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藤
李铭藤(1952年—),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台大硕士,台湾云林县水林乡大沟村客家人,2008年代理后备司令部司令,2010年退役后接任黎明文化公司董事长[1],2016年担任中国国民党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是国民党在野后六都唯一执政的新北市党部主委[2][3],2017年因洪秀柱连任失利而请辞。[4]
李铭藤 | |
---|---|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52年(71—72岁) 台湾云林县水林乡 |
籍贯 | 台湾云林县 |
经历
|
生平与仕途
李铭藤的母亲在生下他后就过世,由祖母带大,生活困苦,初中就读水林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就读台南后壁高中,高中毕业投笔从戎,毕业于宪兵学校专科班第1期(1976年班毕,与陆军官校正45期同年)、三军参谋大学及战争学院,与台大政治系硕士2008年班。
李铭藤军旅生涯逾40年,担任多项军中要职,曾任嘉义、桃园县团管区司令、台北师管区参谋长,于1996年晋升少将后,历任军管区副参谋长、台中师管区副司令、台中师管区司令,在1999年时参与921大地震救灾中华民国政府调租民间车辆工程重机械行动救灾有功,获颁军种奖章乙座。李铭藤在2006年担任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参谋长时晋升中将[5],再升任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副司令,于后备司令部“上将”司令降编“中将”替换时期,在2008年6月1日接替余连发上将司令而代理司令有四个月时间,稳定了军心,再于2008年9月30日交任于陈良濬中将司令。
2008年进修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硕士班,硕士论文为:“中华民国战争动员体制之政经分析,1912-2008”。
李铭藤于2010年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副司令职退役,后续担任黎明文化公司董事长[6]。
2016年5月30日再接任中国国民党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7]李在主委任内非常积极认真,找回失联党员、招募新党员,但因过度看重文书作业,导致党务系统发展方向停滞不前,且因上任主委后未积极拜访地方人士,以致许多地方头人对其颇有微词,无法有效整合地方杂音。后李因水土不符,且不认同部分洪秀柱核心干部的作风,因此在党主席投票前,就打定主意在选后求去。且在党主席、党代表等选务都力持公正,例如洪营的黄复兴支持系统,5月10日在选举期间到板桥介寿公园举办造势活动,李虽基于礼貌,到公园入口迎接洪,但始终不走进造势会场,也未陪洪进场,且在洪到场后即先离去,其作风也导致部分柱粉颇有微词。
杰出校友返乡祭祖
李铭藤于2006年获国立后壁高级中学杰出校友之荣誉,他在2006年1月1日回故居祭拜祖先,由立委陈宪中、乡长陈茂顺、乡民代表会主席许山埜及乡亲陪同参拜“大兴宫”,并为他致赠庙方的“佑我黎民”匾额揭匾,他也准备百余份“古力鼓励”蛋糕致赠乡亲勉励后进。李铭藤赠匾时指出,他处事要求公正公平,以努力积极态度从军数十年,军旅虽酸甜苦辣,但都在公平的环境下一路走来。立委陈宪中则指出,李将军是云林县唯一官拜中将之人,虽然时常回故居与亲友叙旧,但都谦虚低调不愿张扬,是他建议利用刚晋升中将时机返乡,让乡亲同享喜气,鼓励青年从军报国。[8]
勋奖章
李铭藤服务军旅逾40年,共获颁“忠勤勋章”3座、“干城奖章”1座、“陆光奖章”2座、“金瓯奖章”5座、“弼亮奖章”5座、“景风奖章”6座与“宝星奖章”6座等共28座勋奖章(同类勋奖章不做细分)。
参见
参考资料
- ^ 國民黨主席選後第1槍 新北市黨部主委李銘藤請辭 | 政治. 新头壳 Newtalk. 2017-05-30 [2021-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中文(台湾)).
- ^ 陈水扁第12次提拔将领 44名中少将晋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华夏经纬 2005年12月27日 [2016年9月13日]
- ^ 国民党新北主委 李铭藤接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联合新闻 2016年5月31日 [2016年9月13日]
- ^ 國民黨主席選後第1槍 新北市黨部主委李銘藤請辭.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 ^ 台国防部公布四十四名晋任将官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纪元 2005年12月26日 [2016年9月13日]
- ^ 加演热潮 退役中将:社会需要神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唐人 2011年4月21日 [2016年9月13日]
- ^ 国民党部新主委李铭藤布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时报 2016年5月31日 [2016年9月13日]
- ^ 李铭藤晋升中将 回云林水林祭祖 为庙宇揭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03-05.国立后壁高级中学 2006年1月1日 [2016年9月13日]
前任: 余连发 |
国防部后备司令部代理司令 2008年6月1日-2008年9月30日 |
继任: 陈良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