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河戏高安的古老剧种[1],始于明初。每年秋冬,各庙庙会都有娱乐活动,先是焚香朝拜,继而抬菩萨出游,后面金童玉女相伴,高跷艺人扮演《西游记》、《封神记》,《日连记》等戏之片断尾随,甚为庄重热闹,晚间还得唱戏娱乐。是时,弋阳腔传到瑞河两岸,一些戏曲艺人吸收融化弋阳腔的剧目,声腔,创造出本地新剧种——瑞河戏。群众亦称大班或高台班。至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瑞河戏始盛,清康熙(1662年一1722年)最盛,清嘉庆(1796年一1820年)开始衰败。民国22年(1933年),由于京剧传入高安,瑞河剧班多数解散,个别剧班改唱京剧,瑞河戏从此衰退。

瑞河戏表演粗犷豪放,动作敏捷刚劲,幅度大,唱腔高亢激昂,清亮流畅,场面喧嚣热闹,声势浩大,并伴有杂技动作,如窜火圈、刀圈、倒挂金钩、打蛋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