里,里人翕然称孺人笄而杰文夫也,居恒督诲,司里君日夜企有以自树暨,司理君补邑博士弟子试儁于有司,孺人喜且诫曰,若母虽幸而有家不免为裘福妇,安得吾儿,奋迹当世易我以尚,方锦乎司理君受诫益下帷,博综群籍,明习古今,事要骎骎成名,儒未几,文林公卒,越五年,孺人亦病暑卒,又二年为万历壬午,司理君始领其乡贤能书,明年成进士以有今官,又文林公与孺人并受貤典,以有今赠云,嗟乎孺人以令德成其子,司理君以荣名显其亲刘自此大矣,倘所谓世德之报非耶,孺人享年五十有七,葬祔飞凤山文林公茔,乃其生卒岁月与诸子孙婚嫁,文林公志表备矣不复赘,姑论撰其大者表之,吴子曰,昔隽母问子平友孙,母慰子行阴德至于,今称之夫司理刑官也,司理君于楚狱多所平反而行阴德,故厚使孺人而在其为守官训止此矣,司理君可谓不死其母哉 
  38. ^ 万历十一年癸未科进士登科录. 行五,年二十五,十二月初八日生,曾祖祥;祖继仙;父涞;母甘氏。永感下,娶梁氏,兄三聘;三纲;三重,弟三旸 
  39. ^ 劉氏家譜(現寅版)●明故大外翰劉公之墓. 刘公墓志碑 讳仕魁 字文中 号斗南 会贤里桂林人 习易 售贡生 任河南武陟学“讹”致政 肩危 “讹”二次隆庆丁卯年 “讹”二月二十日酉时生 崇祯戊寅年九月十一 “讹”日戊时 享年七十有二 葬金飞凤凰山大穴 配熊氏 生子 讳、革、鼎、渐 “讹”孙逢年 “讹”邑庠余俱 崇祯庚辰年九月十二日戊时 勒 。“1999年刘氏家谱”仕魁任职河南开封府提督 
  40. ^ 武陟縣志(道光)●教諭. 刘仕魁 四川人 
  41. ^ 曾灿奎. 清道光《鄰水縣志·卷四》. 刘三才,万历年己卯解元癸未进士,授吏部主事。英才观众,政绩超群,邑皆器重之,桂林漕廪生,丽泽其后裔也 
  42. ^ [民國]鄰水縣志. 刘丽泽 岁贡生 奉委创办三费 设宾兴 腰滩监商贿官增价短称,公联万名香等控县 名香以冤死狱中 公力䜣上宪 得白 (据未刊稿) 
  43. ^ 四川省邻水县长安乡台子湾大屋基刘氏价公支系总谱-家谱辈序-刘氏族谱(四川邻水桂林漕). liu.tvsbar.com. [201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相关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