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 (电影)

2002年動作電影

生化危机》(英语:Resident Evil)是一部2002年上映的动作恐怖片,由保罗·W·S·安德森身兼编剧及导演,为《生化危机》系列电影的首作。本片以卡普空出品的《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为蓝本,剧情时间点早在游戏首作之前。在电影中,保护伞公司的地下秘密实验室发生病毒外泄,米拉·乔瓦维奇米饰演失忆的女主角艾莉丝,她在一栋豪宅醒来并被一支保护伞公司特种部队找到,便与他们一同到地下,将封锁实验室导致全员死亡的人工智能电脑“红后”给关闭。

生化危机
Resident Evil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保罗·W·S·安德森
制片
编剧保罗·W·S·安德森
原著《生化危机》系列
卡普空作品
主演
配乐
摄影大卫·强森(David Johnson)
剪辑亚历山大·伯纳(Alexander Berner)
制片商
片长100分钟[2]
产地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发行商
发行日期
  • 2002年3月15日 (2002-03-15)(美国)
  • 2002年3月21日 (2002-03-21)(德国)
  • 2002年4月3日 (2002-04-03)(法国[7]
  • 2002年5月10日 (2002-05-10)(台湾[8]
  • 2002年5月30日 (2002-05-30)(香港[7]
  • 2002年7月12日 (2002-07-12)(英国)
  • 2002年8月31日 (2002-08-31)(日本[7]
预算3300万美元[7]
票房1.03亿美元[9]
前作与续作
续作恶灵古堡2:启示录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生化危机
香港生化危机之变种生还者
台湾2002恶灵古堡(院线/影碟)
恶灵古堡
新加坡妖兽工厂(公映)

游戏首作于1996年问世,康斯坦丁影业在隔年便买下电影版权。以《活死人之夜》闻名的恐怖片导演乔治·安德鲁·罗梅罗一度将担任编导,他的剧本更为贴近游戏情节和风格,但没有被接受。2000年,执导游戏改编电影《格斗之王》并获成功的安德森接任编导,并在隔年正式开拍。电影主要在德国柏林拍摄,并以柏林地铁作为地下空间的拍摄地。电影原创配乐由马可·贝尔特拉米与摇滚歌手玛丽莲·曼森合力创作,以电子音乐构成。

本片先于2002年3月15日在美国上映,随后也在欧亚各国上映。影评人对本片抱持褒贬不一的评价,主要批评内容俗套空泛且剧情欠完善,有的评论则认可本片提供的感官刺激。电影在全球拥有1.03亿美元的票房,并入围土星奖最佳恐怖电影英语Saturn Award for Best Horror or Thriller Film。本片的续集《恶灵古堡2:启示录》紧接着投入制作,在2004年上映,全系列一共六集。

剧情概要

故事设定在21世纪初,美国最大企业保护伞公司在浣熊市地底的生化实验室“蜂巢”[注 2]里秘密开发生化病毒武器。电影开场中,一名不明人士将病毒存放库里的两种病毒“T病毒”与“G病毒”洗劫一空,离去前摔碎一瓶T病毒,使病毒借由空调系统散播。控制蜂巢的人工智能电脑“红后”侦测到病毒后将蜂巢全面封死,并释出灭火剂害死里头的所有人。

五小时后,作为蜂巢秘密出入口的宅邸里,一名叫艾莉丝的失忆女人醒来。她先是被名叫麦特的男子抓住,随后七名保护伞特种部队队员突然闯进宅邸,并逮捕了不速之客麦特。特种部队的任务是进入蜂巢,将害死所有人的红后关闭。艾莉丝与自称警察的麦特随特种部队一起坐进通往蜂巢的地下火车,众人在火车上遇到男子史宾斯。史宾斯和艾莉丝原是负责看守蜂巢入口的假夫妻,两人同因蜂巢的防卫系统而失忆。

进入蜂巢后,特种部队的电脑机械师卡普兰在主机房将红后关闭,但队长与其他三名队员已先死于控制室的激光防御系统。红后的关闭导致蜂巢的通道全部开启,如丧尸一般的T病毒感染者逐渐涌出,队员小雨被咬伤,队员杰迪在撤离过程中开错门而被拖去吃掉。艾莉丝的记忆逐渐恢复,甚至能本能使出战斗技术。麦特实际上是打算揭发保护伞公司内幕的人,一名线人承诺帮忙取得病毒,最后却私吞病毒。艾莉丝依稀记得自己就是线人,但没有说出来。

艾莉丝与麦特为了逃离丧尸而跑回红后控制室,与小雨等人相遇。宅邸的防爆门出口会在一小时内永远关闭,艾莉丝重启红后问出了出路,并得知有关病毒的幕后资讯。众人从地下通道逃跑,最终艾莉丝、麦特、小雨和史宾斯四人抵达淹水的实验区,卡普兰未能跟上。小雨渐渐变成丧尸,艾莉丝在实验区想起可以在病毒库找到T病毒的解药G病毒,然而病毒库里的两种病毒已全部被拿走。史宾斯恢复记忆后,表示艾莉丝并没有背叛,自己才是偷走病毒的人。

史宾斯将艾莉丝等三人锁在实验室,回到火车站后被逃脱的变种实验生物“舔食者”杀死。留下来的卡普兰帮助艾莉丝等三人脱困,众人到火车站并坐上火车。舔食者爬上火车追击,卡普兰被它丢出火车致死。麦特不得不射杀彻底变成丧尸的小雨后,按下底部舱门开关让舔食者落入车底,最后烧死在轨道上。艾莉丝与麦特在防爆门完全关闭之前逃回宅邸,但麦特因为被舔食者抓伤而开始变异。此时一群核生化防护员突然闯进宅邸,将麦特带至“奈密斯计划”并制伏了艾莉丝,这群人的首领下令再派小队开启蜂巢。

艾莉丝再度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浣熊市医院的病房,并已被注射多种药物。一到室外,艾莉丝见到整座城市已经天翻地覆,于是拿了一把散弹枪准备面对已被全面感染的浣熊市。

演员

  • 米拉·乔瓦维奇米饰演艾莉丝:在宅邸醒来的失忆女子。实际上是保护伞公司雇员,负责看守宅邸的蜂巢(The Hive)秘密入口。
  •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饰演小雨(Rain):特种部队成员。
  • 艾力·马比乌斯饰演麦特(Matt):闯入宅邸、自称是警察的男子。实际上是前科累累的环保主义者,与妹妹丽莎合作欲揭穿保护伞公司的内幕。
  • 占士·鲍弗饰演史班逊(Spence):艾莉丝的伴侣,同样失忆。实际上是艾莉丝的同僚,两人的婚姻只是伪装。
  • 马汀·克鲁斯饰演克普兰(Kaplan):特种部队成员,负责处理电脑。
  • 科林·萨尔蒙饰演一(One):特种部队队长。
  • 海克·玛卡琪饰演丽莎(Lisa):麦特的妹妹,蜂巢的职员之一。
  • 莉兹·梅·布莱斯英语Liz May Brice饰演梅迪(Medic):特种部队成员。
  • 帕斯夸莱·阿莱阿尔迪饰演杰迪(J.D.):特种部队成员,小雨的情人。
  • 托斯滕·耶拉贝克(Torsten Jerabek)饰演特种部队成员#1
  • 马克·罗根-布莱克(Marc Logan-Black)饰演特种部队成员#2
  • 米歇拉·迪克尔(Michaela Dicker)饰演红后(Red Queen)的全息影像:掌管蜂巢的顶尖人工智能系统,当入侵者进入主机室时,会出现一个小女孩的全息影像以吓阻入侵者。
  • 詹森·艾萨克饰演开场旁白[10]/医生(未挂名):片尾看着艾莉丝的医生之一,并下令组一支团队重启蜂巢。

制作团队

取自片尾制作人员名单:[1]

制作过程

初期发展

生化危机》是一系列由日本游戏公司卡普空出品的恐怖游戏系列首作于1996年发行。1997年1月,德国制片公司康斯坦丁影业买下《生化危机》的电影改编权,并聘请编剧艾伦·B·麦可罗伊英语Alan B. McElroy来撰写剧本[11][12]。麦可罗伊的《生化危机》剧本初稿标记于1997年5月29日完成[13]。1998年4月,IGN证实荷兰导演乔治·斯鲁伊泽英语George Sluizer将执导改编电影,麦可罗伊仍是剧本写手[14]。麦可罗伊的剧本最终未被采用,他为《毁灭战士》撰写的改编剧本也遇到相同的命运[15]。《PlayStation杂志英语PlayStation: The Official Magazine》1998年5月号介绍了麦可罗伊的剧本内容,称剧本充满动作和惊悚要素且十分暴力。剧本情节和原版游戏相似,且包含游戏里的所有主要角色和怪物。不过麦可罗伊也做了一些改动,例如该剧本并未提及保护伞公司特殊战略及救援部队英语Special Tactics and Rescue Service(S.T.A.R.S.),而是聚焦另一组特种部队,他们在先前派出的SWAT小组全灭后,奉政府当局之命接下营救宅邸实验室的科学家的任务,但部队成员在过程中发现整个任务实为陷阱,他们被当成医学实验的样本。[16][17]

1998年,卡普空聘请美国导演乔治·安德鲁·罗梅罗执导了游戏《生化危机2》的真人电视广告[18]。罗梅罗以丧尸片《活死人之夜》成名,《生化危机2》的游戏监督三上真司本身也受罗梅罗的作品影响甚深[19]。虽然广告仅30秒长且只在日本播出,罗梅罗仍获得厂商青睐,被安排为《生化危机》改编电影的编剧兼导演[18]。罗梅罗花了六周写下剧本初稿[18],约完成于1998年9月至10月[13],剧本内容相当贴近初代游戏的情节,同以斯宾塞宅邸英语Spencer Mansion为主要场景,并有系列游戏的角色出现[18]克里斯·雷德菲尔德吉儿·瓦伦丁担纲主角,两人之间有浪漫情愫。巴瑞·巴顿英语Barry Burton瑞贝卡·珍巴斯艾达·王阿尔伯特·威斯克也一并登场。该剧本的结局和初代游戏的“最佳结局”类似。罗梅罗提过,他要求秘书玩通整个游戏并录下过程,让他当作研究素材。[20]

1999年年中,罗梅罗向GameSpot透露,卡普空有意让电影与游戏第三作《生化危机3 最终逃脱》一同问世。他也提到《生化危机》电影版将有颇高的预算,为了确保票房,该片在美国发行时应该不会超出R级[21]当时网络上流传的演员包含萨曼莎·马西斯杰森·派翠克英语Jason Patric布鲁斯·坎贝尔[21]。2000年5月,卡普空的游戏制作人冈本吉起[注 3]电子娱乐展上向《电子游戏月刊》表示,罗梅罗因为写的剧本不够好而被解雇了[21]。罗梅罗一共写了五稿或六稿[22],他在2013年谈到,当时卡普空和康斯坦丁影业的一些成员都很喜欢他的剧本,但康斯坦丁影业的总裁伯恩德·艾辛格英语Bernd Eichinger表示“这不是我想要的”[23]。2019年,匹兹堡大学收藏了一批罗梅罗的文献,当中便包含罗梅罗和麦可罗伊所写的剧本[24][13]

企划成形

 
保罗·W·S·安德森(摄于2012年)

2000年10月,《综艺》杂志报道称,英国导演保罗·W·S·安德森将担任改编电影的导演及编剧[25]。安德森先前执导的低预算电影《格斗之王》是首批卖座的电子游戏改编电影之一[26]。前两作《生化危机》游戏令安德森花了两周沉浸其中[27],他看出游戏的大银幕潜力,特别是游戏给人的恐惧感和罗梅罗作品的色彩[28]。安德森写了一份名为“不死”(Undead)的剧本,并形容该剧本是对游戏的“抄袭”[29]。康斯坦丁影业总裁艾辛格对该剧本备感兴趣,安德森便将之发展成《生化危机》的电影剧本[29]

原著游戏属于缓慢发展的恐怖故事,罗梅罗剧本的整体风格也与之相近[18]。相较之下,安德森的剧本被形容为高科技风格的快节奏动作片[30],带有《梦幻科技》的风格[18][30]。安德森的剧本是原创的前传故事,解释了初代游戏并未说明的T病毒来由[28]。剧本的时间线比初代游戏早一个月,结尾则衔接至游戏第二作的开头[28]。安德森觉得设定为前传是良好的做法,一方面可顾及不熟悉游戏的观众,另一方面也吸引想一窥前传故事的《生化危机》玩家[31]。为了维持电影的紧张感,安德森创造了一批新角色,因为若使用游戏角色(例如吉儿·瓦伦丁),游戏粉丝不用看便知有谁会活到最后[31]。艾莉丝的设计是为了让游戏粉丝感到创新,不过宅邸和地下实验室都是初代游戏中玩家熟悉的场景[28][27]。艾莉丝的角色名引用自经典文学《爱丽丝梦游仙境[28],红后(Red Queen)和宅邸(设定名称是“Looking Glass House”)则是向《爱丽丝镜中奇遇》致敬[29]。这是因为安德森觉得女主人翁和爱丽丝的遭遇类似,两者都是在地下探险并遭遇怪异事物[31]

根据《综艺杂志》报道,电影由康斯坦丁影业与Impact Pictures(安德森和杰里米·波特英语Jeremy Bolt的公司)合力制作,安德森、波特与艾辛格担任监制[25]山谬·哈迪达英语Samuel Hadida后来也确认是监制之一[32]。康斯坦丁影业与Intermedia英语Intermedia (company)共同出资[33]并分担电影发行业务[34]。2000年10月,据报道,电影预计于隔年初开拍,预算为4000万美元,计划于2001年万圣节档期上映[25]。2001年5月,索尼影业旗下哥伦比亚影业欲取得本片的美国代理权,正在进行最终洽谈[32],最终在7月由康斯坦丁影业宣布成交[35]。约一个月后,索尼将本片定档于2002年第三季度上映[36]。同属索尼旗下的幕宝电影公司在同年稍晚接手美国代理[37],上映时间定于2002年4月5日[38]。2001年12月,美国档期提前至2002年3月15日[39]。本片的片名一度订为“Resident Evil: Ground Zero[40]

演员

2000年12月,《卫报》等英国媒体报道,米拉·乔瓦维奇米将担纲本片主演,饰演丧尸杀手艾莉丝[41][42][43]。乔瓦维奇和其弟会一起玩《生化危机》,由于喜欢该作品,她主动向安德森自荐演出,最终被选上[44]。制片人杰里米·波特英语Jeremy Bolt表示,乔瓦维奇对本片而言是难得人才,长相合适且气质有深度,而且还适合使枪[44]。为了饰演该角色,乔瓦维奇接受了使用枪支和武术的训练[45]。根据安德森的说法,因为艾莉丝的服装设计,乔瓦维奇在拍戏时无法戴着护腕等防护设备,所以片尾艾莉丝身上的瘀伤都是真实的[46]。乔瓦维奇拍完本片后在2003年3月和安德森订婚[47]

2000年12月稍晚,有报道称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正在协商参演电影,若谈妥的话将饰演同样对抗丧尸的小雨[48]。制片人波特希望找一名独立电影女演员来搭配已是国际巨星的乔瓦维奇,达到平衡的效果,最后注意到刚以《女生出拳英语Girlfight》(2000年)大放异彩的罗德里格兹[44]。罗德里格兹自称是游戏的粉丝,也向往演出西戈尼·韦弗类型的女英雄,她为了演出本片而推辞了耐克的广告合作[44]。小雨在剧本原本只是个小角色,但安德森看中罗德里格兹那勇猛强悍的特质,给她更多发挥空间[44]。2001年3月初,《综艺》杂志报道占士·鲍弗加入剧组,罗德里格兹也已成为卡司一员[49]

演员们接受了前海豹部队成员杰梅斯·巴特勒(Jaymes Butler)的三周训练[50],内容包含特种部队训练(攻占建筑物)、攀岩武术[51]。训练攀岩是为了拍摄爬通道的戏,武术则结合了跆拳道和美式空手道[52]。一名饰演溺死感染者的女演员在拍摄部分桥段时需进行水肺潜水[53]。制片人波特扮成其中一只丧尸[54]

拍摄

 
柏林地铁国会站一景,摄于2004年

主体拍摄于2001年3月5日在德国柏林开始[32][55],为期11周[55],至该年夏季拍摄完毕[56][57]。剧组在柏林多处取景,也在阿德勒斯霍夫制片厂德语Studio Berlin摄影棚内拍戏,本片是继《猫眼》后第二部借用那座新设施的电影[31]。为了让演员之间较容易建立起剧本要求的情谊,安德森照着剧情顺序拍摄[44]

电影的地下桥段皆于柏林拍摄,地下桥段占电影的大部分,安德森希望尽可能用实景拍摄而不是布景,前者有后者难以达到的真实感,也有助于演员演戏。剧组勘查过美国沙漠的废弃导弹发射井[28]、英国地下碉堡和波恩的防核碉堡[58],觉得后两者看起来太像二战时期的产物,最后在看过国会站后认定柏林地铁是最适合的地下空间。[28]除了当时未启用的国会站以外[59]兰茨伯格大道站英语Berlin Landsberger Allee station克兰普尼茨军营英语Krampnitz林德斯泰特城堡德语Schloss Lindstedt也是本片在德国的取景地[55],其中林德斯泰特城堡据称是片中宅邸的取景处[60][需要较佳来源]。德国的三个机构赞助了本片,分别是柏林与勃兰登堡电影委员会英语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电影推广机构德语Filmförderungsanstalt(FFA)和巴伐利亚影视基金英语FilmFernsehFonds Bayern[1]。对于片尾的地面场景,安德森认为浣熊市是典型美国中部城市,便在加拿大多伦多取景[28]。电影的最后一幕是拉远镜头,使用了特殊设备“Camcat”[61]

在摄影棚搭景时,摄影指导大卫·强森(David Johnson)与美术指导理查·布里吉兰(Richard Bridgland)将打光设备做成布景的一部分,做出实时的照明,这是强森参考《异形》的作法[55]。另一方面,强森认为游戏给他的感觉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孤独,在本片中他会将非常黑暗的长廊点亮,不留影子,将孤立感最大化[55]。强森最自豪的场景是通往红后主机室的玻璃长廊,他称那段是明确向《2001太空漫游》致敬[55]

设计与特效

美术指导理查·布里吉兰在电影中只安排了当代的科技产品,避免过于卡通风格或明显带有科幻元素的设计[62]。设计蜂巢内部场景时,布里吉兰最看重的是“迷宫”的概念[63],并参考游戏让某些场景在视觉上让人迷失,使人没把握自己身在何处[64]。设计团队参观过德国和英国的核子地堡[65],布里吉兰从几位运用混凝土板英语Concrete slab的日本当代建筑师得到灵感,并结合玻璃与钢铁,设计出拥有坚固外观的布景[55]。剧组在英国的谢珀顿制片厂英语Shepperton Studios做了一些搭景的前置作业,不过后来他们找到了柏林地铁的国会站[50]。国会站也是以混凝土构成,与布里吉兰的设想相近,布里吉兰称这仿佛平白得到值500万美元的布景[55]

安德森希望片中的丧尸外观不同于罗梅罗和卢西欧·富奇的风格[50],并且尽可能写实[28]。负责丧尸的化妆、假肢及CG成员到停尸间看了很多尸体,也阅读许多医学书籍[28],花费7个月来测试丧尸的外观[50]。电影里的丧尸身上是九成化妆,一成CG。安德森补充说明道,几十年前的丧尸电影(如罗梅罗的作品)只能依靠化妆,因此在呈现失去身体部分的丧尸时不尽理想,如今CG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8]对于丧尸们的动作,安德森聘请电影《摇摆狂潮》(1993年)的舞蹈教练沃纳·范·艾登(Warner Van Eeden)来操刀,确保丧尸的动作不会沦为滑稽可笑[55]

对于其他变种怪物,安德森在编剧前问过许多粉丝,决定片中必须要出现游戏里的丧尸狗和舔食者。丧尸狗是以实拍呈现,犬只都经过化妆,并在驯狗师的帮助下做出拍摄需要的动作。安德森称,丧尸狗的桥段可说是前无古人,驯狗师也从没接过类似的任务。[28]帮狗化妆的难处包含狗会舔身上的妆[66]。电影中的舔食者是机械电子偶英语Animatronics加上计算机图形后制[50],其动作参考自真实的生物[66]。剧组制作了两个不同的道具模型。其中一个机动性较好,后半开洞,一人将上半身钻进里头操控,可拍摄跳跃等移动场景。[67]另一个操控性较佳,可用无线电遥控控制头部和嘴,木偶操纵师在模型身后操控[68]。本片的数码特效由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英语Framestore打造[1]

配乐

左:马可·贝尔特拉米(摄于2013年)
右:玛丽莲·曼森(摄于2006年)

本片的电影配乐由电影配乐家马可·贝尔特拉米与摇滚歌手玛丽莲·曼森创作。安德森想要模仿约翰·卡本特早期电影的配乐,使用紧凑的电子音乐取代传统管弦乐,再添上21世纪的感觉[69]。安德森很欣赏贝尔特拉米为《惊声尖叫》及《变种DNA》谱写的配乐,认为贝尔特拉米和曼森合作便能达到他的期望[69]。创作配乐期间,贝尔特拉米与曼森每周会见面一两次,地点在其中一人的工作室[70]。相较于贝尔特拉米,曼森未受过正规音乐训练,凭感觉创作电影配乐[71][72]。贝尔特拉米以旋律着手,而曼森更像是音效设计师英语Sound design,曼森会先创造织体,再根据安德森的评价,将织体发展成曲子[73]。安德森等人称本片的配乐为“Scource Music”,因为其同时具有来源音乐英语Diegetic music(Source Music)和电影配乐(Score)的感觉[72][72]

曼森选择不创作摇滚曲子[74],反而使用了电子音乐的风格[75],他与安德森都认为电子音乐比摇滚乐更为冰冷无情,很适合电影的调性(特别是战斗场景)[76]。曼森大量使用重金属吉他英语Heavy metal guitar元素,并以有节奏、独特的织体来强化电影场景[77]。在为有些恐怖片段配乐时,曼森会加入氛围音乐,并称大卫·林区电影如《象人》和《蓝丝绒》对此有关键影响[78]。曼森注意到电影里的三大元素,并将之融入配乐当中,分别是:童稚(红后)、冰冷感和生物感、法西斯军事元素(特种部队)[79]

电影原声带于2002年3月12日发行[80]

与电子游戏的关联

本片的剧本是原创的前传故事,时间线比初代游戏早一个月,结尾则衔接至《生化危机2》的开头[28]。片中艾莉丝的伴侣兼同事史班逊(Spence)之名致敬初代游戏的主要场景斯宾塞宅邸英语Spencer Mansion(Spencer Mansion)[30]。电影中的火车“Alexi-5000”借鉴自《生化危机2》的火车“Galaxie-5000”,“Alexi”致敬《生化危机 代号:维罗妮卡》的反派艾莉西亚·阿修佛德[81]。丧尸狗、舔食者,甚至是艾莉丝走出宅邸见到的乌鸦,都是系列游戏中玩家会遇到的敌人[81]。片尾麦特被送至奈密斯计划,预言续集将出现游戏里的敌人“追迹者”[81]。艾莉丝捡起的散弹枪上有特殊战略及救援部队英语Special Tactics and Rescue Service(S.T.A.R.S.)的标志,初代游戏的主角便属于这个部队[81]

上映

电影于2002年3月15日在北美院在线映,3月21日在德国上映,4月3日在法国上映,7月12日在英国上映[7]

映前与宣传

2001年3月起,有网络消息指出,电影官网http://www.resident-evil-movie.com/域名已被注册,但6月才会启用[82][83]。2002年1月,美国电影协会网站Filmratings.com公告本片分级,尽管安德森已经减少了血腥程度(相较于游戏)[29],电影仍被分为R级[84]。据称电影原本的分级是更严格的NC-17,安德森不得不做出一些删剪。一刀未剪版有经过试映,但从未正式上映。[85][86]

2001年12月,索尼宣布了一项海报设计投稿活动,隔年1月将选出五件决选作品,再开放网络投票表决,获胜作品将成为正式海报。胜出的设计者将得到数个奖励[87]。2002年2月,23岁的前电玩杂志设计师尼克·德·巴雷斯(Nick Des Barres)的作品胜出[88]

票房

在北美,本片于2,528家电影院开画,同期新片有《冰原历险记》和《作秀时刻英语Showtime (film)》等[89]。本片的首映周末票房为1,820万美元,仅次《冰原历险记》(4,790万美元)排名亚军[90],并使本片成为当时美国首周末票房最好的德国电影[91]。《综艺》杂志认为本片的开画成绩超乎预期[90],并指出本片和《格斗之王》及《古墓奇兵》是少数商业表现良好的电玩改编电影[92]。隔周末,本片进账660万美元,较上周下降63%,排名第五[93]。德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上映的地区,首周末三天票房约140万美元,排名第二[94][95]

根据The Numbers的数据,本片的北美票房为4011万美元,北美以外地区票房为6366万美元,全球总计1亿378万美元[9]。本片在原著游戏的原产地日本收获23亿日圆,是该国年度票房第14高的外国电影[96]

回响

影评

专业评分
综合得分
来源评分
Metacritic33/100[98]
烂番茄35/100[97]
评论得分
来源评分
芝加哥太阳报    [100]
芝加哥论坛报    [101]
帝国杂志     [102]
BBC     [99]
娱乐周刊C+[103]

《生化危机》在影评人之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负面评论居多。根据评论聚合网站烂番茄汇总的131篇评论文章,35%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分数为4.60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2002年生化危机》如同其他电玩改编电影,既吵闹又暴力、既俗套又庸俗。”[注 4][97]Metacritic网站上,本片得到“负面评论为主”的综合评分,获得了33/100分(24位影评人)[98]。据美国CinemaScore所进行的调查,观众的平均评价于A+至F间落于“B”[104]

对于本片的风格,《纽约时报》的史蒂芬恩·霍登英语Stephen Holden认为,《生化危机》结合了未来主义科技惊悚和丧尸尖叫两种题材[105]。《芝加哥论坛报》的罗拔·K·艾尔德英语Robert K. Elder称电影具有现代感,且少见地成功复刻玩家在玩游戏时的感觉[101]。《帝国杂志》的威廉·汤玛斯(William Thomas)认为电影表面上来看就是原作游戏的夸大版,但毫无游戏的阴森感[102]。制作品质方面,《综艺》杂志的斯科特·方达斯(Scott Foundas)称赞电影制作精良,例如丧尸和变种怪物[106],但《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觉得丧尸像醉汉一样动作难看[100],汤玛斯也觉得丧尸比以往同类作品(例如罗梅罗的电影)逊色[102]

影评人大多批评片中剧情和角色形象[105][101][102][103]。方达斯批评本片更像是用原作素材对粉丝献殷勤,而不是打造真正扣人心弦的娱乐,可说是空洞无比[106]。汤玛斯指摘本片的剧情和动作戏不连贯[102],伊伯特亦称电影剧情有思绪不周之处,且角色台词仅由命令、解释、感叹等构成[100]。艾尔德觉得角色形象单薄、难以共感,不过主角失忆的设定可使观众以近乎第一人称来观赏电影发展[101]。演员演出方面,BBC的尼尔·史密斯(Neil Smith)赞赏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是一大亮点[99],方达斯则觉得米拉·乔瓦维奇米是全片最大惊喜[106]

整体而言,艾尔德在影评中写道:“《生化危机》以反企业的讯息为丧尸电影注入新血,同时仍能吓到观众及提供令人心跳加快的动作戏。”[101]史密斯觉得这部节奏不间断的电影比游戏还要更暴力、粗劣且无脑,但也称游戏粉丝对此想必满意[99],反之汤玛斯认为本片会令游戏迷及丧尸迷失望[102]。艾伯特认为本片让人看不下去,想要甩门离场[100],并将该片列为他最痛恨的电影之一[107]。电影制片人詹姆斯·卡梅伦在电影上映多年后称,本片是他心目中“带有罪恶感的愉悦英语Guilty pleasure”之一[108]

奖项

奖名 颁奖日期 奖项 入围者 结果 来源
土星奖 2003年5月18日英语29th Saturn Awards 最佳恐怖电影英语Saturn Award for Best Horror or Thriller Film 《生化危机》 提名 [109]
最佳电影女主角 米拉·乔瓦维奇米 提名
金预告奖英语Golden Trailer Awards 2004年 最原创作品(Most Original) 《生化危机》预告(幕宝电影公司、Ignition Creative) 获奖 [110]

家用媒体

2002年7月30日,本片的DVD特别版在北美发布,包含多项特别收录,DVD交谈英语DVD Talk网站给出“推荐”评价[111][112]。2004年9月7日,北美地区发行了本片的DVD豪华版,收录新的特别收录内容[113][114]。2007年9月4日,《生化危机》和《恶灵古堡2:启示录》共同发布双碟DVD特别“复活版”套装[115][116]。2008年,《生化危机》前三部作品共同发布DVD和蓝光套装[117][118]。2012年问世的“生化危机收藏版”DVD和蓝光套装包含前四部电影[119],前五部的DVD和蓝光套装则在同年12月面世[120]。2017年5月,包含全部六部《生化危机》系列电影的“生化危机完整收藏版”蓝光套装发布[121]超高清蓝光光盘套装于2020年发行[122]

电影小说

本片的电影小说共有两种版本,其一由日本作家牧野修日语牧野修创作,于2002年出版[123],其二由基斯·R·A·迪坎迪多英语Keith R. A. DeCandido创作,于2004年出版[124]

牧野修版本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丛书 规格 页数 ISBN 备注
バイオハザード 讲谈社(日本) 2002年7月24日 角川恐怖文库日语角川ホラー文庫 文库本 292页 ISBN 9784043522040 [123]
迪坎迪多版本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丛书 规格 页数 ISBN 备注
Resident Evil: Genesis 口袋书店(美国) 2004年 288页 ISBN 978-0-7434-9291-1 [124]

续集

2002年3月,演员艾力·马比乌斯透露,由于本片表现良好,续集已在准备当中[125]。续集《恶灵古堡2:启示录》在2004年上映,在那之后的续作还有《恶灵古堡3:大灭绝》(2007年)、《恶灵古堡4:阴阳界》(2010年)、《生化危机:惩罚》(2012年)与《生化危机:最终章》(2016年)。安德森担任每部电影的编剧,但因故未执导第二集和第三集[126]

备注

  1. ^ 片尾名单仅显示本片由英国、德国合拍。另有资料指出,法国和美国也是本片的产地[3][4]
  2. ^ 原文为“The Hive”,台湾版DVD又译“大本营”。
  3. ^ 后来也担任本片的执行制片人[1]
  4. ^ 原文:Like other video game adapations, Resident Evil is loud, violent, formulaic, and cheesy.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生化危机》片尾名单
  2. ^ Resident Evil.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英语). 
  3. ^ Resident Evil (2002). BFI.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英语). 
  4. ^ RESIDENT EVIL (2002). AFI Catalog英语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英语). 
  5. ^ Dawtrey, Adam. Pathe, FilmFour pick up 'Evil'. Variety. 2001-12-05 [2023-07-08] (英语). [失效链接]
  6. ^ Resident Evil. Filmportal.de英语Filmportal.de. [2017-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7. ^ 7.0 7.1 7.2 7.3 7.4 Resident Evil. Box Office Mojo.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英语). 
  8. ^ 《中华民国九十二年电影年鉴》 2003,第68页.
  9. ^ 9.0 9.1 Resident Evil (2002)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英语). 
  10. ^ DVD Commentary 2002,第0分钟、第1分钟处.
  11. ^ Variety Staff. Constantin buys 'Evil' rights. Variety. 1997-01-14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3) (英语). 
  12. ^ The Magazine Biz. GamePro. No. 104 (IDG). May 1997: 16 (英语). 
  13. ^ 13.0 13.1 13.2 Guide to the George A. Romero Archival Collection, 1962-2017, SC.2019.03. ULS Digital Collections.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英语). 
  14. ^ IGN Staff. Resident Evil Movie Update. IGN. 1998-04-10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8) (英语). 
  15. ^ Ferrante, Anthony C. Fear Today, Spawn Tomorrow. Fangoria英语Fangoria. No. 166. September 1997: 82. ISSN 0164-2111 (英语). 
  16. ^ Staff. Resident Evil: The Movie!!!. Ain't It Cool News英语Ain't It Cool News. 1998-05-12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3) (英语). 
  17. ^ Resident Evil: the Movie. PlayStation Magazine英语PlayStation: The Official Magazine. No. 10. June 1998: 12. ISSN 1940-0721 –通过Internet Archive (英语).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Chernov, Matthew. Why George Romero’s ‘Resident Evil’ Film Failed to Launch. Variety. 2016-12-16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8) (美国英语). 
  19. ^ Stuart, Keith. Shinji Mikami: the godfather of horror games. The Guardian. 2014-09-30 [201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8). 
  20. ^ Ferrante, Anthony C.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Director. Fangoria英语Fangoria. No. 171. April 1998: 20–23. ISSN 0164-2111 (英语). 
  21. ^ 21.0 21.1 21.2 Romero Off the Resident Evil Movie. GameSpot. 2000-05-09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3) (美国英语). 
  22. ^ Mes, Tom. Romero's Unseen Evil. Fangoria英语Fangoria. No. 211. April 2002: 19. ISSN 0164-2111. 
  23. ^ Weedon, Paul. George A. Romero (interview). paulweedon.co.uk. 2017-07-17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24. ^ Lupher, Sonia. George A. Romero Archival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tudies in the Fantastic. 2019, 8 (1): 112–114 [2023-07-06]. ISSN 2470-3486. S2CID 213256364. doi:10.1353/sif.2019.0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英语). 
  25. ^ 25.0 25.1 25.2 Harris, Dana. Anderson game to take ‘Resident’. Variety. 2000-10-05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美国英语). 
  26. ^ Games on film. The Guardian. 2002-07-08 [2018-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英语). 
  27. ^ 27.0 27.1 Resident Evil Oral History: Jovovich and Anderson on Zombie Series. Inverse英语Inverse (website). 2017-05-31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英语).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28.11 28.12 Lee, Patrick. Paul W.S. Anderson reanimates a game group of zombies in Resident Evil. Syfy. 2002-03-18 [2022-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4). 
  29. ^ 29.0 29.1 29.2 29.3 Salisbury, Mark. Resident Evil: Girls, Guns and Ghouls. Fangoria英语Fangoria. No. 211. April 2002: 16–21, 82. ISSN 0164-2111. 
  30. ^ 30.0 30.1 30.2 Михаил Попов. Видеодром. Киношедевры: «Обитель зла». Мир фантастики俄语Мир фантастики. 2006-12-03 [201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俄语). 
  31. ^ 31.0 31.1 31.2 31.3 Jones 2002,第10页.
  32. ^ 32.0 32.1 32.2 Dunkley, Cathy. Col TriStar giving ‘Evil’ the eye. Variety. 2001-05-09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7) (美国英语). 
  33. ^ Variety Staff. A Look Ahead. Variety. 2000-10-1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美国英语). 
  34. ^ Harris, Dana. Constantin, Intermedia pact for pix. Variety. 2000-10-18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美国英语). 
  35. ^ Meza, Ed. Slim sked blamed for Constantin loss. Variety. 2001-07-12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美国英语). 
  36. ^ Variety Staff.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August 3, 2001. Variety. 2001-08-03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美国英语). 
  37. ^ Harris, Dana. Screen Gems picks a prez. Variety. 2001-12-06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美国英语). 
  38. ^ Harris, Dana. Sony seeks ‘Evil’ fan posters. Variety. 2001-12-0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美国英语). 
  39. ^ Variety Staff.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Dec. 21, 2001. Variety. 2001-12-21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美国英语). 
  40. ^ Davidson, Paul Davidson. Pictures and News from Resident Evil: Ground Zero. IGN. 2001-05-18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英语). 
  41. ^ lives. The Guardian. 2000-12-07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通过Newspapers.com (英语). Milla Jovovich will star in both Paul Anderson's Resident Evil and Brian Bum's You Stupid Man  
  42. ^ Sykes, Tom. Milla lights up the screen with romantic comedy. Evening Standard. 2000-12-13: 17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通过Newspapers.com (英语).  
  43. ^ Adams, Mark. Film: Out takes. The Mirror. 2000-12-15: 4 [2023-07-09] –通过Gale英语Gale (publisher) (英语).  
  44. ^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Jones 2002,第11页.
  45. ^ Bamigboye, Baz. Milla adds a touch of Evil to her roles. Daily Mail. 2001-05-09: 51 [2023-07-09] –通过Gale英语Gale (publisher) (英语).  
  46. ^ Featurettes - Costumes 2002,第14分钟处.
  47. ^ Fromm, Emily. Milla Jovovich, Paul Anderson Expecting a Baby. People. 2007-04-23 [2023-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英语). 
  48. ^ Mathews, Jack; Hinckley, David. Girlfighter eying 'Evil' role. Daily News. 2000-12-19: 39 [202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通过Newspapers.com (英语).  
  49. ^ Feiwell, Jill. James Purefoy. Variety. 2001-03-07 [2023-07-08] (英语). [失效链接]
  50. ^ 50.0 50.1 50.2 50.3 50.4 Jones 2002,第13页.
  51.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29分钟、第30分钟处.
  52.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30分钟处.
  53.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31分钟处.
  54.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32分钟、第33分钟处.
  55. ^ 55.0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Jones 2002,第12页.
  56. ^ Meza, Ed. New era of prod’n at Studio. Variety. 2001-12-25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美国英语). 
  57. ^ Linder, Brian. Rodriguez Talks Resident Evil. IGN. 2001-06-14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英语). 
  58. ^ Jones 2002,第12-13页.
  59. ^ Teriete, Christian. Glamour statt Gleise unter dem Reichstag. Die Tageszeitung. 2001-08-23: 22 [2023-07-12]. ISSN 0931-90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德语). 
  60. ^ Filming Locations for Resident Evil (2002), in Berlin.. The Worldwide Guide to Movie Locations.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英语). 
  61.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38分钟、第39分钟处.
  62. ^ Featurettes - Set Designs 2002,第16分钟处.
  63. ^ Featurettes - Set Designs 2002,第18分钟处.
  64. ^ Featurettes - Set Designs 2002,第19分钟处.
  65. ^ Featurettes - Set Designs 2002,第17分钟处.
  66. ^ 66.0 66.1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41分钟处.
  67.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43分钟处.
  68. ^ Featurettes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2002,第43分钟、第44分钟处.
  69. ^ 69.0 69.1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0分钟处.
  70. ^ Spence D. More With Marco. IGN. 2003-07-18 [2023-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英语). 
  71.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5分钟处.
  72. ^ 72.0 72.1 72.2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9分钟处.
  73.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5分钟、第6分钟处.
  74.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1分钟处.
  75. ^ Marilyn Manson has ten new songs 'in the works' for new LP. NME.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1-15) (英语). 
  76.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4分钟、第5分钟处.
  77.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1分钟、第2分钟处.
  78.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7分钟处.
  79. ^ Featurettes - Scoring Resident Evil 2002,第2分钟、第3分钟处.
  80. ^ Various Artists - Resident Evil: Music From and Inspired By the Motion Picture Album Reviews, Songs & More. AllMusic.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英语). 
  81. ^ 81.0 81.1 81.2 81.3 Kennedy, Michael. All The Connections To The Resident Evil Games In The Original Movie. Screen Rant. 2020-03-11 [2022-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英语). 
  82. ^ Official "Resident Evil" Site Spotted!. countingdown.com. 2001-03-14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5) (英语). 
  83. ^ Official "Resident Evil" Site to Open in June!. countingdown.com. 2001-05-01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5) (英语). 
  84. ^ Resident Evil Official Rating. countingdown.com. 2002-01-22 [2007-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5). 
  85. ^ RESIDENT EVIL: GENESIS test screening review!. Ain't It Cool News英语Ain't It Cool News. 2002-01-07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86. ^ The Best And Worse Resident Evil Movie. Gamerant. 2021-11-29 [202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87. ^ Harris, Dana. Sony seeks ‘Evil’ fan posters. Variety. 2001-12-07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美国英语). 
  88. ^ Goldstein, Patrick. Marketing Coup: Let a Fan Do the Work. Los Angeles Times. 2002-02-19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9) (美国英语). 
  89. ^ Variety Staff. Weekend Box Office PreviewMarch 14, 2002. Variety. 2002-03-15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0. ^ 90.0 90.1 DiOrio, Carl. Woolly bully at B.O.. Variety. 2002-03-17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1. ^ Kingsley, Simon. Teuton’s Constantin targets U.S.. Variety. 2002-03-19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2. ^ Graser, Marc. H’wood’s new big game hunt. Variety. 2002-04-03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3. ^ DiOrio, Carl. ‘Blade’ slices B.O.. Variety. 2002-03-24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4. ^ Groves, Don. ‘Evil’ is good. Variety. 2002-03-25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5. ^ Groves, Don. ‘Ice’ still mammoth. Variety. 2002-03-26 [2023-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美国英语). 
  96. ^ 2002年興行収入10億円以上番組 (PDF). 日本電影製片人聯盟日语日本映画製作者連盟.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6) (日语). 
  97. ^ 97.0 97.1 RESIDENT EVIL. Rotten Tomatoes.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98. ^ 98.0 98.1 Resident Evil. Metacritic.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英语). 
  99. ^ 99.0 99.1 99.2 Smith, Neil. Resident Evil (2002). BBC. 2002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英语). 
  100. ^ 100.0 100.1 100.2 100.3 Ebert, Roger. Resident Evil. Chicago Sun-Times. 2002-03-15 [2007-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2). 
  101. ^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Elder, Robert K. Movie review, 'Resident Evil'. Metromix英语Metromix. Chicago Tribune.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08). 
  102.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Thomas, William. Resident Evil. Empire.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英语). 
  103. ^ 103.0 103.1 Gleiberman, Owen; Schwarzbaum, Lisa. The Week Reviews by OWEN GLEIBERMAN and LISA SCHWARZBAUM.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2-03-22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英语). 
  104.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索框输入电影原名“RESIDENT EVIL”,页面会自动显示评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6) (英语). 
  105. ^ 105.0 105.1 Holden, Stephen. FILM REVIEW; They May Be High-Tech, But They're Still the Undead.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3-15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美国英语). 
  106. ^ 106.0 106.1 106.2 Foundas, Scott. Resident Evil. Variety. 2002-03-10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美国英语). 
  107. ^ Ebert, Roger. Ebert's Most Hated. Chicago Sun-Times. 2005-08-11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8) (英语). 
  108. ^ Travis, Ben. James Cameron's Guilty Pleasure Lockdown Movie Is Resident Evil. Empire. 2020-05-14 [2023-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英语). 
  109. ^ A Look at the 29th Annual Saturn Awards (PDF). Saturn Awards. [2012-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02) (英语). 
  110. ^ GTA5 Nominees (2004). Golden Trailer Awards英语Golden Trailer Awards.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英语). 
  111. ^ Beierle, Aaron. Resident Evil: Special Edition. DVD Talk英语DVD Talk. 2002-07-20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英语). 
  112. ^ Gross, G. Noel. Resident Evil: SE. DVD Talk英语DVD Talk. 2002-08-02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英语). 
  113. ^ Beierle, Aaron. Resident Evil: Deluxe Edition. DVD Talk英语DVD Talk. 2004-08-30 [2023-07-13] (英语). 
  114. ^ Jane, Ian. Resident Evil: Deluxe Edition. DVD Talk英语DVD Talk. 2004-09-04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7) (英语). 
  115. ^ McWhertor, Michael. Resident Evil Flicks Resurrected, Bundled. Kotaku. 2007-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5) (英语). 
  116. ^ Resident Evil/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Double Feature). Sony Pictur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8) (英语). 
  117. ^ Resident Evil Trilogy 1-3. Amaz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2) (英语). 
  118. ^ Zyber, Joshua. Resident Evil – The High Definition Trilogy. High-Def Digest. 2008-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2) (英语). 
  119. ^ The Resident Evil Collection. Amaz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0) (英语). 
  120. ^ The Resident Evil Collection. Amazon.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1) (英语). 
  121. ^ Resident Evil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Amaz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英语). 
  122. ^ Evry, Max. November 17 Blu-ray, Digital and DVD Releases. ComingSoon.net. 2020-11-18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美国英语). 
  123. ^ 123.0 123.1 バイオハザード. KADOKAWAオフィシャルサイト.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日语). 
  124. ^ 124.0 124.1 Resident Evil: Genesis. Simon & Schuster.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125. ^ Mabius Talks Resident Evil 2. Syfy. 2002-03-04 [2020-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4). 
  126. ^ Holland, Shail & Gerrard 2019,第210页.

引用作品

书籍
杂志
影音
  • Paul W. S. Anderson, Milla Jovovich, Michelle Rodriguez, Jeremy Bolt. Resident Evil Commentary (DVD). Sony Entertainment. 2002 (英语). 
  • Crew. Special Features - Featurettes (Special Edition DVD). Sony Entertainment. 2002 (英语). (说明:“第〇分钟处”指的是相关内容出现在〇分钟0秒至〇分钟59秒之间)
    • Scoring Resident Evil. 事件发生在 第0分钟~第11分钟. 2002. 
    • Zombie Make-up Tests. 事件发生在 第11分钟~第12分钟. 2002. 
    • Costumes. 事件发生在 第12分钟~第15分钟. 2002. 
    • Set Designs. 事件发生在 第15分钟~第19分钟. 2002. 
    • The Making of Resident Evil. 事件发生在 第19分钟~第46分钟. 2002. 
    • Credits. 事件发生在 第46分钟~第47分钟. 2002. 

额外资料

影音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