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惇曧
罗惇曧(1872年—1924年)[1],字孝遹,号以行,又号瘿庵,晚号瘿公。广东省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人。清朝及中华民国诗人、剧作家。[2][3]
生平
罗惇曧于同治十年(1872年)生于顺德大良一个仕宦世家。其父罗家劭为清朝翰林院编修。罗惇曧幼承家学,早年就读于广州万木草堂,与陈千秋、梁启超等人同为康有为弟子。后转到广雅书院,受广东学政张百熙赏识。1899年27岁时,获选优贡,保送上京,入国子监。1905年33岁应考经济特科,成绩优秀,授邮传部司官。[2]
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北京政府的总统府秘书、国务院参议、礼制馆编纂等职。后在袁世凯称帝前夕弃政从文,久居北京,以卖文卖字为生。[2][3]
1924年深秋,罗惇曧逝世,享年52岁。病逝前,他立下遗嘱,禁止家人将自己平生所任官职写入墓志铭,墓碑仅写“诗人罗瘿公之墓”。罗惇曧葬于北京西山。[2]
罗惇曧晚年十分贫困,后事由义子兼学生程砚秋独力承担。据说,罗惇曧希望墓碑由陈散原书写,程砚秋乃于罗惇曧死后第二年拜见陈散原,求书“诗人罗瘿公之墓”七字,酬以五百金作润笔。陈散原拒收润金,题写了七字,并且赠诗一首:“湖曲犹留病起身,日飘咳唾杂流尘。斯须培我凌云气,屋底初看绝代人。绝耳秦青暗断肠,故人题品费思量。终存风谊全生死,为放西山涕数行。”[2]
才艺
罗惇曧以诗文驰名,与梁鼎芬、黄节、曾习经合称 “岭南近代四家”。其诗早年学习李商隐,后参白居易和陆游。罗惇曧的书法,字体自唐碑化出,参以米芾之神韵。齐白石有诗句赞其行草曰:“天马无羁勒,惊蛇入草芜。”[2]
罗惇曧搜集当代史料。他在梁启超主编的《庸言报》开设一专栏,专写近世掌故。著有《庚子国变记》
、《德宗承统私记》、《中日兵事本末》、《割台湾记》、《拳变余闻》、《中俄伊犁交涉始末》、《太平天国战纪》等。[2]
罗惇曧精通京剧,善编剧,留下了记述京剧历史及研究的《鞠部丛谭》。他与京剧演员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友好。其中,他对程砚秋提携最大。1921年,罗惇曧开始为程砚秋编写剧本,直至1924年病逝,共编写十多个剧本,包括《梨花记》、《南安关》(即《龙马姻缘》)、《花舫缘》(又名《三笑缘》)、《孔雀屏》、《红拂传》、《玉镜台》(又名《花筵赚》)、《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金锁记》。[2][3]
中华民国初年,齐白石自湖南到北京,罗惇曧欣赏其画艺,结为至交,四处为其扬名。徐悲鸿22岁时,持康有为的推荐信来到北京,罗惇曧赞赏其画作,当即致函教育总长傅增湘,建议批准其官费留学法国。傅增湘亲自接见徐悲鸿,经考核后同意了徐悲鸿的申请。在徐悲鸿留北京等待出国期间,罗惇曧还经常邀其听戏,并作诗为其扬名。[2]
著作
- 《瘿庵诗集》,附有《瘿庵诗外集》
- 《宾退随笔》
- 《鞠部丛谭》
- 《庚子国变记》
- 《德宗承统私记》
- 《中日兵事本末》
- 《割台湾记》
- 《拳变余闻》
-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
- 《太平天国战纪》
他也是《清史稿》中的《交通志》的主要执笔者。
家庭
联
挽张百熙联
万方声一慨,吾道欲何之,正气沦亡,岂独才人多涕泪;穷年忧黎元,太息肠内热,英灵来往,忍亡公等系安危。
挽张之洞联
只鸡敢忘桥公语;好士今无六一贤。
挽黄远庸联
早知平等冤亲,何必分明问仇者;熟计苟全性命,愿将愚鲁祝来生。
清才赋鹦鹉;奇恨郁鸱夷。
生夺其命,死污其名,彼何人者;以文累身,以智速祸,宁非天耶。
挽蔡锷联
沟水刺船回,惜别公园曾几日;危棋急劫后,仗谁沧海遏横流。
挽于式枚联
国故罗胸,惜哉不就横云稿;陆居无地,凄绝难寻野史亭。
挽潘博联
填海矢精诚,乃以文人坚自晦;义师出权变,不为功首怆予心。
挽杨士琦联
追思便坐深谈,太息时闻忧国语;每想退闲高致,伤心忍读泛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