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街中学

堡垒街中学(英语:Fort Street High School),又音译为佛特街中学,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悉尼内西区必打甚中学。该校是男女混合制精英制(采取考试入学)公立中学

堡垒街中学
Fort Street High School
地址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斯州必打甚帕拉马塔道
坐标33°53′24″S 151°9′10″E / 33.89000°S 151.15278°E / -33.89000; 151.15278
邮政编码2049
类型公立精英(考试入学)日校
创办日期1849年
学校编号8504
校长朱丽叶·麦克莫雷(Juliette McMurray)
职员人数62(教学)
13 (非教学)
年级7-12年级
性别男女同校
学生人数927[1](2017)
校园新南威尔斯必打甚
校园类别市区
校训拉丁语Faber est suae quisque fortunae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校色栗色、白色
   
校友别称Fortians
学校网址http://www.fortstreet.nsw.edu.au
地图

堡垒街中学创建于1849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公立中学,也是澳大利亚第一所非教会办学的学校。[2][3]现在的堡垒街中学仍是由新南威尔斯教育厅主管的公立学校。作为著名的精英中学(即考试入学的公立学校),其学生来源地覆盖整个悉尼大都会区。

堡垒街中学在澳大利亚以其悠久历史以及校友对澳大利亚社会政治的影响著称。堡垒街中学的著名校友包括两位总理(包括开国总理埃德蒙·巴顿)、一位联邦总督以及五位联邦最高法院(澳大利亚高等法院)的大法官。堡垒街中学毕业的联邦高院大法官的数量位居全国公立中学之首、全国所有中学之二。堡垒街中学校友曾担任联合国大会主席H·V·伊瓦特)和国际法庭庭长(珀西·斯彭德),而且是至今唯一担任过这两个职位的澳大利亚人。堡垒街中学校友还包括新南威尔斯州最高法院的法官、联邦法院法官以及其他联邦和州级法官,新南威尔斯州长,以及悉尼大学新南威尔斯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的校监等。其毕业生还包括演艺明星。著名华裔校友包括中国抗战将领曾生和澳大利亚著名医生余森美。按照2010年报道的分析,根据毕业生获得澳大利亚勋位制的最高荣誉的人数,堡垒街中学校友成就在澳大利亚各中学中排名第四。[4]

历史

 
1872年时的堡垒街学校。

1848年1月8日,新南威尔斯殖民地总督菲茨罗伊(Charles FitzRoy)设立“国民教育局”(Board of National Education)筹办公立学校,开创澳大利亚的公立教育历史。国民教育局决定将天文台山(Observatory Hill)菲利普堡(Fort Phillip)的旧军医院改建为堡垒街模范学校(Fort Street Model School),是为澳大利亚大陆上第一所官办学校。[5]此校称为“模范”学校,表示其作用是不仅教育儿童,而且是全殖民地学校的模范。校名来自与原来伸入军医院的一条小路的路名,在改建为学校时成为操场的一部分。后来学校迁到彼得舍姆之后当局将校门前的小路改名为“堡垒街”。[5]

校舍竣工后,模范学校在1849年9月1日开幕。[5]原校舍位于现在的悉尼港大桥南引桥西侧。堡垒街学校的建立代表了澳大利亚建立了非教会办学的学校系统,由政府担当人民教育的责任,并与宗教分离。因此此校设立对于澳大利亚的国家历史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堡垒街学校也因此成为整个殖民地教育系统的基础。[2]

1881年堡垒街学校升为高等公立学校(Superior Public School)。[6]

 
堡垒街中学今日的主楼维尔金斯楼。

1911年,堡垒街学校改建为一所小学和两所中学:堡垒街小学英语Fort Street Public School,堡垒街男子中学(Fort Street Boys' High School)和堡垒街女子中学(Fort Street Girls' High School)。由于天文台山校区日趋拥挤,1916年男中迁到彼得舍姆的泰文纳山(Taverner's Hill)现址。女中继续留在天文台山,但随着城市发展校园继续被侵蚀,例如1932年建造的悉尼港大桥工程导致一大部分操场被公路设施占据,直到1975年两所中学合并建立男女混合的堡垒街中学。堡垒街小学现在仍留在天文台山。[5]

教学

堡垒街中学采用新南威尔斯中级教育的标准六年制(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学校的监管机构是新南威尔斯教育培训厅,并获新南威尔斯教育局注册及资格承认,各年级都教授规定课程。[7]

按照传统概念,七年级至十年级归为“初中”(junior high school),以中学会考(School Certificate)结束。初中必修课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和体育,七到八年级必修课还包括美术、戏剧、设计与科技,以及一门外语(可选择法语、德语、拉丁语、汉语和日语)。九到十年级学生可选三门选修课,包括外语、历史、地理、表演艺术、工业技术和商业。[7]

 
1930年,堡垒街中学的科学课。

十一到十二年级学生为高等中学会考(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做准备。(通过高等中学会考获得的高等中学毕业证书是新南威尔斯州的中学毕业证书。)唯一必修课是英语。学生也可以选择学习专科技术培训课程。[7]

参考文献

  1. ^ School Profile 2017 – Fort Street High School. My School (ACARA). [201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9). 
  2. ^ 2.0 2.1 Manning 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Vol. 4, The Earth Abideth Forever 1851–1888
  3. ^ Aircraft Noise Levy Collection Amendment Bill 2001: Second Read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11-09.
  4. ^ Topsfield, Jewel. Ties that bind prove a private education has its awards. The Age (Australia). 2010-12-04: 11 [2019-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1).  根据此报章发表的全澳前十位中学排名为:(第一位,19名校友获勋) 墨尔本苏格兰学院英语Scotch College, Melbourne,(第二位,17名校友获勋) 吉朗文法学校英语Geelong Grammar School, (第三位,13名校友获勋)悉尼男子中学英语Sydney Boys High School,(并列第四位,10名校友获勋) 堡垒街中学,珀斯现代学校英语Perth Modern School圣彼得学院 (阿德莱德),(并列第七位,9名校友获勋)墨尔本文法学校英语Melbourne Grammar School北悉尼男子中学英语North Sydney Boys High School国王学校 (帕拉马塔),(并列第十位,6名校友获勋)朗塞斯顿教会文法学校英语Launceston Grammar School墨尔本中学英语Melbourne High School墨尔本卫斯理学院英语Wesley College, Melbourne沙勿略学院英语Xavier College
  5. ^ 5.0 5.1 5.2 5.3 History. Fort Street High School. [200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9. 
  6. ^ Our Proud History. Fort Street Public School.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7. ^ 7.0 7.1 7.2 Curriculum. Fort Street High School. [200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