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戰列艦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法国海军曾在1889年至1948年期间陆续地建造一系列的前无畏舰无畏舰超无畏舰和高速戰列艦,最终共有34艘戰列艦完工,其中包括24艘前无畏舰、4艘无畏舰、3艘超无畏舰和4艘高速戰列艦等。在这段建造期间,法国海军曾取消9艘超无畏舰及2艘高速戰列艦建造方案,其中1艘超无畏舰被改装为航空母舰,即法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贝阿恩号。另有6艘在开工前即取消。在法国海军首艘前无畏舰建造批准前,曾经历过一段动荡的时期,主要是因为1880年代的法国海军内部对舰队组成要素分成两组派系,其中一派推崇大舰巨炮主义,该流派主张建造主力舰;另一派则倾向于绿水学派,主张建造大量且低廉的鱼雷艇来摧毁价格昂贵的戰列艦。[1]在此期间,海军建造项目往往取决于时任海军部长英语List of Naval Ministers of France的倾向;例如特奥菲尔·奥比英语Théophile Aube海军上将倾向于绿水学派,因此在他任内期间曾取消2艘铁甲舰建造计划,但在奥比离任后,继任者爱德华·巴尔贝英语Édouard Barbey同意将其中一艘铁甲舰的设计加以改造,使其成为法国首艘前无畏舰布伦努斯号[2][3]

黎塞留号于1943年自法属西非来到美国纽约,正航行在东河上,准备前往最终目的地-布鲁克林造船厂

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于1889年通过《海军防务法案英语Naval Defence Act 1889》,开始大量建造戰列艦来扩充皇家海军实力;然而这同时刺激了法国海军,主张大舰巨炮主义者鼓吹必须跟随英国展开海军扩张计划,否则法国海军的实力将会落后于英国皇家海军,最终司令部同意了该主张。为了确保法国海军实力能与英国皇家海军并驾齐驱,法国议会通过《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授权法国海军可增加24艘舰队装甲舰(法语:Cuirasses d'escadre)。[4]第一批计划原预定建造4艘戰列艦,但在设计时决定增加至5艘,这5艘准同型舰分别为查理·马特号卡诺号若雷吉贝里号马塞纳号布韦号[5]这5艘舰偏向实验性质,尽管主要规格皆相同,但在细部方面则是按照不同的设计者有所区分。在这5艘舰之中,其共同特点分别为拥有明显的船舷内倾式英语Tumblehome结构,采用2种不同口径的火炮当主炮,以及在主炮塔配置上采菱形布局等。由于这5艘准同型舰在稳定性及水下防御能力上较差,整体性能上来说是令人失望的。[6][7]

鉴于早期在戰列艦设计上的失误,法国海军开始标准化船舰规格,采用一位设计师的设计案来建造一系列的戰列艦,这包括3艘查理曼级戰列艦以及衍生出来的耶拿号絮弗伦号[8][9][10]最初系列的法国戰列艦执勤活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1890年代至1900年代间的演习操练上,并在北方分舰队(Escadre du Nord)与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之间交替执勤。随者次型戰列艦在1900年代后期陆续投入服役,早期的戰列艦开始逐渐退居二线。[11][12]1898年,德意志帝国通过《1898年海军法》,开始与英国展开军备竞赛,然而这项举动激起了法国的警觉心,为了能与德国相抗衡,法国政府在1900年通过《1900年舰队法案》,从而延伸出2艘共和级与4艘自由级的建造计划。[13]共和级与自由级的设计非常相似,这主要是自由级的设计基础来自共和级,但在副炮口径尺寸上自由级采用的是口径较大的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方案,因此自由级戰列艦有时被认为是共和级的亚型舰。[14]这两级别的设计跟早期法国戰列艦比起来要成功得多,而且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这些军舰立刻成为地中海分舰队的骨干之一。[15][16][17]

法国政府在1906年批准舰队法案第二期,并开始建造6艘丹东级戰列艦[18],之后开始进入无畏舰时代和超无畏舰时代,也陆续建造4艘孤拔级戰列艦及3艘布列塔尼级戰列艦[19][20]相较其他国家而言,法国海军在进入无畏舰的时间比较晚,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上首艘无畏舰无畏号于1906年2月10日首次下水时,丹东级首舰丹东号才开始建造。[21]尽管法国人曾争论丹东级是否该更改设计,依照无畏舰标准改采全巨炮设计(all-big-gun)及蒸汽涡轮发动机等,但在决策者多加考量后,除了通过蒸汽涡轮发动机方案外,当时的法国人还是觉得口径较小的轻装火炮在射速上较快,投射火力效率较高,加上海军部规定丹东级在设计排水量不得超过18,000公吨(18,000长吨),因此决定不采纳全巨炮设计,但这也导致丹东级戰列艦完工后,与英国无畏号等无畏舰相比下较为逊色。[22][23]1909年以后,法国海军司令部才认知到无畏舰在火力性能上较优,因此决定跟上步伐,开始研发国产无畏舰,4艘孤拔级戰列艦在1910年起陆续开始建造[19],但随即也步入了超无畏舰时代,3艘布列塔尼级戰列艦也在1912年后开始建造。[20]接下来20年间,法国还建造5艘诺曼底级戰列艦[24],另外还预计在1915年时建造4艘里昂级戰列艦[20],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工业资源与金援全转投入法国陆军,导致所有海军建造计划被推迟,加上法国政府在大战结束后又面临财政困境,使得后两级别的建造计划被迫取消[25][26],而先前7艘已完工的无畏舰则成为法国海军接下来20年间的主力舰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海军主力几乎全调派到亚得里亚海南端,其主要任务为防守当地海域,阻止奥匈帝国海军势力突破至地中海[27]比较旧型的前无畏舰则转投入其它海域,其中包括于1915年达达尼尔海峡的战事[28];不过法国海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战事受挫,布韦号甚至还在作战中触雷沉没。[28][29]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法国海军逐步将幸存的前无畏舰转为后备役,或是直接报废。[30][31][32]

直到1930年代中期,法国人才再次启动海军建造计划,以便能对抗日渐扩张的德国海军和意大利舰队,这时期的代表为2艘敦刻尔克级与4艘黎塞留级戰列艦[33]4艘黎塞留级戰列艦当中,有2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多久就取消建造,只有1艘在战争期间及时完工并投入作战任务。[34][35][36]法国人还在1940年提出阿爾薩斯级戰列艦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是法国海军至今为止最后一个建造方案,但因法国陆军在1940年的战役落败,使得大批领土沦陷,阿爾薩斯级建造案也被迫取消。[3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艘敦刻尔克级的行动受到限制,这是由于法国海军在1940年6月以后分裂成维琪法国自由法国两个派系,而2艘敦刻尔克级位在维琪法国派系内。[38]法国投降后,前盟友英国皇家海军担心法国军舰被轴心国征收,在凯比尔港劝降法国海军失败后发动攻击,导致普罗旺斯号敦刻尔克号几乎瘫痪无法运作[39][40]布列塔尼号甚至被击沉[41],仅有斯特拉斯堡号逃过一劫[42];另外驻扎在亚历山大洛林号被英国皇家海军解除武装,直到转交给自由法国海军英语Free French Naval Forces后才再度投入作战序列。[43][39]重创的敦刻尔克号及侥幸逃离的斯特拉斯堡号最终都回到土伦,并在德军发动占领维琪法国时及时凿沉,避免德军夺取这些军舰。[44][45]另外,原属于维琪法国的黎塞留号在美国发动火炬行动后于1943年开始服役于自由法国。[46]让·巴尔号在1940年代末期才完工,并成为世界上最后一艘完工服役的戰列艦,不过2艘黎塞留级在战争结束后皆转为训练舰,并在1968年时从法国海军除籍英语Ship commissioning[47][48][49]

定义
武器 显示主要武器型号英语Main battery与数量。
装甲带 显示水线装甲带的最大厚度 。
排水量 显示船舶作战时的满载排水量
推进系统 显示船舶传动轴数量、推进系统型号,以及最高航速。
服役历程 包括船舶开使建造及服役日期,以及其最终结局。
架设日期 船舶开始安放龙骨英语Keel laying的日期。
服役日期 船舶开始服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的日期。
结局 船舶最终结局。

前无畏舰

布伦努斯号

 
1900年时的布伦努斯号戰列艦。

布伦努斯号是法国海军19世纪后期建造的戰列艦,同时是法国史上第一艘前无畏舰。在此之前,法国海军以绿水学派为发展宗旨,该学说提倡建造大量的鱼雷艇巡洋舰,取代造价昂贵的戰列艦。当绿水学派提倡者特奥菲尔·奥比英语Théophile Aube担任国防部长时,甚至于在1886年取消查理·马特级铁甲舰英语Charles Martel-class ironclad的建造计划,但当奥比卸任后,继任者爱德华·巴尔贝英语Édouard Barbey才同意将其中一艘铁甲舰的设计改造为前无畏舰。[50]本舰由查尔斯·恩斯特·于安法语Charles Ernest Huin设计,并且仅建一艘,其设计布局后来成为多艘次型舰设计基础。[51]在设计上,本舰引进一系列的创新技术,成功地将法国早期铁甲舰设计跨越至前无畏舰时代,其中包括将主炮塔安置在船轴线上、均质装甲、以及首次采用贝尔维尔(Belleville)式水管锅炉英语water-tube boiler等。[52][53]

本舰主要在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执勤,并曾担任过舰队旗舰。在1900年的一次演习期间,布伦努斯号不慎与弗拉梅号驱逐舰英语French destroyer Framée发生相撞意外,造成弗拉梅号当场沉没。随着新型戰列艦陆续开始服役,布伦努斯号在1900年代初期改编至后备舰队,接着本舰的船员数大为减少,因此闲置很长一段时间,仅有舰队演习时才会重新运作。[53][54]在1908至1914年间,法国海军将布伦努斯号改为训练舰[5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鉴于布伦努斯号的舰龄与状况过于老旧,法国海军在战争期间并没有将本舰投入任何行动,而是将其改为废船英语Hulk (ship type)。最后布伦努斯号于1919年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上除籍,并在1922年出售拆解。[56]

舰名 武器[57] 装甲带[58] 排水量[58] 推进系统[59] 服役历程
架设日期[60] 服役日期[61] 结局[56]
布伦努斯号 3门340 mm(13.4吋)42倍径1887年型主炮法语Canon de 340 mm modèle 1887 460毫米(18吋) 11,400公吨(11,220长吨) 2轴推进、2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Compound steam engine
17(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89年1月12日 1896年1月11日 1922年拆解

查理·马特号

 
查理·马特号戰列艦

1889年,英国皇家海军通过《海军防务法案英语Naval Defence Act 1889》,开始建造8艘君权级戰列艦,然而这次英国大规模扩张海军的举动刺激到法国,为了确保法国海军实力能与英国皇家海军并驾齐驱,法国议会通过《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授权法国海军可建造24艘舰队装甲舰(法语:Cuirasses d'escadre),以及其它多艘岸防舰巡洋舰鱼雷艇等。作为法国对英国《海军防务法案》回应的一部分,查理·马特号戰列艦是《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里5艘戰列艦建造计划的第一艘舰。自查理·马特号开始,这5艘准同型舰是按照同样基本设计参数来建造的,但同时给予各个海军设计师能够在细节上做调整,因此所有5艘舰在细节上皆有所差异。为了降低成本并尽量减少议会反对,新舰排水量限制不可超出12,000 t(12,000 long ton)。[4]首舰查理·马特号的设计师为查尔斯·恩斯特·于安法语Charles Ernest Huin,他以布伦努斯号戰列艦为基础改进而成,并参考马真塔号铁甲舰英语French ironclad Magenta (1890)将主炮配置采菱形布局。[62]然而这5艘准同型舰不仅上层建筑过高,船舷内倾式英语Tumblehome结构也过于明显,造成舰体的航行稳定性很差。[6][7]

本舰服役期间大多数在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执勤,在1897年时被派遣至国际分遣舰队英语International Squadron (Cretan intervention, 1897–1898),该舰队由数个海军强权舰队组成,其目的在于介入克里特岛英语Cretan State的居民起义反抗奥斯曼帝国[63]自1900年开始,查理·马特号开始担任地中海分舰队第2总队的舰队旗舰,接着在1902年时被改编至后备役,并在后备舰队继续担任旗舰,直到1903年后才卸任旗舰一职。[54][64]1910年时,查理·马特号被改编至第2战斗分舰队,并在隔年调到新成立的第3战斗分舰队。[11]1912年后,查理·马特号再度转回后备役,并且不在进行任何军事行动,最终于1922年拆解。[12][65]

舰名 武器[65] 装甲[66] 排水量[67] 推进系统[68] 服役历程
架设日期[66] 服役日期[66] 结局[65]
查理·马特号 2门305 mm(12吋)45倍径1887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87
2门274 mm(10.8吋)45倍径1887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
460毫米(18吋) 11,880 t(11,692 long ton) 2轴推进、2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节(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91年8月1日 1897年6月 1922年拆解

卡诺号

 
画家笔下正在建造的卡诺号戰列艦。(1896年)

卡诺号是5艘准同型舰中第2艘舰,与查理·马特号同属于《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的一部分。如同查理·马特号,卡诺号的设计主要以布伦努斯号戰列艦马真塔号铁甲舰英语French ironclad Magenta (1890)为基础改进而成,不过此时法国海军允许各个海军建造师提交不同的设计稿,以竞赛方式来评估未来建造计划,最后海军部选择土伦海军建造部门副主任维克多·萨格雷欧(Victor Saglio)为卡诺号的设计师。[69] 与查理·马特号相比,卡诺号舰体与其大致相似,并且采用同样型号的主炮,但萨格雷欧为了解决舰体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试图减少上层建筑来减轻上方重量,因此卡诺号的上层建筑相对较小。尽管萨格雷欧试图解决问题,但卡诺号舰体仍过于沉重,航行稳定性并未好转,因此卡诺号与其它4艘准同型舰一样,在设计上仍不成功。[70]

本舰早期服役生涯与查理·马特号同样分派至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并于1897年加入国际分遣舰队英语International Squadron (Cretan intervention, 1897–1898)[63]接下来多数时间里,卡诺号常在北方分舰队(Escadre du Nord)及地中海分舰队交替执勤。[71]1900年时,本舰转派至北方分舰队,随后于1902年短暂地待在地中海分舰队后备总队[72],1904年后又调回到北方分舰队。[73]1907年时,卡诺号被转派到地中海舰队第2战斗分舰队。[74]1911年初,卡诺号随舰队转移至法国布雷斯特,然后在下半年时返回土伦,并重新改编至第3分舰队。[75][11]1913年以后,卡诺改为后备役,最终于1922年报废拆解。[12][76]

舰名 武器[77] 装甲带[66] 排水量[70] 推进系统[70] 服役历程
架设日期[5] 服役日期[5] 结局[76]
卡诺号 2门305 mm(12吋)45倍径1887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87
2门274 mm(11吋)45倍径1887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
460毫米(18吋) 11,954 t(11,765 long ton) 2轴推进、2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8节(33.0千米每小时;20.5哩每小时)
1891年7月 1897年7月 1922年拆解

若雷吉贝里号

 
于1905年在斯皮特海德的若雷吉贝里号。

若雷吉贝里号戰列艦[a]的设计师是海军建造主任阿玛贝尔·拉加纳(Amable Lagane),他曾监督过马索级铁甲舰英语Marceau-class ironclad马真塔号英语French ironclad Magenta (1890)的建造过程,从而影响到他对若雷吉贝里号的设计,而这也是若雷吉贝里号的船体外型上较短且宽的原因之一。[79]另外,拉加纳曾主导过智利普拉特船长号铁甲舰英语Chilean battleship Capitán Prat设计案,该舰与若雷吉贝里号又在同一家船厂建造,因此也影响到若雷吉贝里号的设计。由于若雷吉贝里号体积较小,为了节省空间而效仿普拉特船长号的设计,将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配置在双联装炮塔内,而非传统的炮廓英语casemate布局方式,以便能减轻吨位及节省空间。[80]拉加纳的创新设计让若雷吉贝里号成为法国首艘采用此技术的戰列艦。不过受到排水量限制影响,本舰同样遭受稳定性与耐海性英语Seakeeping不佳而困扰著。[7]

与其它4艘准同型舰一样,若雷吉贝里号在服役初期较为平静,不过仍遭遇过几次小事故,包括于1897年的锅炉管爆裂及1905年的鱼雷气室爆炸意外。[81]1897年,若雷吉贝里号与查理·马特号及卡诺号一同代表法国加入国际分遣舰队英语International Squadron (Cretan intervention, 1897–1898),支援起义的克里特岛英语Cretan State居民。[63]法国海军之后于1913年将若雷吉贝里号转调至训练总队,1914年后又调至特种总队。[1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若雷吉贝里号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82],随后于1915年初调往叙利亚总队(Syrian Division)。1915年3月25日,若雷吉贝里号转调至达达尼尔海峡总队,支援联军进攻奥斯曼帝国,这当中包括在1915年4月的海丽丝岬两栖登陆行动英语Landing at Cape Helles[83]战争结束后,若雷吉贝里号于1919年退役,并在1920年改为兵营舰,最终于1934年拆解。[84]

舰名 武器[85] 装甲带[86] 排水量[86] 推进系统[86][87] 服役历程[88]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若雷吉贝里号 2门305 mm(12吋)口径1887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87
2门274 mm(11吋)口径1887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
400毫米(15.7吋) 11,818 t(11,631 long ton) 2轴推进、2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91年4月23日 1897年2月16日 1934年拆解

马塞纳号

 
1900年时的马塞纳号戰列艦。

马塞纳号戰列艦[b]的设计师为路易·德布西法语Louis de Bussy,而德布西曾设计过具革命性的杜佩·德·洛梅号装甲巡洋舰英语French cruiser Dupuy de Lôme[79]如同《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中其它准同型舰一样,马塞纳号在设计时排水量也被限制住,因此稳定性与耐海性英语Seakeeping上也较差。在炮塔配置上,马塞纳号同样采用菱形布局,不过在推进系统则首次采用3轴推进,而这也是法国首艘采用3轴推进主力舰。在此之前,法军主力舰皆仅采用2轴推进;在马塞纳号之后,海军部正式将3轴推进设计列入标准规格内。在305毫米(12.0吋)口径及274毫米(10.8吋)口径火炮型号上,马塞纳号并非与其它同型舰采用实验性质的45倍径火炮型号,而是首艘采用40倍径版本的主力舰;接下来10年间,40倍径版本火炮成为法军主力舰上常备型号之一。[6][7][90]

服役初期的马塞纳号较为平顺,并在服役第一年时就担任北方分舰队(Escadre du Nord)旗舰。1903年时,马塞纳号被转调至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后备总队,在接下来数年间,本舰会定期重新运作,并随舰队一同参与海上演习,然后在1913年后又被改回后备役。[91][55]由于马塞纳号过于老旧,法国海军于1915年将其转为废船。[92]联军部队后来为了将陆军从加里波利半岛撤出,决定将老旧的马塞纳号于1916年1月凿沉,充当防波堤用,以便能保护联军在1916年1月时顺利地撤离远征部队[76]

舰名 武器[92] 装甲带[6] 排水量[6] 推进系统[6] 服役历程[6][76][92]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马塞纳号 2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2门274 mm(11吋)口径1893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
450 mm(17.7吋) 11,920 t(11,735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节(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92年9月 1898年6月 由法军于1915年11月9日自行凿沉

布韦号

 
驻锚于土伦港内的布韦号戰列艦。

布韦号[c]是《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中,5艘准同型舰里最后一艘舰。本舰的设计师为查尔斯·恩斯特·于安法语Charles Ernest Huin,而这也是于安所设计的第3艘戰列艦,他将其它军舰上的设计缺点收集起来,并依照查理·马特号的布局改进整体设计,试图改善船体稳定性与耐海性英语Seakeeping等问题,因此布韦号在这5艘准同型舰中是设计较为成功的一艘。[79]布韦号的上层建筑比其它准同型舰还要小,这使得本舰重量较轻,不如其它军舰那么沉重,但在航行稳定性上仍然差强人意,而这也间接导致布韦号最终在1915年时战沉。[94]调查人员事后认为明显的船舷内倾式结构英语Tumblehome,以及无法充分发挥效率的堰舱,从而导致布韦号无法应对船体进水的状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布韦号是法国第一艘配备综合火控系统的大型军舰,该系统将测距仪英语Rangefinder、观测员、火炮操作员连结起来,让中央指挥所能够统一指挥人员执行主炮瞄准作业。[95]

服役初期的布韦号戰列艦主要在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度过,日常任务多为海上操演或巡航等。1903年时,布韦号与高卢人号在一次演习中发生擦撞意外,尽管两舰都受损轻微,但两舰的舰长都被免除指挥权处分。当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于1906年爆发造成灾害时,法国海军派遣布韦号等舰前去进行人道救援。1907年后,布韦号转调至地中海舰队第2战斗分舰队。[96]与其它4艘准同型舰不同的是,布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仍于一线服役中;本舰先是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82],接着调往达达尼尔海峡。1915年2月到3月期间,布韦号多次对奥斯曼帝国在达达尼尔海峡沿岸的防御工事执行炮击任务[97][28],接下来本舰投入英法联军在3月18日的总攻击序列中。[98]在当天战斗中,布韦号被大量的奥斯曼帝国岸防炮集中炮击,并且被击中8次,但在误触水雷造成大量进水之前,就已经瘫痪一处要塞的岸防炮。[99]最后布韦号在这场海战中倾覆沉没,共计有24名军官和619名船员殉职。[92]

舰名 武器[100] 装甲带[101] 排水量[94] 推进系统[102] 服役历程[6][28]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布韦号 2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2门274 mm(11吋)口径1893年型火炮英语Canon de 274 modèle 1887/1893
400毫米(16吋) 12,200 t(12,007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8(33千米每小时;21哩每小时)
1893年1月16日 1898年6月 于1915年3月18日加里波利海战中触雷沉没

查理曼级

 
查理曼级首舰查理曼号。

法国海军部长奥古斯特·布尔多英语Auguste Burdeau曾于1892年指示海军设计师准备一份新戰列艦建造提案,并要求排水量上限不得超过11,000 t(11,000 long ton)。在设计人员引进双联装炮塔技术后,炮塔设置数量可减少一半,从而减少装甲使用量,这让减轻吨位的想法得以实现。布尔多原希望将2门305毫米(12.0吋)口径火炮配置在前炮塔,2门274毫米(10.8吋)口径火炮则配置在后炮塔,但当确定较小直径的炮弹无法穿透英国新戰列艦的装甲时便放弃,因此改成统一采用305毫米(12.0吋)口径火炮为主。海军部要求为新戰列艦提出多项提案,但根据《1890年海军建造法案》中所建造的5艘实验性准同型舰来看,其负面经验让海军部决定改成仅采用一项计划,并依此计划建造3艘戰列艦。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发现在11,000 t(11,000 long ton)的排水量限制下,很难维持最重要的攻防特性。海军部后来接受可略为增加排水量,并于1893年选择罗什福尔兵工厂英语Arsenal de Rochefort造船厂总监朱尔斯·蒂博迪耶(Jules Thibaudier)的提案,之后便于1894年开始建造查理曼级首舰查理曼号[8]

前两艘完工的查理曼号与高卢人号[d]曾在北方分舰队(Escadre du Nord)执勤过一小段时期,之后便于1899年转调至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第三艘完工的聖路易号也在隔年加入同一分舰队;聖路易号甚至还被指派为分舰队旗舰。不过本级舰在服役初期曾遭遇多起事故,如高卢人号曾于1900年与斧枪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Hallebarde发生相撞意外,在1903年时又与布威号发生擦撞意外;聖路易号于1911年与匕首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Poignard发生相撞意外,在1912年时甚至将葡月号潜艇英语French submarine Vendémiaire撞沉。1904年,新服役的戰列艦絮弗伦号取代聖路易号成为舰队旗舰,3艘查理曼级接着于1909年转调至北海,直到1912年后才又调回地中海[10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3艘查理曼级先是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群,接着陆续投入达达尼尔海峡的战事[106]在3月18日的总攻击中,高卢人号被奥斯曼的岸防炮重创,所幸在返回土伦大修后得以再度执勤。高卢人号最后在1916年被德国UB-47号潜艇英语SM UB-47鱼雷击沉,而另外两艘舰则是在战争后期逐渐退居二线,并于1917年中退役。[107][108]战争结束后,法国海军于1923年将查理曼号出售拆解[109],而聖路易号则转为宿舍船继续保留下来,直到1931年才从海军名录英语naval register中除籍,并在2年后出售拆解。[110]

舰名 武器[111] 装甲带[111] 排水量[112] 推进系统[111][112] 服役历程[112]
架设日期[109][113][114] 服役日期[115] 结局[109][113][116]
查理曼号 4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400毫米(16吋) 11,275 t(11,097 long ton) 3轴推进、3组垂直型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18(33千米每小时;21哩每小时) 1894年8月2日 1897年9月12日 1923年拆解
聖路易号 1895年3月25日 1900年9月1日 1933年拆解
高卢人号 1896年1月6日 1900年9月1日 于1916年12月27日被德国UB-47号潜艇英语SM UB-47击沉

亨利四世号

 
1905年时的亨利四世号。

亨利四世号[e]由著名的法国军舰设计师白劳易亲自设计,他本人在设计本舰时加入许多构想,其中之一是试图降低舰体被敌人炮火击中的面积,因此一反当时造舰设计,尽可能地减少船后半部的上层建筑,仅留下一部分确保后主炮塔不会被海浪拍打到。船舰艉端仅保留4呎(1.2米)的干舷,但在船舯与船艏部位仍保有上层建筑,确保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为船员提供良好服务。本舰的上层建筑整体很窄,并从船艏为起始点,截止在主甲板上方船体处。[119]另外本舰是世界上首艘采用背负式布局的戰列艦,白劳役在部属火炮时,将1门138.6毫米(5.46吋)口径副炮架设于后主炮塔之上,但因为当时138.6毫米(5.46吋)口径火炮的炮管太短,以至于瞄准罩使用时无法清楚的瞄准目标,因此这艘最初采用背负式炮塔的设计并不是非常成功。[119]

法国海军于1897年7月15日开始建造亨利四世号,,经过6年建造后,于1903年9月才开始服役[119],比次型耶拿号还要晚1年多才服役[120][f]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海军将亨利四世号派往比塞大担当运输舰队护卫舰英语Guard ship[121][122]当英法联军在加里波利海战遭受重创后,法国海军为了弥补战力,于1915年调遣亨利四世号前来支援。[123][124]不过在1914年时,舰上3门副火炮被卸除,并运往支援塞尔维亚[125]战争中后期,亨利四世号逐渐退居二线,最后在1918年改为仓库舰英语Depot ship[126]法国海军最后在1920年将亨利四世号从海军名录英语Navy List上除籍,并于在1921年拆解[127]

舰名 武器[128] 装甲带[119] 排水量[127] 推进系统[127] 服役历程[119]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亨利四世号 2门274 mm(11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法语Canon de 274 mm modèle 1893-96 280 mm(11.0吋) 8,807 t(8,668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97年7月15日 1903年9月 1921年拆解

耶拿号

 
一张印有在公海航行的耶拿号戰列艦明信片。

1897年,法国海军建造局要求对查理曼级提出改进提案,冀望能解决长期困扰早期法国戰列艦的航行稳定性问题。海军部长要求朱尔斯·蒂博迪尔(Jules Thibaudier)设计一艘体积更大的军舰设计版本,并同意将排水量限制提高到12,000 t(12,000 long ton),这是因为海军部已经意识到查理曼级跟在1890年计划所建造的军舰一样,要在较少排水量的戰列艦装配更多的设备是越来越困难的。[9]蒂博迪尔随即将原本的查理曼级进行小幅度改进,包括使用哈维装甲英语Harvey armor来减少钢材并不降低防护水准,改善装甲布局来加强防护效率,副炮改采口径更大的火炮型号等。尽管耶拿号仍保留早期法国戰列艦明显的船舷内倾式结构英语Tumblehome,导致本舰在航行稳定性仍然差强人意,但在机动性上却有所改善,整体而言还算得上是成功的设计。[129][130]

刚开始服役的耶拿号立刻被指派为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第2战斗总队旗舰,之后就经常随着舰队一同进行海上演习及执行巡航任务。除了于1906年在土伦附近撞沉一艘鱼雷艇外,耶拿号在服役初期还算顺利。1907年3月,在土伦旱坞中维修的耶拿号突然发生弹药舱殉爆意外,造成舰体严重损毁;事后调查显示,整起意外主因为当时法国海军常使用的炮弹装药B火药英语Poudre B自燃造成的。由于耶拿号损毁过于严重,法国海军仅将本舰修理至使其不进水的状态,于1909年当作靶舰使用,并转移至波克罗勒岛测试新炮弹性能。由于经历过多次测试,耶拿号的部分舰体于1913年至1914年间逐渐瓦解,最后法国海军将耶拿号弃置在该海域,并且直到1957年才打捞拆解完毕。[131]

舰名 武器[132] 装甲带[132] 排水量[132] 推进系统[132] 服役历程[133][134]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耶拿号 4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320 mm(12.6吋) 12,105 t(11,914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8(33千米每小时;21哩每小时)
1898年1月15日 1902年4月14日 于1907年3月12日弹药舱爆炸损毁

絮弗伦号

 
絮弗伦号戰列艦

1898年,法国海军部长要求设计人员提出一艘新戰列艦设计方案,该戰列艦将是以查理曼级耶拿号为基础的改进版本。由于本舰的建造资金已经先获得批准,因此在排水量限制上与耶拿号相同,这结果导致朱尔斯·蒂博迪尔(Jules Thibaudier)仅能在原有设计上多作改进。蒂博迪尔在新设计上主要针对航行稳定性、副炮的口径及配置情形、装甲布局等稍作改进。蒂博迪尔曾考虑将副炮配置在双联装炮塔内,但又担心此配置在遭受一次性打击后容易造成两门炮同时瘫痪;另外,蒂博迪尔曾尝试提出有效火力打击区的炮塔配置方案,但海军指挥部拒绝接受此提案。法国海军各个技术部门在之后又提出增加弹药库存量、改进副炮防护装甲、提升舰长及船员住宿条件等要求,使得蒂博迪尔的任务更加复杂化。多加考量之后,仅能增加2门副炮来加强火力;另外,船体长度的增加迫使布雷斯特兵工厂英语Arsenal de Brest在开工前必须先改善船坞尺寸才行。[135]

絮弗伦号[g]在服役后立刻成为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第1战斗总队旗舰,不过本舰在和平时期曾遭遇许多事故,包括在1905年与聖路易号擦撞意外,1906年时撞沉狐鲣号潜艇波兰语Bonite (1904)等。当耶拿号于1907年发生殉爆意外时,絮弗伦号正停靠在耶拿号旁边,爆炸四散的燃烧碎片曾点燃了絮弗伦号,所幸本舰的火势迅速被消除。由于絮弗伦号的推进系统有着严重缺陷,导致本舰在之后时常发生意外,譬如本舰曾于1910年的一次航行途中,右侧推进轴突然断裂而沉入海底;或是在1911年的一场演习中突然失去动力,导致与一旁的民主号发生相撞意外,所幸这些事故都没有对絮弗伦号造成严重损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絮弗伦号被调往支援达达尼尔海峡战事,直到1915年底才转移至其它海域。1916年,絮弗伦号转调至位在希腊海域的法国主力舰队,不过执行任务的次数却较为减少许多。当絮弗伦号于1916年11月前往洛里昂进行改装作业的途中,于葡萄牙里斯本沿岸被德国U-52号潜艇的鱼雷击沉,舰上648名船员皆在这次奇袭中全数罹难。[137][138]

舰名 武器[139] 装甲带[139] 排水量[139] 推进系统[139] 服役历程[139][140]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絮弗伦号 4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300 mm(11.8吋) 12,892 t(12,688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7(31千米每小时;20哩每小时)
1899年1月5日 1904年2月3日 于1916年11月26日遭U-52号潜艇击沉

共和级

 
共和级二号舰祖国号的画像。

共和级戰列艦[h]建造案属《1900年舰队法案》的其中一部分,这项法案主要是回应德意志帝国的《1898年海军法》。依据法案,法国海军可建造6艘新戰列艦,当时海军内部最初是想建造6艘同类型戰列艦。新戰列艦设计方案后来由白劳易筹画,舰体排水量预计增加到15,000公吨(15,000长吨),跟早期相比有了相当大的转变。白劳易接下来意识到早期法国戰列艦水线装甲带过窄的缺点,因此重新修改装甲布局,新舰体将会拥有长度较长、面积较广的水线装甲带保护着。随着口径更大的副炮型号应用到戰列艦上,特别是受到英王爱德华七世级戰列艦英语King Edward VII-class battleship的影响,导致剩下4艘新戰列艦在武器配置上重新修改,并采用火力更强大的副炮型号,这4艘新修改的戰列艦从而被归类为自由级戰列艦。如同法国在前无畏舰设计所遭遇的状况一样,其漫长的设计与建造时间导致本级舰在进度上被英国的划时代戰列艦无畏号追上,从而使得共和级才服役就显得其性能略逊一筹。[14][143]

2艘共和级戰列艦在整个服役生涯中几乎都在地中海分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执勤,最初被指派到第1总队,当新型号丹东级戰列艦陆续服役后则转调至第2分舰队。[55][144]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爆发时,2艘共和级戰列艦先被指派到法属北非,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群,接着又部属到亚得里亚海奥匈帝国海军交战。不过奥匈帝国海军并没有被引诱出战,所以2舰仅有在安提瓦里海战英语Battle of Antivari中击沉泽塔号防护巡洋舰英语SMS Zenta的纪录。[145]后来法国海军指派共和号祖国号支援希腊亲协约国人士英语Noemvriana,逼迫希腊王国德国奥匈帝国宣战,最后希腊在1917年成功加入协约国阵营。[15][16]1918年初,共和号舰上的部分武装被拆卸下来,运往前线支援法国陆军,接着转为训练舰使用,祖国号则是一直服役到1919年后才转为训练舰。首舰共和号最终于1921年被法国海军报废拆解,但祖国号则是一直担任训练舰至1927年为止,直到1928年时才拆解。[16][17]

舰名 武器[146] 装甲带[146] 排水量[146] 推进系统[146] 服役历程[147][17]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共和号 4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280 mm(11吋) 14,605 t(14,374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8(33千米每小时;21哩每小时)
1901年12月27日 1907年1月12日 1921年拆解
祖国号 14,900 t(14,700 long ton) 1902年4月1日 1907年7月1日 1928年拆解

自由级

 
正义号戰列艦于1909年9月在美国参与哈德逊-富尔顿庆典英语Hudson-Fulton Celebration

4艘自由级戰列艦原属于共和级,然而当法国海军得知英国在英王爱德华七世级戰列艦英语King Edward VII-class battleship配备9.2吋(230毫米)口径的副炮英语BL 9.2-inch Mk IX – X naval gun,以及美国与意大利也在新戰列艦配备203毫米(8.0吋)口径的副炮后,因此海军总参谋部要求对《1900年舰队法案》的剩下4艘戰列艦重新设计,并必须配备194毫米(7.6吋)口径火炮,以便能追上其它海军强国。不过讽刺的是,白劳易曾在共和级最初设计案中建议采用194毫米(7.6吋)口径火炮,但由于总参谋部当时担心该火炮射速过低而拒绝。由于此次改动幅度较小,而其余设计大多承袭自共和级,这让包括约翰·乔丹(John Jordan)和菲利浦·凯勒斯(Philippe Caresse)在内的一些历史学家将自由级视为是共和级延伸出来的亚型规格。[148][149]

服役后的4艘自由级其经历与共和级极为相近;自由号正义号真理号于1909年时代表法国,前往美国参与哈德逊-富尔顿庆典英语Hudson-Fulton Celebration[55][144]接着在1911年时,4艘自由级与2艘共和级一同被改编至第2分舰队。同年9月,自由号停泊在土伦时,其弹药舱突然发生爆炸而炸毁整艘舰,事后确认爆炸起因与1907年耶拿号殉爆案同样是B火药英语Poudre B自燃造成的。[150]剩下的3艘自由级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先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群,接着转往亚得里亚海奥匈帝国海军安提瓦里海战英语Battle of Antivari中交战。[151]真理号在1915年11月至12月间曾短暂地转移到达达尼尔海峡,支援法军对奥斯曼帝国的沿岸防御工事进行炮击;[152]接下来于1916年至1917年初期间,3艘自由级戰列艦一同支援希腊亲协约国人士英语Noemvriana逼迫希腊王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当希腊正式加入协约国后,所有自由级戰列艦随舰队返回法国在科孚岛的前线海军基地,并在战争结束前一直驻锚在该处。[153][15][16]在德国投降后,法国海军立即指派正义号与民主号黑海监督当地德军解除武装,然后前往乌克兰干涉俄国内战;然而厌战的士兵在数艘军舰发起叛变,迫使海军高层只得与叛变者妥协,于1919年将所有军舰撤回。返回法国本土后,这3艘舰被转为后备役,并且在1921年至1922年间逐步报废拆解。[17]

舰名 武器[154] 装甲带[154] 排水量[154] 推进系统[154] 服役历程[17][147]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自由号 4门305 mm(12吋)口径1893年型主炮英语Canon de 305 mm Modèle 1893/96 gun 280 mm(11吋) 14,900 t(14,700 long ton) 3轴推进、3组三胀式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18(33千米每小时;21哩每小时)
1902年11月 1908年4月13日 于1911年9月25日因弹药舱爆炸损毁
正义号 1903年4月1日 1908年4月15日 1922年拆解
真理号 1903年4月 1908年9月11日 1921年拆解
民主号 1903年5月1日 1908年1月9日 1921年拆解

丹东级

 
丹东级4号舰狄德罗号,摄于1913年。

在开始建造自由级戰列艦后,法国海军立刻进行下一个重大扩军计划。不过此时此刻,法国已与英国缔结协约国协约,所以日益强大的德国舰队则被视为最大威胁。于是法国于1906年制定,要在1919年前建造16艘新戰列艦来对抗德国海军。为了预先控制新舰的建造成本,海军参谋总长英语List of Naval Ministers of France加斯顿·汤姆森英语Gaston Thomson决定限制新舰总排水量不得超过18,000 t(18,000 long ton)。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试图分析对马海峡海战的武装优劣,认为日本会获胜的原因在于日舰上的中等口径火炮大量命中俄舰上层建筑,致使俄船员们对舰上多处火灾难以扑灭;加上日舰在速度和机动性上的优势,也为日军在作战中发挥了影响力;最后法国海军决定在新舰采用比先前自由级口径更大的火炮型号当副炮。[18]尽管有设计人员建议以305毫米(12吋)口径主炮取代240毫米(9.4吋)口径主炮,但此举会使排水量超出18,000公吨(18,000长吨)的限制,并且因305毫米(12吋)口径主炮射速较慢,所以法国海军决定不跟随其它海军强权国家建造全巨炮设计(all-big-gun)的戰列艦。海军部接下来采纳全新的45倍径火炮型号-305毫米45倍径1906年型主炮英语305mm/45 Modèle 1906 gun来担任主炮。法国议会也希望在军备竞赛中避免技术落后,要求将蒸汽涡轮发动机纳入设计,此举让丹东级成为首级别使用蒸汽涡轮发动机的法国主力舰。[23][155][156]作为该计划的第一阶段,法国海军最初仅打算建造3艘丹东级戰列艦[i],但由于设计上的延误,为了弥补落后的时间而授权可建造到6艘丹东级戰列艦。[158]

在6艘丹东级戰列艦于1911年服役时,都全被分配到法国地中海舰队英语Mediterranean Fleet (France)第1战斗分舰队,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战争初期,所有丹东级如同其它戰列艦一样,全指派到法属北非协助护航往来于法属北非至本土间的部队运输舰英语Troopship群。接着除了米拉波号在土伦进行改装作业外,其余5艘丹东级戰列艦皆前往亚得里亚海,并经历了安提瓦里海战英语Battle of Antivari。在亚得里亚海与奥匈帝国舰队交战期间,6艘丹东级戰列艦在科孚岛马耳他之间交替驻扎。在接下来的战争期间,为了对抗德国与奥匈帝国的U型潜艇,所有舰上的部分船员皆被抽调至支援反潜作战;加上煤炭的短缺限制了舰艇运转,机组操作人员的减少等皆渐渐导致整个舰队士气严重下降。1917年3月,首舰丹东号遭德国U-64号潜艇英语SM U-64 (Germany)击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幸存的5艘丹东级戰列艦于1919年投入俄国内战,然而米拉波号因一场暴风雪而搁浅在克里米亚海域。在拖回法国本土后,米拉波号因严重受损而没有修复,最后于1928年拆解。[31][159]同时考量到韦尼奥号也一样状况不佳,也于1928年11月27日折解。之后法国海军把其余的3艘进行现代化改造。改造完的3艘舰一直担任后备役到1930年代末,其中伏尔泰号于1938年5月27日凿沉,而狄德罗号也早在1937年8月31日凿沉。最后孔多塞号担当训练舰至1931年,后来充当仓库舰。一直到1942年在土伦港被德军夺取,被德军用作兵营船,最后于1944年被盟军空中武力重创,德军事后认为该舰受损过重而决定直接凿沉。[30]

舰名 武器[160] 装甲带[160] 排水量[160] 推进系统[160] 服役历程[161][162][163]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丹东号 4门305 mm(12吋)45倍径1906年型主炮英语305mm/45 Modèle 1906 gun 250 mm(9.8吋) 18,754 t(18,458 long ton) 4轴推进、蒸汽涡轮发动机
19.25(35.65千米每小时;22.15哩每小时)
1906年1月9日 1911年7月24日 于1917年3月19日遭U-64号潜艇英语SM U-64 (Germany)击沉
孔多塞号 1907年8月23日 1911年7月25日 于1944年8月被德军凿沉
狄德罗号 1907年10月20日 1911年8月1日 1937年拆解
米拉波号 1908年5月4日 1911年8月1日 1928年拆解
韦尼奥号 1908年7月 1911年12月18日 1928年拆解
伏尔泰号 1907年7月20日 1911年8月1日 于1938年5月27日凿沉

无畏舰

孤拔级

 
孤拔级二号舰让·巴尔号,摄于1913年。

直到1909年,法国海军司令部才确信全巨炮设计(all-big-gun)的无畏舰要比向丹东级这样混合口径的主炮配置戰列艦还要优越,因此新任海军总参谋长奥古斯汀·布埃·德·拉佩雷尔英语Augustin Boué de Lapeyrère指示设计人员准备提出一艘无畏舰计划案。海军司令部参考国外无畏舰的吨位,限制排水量不得超过21,000 t(21,000 long ton)。接着设计人员在主炮型号上提出240 mm(9吋)、274 mm(11吋)、305 mm(12吋)口径等3种提案;技术部门也针对主炮塔配置提出3种设计案,第一种提案是直接借镜丹东级,该设计可让舰体装载最多弹药;第二种提案则是自丹东级延伸出来,将舷侧6座240 mm(9吋)口径炮塔改为4座305 mm(12吋)口径炮塔,其余不变,此举让主炮总数达12门之多;第三种提案则是采用双联装与三联装炮塔的混和配置。最后拉佩雷尔选择了第二种主炮配置提案,并进行过相对修改,让前后两甲板以背负式布局配置4座主炮塔,前后各2座,另外在船舯两侧再分别配置1座主炮塔。随后法国海军于1910年下订前2艘孤拔级战舰[j],另外2艘则是在1911年下订。[19]

4艘孤拔级戰列艦中有3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完工,法兰西号让·巴尔号七月危机的当下护卫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出访俄国。在战争爆发后,所有孤拔级戰列艦皆随主力舰队行动,不过在经历安提瓦里海战英语Battle of Antivari后就同样面临到舰上部分船员被抽调去支援反潜战,导致4舰执行任务的次数大为减少。战争结束后,法国海军将让·巴尔号与法兰西号调去投入俄国内战,之后在当年底返回法国时改编至新成立的西地中海分舰队。在这段期间,4号舰法兰西号于1922年在基伯龙湾航行时不幸触礁沉没。3艘幸存的孤拔级戰列艦于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期间逐步进行改装,此后被转到第二线,包括担任训练舰,或是担任兵营船等。首舰孤拔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仍作为训练舰继续服役,并在1940年6月的法国战役中向德军进行炮击,然后在法国沦陷后逃往英国,最终在诺曼底登陆中被盟军凿沉充当防波堤用。让·巴尔号在1937年被改名为海洋号,1942年时被德军夺取,并被当作武器测试平台,最终于1944年被盟军空袭炸沉。巴黎号是本级舰里唯一在二战后幸存的军舰,德军入侵时该舰也撤离到英国避难,接着在英国担当仓库舰,1955年返回法国后仍继续当作仓库舰使用,最后于1956年拆解。[151][159][165]

舰名 武器[166] 装甲带[166] 排水量[166] 推进系统[166] 服役历程[167][168][169]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孤拔号 12门305毫米(12.0吋)口径1906年型火炮英语305mm/45 Modèle 1906 gun 250 mm(9.8吋) 25,579 t(25,175 long ton) 4轴推进、蒸汽涡轮发动机
21(39千米每小时;24哩每小时)
1910年9月1日 1913年11月19日 于1944年6月9日由盟军自行凿沉
让·巴尔号 1910年11月15日 1913年11月19日 于1944年被盟军空中武力炸沉
巴黎号 1911年11月10日 1914年8月1日 1956年拆解
法兰西号 1911年11月30日 1914年10月10日 于1922年8月26日触礁沉没

超无畏舰

布列塔尼级

 
布列塔尼级二号舰普罗旺斯号改装后于1930年代中期之摄像。

由于受到法国造船厂的船坞尺寸限制,设计人员在设计布列塔尼级时只能以先前的孤拔级作为模型,使用几乎相同的船体设计。本级舰在孤拔级下订之前就开始设计工作,其重点在于增加主炮口径,以便能追上外国的超无畏舰发展趋势,例如英国的俄里翁级戰列艦等。[20]海军总参谋部最初规定新舰最大排水量限制在23,500 t(23,100 long ton),主炮配置为12门340 mm(13吋)口径火炮。由于340 mm(13吋)口径主炮塔比孤拔级使用的305 mm(12.0吋)口径主炮塔还要重得多,设计人员发现完全无法在排水量限制下配置6座主炮塔。因此设计人员建议改为5座主炮塔的设计,将船舯1座主炮塔移除,并将另1座主炮塔移到舰艇中轴线上,此举保证布列塔尼级舷侧仍然能维持10门主炮齐射的效率。不过为了能将更大的主炮塔装设在舰体上,装甲带厚度只得略减一些。[170][171][172]法国国会于1912年3月30日通过新的海军扩充法案,决定在1920年前建成28艘戰列艦。前3艘舰将于1912年开始建造,而这3舰即为布列塔尼级。[20]

当3艘布列塔尼级陆续完工后,被法国海军分派至第1战斗分舰队,并前往科孚岛与舰队会合,接下来3艘布列塔尼级在亚得里亚海封锁线南端执行海上封锁任务,但由于奥匈帝国海军严禁军舰出外交战,因此所有布列塔尼级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太多功绩。所有布列塔尼级于1920年代到1930年代之间,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分舰队队交替执勤度过,并于此时进行定期现代化改装作业。1930年代后期,法国对西班牙内战奉行不干涉主义英语Non-intervention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因此仅派遣布列塔尼级执行沿岸巡逻任务。[173][174]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布列塔尼级在大西洋为运输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随着与意大利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法国海军开始将大部分的舰队集中在地中海海域,以便能随时应战。当德军于1940年6月击败法国时,布列塔尼号普罗旺斯号正停靠在凯比尔港;由于担心轴心国会征收法国舰艇来扩张势力,英国皇家海军遂派遣H舰队英语Force H向法国舰队劝降,但在法军拒绝后,皇家海军于1940年7月3日发动凯比尔港海战,攻击港内的法军舰艇。布列塔尼号在这场海战中被击沉,普罗旺斯号则整个瘫痪坐沉在港内,在海战后才得以脱浅并返回土伦大修,最后于1942年11月底德军发动里拉行动时,为了防止被德军夺取而由法军自行凿沉洛林号于法国投降前正停靠在亚历山大港,随后被当地英军扣押,并于1942年12月后才转交给自由法国海军英语Free French Naval Forces。在战争结束前几年,洛林号曾向法国沦陷区的德军炮击,战争结束后转为训练舰,后来又当作军营船,最后于1953年拆解。[175][176]

舰名 武器[177] 装甲带[177] 排水量[177] 推进系统[177] 服役历程[177][178][179]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布列塔尼号 10门340毫米45倍径1912年式火炮英语340mm/45 Modèle 1912 gun 250 mm(9.8吋) 26,600 t(26,200 long ton) 4轴推进、蒸汽涡轮发动机
21(39千米每小时;24哩每小时)
1912年7月22日 1916年2月10日 于1940年7月3日在凯比尔港海战中被英军击沉
普罗旺斯号 1912年4月21日 1916年3月1日 于1942年11月27日由法军凿沉
洛林号 1912年11月7日 1916年3月10日 1954年拆解

诺曼底级

 
艺术家想像中的诺曼底级戰列艦。

布列塔尼级戰列艦的工作还没开始之前,法国海军技术委员会就在1911年底发表一份报告,批评新的法国戰列艦仍根据1880年代以前的旧思维,来配置船舯轴线炮塔的配置方案,并指出船舯的主炮塔在运作时,其爆炸波会对上层建筑造成冲击。下一型号的设计工作始于1912年初,设计人员向上提交3个初始版本。第一个提案在本质上只是承袭原布列塔尼级设计,但是其它2个则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委员会提出的问题。为了降低船舯主炮塔造成的影响,设计人员提出新的四联装炮塔方案。第一个延伸方案是配制2座四联装炮塔和2座双联装炮塔,并以背负式布局方式配置在前后方;第二个方案则是合并成4座305 mm(12.0吋)口径四联装炮塔。总参谋部决定新舰仍需配置340 mm(13吋)口径主炮,并表示如果四联装炮塔的研发能及时完成则会优先选择之。在最后阶段时,总参谋部同意改成3座四联装炮塔方案,其中1座在前甲板,另外2座则是后半部。法国海军依照1912年海军法令于1913年4月先下订2艘诺曼底级,同年7月后又再订2艘,之后由于欧洲的紧张局势加剧,因此到1914年1月时又下订了第5艘舰。[20][180][2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所有资源被优先转移到陆军项目,然后又有一部分资源转移到布列塔尼级建造计划,因此整个诺曼底级的建造进度几乎停摆。[170]大部分为军舰组装的材料都被转用于其它用途上,例如原要装配的新锅炉被当成替换品,拿去替换旧型舰上的锅炉,或是将主炮转变为陆军用的列车炮等。[181][182][183]战争结束后,前4艘舰因法国政府财政匮乏而被迫取消建造,5号舰贝阿恩号则被改装成法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该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仍持续服役,最后于1967年拆解。[184]

舰名 武器[185] 装甲带[185] 排水量[185] 推进系统[185] 服役历程[170][181][186]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诺曼底号 12门340毫米(13吋)45倍径1912年式主炮英语340mm/45 Modèle 1912 gune 300 mm(11.8吋) 28,270 t(27,820 long ton) 4轴推进、三胀式蒸汽机蒸汽涡轮发动机
21(39千米每小时;24哩每小时)
1913年4月18日 不适用 1924年拆解
法兰德斯号 1913年10月1日 1924年拆解
加斯科涅号 1913年10月1日 1923年拆解
隆格多克号 1913年4月18日 1929年拆解
贝阿恩号 1914年1月10日 1927年5月 于1923年改装成航空母舰,后于1967年拆解

里昂级

 
依照《美国炮兵杂志》的叙述所描绘出来的里昂级描绘图。

依照1912年海军法修正案条文,法国海军必须在1915年时开始建造4艘新戰列艦。新舰的设计工作始于1913年中期,受惠于布雷斯特土伦两造船厂即将完成更长的干坞,所以新舰的船体尺寸将不受基础设施影响而限制住。海军司令部考虑将主炮口径增加到380 mm(15吋),以便跟上英国最新戰列艦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步伐,然而法国此时还未完成380 mm(15吋)口径火炮的研究,如果因为火炮设计和测试而延误造舰时间,这在当时是不被司令部接受的。之后海军司令部考量现有的340 mm(13吋)口径火炮已有能力在有效范围内击穿重型装甲,因此认为几乎没有必要先行更换到更大口径火炮。最后设计人员提出340 mm(13吋)口径主炮方案,但为了提高军舰火力,决定将主炮配置在4座四联装炮塔内。前2艘舰已在1913年底时决定好造船厂,并预计自1915年1月开工,后2艘的建造时程则尚未排定。设计工作在开工前一直持续中,但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本级舰的水下保护系统等诸多细节尚未定案。随着战争的开始,里昂级的研发工作被迫中途取消,也没有为新舰准备过任何组装材料。[20][26]

舰名 武器[187] 装甲带[188] 排水量[188] 推进系统[188] 服役历程[189]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里昂号 16门340 mm(13吋)45倍径1912年式主炮英语340mm/45 Modèle 1912 gun 300 mm(12吋) 29,600 t(29,100 long ton) 4轴推进、推进系统未定、
21(39千米每小时;24哩每小时)
预计1915年1月1日 不适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取消建造
里尔号
杜肯号 预计1915年4月1日
图尔维尔号

高速戰列艦

敦刻尔克级

 
敦刻尔克级首舰敦刻尔克号。

世界上各个海权强国于1920年代初期达成协议,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各国的戰列艦建造吨位,根据该条约内容,法国所拥有的戰列艦总吨位不得超过175,000 long ton(178,000 t)。除法国与意大利以外,其它缔约国成员在接下来10年间都被禁止建造戰列艦,这是因为法国与意大利舰队的船龄较高,因此两国被分配到总吨位70,000长吨(71,000公吨)的配额,允许其可以在配额内来建造新舰取代2艘旧舰。由于法国战后财政拮据,加上海军司令部对建造哪种类型的军舰犹豫不决,导致法国新戰列艦的建造计划整个被推迟。海军部门最初构想是建造小型高速戰列艦,以便能对付威胁法国在地中海航线的新型意大利重巡洋舰。当得知德国开始建造配备283 mm(11.1吋)口径主炮的德国级装甲舰情资后,法国海军意识到当前需要更强大、火力更优的戰列艦,其装甲性能必须能抵挡德舰的大口径火炮,这一转变最终让敦刻尔克级戰列艦问世。[33][k]

首舰敦刻尔克号与2号舰斯特拉斯堡号在1930年代后期陆续投入服役,2舰于战间期大多在进行操演行动。[192][193]当德军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2舰最初调派至袭击舰队英语Force de Raid,来追捕德国的通商破坏船英语Commerce raiding护航运输舰队。随着与意大利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法国海军开始将大部分的舰队集中在地中海海域,然而当2舰抵达凯比尔港没多久后,法国陆军便于1940年5月至6月间的战事被德军击败[194];在德法于1940年6月22日签署停战协定后,所有法军必须停止对抗解除武装。由于担心轴心国会征收法国舰艇来扩张势力,英国皇家海军遂派遣H舰队英语Force H向法国舰队劝降,但在法军拒绝后,皇家海军于1940年7月3日发动凯比尔港海战,攻击港内的法军舰艇。敦刻尔克号在这场海战中被重创,斯特拉斯堡号则是幸运的逃回土伦。英军的第二波攻击再度瘫痪已受损的敦刻尔克号,导致敦刻尔克号在脱浅后不得不拖回土伦大修。[195][196]当德军在1942年11月27日攻占土伦时,为防止两舰被德军夺取而被法军自行凿沉,其残骸于1950年代拆解。[193][197]

舰名 武器[198] 装甲带[199] 排水量[200] 推进系统[201] 服役历程[202][45]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敦刻尔克号 8门330 mm(13吋)/50倍径1931年型主炮英语330mm/50 Modèle 1931 gun 225 mm(8.9吋) 35,500 t(34,900 long ton) 4轴推进、蒸汽涡轮发动机
29.5 kn(54.6 km/h;33.9 mph)
1932年12月24日 1937年5月1日 于1942年11月27日由法军凿沉
斯特拉斯堡号 238 mm(9.4吋) 36,380 t(35,810 long ton) 1934年11月25日 1938年9月15日

黎塞留级

同是法国对手的意大利得知法国准备建造敦刻尔克级后,担心会影响到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霸权,因而决定研发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戰列艦反制,该级舰排水量35,000 long ton(36,000 t),并配置9门380 mm(15吋)口径主炮。意大利建造新戰列艦的举动,迫使法国重新思考是否该研发新戰列艦。为了加速研发时程,新戰列艦设计为敦刻尔克级的放大版,主炮将配备8门380 mm(15吋)或406 mm(16.0吋)口径,并配置在3座三联装炮塔。设计人员后来认为406 mm(16.0吋)口径主炮的重量会排挤舰上其它技术需求,并确认380 mm(15吋)是在目前排水量限制下可以配置最大口径的火炮。整体设计方案后来于1935年8月完成,接下来法国海军迅速地向造船厂下订2艘舰并开始安放龙骨英语Keel laying。由于新舰尺寸大于法国当时可用的船坞,因此建造人员采用一项技术,即在滑道上建造大部分船体,然后再移至干坞船艏船艉组装起来。海军部在批准黎塞留级建造案后,仍担心违背《华盛顿海军条约[l]会遭到国际批评,然而英国在没有向法国通知下,于1935年6月18日与纳粹德国签署《英德海军协定》,该条约等同解除《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备发展限制;法国政府对英国不履行《华盛顿海军条约》承担的义务感到反感,因此决定背弃华盛顿海军条约,准备开始建造黎塞留级戰列艦。[204]接下来法国海军计划再建造2艘改进版本的黎塞留级,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只有3号舰克列孟梭号开始铺设龙骨,随后该舰的工程就因法国战败而被迫取消了,而4号舰加斯科涅号则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并没有任何建造纪录。[34][35][36]

在法国于1940年被击败之前,黎塞留号让·巴尔号都还在测试或建造状态,无法及时采取行动。法国沦陷后,为了避免被德军夺取,让·巴尔号被转移到卡萨布兰卡,黎塞留号也逃到达喀尔避难。英国皇担心免黎塞留号被转交给德国,遂派遣皇家海军于1942年7月至9月间对该舰发动袭击,不过让·巴尔号则是因为离完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被英军忽略。[205][206]1942年11月,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发起火炬行动,进军法属北非,停靠在港内的让·巴尔号最初向盟军舰队开火,随后被美舰马萨诸塞号瘫痪。美军的入侵导致驻扎在非洲的法军倒向自由法国,而法军接着与美国达成协议,将黎塞留号送往美国,使其能完工并现代化。[47]完工后的黎塞留号先是在英国本土舰队服役,接着转往印度洋,再来前往法属印度支那,最后于1945年在新加坡参与日本投降典礼。让·巴尔号则是在战后才完工,成为世界上至今最后一艘完工服役的戰列艦;2舰在战后主要当作训练舰继续在法国舰队服役,直到1968年退役并拆解。[48][49]

舰名 武器[207] 装甲带[208] 排水量[207] 推进系统[207] 服役历程[209][210][211][212]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黎塞留号 8门380 mm(15吋)/45倍径1935年式主炮 327 mm(12.9吋) 44,698 t(43,992 long ton) 4轴推进、蒸汽涡轮发动机、32 kn(59 km/h;37 mph) 1935年10月22日 1940年7月15日(维琪法国
1943年10月10日(自由法国
1968年拆解
让·巴尔号 1936年12月12日 1955年5月1日 1970年拆解
克列孟梭号 320 mm(13吋) 1939年1月17日 不适用 1944年8月27日因空袭而报废
加斯科涅号 不适用

阿爾薩斯级

 
阿爾薩斯级设计描绘图,该设计为380 mm(15吋)口径四联装炮塔版本。

在开始进行黎塞留级建造工程时,日本和意大利同时间拒绝签署《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造成国际海军条约体系瓦解,之后法国海军决定启动自动调整条款,开始研发下一代戰列艦;在自动调整条款的授权下,新舰排水量限制可增加到45,000 long ton(46,000 t),主炮口径也同样放宽到4,060 mm(160吋)[m]。设计人员在1939年提出几项计划,所有提案都是从黎塞留级设计过程中的3座主炮塔草稿案所衍生的计划。第一种方案是配备9门380 mm(15吋)口径主炮,并配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与黎塞留级相比下,此方案的防护性能略有提高,并且设有更强大的次要武器。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几乎相同,只是将主炮口径换成406 mm(16.0吋);第三种方案则是改为3座380 mm(15吋)口径四联装炮塔。海军部最后决定采用第一种方案,因为第二方案等同引进第4种尺寸的炮弹,从而使法军后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而第三方案则是过于庞大及昂贵。1940年4月,法国海军向造船厂下订2艘阿爾薩斯级,准备在霞飞号航空母舰下水后开始进行,建造工作预计于1941年开始,但随着法国于1940年6月溃败,该计划被迫取消。[37]

舰名 武器[215] 装甲带[216] 排水量[215] 推进系统[215] 服役历程[215]
架设日期 服役日期 结局
阿爾薩斯 9门380 mm(15吋)/45倍径1935年式主炮 330 mm(13吋) 41,000 t(40,000 long ton) 推进系统未定、预计31 kn(57 km/h;36 mph) 不适用
未命名

注释

脚注

  1. ^ 译名参考自《铁甲战舰大揭秘》。[78]
  2. ^ 译名参考自《戰列艦崛起: 一战世界各国主力舰全览》。[89]
  3. ^ 译名参考自《戰列艦崛起: 一战世界各国主力舰全览》。[93]
  4. ^ 译名参考自《奥斯曼帝国的殒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东》[103];部分书籍资料又译为“高卢”[104]
  5. ^ 在部分历史资料里,亨利四世号被归类于铁甲舰[117]或是岸防舰[118]
  6. ^ 耶拿号戰列艦于1902年4月14日正式服役。[120]
  7. ^ 部分书籍资料又译为“休弗伦”[136]
  8. ^ 译名参考自《戰列艦崛起: 一战世界各国主力舰全览》。[141];部分书籍资料又译为“共和国”[142]
  9. ^ 译名参考自《戰列艦崛起: 一战世界各国主力舰全览》。[157]
  10. ^ 部分书籍资料又译为“科尔贝”。[164]
  11. ^ 在部分历史资料里,敦刻尔克级被归类为小型戰列艦[190]或战列巡洋舰等[191]
  12. ^ 华盛顿海军条约内限制法国与意大利建造新戰列艦的总吨位不得超过70,000长吨(71,000公吨)。[203]
  13. ^ 《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中有限制缔约国的戰列艦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4吋(360 mm),但如果日本与意大利不加入时,主炮口径将放宽至不得超过16吋(410 mm)。[213][214]

引用

  1. ^ 刘怡(2011年),第119页
  2. ^ Sondhaus 2012,第167页.
  3. ^ Ropp 1987,第222页.
  4. ^ 4.0 4.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23页.
  5. ^ 5.0 5.1 5.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页.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2页.
  7. ^ 7.0 7.1 7.2 7.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8–40页.
  8. ^ 8.0 8.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41–44页.
  9. ^ 9.0 9.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64–66页.
  1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74-75页.
  11. ^ 11.0 11.1 11.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32页.
  12. ^ 12.0 12.1 12.2 12.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39页.
  1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86页.
  14. ^ 14.0 14.1 Ropp 1987,第329页.
  15. ^ 15.0 15.1 15.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4页.
  16. ^ 16.0 16.1 16.2 16.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6–277页.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5–286页.
  18. ^ 18.0 18.1 Jordan 2013,第46–49页.
  19. ^ 19.0 19.1 19.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39–140页.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62页.
  21. ^ Gardiner & Gray 1985,第196页.
  22. ^ Jordan 2013,第48–49页.
  23. ^ 23.0 23.1 Jordan 2013,第65页.
  24. ^ 24.0 24.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88–189页.
  25. ^ Preston 2002,第69–70页.
  26. ^ 26.0 26.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4–207页.
  2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4–257页.
  28. ^ 28.0 28.1 28.2 28.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63页.
  29. ^ Corbett 1921,第218–219页.
  30. ^ 30.0 30.1 Meirat 1978,第6页.
  31. ^ 31.0 31.1 Gille 1999,第117–120页.
  32. ^ Gardiner 1979,第297页.
  33. ^ 33.0 33.1 Jordan & Dumas 2009,第15–32页.
  34. ^ 34.0 34.1 Jordan & Dumas 2009,第163页.
  35. ^ 35.0 35.1 Jordan & Dumas 2009,第167页.
  36. ^ 36.0 36.1 Jordan & Dumas 2009,第176页.
  37. ^ 37.0 37.1 Jordan & Dumas 2009,第178–181页.
  38. ^ Rohwer 2005,第29–30页.
  39. ^ 39.0 39.1 Whitley 1998,第44页.
  40. ^ Jordan & Dumas 2009,第84–85页.
  41. ^ Robert & William 1980,第46页.
  42. ^ Jordan & Dumas 2009,第84页.
  43. ^ Rohwer 2005,第32页.
  44. ^ Whitley 1998,第52页.
  45. ^ 45.0 45.1 Jordan & Dumas 2009,第93页.
  46. ^ Lepotier 1967,第195-217页.
  47. ^ 47.0 47.1 Jordan & Dumas 2009,第154–156页.
  48. ^ 48.0 48.1 Jordan & Dumas 2009,第181–185页.
  49. ^ 49.0 49.1 Jordan & Dumas 2009,第221页.
  50. ^ Ropp 1987,第222–223页.
  51. ^ Ropp 1987,第230页.
  52.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8页.
  53. ^ 53.0 53.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页.
  54. ^ 54.0 54.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17–219页.
  55. ^ 55.0 55.1 55.2 55.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3页.
  56. ^ 56.0 56.1 Gardiner & Gray 1985,第191页.
  57. ^ Gardiner 1979,第292页.
  58. ^ 58.0 58.1 Caresse 2019,第30页.
  59. ^ Caresse 2019,第31页.
  60. ^ Caresse 2019,第32页.
  61. ^ Caresse 2019,第35页.
  62. ^ Ropp 1987,第223页.
  63. ^ 63.0 63.1 63.2 Robinson 1897,第186–187页.
  64.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3–224页.
  65. ^ 65.0 65.1 65.2 Gardiner 1979,第293页.
  66. ^ 66.0 66.1 66.2 66.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6页.
  6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26页.
  68.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28页.
  69.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25页.
  70. ^ 70.0 70.1 70.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29页.
  71.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18–219页.
  72. ^ Brassey 1903,第57页.
  73. ^ Brassey 1904,第89页.
  74. ^ Palmer 1908,第171页.
  7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9页.
  76. ^ 76.0 76.1 76.2 76.3 Gardiner & Gray 1985,第192页.
  7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页.
  78. ^ David Ross(2017年),第76页
  79. ^ 79.0 79.1 79.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页.
  8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9–30页.
  81. ^ de la Loge d'Ausson 1976,第22–23页.
  82. ^ 82.0 82.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2–254页.
  8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66–267页.
  84. ^ de la Loge d'Ausson 1976,第23–24页.
  85. ^ Gibbons 1983,第140页.
  86. ^ 86.0 86.1 86.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0页.
  87. ^ de la Loge d'Ausson 1976,第23页.
  88. ^ de la Loge d'Ausson 1976,第22–24页.
  89. ^ 刘怡(2011年),第127页
  90. ^ Friedman 2011,第203页.
  91.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17页.
  92. ^ 92.0 92.1 92.2 92.3 Gardiner 1979,第294页.
  93. ^ 刘怡(2011年),第128页
  94. ^ 94.0 94.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2–33页.
  9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5–40页.
  96.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17–223页.
  97. ^ Corbett 1921,第142–149页.
  98. ^ Corbett 1921,第158–161页.
  99. ^ Corbett 1921,第215–219页.
  10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3页.
  101.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7–38页.
  102.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8页.
  103. ^ Rogan(2016年),第201页
  104. ^ Rebert Jackson(2007年),第87页
  10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18–229页.
  106.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2–253页.
  10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61–267页.
  108.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9页.
  109. ^ 109.0 109.1 109.2 Silverstone 1984,第92页.
  11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0页.
  111. ^ 111.0 111.1 111.2 Caresse 2012,第117页.
  112. ^ 112.0 112.1 112.2 Gille 1999,第98页.
  113. ^ 113.0 113.1 Silverstone 1984,第111页.
  114. ^ Caresse 2012,第116页.
  11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44页.
  116. ^ Caresse 2012,第134页.
  117. ^ The Engineer 1899,第237页.
  118. ^ U.S. AGO MID 1903,第136页.
  119. ^ 119.0 119.1 119.2 119.3 119.4 Gardiner 1979,第295页.
  120. ^ 120.0 120.1 Caresse 2007,第122–123页.
  121. ^ Corbett 1997,第143页.
  122. ^ Corbett 1997,第227页.
  123. ^ Corbett 1997,第338页.
  124. ^ Corbett 1997,第370页.
  125. ^ Halpern 1994,第265页.
  126. ^ Preston 1972,第36页.
  127. ^ 127.0 127.1 127.2 Gille 1999,第86页.
  128. ^ Friedman 2011,第217页.
  129. ^ Caresse 2007,第121页.
  13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74页.
  131.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0–225页.
  132. ^ 132.0 132.1 132.2 132.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67页.
  13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66页.
  134.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4页.
  13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74–75页.
  136. ^ 刘怡(2011年),第130页
  13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2–224页.
  138. ^ Caresse 2010,第16–26页.
  139. ^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Jordan & Caresse 2017,第75页.
  14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0页.
  141. ^ 刘怡(2011年),第131页
  142. ^ David Ross(2017年),第116页
  14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86–88页.
  144. ^ 144.0 144.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25–226页.
  14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31–234页.
  146. ^ 146.0 146.1 146.2 146.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89页.
  147. ^ 147.0 147.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88页.
  148. ^ Burt 2013,第264–265页.
  149.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87–88页.
  15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31–238页.
  151. ^ 151.0 151.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52–258页.
  152. ^ Corbett 1920,第377–378页.
  15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69–270页.
  154. ^ 154.0 154.1 154.2 154.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01页.
  155. ^ Jordan 2013,第53页.
  156.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13–116页.
  157. ^ 刘怡(2011年),第132-133页
  158.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39页.
  159. ^ 159.0 159.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4–278页.
  160. ^ 160.0 160.1 160.2 160.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19页.
  161.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16页.
  162.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5页.
  163.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7–288页.
  164. ^ David Ross(2017年),第152页
  16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88–301页.
  166. ^ 166.0 166.1 166.2 166.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43页.
  16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42页.
  168.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90页.
  169.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19–320页.
  170. ^ 170.0 170.1 170.2 Gardiner & Gray 1985,第198页.
  171. ^ Dumas 1986,第74页.
  172. ^ Whitley 1998,第40页.
  173. ^ Whitley 1998,第43–44页.
  174.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44–245页.
  175.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75–277页.
  176. ^ Gardiner & Chesneau 1980,第257页.
  177. ^ 177.0 177.1 177.2 177.3 177.4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63页.
  178.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14页.
  179.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20–321页.
  180.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84–185页.
  181. ^ 181.0 181.1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89页.
  182.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2页.
  183. ^ Friedman 2011,第210页.
  184.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300页.
  185. ^ 185.0 185.1 185.2 185.3 Jordan & Caresse 2017,第191页.
  186. ^ Gardiner & Chesneau 1980,第261页.
  187.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6页.
  188. ^ 188.0 188.1 188.2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4页.
  189. ^ Jordan & Caresse 2017,第207页.
  190. ^ Breyer 1973,第79页.
  191. ^ Le Masson 1969,第17页.
  192. ^ Jordan & Dumas 2009,第58–61页.
  193. ^ 193.0 193.1 Garzke & Dulin 1980,第50页.
  194. ^ Jordan & Dumas 2009,第65–70页.
  195. ^ Jordan & Dumas 2009,第75页.
  196. ^ Jordan & Dumas 2009,第77页.
  197. ^ Jordan & Dumas 2009,第84–92页.
  198. ^ Gardiner & Chesneau 1980,第259页.
  199. ^ Jordan & Dumas 2009,第42–44页.
  200. ^ Jordan & Dumas 2009,第38页.
  201. ^ Jordan & Dumas 2009,第49–50页.
  202. ^ Jordan & Dumas 2009,第59页.
  203.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页.
  204. ^ Jordan & Dumas 2009,第94–98页.
  205. ^ Jordan & Dumas 2009,第122–126页.
  206. ^ Jordan & Dumas 2009,第141–145页.
  207. ^ 207.0 207.1 207.2 Jordan & Dumas 2009,第94页.
  208. ^ Jordan & Dumas 2009,第94, 167, 173页.
  209. ^ Jordan & Dumas 2009,第123页.
  210.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1页.
  211. ^ Jordan & Dumas 2009,第208页.
  212. ^ Jordan & Dumas 2009,第222页.
  213.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6–177页.
  214. ^ Breyer 1973,第80页.
  215. ^ 215.0 215.1 215.2 215.3 Jordan & Dumas 2009,第180页.
  216.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7页.

参考书目

  • Brassey, Thomas A. (编).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903. OCLC 496786828 (英语). 
  • Brassey, Thomas A. (编).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904. OCLC 496786828 (英语).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3. ISBN 978-0-356-04191-9 (英语). 
  • Burt, R. A. British Battleships 1889–1904.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3 [1988]. ISBN 978-1-84832-173-1 (英语). 
  • Caresse, Philippe. The Iéna Disaster, 1907.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07. London: Conway. 2007: 121–138. ISBN 978-1-84486-041-8 (英语). 
  • Caresse, Philippe. The Drama of the Battleship Suffren.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10. London: Conway. 2010: 9–26. ISBN 978-1-84486-110-1 (英语). 
  • Caresse, Philippe. The Battleship Gaulois.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12. London: Conway. 2012. ISBN 978-1-84486-156-9 (英语). 
  • Caresse, Philippe. The French Battleship Brennus.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19.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19: 29–46. ISBN 978-1-4728-3595-6 (英语). 
  • Corbett, Julian Stafford. Naval Operations: To The Battle of the Falklands, December 1914 I.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1920. OCLC 174823980 (英语). 
  • Corbett, Julian Stafford. Naval Operations: From The Battle of the Falklands to the Entry of Italy Into the War in May 1915 II.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1921. OCLC 924170059 (英语). 
  • Corbett, Julian. Naval Operations.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 Based on Official Documents II reprint of the 1929 second. London and Nashville, Tennessee: Imperial War Museum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attery Press. 1997. ISBN 1-870423-74-7 (英语). 
  • de la Loge d'Ausson, Enseigne de Vaisseau. French Battleship Jaureguiberry. F.P.D.S. Newsletter (Akron: F.P.D.S.). 1976, IV (3): 22–24. OCLC 41554533 (英语). 
  • Dumas, Robert. The French Dreadnoughts: The 23,500 ton Bretagne Class. Lambert, Andrew D (编). Warship X.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6: 74–85, 158–165. ISBN 978-0-85177-449-7 (英语).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317-0302-8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 Chesneau, Roger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ISBN 978-0-87021-913-9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 Gray, Randal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907-8 (英语). 
  • Garzke, William H., Jr. & Dulin, Robert O., Jr. British, Soviet, French, and Dutc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Jane's. 1980. ISBN 978-0-7106-0078-3 (英语). 
  • Gibbons, Tony.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Battleships: A Technical Directory of Capital Ships from 1860 to the Present Day. New York: Crescent Books. 1983. ISBN 978-0-517-37810-6 (英语). 
  • Gille, Eric. Cent ans de cuirassés français [One Hundred Years of French Battleships]. Nantes: Marines. 1999. ISBN 2-909675-50-5 (法语).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4 (英语). 
  • Jordan, John. The 'Semi-Dreadnoughts' of the Danton Class. Jordan, John (编). Warship 2013. London: Conway. 2013: 46–66. ISBN 978-1-84486-205-4 (英语). 
  • Jordan, John & Caresse, Philippe. Frenc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One. Barnsley: Seaforth Publishing. 2017. ISBN 978-1-59114-639-1 (英语). 
  • Jordan, John & Dumas, Robert. French Battleships 1922–1956. Barnsley: Seaforth Punblishing. 2009. ISBN 978-1-84832-034-5 (英语). 
  • Le Masson, Henri. The French Navy Volume 1. London: Macdonald&Co Publishers Ltd. 1969. ISBN 0-356-02384-2 (英语). 
  • Lepotier, Amiral. Les derniers cuirassés. Paris: Éditions France-Empire. 1967 (法语). 
  • Meirat, Jean. French Battleships Vergniaud and Condorcet. F. P. D. S. Newsletter. 1978, VI (1): 5–6 (英语). 
  • Palmer, W. (编). France. Hazell's Annual (London: Hazell, Watson & Viney, Ltd.). 1908. OCLC 852774696 (英语). 
  • Preston, Antony.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Battleships of All Nations 1914–1918. New York: Galahad Books. 1972. ISBN 0-88365-300-1 (英语). 
  • Preston, Anthony. The World's Worst Warships.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2002. ISBN 978-0-85177-754-2 (英语). 
  • Robert, O. Dulin; William, H. Garzke. British, Soviet, French and Dutc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London: Jane's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0. ISBN 0-7106-0078-X (英语). 
  • Robinson, Charles N. (编). The Fleets of the Powers in the Mediterranean. Navy and Army Illustrated (London: Hudson & Kearnes). 1897, III: 186–187. OCLC 7489254 (英语). 
  • Rohwer, Jü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Annapolis: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英语). 
  • Ropp, Theodore. Roberts, Stephen S. , 编. The Development of a Modern Navy: French Naval Policy, 1871–1904.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978-0-87021-141-6 (英语). 
  • Silverstone, Paul H. Directory of the World's Capital Ships.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1984. ISBN 0-88254-979-0 (英语). 
  • Sondhaus, Lawrence. Naval Warfare 1815–1914. Routledge. 2012. ISBN 0-415-21478-5 (英语). 
  • Contracting Sheet Metal W M Barry 638. A New Type of Battleship-The French Henri Quatre 88. Morgan-Grampian. 1899: 229–242 (英语).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 United States. Adjutant-General's Office. Military Information Division. Edwards, Eaton Albert , 编. Notes of Military Interest for 1902.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3. ISBN 978-5872092124 (英语). 
  • Whitley, M. J.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8. ISBN 978-1-55750-184-4 (英语). 
  • David Ross. 齐慧博; 苗茜 , 编. 铁甲战舰大揭秘. 北京市: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ISBN 978-7111556268 (中文(中国大陆)). 
  • Rebert Jackson. 雷利源 , 编. 戰艦:海上長城的過去與未來. 台北市: 知书房出版集团. 2007. ISBN 978-9578320772 (中文(台湾)). 
  • Rogan, Eugene. 何修瑜 , 编.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 猫头鹰. 2016. ISBN 978-9-86262-306-0 (中文(台湾)). 
  • 刘怡. 戰艦崛起: 一戰世界各國主力艦全覽. 台北市: 知兵堂出版社. 2011. ISBN 4712070144046 (中文(台湾)). 

对外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