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祈祷 (钢琴曲)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4月14日) |
《少女的祈祷》(波兰语:Modlitwa Dziewicy,Op. 4),是波兰女作曲家特克拉·巴达捷夫斯卡-巴拉诺夫斯卡(Tekla Bądarzewska-Baranowska)的传世名作,于1851年在华沙出版。
分析和评论
该曲是一首结构简单的钢琴变奏曲,为速度适中的行板,降E大调,4/4节拍,主题柔美而略带伤感,接四小节前奏后出场,四次变奏后全曲结束,左手和弦以简单的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为主,难度一般。
以下行音为中心的四小节前奏之后,乐曲呈现出温婉而幽丽的主题,此后是主题的四种变奏,最后一个变奏以三连音符为主,饱含热情,这就是全曲的结尾。曲中左手所弹的和声也十分简单,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单纯、手法朴素,在演奏技巧上难度不大,初学者即可弹奏。
该乐曲是中级钢琴家的短钢琴作品。有些人喜欢它的迷人而浪漫的旋律,而另一些人则将其描述为“感伤的沙龙”。肖斯塔科维奇说:“按照所有的规则来衡量,它都应该属于不好的音乐,但是我每次听它的时候,泪水就涌上眼眶”。钢琴家兼学者亚瑟·洛瑟则将其描述为“肮脏的肮脏产物”。
应用
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来源请求]
美国音乐家鲍勃·威尔士以西方摇摆风格安排了作品,并为此创作了歌词。他于1935年首次将其录制为“ 少女的祈祷”。后来,它成为许多乡村艺术家录制的标准。1930年,库尔特·威尔和贝托特·布雷希特创作的歌剧《马哈贡尼市的兴衰》中,第一幕中的场景9是讽刺性地基于该作品的钢琴演奏意味,其主题在随后的合奏中被男性合唱团引用。[来源请求]
在日本,《少女的祈祷》被用作红绿灯给盲人过马路[来源请求],亦被JR东海用作月台门的开关门铃声(比如东海道新干线)。
在香港,钢琴曲《少女的祈祷》的尾端旋律被陈辉阳作曲、杨千嬅主唱同名歌曲引用作为主题旋律[1]这首歌亦成为杨千嬅广为人知的其中一首歌曲。
在台湾,《少女的祈祷》被用作垃圾车音乐;而在新西兰,则被用作雪糕车音乐[2]。
台湾垃圾车沿街收集垃圾时的广播提示音乐有两种,即此曲或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给爱丽丝》。[3]根据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副教授毕恒达,原来会使用《少女的祈祷》,是因为曾任卫生署长的许子秋恰好听到女儿演奏起这首歌,于是决定采用;《给爱丽丝》则是从德国买进垃圾车时就带有的音乐。[4][5][6][7][8]。另外也有说法,这个点子其实是高雄医学院(今高雄医学大学)的创办人,台湾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的所想的。[来源请求]
参考资料
- ^ 在古典與流行之間 – 《少女的祈禱 – 陳輝陽 x 女聲合唱 作品音樂會》. 查柏朗. 2016-08-14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 ^ 老外看台湾/好怪!台湾人听到“少女的祈祷”就紧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东森旅游云,2012年07月16日
- ^ 聞給愛莉絲.少女祈禱倒垃圾 追典故. 中天新闻. 2010-11-19 [201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7).
- ^ 為何一首《給愛麗絲》讓台灣被世界盛讚?平凡垃圾車場景,背後竟是這3大用心. 风传媒.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0) (中文(台湾)).
- ^ 垃圾車「少女的祈禱」響起 澳男:冰淇淋車呢?.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 ^ 郝广才. 365天品德故事23--波蘭人遺忘的〈少女的祈禱〉. 人间福报. 2014-04-07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 ^ 台灣垃圾車因古典樂「給愛麗絲」「少女的祈禱」紅到國外. MUZIK Air.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中文(台湾)).
- ^ R-Paper, 回收绿报报. 一聽到「給愛麗絲」就想要趕著丟垃圾? 到底為什麼垃圾車要放這首歌.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8-01 [2017-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