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区 (巴格达)
33°18′27″N 44°23′25″E / 33.307577°N 44.390259°E
绿区(阿拉伯语:المنطقةالخضراء,al-minṭaqahal-ḫaḍrā)是巴格达国际区最常使用的名称。 这是伊拉克巴格达中部卡尔卡区的一个10平方千米(3.9平方英里)的地区,是美国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的政府中心。 伊拉克临时政府所订的官方名称是国际区,但绿区仍然是最常用的术语。 对比的红区指的是巴格达的外围部分,或者宽松地指非现场军事以外的所有无担保地区。绿区和红区两个术语都属于军事术语,不过广泛地在各种场合被使用着,除美国之外,包含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大使馆,美国大公司总部均坐落于绿区中。
历史
绿区是位于伊拉克首都中心的一个重兵镇守的区域,曾经是伊拉克政权的总部所在地,也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行政中心。[1]该地区最初并非政府官员住宅区,但设有多个军事基地、政府部门和总统府[2],其中包括萨达姆·海珊和其家人居住的共和宫,是萨达姆·海珊主要的权力中心。该区域在2003年4月美国军队占领巴格达期间经历了一连串激烈的战斗。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前,由于预期美军将对该地区进行空中轰炸,萨达姆和许多高级居民都已疏散。随着美军接近巴格达,大多数剩余的居民也因担心被联军逮捕或遭受反对派伊拉克人的报复而逃离。[3]一些没有逃离的原居民继续居住在该地区,但其中许多人也是非法占据者,称其为“215公寓”。[4]
战斗开始时联军的空袭导致巴格达市中心许多建筑物被遗弃,随后抵达的联军临时管理当局认为这些建筑物非常适合联军管理者使用。重建小组负责人杰伊·加纳将他的总部设在了前共和宫,其他别墅则被政府官员和佣兵团占领,最终约有五千名官员和佣兵团在该地区定居。这些被遗弃的建筑物不仅对联军有吸引力,也吸引了无家可归的伊拉克人。[4]他们大多数是在战争前就无家可归或居住在贫民窟的城市贫民,认为入住这些空置房屋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认为既然他们不是复兴社会党人,他们就有和联军当局一样的权利占领这些空置房屋。截至2009年,仍有大约五千名伊拉克人在绿区居住。[5]
进出绿区的通道由一小支美军部队控制守卫著各个检查站,此外还有一个由格鲁吉亚共和国联军士兵组成的营也负责守卫进出绿区的检查站。[6]绿区完全被高混凝土爆破墙、T型墙和带有刺铁丝网围起来,只有通过少数几个由联军控制的进入控制点才能进入[7],绿区的南部和东部由底格里斯河保护,阿尔巴塔什·塔姆兹桥(直译:七月十四日桥)是从这一侧进入绿区的唯一通道(以前政权上台的日期命名)。[8] 正是由于这种安全措施,绿区成为巴格达最安全的地区[7],俗称“泡泡”。[9]
绿区经常受到叛乱分子用迫击炮和火箭炮的袭击,但这些袭击造成的伤亡很少。2004年10月,绿区遭到两次自杀炸弹袭击,摧毁了市集和绿区咖啡馆。2007年4月12日,一枚炸弹在伊拉克国会餐厅爆炸,造成国民对话前线成员穆罕默德·阿瓦德死亡,22人受伤,其中包括一位副总统。从2008年复活节到2008年5月5日,绿区几乎每天都遭受火箭和迫击炮袭击,造成许多平民和军事人员伤亡。根据《今日美国》的一篇文章[10],火箭和迫击炮袭击的高比例来自萨德尔城。2008年4月6日,两名美国士兵在绿区内遭到火箭或迫击炮袭击而死亡,另有17人受伤。2020年1月8日,两枚喀秋莎火箭击中绿区内部。[11]
自从主权移交给伊拉克后,许多绿区设施已移交给新伊拉克政府,而绿区仍然是西方私人佣兵团的基地,也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埃及大使馆的所在地,如美国的常驻大使馆位绿区南部,俯瞰底格里斯河。2009年1月1日,改称国际区的绿区全部控制权皆已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但该区仍然不对公众开放。 [12]2015年10月4日后绿区对公众开放,但有一定限制;[13]2018年12月10日,绿区的部分区域首次对公众无限制开放。[14]
照片
-
巴格达绿区
-
巴格达清真寺
-
巴格达红区
-
巴格达红区
-
Gold Dome (or Golden Dome)
-
共和宫
-
未完工的复兴党总部(萨达姆·侯赛因的审判地点)
参考文献
- ^ Allawi, Ali (2007). The Occupation of Iraq: Winning the War, Losing the Pea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p. 371. ISBN 978-0-300-11015-9.
- ^ Johnson, Chalmers (2006). Nemesis: The Last Days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Metropolitan Books. p. 160. ISBN 978-0-8050-7911-1.
- ^ Langewiesche, William (November 2004). Welcome to the Green Zon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05-14.. The Atlantic.
- ^ 4.0 4.1 Dabrowska, Karen; Hann, Geoff (2008). Iraq Then and Now: A Guide to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Bradt Travel Guides. p. 208. ISBN 978-1-84162-243-9.
- ^ Filkins, Dexter (2009). The Forever War.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p. 279. ISBN 978-0-307-27944-6.
- ^ Nordland, Rod; Williams, Timothy (July 28, 2009). Iraq Force Soon to Be a Coalition of On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22-09-05.. The New York Times.
- ^ 7.0 7.1 Baghdad Green Zon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9-09-11.. GlobalSecurity.org.
- ^ Holihan, Michael (2007). The Epiphany Deception. Xulon Press. p. 74.
- ^ Lipman, Jana (2008). Guantánamo: A Working Class History Between Empire and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221
- ^ Stone, Andrea. Mortars, rockets raise Baghdad tensions. USA Today. May 2, 2008 [May 4,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 ^ Small rockets land near Baghdad's heavily fortified Green Zone. CNN.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 Londoño, Ernesto. At Midnight, U.S. Leaves Republican Palace, Green Zone to Iraqis.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 2009 [200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0).
- ^ Baghdad's heavily-fortified Green Zone opens to public. BBC News. October 4, 2015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 ^ Baghdad's Fortified Green Zone Opens to Public After 15 Year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0, 2018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5).
外部链接
- Editorial: Reading Press Releases Live From The Green Zone. The Common Ills.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3).
- Interview (Transcript): Johnson, Nicholas ("Nick") (编). The Nature of the Beast: Interview with a Contractor. Shadewhile.com. July 31, 2012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6).
- Interview (Transcript): Rajiv Chandrasekaran. Live Q&As: Imperial Life in the Emerald City: Inside Iraq's Green Zon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18, 2006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7).
- Interview (Video): Washington Post's Rajiv Chandrasekaran discusses life in the Green Zone along with his book, Imperial Life in the Emerald City. ScribeMedia.Org. December 20, 2006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