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葛本纳
乔治·葛本纳(英语:George Gerbner),1919年8月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他提出的涵化理论对传播学有着深远的发展。[1]
乔治·葛本纳 George Gerbner | |
---|---|
出生 | 匈牙利布达佩斯, | 1919年8月8日
逝世 | 2005年12月24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 (86岁)
早年
由于他的犹太血统[2],葛本纳在水晶之夜后的1939年初移民至美国。
1942年,葛本纳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传播学学士学位。他短暂的在旧金山纪事报中工作,做过作家、专栏作家以及助理财务编辑。
学术界
二战结束后,他担任自由撰稿人和公关人员,并在埃尔卡米诺学院教授新闻学,分别在1951年和1955年,先后自南加州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的“走向通信理论”(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获得了南加州大学的最佳论文奖。
1964年到1989年,葛本纳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院长,他的任职期间增进了该学院对传播理论学术界的影响力。离开安纳伯格后,他于1997年成为坦普尔大学大西洋贝尔电信教授。
葛本纳于1968年建立了文化指标研究计划(英语:Cultural Indicators Research Project),以记录电视内容的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观众对世界的看法。他创造了“邪恶世界信念”,意指观看大量电视的人,有可能将这个世界视为比世界原貌更危险和可怕的地方。[3]
在“电视科学:它如何影响公众观念”(英语:Science on Television: How It Affects Public Conceptions)一文中,葛本纳谈到了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叙述专业人士的内容时,认为是较偏向负面的。他认为:“节目中,科学家常于被描绘成“比其他专业人士更聪明、更厉害”。虽然这些可能不是坏事,但往往是不正确的描述,可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葛本纳提到电视并没有发明对科学的负面看法,但它确实使该领域边缘化。[4]
葛本纳于1981年在国会通讯小组委员会作证。他说:“电视内容最最普遍的联系就是对暴力和危险,导致人们产生'邪恶世界'的错觉。恐惧的人更容易产生依赖感、更容易操纵和控制,更容易受到欺骗,以及畏惧强硬的措施或强硬的姿态......如果承诺减轻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可能会接受甚至欢迎镇压等暴力行为。这是充满暴力的电视的深层问题。”[5]
他在天普大学、维拉诺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在1990年离开宾夕法尼亚大学后,他创立了文化环境运动,这是一个倡导团体,促进传播媒体的更多样化。[6]
葛本纳于2005年11月下旬被诊断患有癌症,2005年12月24日在费城市中心的公寓中去世。
2010年至2014年,布达佩斯定期举行关于交流、冲突和侵略的会议,以纪念已故的葛本纳博士。会议由布达佩斯城市大学的JolánRóka博士和目前弗罗斯特堡州立大学的Rebecca M. Chory博士共同主办。
参考资料
- ^ 黄, 葳威. 傳播理論:涵化理論. 新北市: 扬智. 2016: 551. ISBN 978-986-298-224-2.
- ^ 约瑟夫·图罗. Industrial Folklore. 美国利益杂志.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 ^ George Gerbner, 86, Researcher Who Studied Violence on TV, Is Dead.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 2006 [May 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
- ^ SCIENCE ON TELEVISION: How It Affects. Public Conceptions.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ing 1987 [January 2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Oliver, Myrna. George Gerbner, 86; Educator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 of TV Viewing on Perceptions. Los Angeles Times. 29 December 2005 [8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 ^ George Gerbner, 86, Researcher Who Studied Violence on TV, Is Dead. [2019-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