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5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也被称为1965年印巴战争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是1965年4月至1965年9月间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战争。为期五个月的战争造成双方数千人伤亡。它在联合国调停下停火,之后发表了塔什干宣言。大部分的战争由两国陆军在克什米尔沿两国边界的地方展开。这场战争的细节,仍然有许多争议的地方。

1965年印巴战争
印巴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965年8月 – 9月23日
地点
结果
领土变更 无永久领土变动(根据《塔什干宣言》)
参战方
 印度
援助方:
 苏联
 巴基斯坦
援助方:
 伊朗王国[1]
 中国[2]
 印度尼西亚[2]
指挥官与领导者
印度 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
贾扬托·纳斯·乔杜里英语Jayanto Nath Chaudhuri
哈巴克什·辛格英语Harbaksh Singh
阿尔琼·辛格
古尔巴什·辛格·迪伦英语Gurbaksh Singh Dhillon
阿尤布·汗
穆罕默德·穆萨·汗
巴克提亚·拉纳
迪卡·汗英语Tikka Khan
努尔·汗
阿夫扎尔·拉赫曼·汗英语Afzal Rahman Khan
兵力

720辆坦克[4]

628门火炮[5]

700,000名步兵[4]

280架战机[6]
756辆坦克[5]

552门火炮[5]

260,000名步兵[4]
伤亡与损失

中立数据[7][8]

印方数据

  • 损失59架飞机[12]
  • 失去322平方公里的领土[13]

巴方数据

  • 8200人战死或被俘[13]
  • 110[14]或113[13]架飞机被毁
  • 500辆坦克被击毁或被掳[13]
  • 失去2602[15]或2575 km2[13]领土

中立数据[7]

巴方数据

  • 19架飞机被毁

印方数据

背景

自1947年8月英属印度分治以来,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多个问题上仍存在争议。 尽管克什米尔冲突是两国分裂的主要问题,但还存在其他边界争端,尤其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贫瘠地区卡奇兰恩。 该问题首次出现于1956年,最终以印度重新控制了争议地区而告终。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通过1954年签署的防务协议从美国获得了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极大地实现了巴基斯坦军事装备的现代化。1962年中印战争失败后,印度军队无论是在人员还是装备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期间,尽管巴基斯坦军队在数量上小于印度军队,但在空中力量和装甲力量方面对印度具有质的优势,巴基斯坦试图在印度完成国防建设之前利用这一优势。

战争过程

 
美国国务院的一封解密信证实,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印控地区存在数百名“渗透者”。 日期为 1965 年战争之前的事件期间。
 
自由克什米尔非正规民兵,1965年战争期间拍摄
 
巴基斯坦的阿扎德克什米尔民兵

巴基斯坦士兵于1965年1月开始在印度控制的领土上巡逻,随后两国于1965年4月8日袭击了对方的哨所。最初两国边防警察都参与了争议地区的冲突,但很快两国武装部队之间就发生了间歇性小规模冲突。巴基斯坦发动“沙漠鹰”行动并占领了坎贾科特要塞边境地区附近的几个印度哨所。1965年6月,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成功说服两国结束敌对行动。 两国于1965年6月30日签署协议,通过国际法院国际仲裁解决边界争议。国际法庭设立了一个分庭来解决这一争端,1968年晚些时候做出的裁决显示,巴基斯坦获得了780平方公里(约301平方英里)的卡奇牧场,而其最初主张的9,100平方公里(3,500平方英里)的土地则被给予巴基斯坦。

1965年9月1日,巴基斯坦发起了一场名为“大满贯行动”的反击,目标是夺取查谟的重要城镇阿赫努尔,该镇将切断印度军队的通讯并切断供应路线。阿尤布·汗计算出,“印度教徒的士气不会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受到超过几次严厉打击” 尽管此时直布罗陀行动已经失败,印度已经占领了哈吉皮尔山口。1965年9月1日凌晨3点30分,整个Chhamb地区遭到大规模炮击。巴基斯坦发起了大满贯行动,印度陆军总部措手不及。巴基斯坦以压倒性的兵力和技术上先进的坦克发动进攻,战胜了印度军队,印度军队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印度的回应是召集其空军来削弱巴基斯坦的袭击。第二天,巴基斯坦进行了报复,其空军袭击了印度军队和位于克什米尔和旁遮普邦的空军基地。印度决定向巴基斯坦旁遮普开放进攻战区,这迫使巴基斯坦军队重新部署参与保卫旁遮普行动的部队。大满贯行动因此失败,因为巴基斯坦军队无法占领阿克诺尔; 当印度决定通过进一步向南进攻巴基斯坦来减轻对克什米尔军队的压力时,这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之一。在山谷中,另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是卡吉尔。卡吉尔镇在印度手中,但巴基斯坦占领了俯瞰卡吉尔和斯利那加-列赫公路的高地。然而,在印军发起大规模反渗透行动后,巴基斯坦渗透者于 8 月被迫撤离该地区。

印度于9月6日越过西部战线的国际边界。9月6日,印度陆军第15步兵师在二战老将 Niranjan Prasad 少将的带领下,在Icchogil 运河(BRB 运河)西岸附近与巴基斯坦的大规模反击作斗争,这是事实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将军的随行人员本身遭到伏击,他被迫逃离他的车辆。第二次,这次成功,试图穿越Ichhogil运河是在拉合尔以东的Barki村( Burki战役)的桥上进行的. 这些事态发展使印度军队进入了拉合尔国际机场的范围之内。因此,美国要求暂时停火,以允许其撤离在拉合尔的公民。

向拉合尔发起的进攻由第1步兵师组成,由第2独立装甲旅的3个坦克团支援;他们迅速越过边境,于9月6日抵达伊乔吉尔 (BRB)运河。巴基斯坦军队控制了运河上的桥梁,或者炸毁了那些它无法控制的桥梁,有效地阻止了印度人在拉合尔的进一步推进。印度Jat团的一个单位,3 Jat,也越过Icchogil运河并占领了运河西侧的Batapore镇(Jallo Mur 到巴基斯坦)。同一天,由巴基斯坦空军 军刀支援的装甲师和步兵师组成的反攻迫使印度第15师撤退到起点。虽然3 Jat的伤亡很小,弹药和储存车辆造成的大部分损失,但上级指挥官没有关于3 Jat捕获巴塔波雷的信息,误导性信息导致指挥部从巴塔波雷和多格雷撤退到 Ghosal-Dial。这一举动给Lt-Col带来了极大的失望Desmond Hayde,3 Jat 的 CO。多格雷最终在9月21日被 3 Jat 重新夺回,这是第二次但在多格雷战役中由于巴基斯坦增援而进行了更加艰苦的战斗。

1965年9月8日,第5马拉塔轻步兵连被派往位于穆纳堡的拉贾斯坦邦武装警察 (RAC) 哨所增援——这是一个距离焦特布尔约 250 公里的战略小村庄。他们的简介很简单。坚守岗位,防止巴基斯坦步兵营越过该岗位。但在马拉塔山(位于穆纳堡)——正如该职位现在被命名的那样——这家印度公司几乎无法在24小时内阻止激烈的攻击。一个由3名卫兵组成的连配备954个重型迫击炮炮台,被命令加强穆纳堡的RAC哨所。巴基斯坦空军扫射了整个地区,并在加德拉公路火车站附近击中了一辆来自巴尔默的铁路列车。9月10日,穆纳宝落入巴方手中,夺取战略要地的努力没有成功。

在 9 月 9 日之后的几天里,两国的首演编队在不平等的战斗中被击溃。被称为“印度军队的骄傲”的印度第一装甲师向锡亚尔科特发起了进攻。该师一分为二,在查温达被巴基斯坦第6装甲师逼退,在遭受近100辆坦克的重创后被迫撤退。

巴基斯坦人通过发起“结束行动”来跟进他们的成功,这迫使印度人走得更远。同样,巴基斯坦的骄傲,第一装甲师,向坎卡兰发起进攻,意图夺取阿姆利则(印度旁遮普邦的主要城市)和双鱼河上通往贾朗达尔的桥梁。

然而,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从未穿过 Khem Karan,到9月10日结束时,印度第4山地师的防御在现在被称为Asal Uttar的战役中瓦解(字面意思是“真实的”答案”,或更合适的英语等价物——“拟合响应”)。该地区因拥有大量美国制造的巴基斯坦巴顿坦克而被称为“巴顿纳加尔”(Patton Town) 。大约97辆巴基斯坦坦克被摧毁或遗弃,只有32辆印度坦克被摧毁或损坏。

拉贾斯坦邦地区的敌对行动于9月8日开始。最初,巴基斯坦沙漠部队和胡尔民兵(皮尔帕加罗的追随者)被置于防御角色,事实证明,他们非常适合这个角色。胡尔人熟悉地形和当地状况,并拥有许多基本的沙漠生存技能,而他们的对手和巴基斯坦军队的战友则不具备这些。胡尔人主要作为轻步兵作战,在印度军队进入信德省时给他们造成了许多伤亡。胡尔人还被用作散兵,骚扰印度人的LOC,这是他们经常在骆驼身上承担的任务。随着战斗在赫尔河上进行,沙漠部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攻击和占领拉贾斯坦邦境内的印度村庄。

战争陷入僵局,两国都占有对方的领土。印度军队在战场上阵亡3000人,巴基斯坦阵亡3800人。印度军队拥控制了1,920平方公里(740平方英里)的巴基斯坦领土,巴基斯坦军队控制了550平方公里(210平方英里)的印度领土。印度占领的领土主要在肥沃的锡亚尔科特、拉合尔和克什米尔地区,而巴基斯坦的土地收益主要在信德省对面的沙漠和克什米尔附近的Chumb地区。巴基斯坦声称它控制了1,600平方公里(620 平方英里)的印度领土,同时失去了1,200平方公里(450平方英里)的自己领土。

 
巴基斯坦陆军阵地,MG1A3 AA,1965 年战争
 
1965年9月,从印度飞机上看到巴基斯坦军刀战斗机在战斗中被印度空军击落。

结果

1966年1月,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这场战争双方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印度称其挫败了巴基斯坦支持的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的恐怖活动和叛军,而巴基斯坦则称印度对巴基斯坦的领土野心被成功遏制。但《塔什干宣言》仅是一个停火协定式的文件,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因为该宣言没有解决印巴之间的领土纠纷和水资源分配纠纷,这为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埋下了伏笔。

参考

  1. ^ Rubin, Barry.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16. ISBN 0-19-502805-8. 
  2. ^ 2.0 2.1 Pakistan :: The Indo-Pakistani War of 1965.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pril 1994 [2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7). 
  3. ^ Indo-Pakistani War of 1965. Global Security. [2012-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9). 
  4. ^ 4.0 4.1 4.2 4.3 4.4 4.5 Rakshak, Bharat. Page 15 (PDF). Official History. Times of India. [2011-07-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9).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SIngh, Lt.Gen Harbaksh. War Despatches. New Delhi: Lancer International. 1991: 7. ISBN 81-7062-117-8. 
  6. ^ T. V. Paul 1994,第107页.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Thomas M. Leonard. Encyclopedia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Taylor & Francis. 2006: 806– [2011-04-14]. ISBN 978-0-415-9766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6). 
  8. ^ Indo-Pakistan War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1). 
  9. ^ Tucker, Spencer. Tank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ABC-CLIO. 2004-01-01 [2016-01-01]. ISBN 97815760799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英语). 
  10. ^ 10.0 10.1 Praagh, David. The greater game: India's race with destiny and China. McGill-Queen's Press – MQUP, 2003. ISBN 0-7735-2639-0. 
  11. ^ 11.0 11.1 Johnson, Robert. A region in turmoil: South Asian conflicts since 1947. Reaktion Books, 2005. 2005. ISBN 1-86189-257-8. 
  12. ^ 12.0 12.1 The Sunday Tribune – Spectr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ibuneindia.com. Retrieved on 2011-04-1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O' Nordeen, Lon. Air Warfare in the Missile Age.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5: 84–87. ISBN 978-0-87474-680-8. 
  14. ^ 1965 War: A Different Legacy: ALL THINGS PAKIST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kistaniat.com (1965-09-06). Retrieved on 2011-04-14.
  15. ^ 1965 War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kistan army (2009-09-01). Retrieved on 2011-04-14.
  16. ^ Tucker, Spencer. Tank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ir Impact. 2004: 172. 
  17. ^ Rakshak, Bharat. Page 22 (PDF). Official History. Times of India. [2011-07-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