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袭(?—?),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叶县)人。东汉末及三国曹魏官员。曾长期在关中地区戍守。

生平

早期

东汉末年与同郡人繁钦赵俨一起到荆州避乱,获荆州刘表以宾礼接待。当时繁钦的才能多次让刘表惊异,甚受赏识,但杜袭称自己来荆州是等待辅助明主,一建功勋的一天,认为刘表不是拨乱之主,不应委身辅助。于是再走到长沙郡

建安时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汉献帝迁都许昌,杜袭于是回到颍川,获曹操任命为西鄂县长。因为西鄂当地多盗贼,官员都征集人民以保卫城池,不能务农,于是令土地荒芜而人民生活困苦。杜袭上任后留下丁男保卫城池,容让老弱者务农,令吏民都十分高兴。

建安六年(202年),刘表以步骑一万人攻西鄂,杜袭则召集五十多人,约誓抵抗,令到一些原本想自保的人都感动出战;其他吏民都因为感谢杜袭的恩德而听从杜袭的指挥。最终在战场斩杀了敌军数百人,但始终寡不敌众,城池还是被攻破,杜袭更带领伤兵和吏民突围出城,收集余众到摩陂的军营,期间吏民都没有反叛。

后来司隶校尉锺繇他任议郎参军事。后又获荀彧推荐,被任为丞相军祭酒。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国,杜袭与王粲和洽等同被任命为侍中。建安二十年(215年),杜袭改领丞相长史,随同曹操征伐盘据汉中张鲁

次年(216年)曹操回邺城,任命杜袭为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期间成功劝导八万多名汉中地区的人移居洛阳、邺城地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主将夏侯渊战死,杜袭与郭淮为安定军心,于是决定以张郃替代夏侯渊的位置,成功安定军心。曹操撤出汉中后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驻守关中

曹魏时期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赐杜袭爵关内侯。同年称帝,又任命杜袭为督军粮御史,封武平亭侯。后又先后任督军粮执法和入朝任尚书太和元年(227年),曹叡继位,进封平阳乡侯

次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大将军曹真领兵抵抗,并迁杜袭为大将军军师太和五年(231年),曹真逝世,由司马懿接替,杜袭亦转任其军师;诸葛亮写信给司马懿,请杜袭替他向孟建致意[1]。后来称病回朝,改任太中大夫。及后逝世,追赠少府,定侯

性格特征

  • 杜袭劝谏时都婉转而不是犯颜直谏,如当时许攸(与袁绍降将许攸不是同一人)坐拥部曲,不归附曹操而且言辞傲慢。曹操知道后大怒,决意要讨伐,群臣谏止但都不听,杜袭于是不直接谏止,先问曹操许攸的能力是什么人,曹操说是凡人;杜袭于是说凡人是不会明白像曹操这种非凡的人的想法如何,如果攻打许攸,只会被认为是避强攻弱。而且许攸能力有限,亦不需曹操亲征。曹操最后听从,派人安抚许攸。许攸立刻降服。
  • 杜袭早年即鄙视夏侯尚,称尚“非有益之友”,从以前和夏侯尚要好的曹丕不以为意。及至后来夏侯尚因为宠幸爱妾而冷落了曹家宗室的正室夫人德阳乡主,曹丕震怒,派人杀害尚妾。不料夏侯尚竟因悲伤过度,精神恍惚,做出挖坟、抱尸大哭的失态之举,曹丕恼怒之余道:“看来杜袭鄙视夏侯尚是有原因的。”但因念及旧谊,曹丕对夏侯尚的恩遇如故。[2]

家庭

曾祖父

祖父

  • 杜根,东汉官至济阴太守,当时著名。

兄弟

  • 杜会,嗣子。

评价

  • 曹操:“释骐冀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 陈寿:“和洽清和干理,常林素业纯固,杨俊人伦行义,杜袭温粹识统,赵俨刚毅有度,裴潜平恒贞干,皆一世之美士也。”“初,(赵)俨与同郡辛毗陈群、杜袭并知名,号曰‘辛、陈、杜、赵’云。”(《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 刘咸炘:“此诸人皆扬历中外,而和、杜、赵、裴又皆自荆州归曹氏。”(《三国志集解》)

延伸阅读

[]

 三国志/卷23》,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资料

  • 《三国志.魏书.杜袭传》

注释

  1. ^ 《三国志·温恢传》注引《魏略》:亮后出祁山,答司马宣王书,使杜子绪宣意于公威也。
  2. ^ 《三国志·魏书·杜袭传》:时夏侯尚昵于太子,情好至密。袭谓尚非益友,不足殊待,以闻太祖。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思。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発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
  3. ^ 《世说新语注·品藻·第8》:晋诸公赞曰:“杜育字方叔,襄城邓陵人,杜袭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