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攻击性

1963年康拉德·洛伦兹著作

《论攻击性》(德语:Das sogenannte Böse zur Naturgeschichte der Aggression,所谓的邪恶:攻击性的自然史)是一本出版于1963年的著作,作者为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作者于序章中写道:“本书的主题为攻击性,也就是人类与野兽,针对种内其他个体的战斗本能。”(第3页)。

《论攻击性》
Das sogenannte Böse
原名Das sogenannte Böse
作者康拉德·洛伦兹
类型书面作品[*]
语言德语
主题行为学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梅休因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3
出版地点澳洲
中译本出版日期1986
媒介印刷 (精装版平装版)
页数273
规范控制
ISBN978-0-415-28320-5
OCLC72226348

本书曾多次被拿出来重新讨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有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等各领域的学者,大部分的批评针对其把在非人类生物上的发现套用到人类之上。

出版史

论攻击性初版是由德文撰写并出版于1963年,于1966年出版英文翻译本[1],本书再版多次且被翻译成至少12种语言[2]。本书于1986年由远流出版社出版繁体中文翻译本,书名为《攻击与人性》。

书中内容

生来如此

根据本书作者洛伦兹,动物,尤其是雄性,以生物学角度来看,天生就是被设计来竞争资源的,竞争行为必须被视为自然选汰的一部分,尤其是攻击性会导致死亡与重伤,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攻击性扮演着这么一个角色,它甚至能导致物种灭绝。

然而,洛伦兹并没有提到攻击行为比其他较为和平的行为(如求偶),来得更有力量,更加有效,更是剧烈,相反地,他反对将攻击性划分为“正面”本能(如爱情)的“对立面”,他把攻击性描述为其他本能的基石,与其在动物沟通中扮演的角色。

水工模型

洛伦兹也讨论了人类的种内暴力与谋杀的行为,讨论了情绪及本能压力与释放的“水工”模型(Hydraulic model),水工模型的概念来自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劳论兹的水工模型中,将攻击性视为一种没有缘由且不断累积的力量,最终一定会被释放,洛伦兹的水工模型概念接受度低,接受度较高的是另一个模型,其将攻击性视为无法达成欲望与目标之挫折的反馈。

仪式化

劳伦兹在书中提到,攻击行为的仪式起初的原则是将利益最大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倾向于固定的形式,直到最后,其表现出的行为可能完全是象征性的,也丢失了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取而代之的新功能是沟通,劳伦兹写道:

因此,虽然这种煽动性讯息在渎凫埃及雁中可以用文字解释为“把他赶走!攻击他!”,在潜水鸭中,它却代表“我爱你”,在某些族群中,如赤膀鸭赤颈鸭中,讯息的意义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意思可以是“你是我的英雄,我信任你。” [3]

对书的回应

支持

J. L. Fischer 在 1968 年于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期刊回顾了这本书,将其誉为“拥有独特灵魂的动物行为学家所著作的迷人书籍”,能够“困扰大部分的社会或文化人类学者”,Fischer特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论点”,也就是种内攻击行为是“人类的本能,就如同多次在其他物种中所出现的一般”;而洛伦兹于书的开头中,根据自身经验所写道的对于非人类动物的论点,Fischer将其称为“极具说服力且发人深省”。Fischer提到,洛伦兹意识到了文化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他却低估了其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Fischer反驳洛伦兹将人类攻击性的本能视为“单纯的打斗”的论点,他评论“洛伦兹真该把那些针对他著作的愤怒评论引用到他的论点中。”

Edmund R. Leach 于 1966 年在纽约书评上将此书与 Robert Ardrey 的著作《领地法则》(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英语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做比较,他评道《论攻击性》“并不是多么卓越的成就,但却谨慎且合理,然而 Ardrey 的著作就只是单纯的恼人又愚蠢[4]”,Leach 写道 Ardrey 只着眼于领域性,洛伦兹却着重于证明“动物的攻击性只不过单纯被称作‘邪恶’罢了,其行为所衍生的结果是正面的,或至少是中立无害的[4]”,Leach 也因此质疑洛伦兹将动物与人类的攻击性混为一谈的正当性,前者遵循着固定的仪式型态,而后者却极为复杂[4]

心理健康研究者 Peter M. Driver 于 1967 年在《冲突解决法》(Conflict Resolution)中回顾了本书、Ardrey的著作、Claire Russell 与 W. M. S. Russell 的著作《人类行为:一个全新的观点》(Human Behavior A New Approach),他评论了那些反对本书的人,他认为,S. A. Barnett、T. C. Schneirla英语T. C. SchneirlaSolly Zuckerman英语Solly Zuckerman 是动物行为学的专家,但往往受欢迎的评论都是由“其他领域的专家”所提出。Driver 提到洛伦兹用以解释人类“失控的攻击性”的论点强而有力,Driver 同时也反驳本书对世界大战中的百万死伤的看法,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比起非人类动物中有限的种内互斗,攻击性更像是种间不受控制的侵略行为,就如同掠食者与猎物。Driver 最后总结,动物行为学可以在解决冲突中做出贡献,就如同神经生理学及心理学[5]

批评

动物学家 Richard D. Alexander 与 Donald W. Tinkle 于1968年在 BioScience英语BioScience 期刊中比较本书与 Ardrey 的《领地法则》,提到了没有太多书像它们一样如此频繁的被回顾,以及,“在支持方与反对方中都充斥着这么多的愤怒[6]”,在 Alexander 与 Tinkle 的看法,这是因为两位作者都尝试诠释一个敏感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性,及其受演化影响的程度。他们说道,《论攻击性》是出自于一名专业动物学者的个人评论,然而《领地法则》却是一本由非生物学家所著作,有足够证据支持其论点的书,他们认为,这两本书试图“重燃一个无意义的争论,也就是先天本能与后天学习的差异[6]”,两书都包含了一些“非演化的及反演化的的议题[6]。”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在 1972 年于纽约时报上写道,洛伦兹的理论“复杂且有些模棱两可[7][8]”,Fromm 认为从某个角度来看,洛伦兹的确在佛洛伊德失败的地方成功了,也就是洛伦兹关于攻击性的水工模型,内化的本能,比佛洛伊德更为合理,佛洛伊德的反热情理论(opposed passions)的论点包括生活的动力(drives for life, "eros"),及死亡或毁灭(death or destruction, "thanatos"[7]),然而,Fromm 提到动物行为学家尼古拉斯·廷贝亨(Nico Tinbergen)反对水工模型理论,而洛伦兹本人也在 1966 年“改进”其理论,但在英文译本中却没有呈现[7],Fromm 从神经科学中引用证据,他认为攻击性是“必要的防卫”,是动物或人类在受威胁时所激发的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其反应是由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就决定的特定大脑区域所控制[7]

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在《论人性》(1978年)中反驳洛伦兹与弗罗姆从根本上就是错的,他列出了一系列的攻击性分级,每级都分别对应自然选汰,他同时提到,从基因上来看,攻击性是最不稳定的特征之一。他保留了“攻击性是一种取得必须资源控制权的方式”的论点,在族群控制中作为一种“密度依变因素”(density-dependent factor)。他反驳了佛洛伊德与洛伦兹的“驱动-释放”模型(drive-discharge),其模型认为替代性的攻击活动(如战斗类型的运动)可以降低战争的可能性,他引用 Richard G. Sipes 的“文化模式”(culture-pattern)模型来支持他的论点,其模型显示战争与替代性的活动从根本上就不同。比起“不断在容器中累积压力的流体”,威尔森将攻击性比喻为“一群各式各样,随时准备和加入的催化剂反应,早已存在的化学物质”[9]

人类学家 Donald Symons英语Donald Symons 在其著作 《人类的性演化》(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中指责洛伦兹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论点[10]

演化生物学家理查‧道金森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1976年)中形容洛伦兹是一位“对物种有益”的人,他批评《论攻击性》中关于攻击行为有益于“保存物种”的循环论证,也就是“最强壮的个体才有繁殖的可能性”,道金森认为,族群选择的概念对洛伦兹的影响极大,导致他“很明显地没有意识到他的论点违背了正统的达尔文理论[11]。”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1. ^ Das sogenannte Böse zur Naturgeschichte der Aggression, Original edition : Verlag Dr. G Borotha-Schoeler, 1963 ("So-called evil, Toward a Natural History of Aggression").
  2. ^ On Aggression, by Konrad Lorenz. WorldCat. [18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3. ^ Konrad Lorenz. On Aggression. Psychology Press. 2002: 61–. ISBN 978-0-415-28320-5. 
  4. ^ 4.0 4.1 4.2 Leach, Edmund R. Don't Say 'Boo' to a Goos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5 December 1966 [18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5. ^ Driver, Peter M. Toward an ethology of human conflict: a review (PDF). Conflict Resolution. 1967, 9 (3): 361–374 [2019-01-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6). 
  6. ^ 6.0 6.1 6.2 Alexander, Richard D.; Tinkle, Donald W. A Comparative Review | On Aggression by Konrad Lorenz; 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 by Robert Ardrey. BioScience. March 1968, 18 (3): 245–248. JSTOR 1294259. 
  7. ^ 7.0 7.1 7.2 7.3 Fromm, Erich. The Erich Fromm Theory of Aggression. The New York Times. 27 February 1972: 14 [18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8. ^ Fromm, Erich. 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3. ISBN 978-0-8050-1604-8. 
  9. ^ Wilson, E. O. On Human N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01–107. ISBN 978-0674634428. 
  10. ^ Symons, Donal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78. ISBN 978-0195025354. 
  11. ^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1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9, 72. ISBN 978-0198575191. 

Template:Natur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