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头斗山祠

社头斗山祠位于台湾彰化县社头乡,于民国90年(2001年)12月13日公告为历史建筑[1],后来在民国104年(2015年)4月22日改公告为县定古迹[2]。该建筑为萧姓家族宗祠,为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书洋山萧满泰派下子孙所创建[3]

社头斗山祠
位置 台湾彰化县社头乡埤斗村
清兴路19号
坐标23°52′59″N 120°36′18″E / 23.882953°N 120.604925°E / 23.882953; 120.604925
建成时间 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祠堂
社头斗山祠在彰化县的位置
社头斗山祠
社头斗山祠
社头斗山祠在彰化县的位置
详细登录资料

社头乡另有其他萧氏宗祠,其中社头萧氏大宗祠为芳远堂,祭祀萧姓书山派、斗山派与涌山派共同的先祖萧积玉[3]

沿革

社头斗山祠是萧满泰派下子孙所创建,其后人约在乾隆年间来台,于嘉庆年间在埤斗一带建屋定居,而此座家祠则于光绪六年(1880年)时兴建[3]。日治时期昭和九年(1934年)斗山祠有倾圮之虞,于是其管理人萧老曾、萧树只、萧瑞卿等人提议重修,而在家族成员集资之下,在该年春天动工,同年11月完工[3]

二次大战后,斗山祠在民国60年(1971年)进行局部重修,过水廊改为钢筋混拟土[3]。之后在民国75年(1986年)因为韦恩台风导致门厅屋顶受损,屋瓦遂换成水泥屋瓦,后来在民国88年(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时又再次受损[3]。之后萧氏家族于民国91年(2002年)6月30日成立斗山祠祭祀公业管理委员会,并推选萧世裕担任管理人,积极投入重建事宜[2]。而后斗山祠在民国92年(2003年)2月进行修复,政府出资四千余万,该工程于民国94年(2005年)10月28日完工[3][2]

建筑

斗山祠的建筑格局是两进一院双护龙,其第一进是面宽三开间的门厅,有着燕尾脊屋顶,第二进则是祠堂,供奉祖先牌位,于元月十二日与冬至祭祖[3]。两旁护龙之间有着小门,屋顶为歇山顶[3]

祠内保有昭和年间重修时的作品,如狮座木雕与“对场作”的彩绘[3]。而其门厅正门上的太监造型门神则是民国九十五年(2006年)2月聘请李亦兴所绘,而门神手捧官帽与梅花鹿,象征了“加官晋禄”[3]

参考来源

  1. ^ 社頭斗山祠.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 [2011-10-16]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社頭斗山祠.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6) (中文(台湾)).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陈仕贤. 《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 彰化县彰化市: 彰化县文化局. 2006-11: 202、203页. ISBN 978-986-00-7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