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匈国,又称作穿匈国穿胸国穿胸国,是《淮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称作穿胸民,其人都有一个贯穿胸口到背后的大洞[1],在《山海经·海外南经[2][3]中有所记载。

图出自《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第九十卷》

记载

 
明朝,胡文焕《山海经图》

大禹治水时期,曾召见天下诸神于会稽山,吴越山神防风氏后到,禹杀之。后来洪水平息,禹乘坐龙车巡游海外各国,经南方时,防风神裔见之而怒射禹,此时雷声大作,二龙驾车飞腾而去,防风神裔知道闯祸,便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念其忠诚可嘉,便命人将不死草塞在死者胸前洞中,使之死而复生,而成为贯匈国来由[4]

元代周致中《异域志》记载穿胸国在盛海东方,其人胸前皆有大洞,尊贵者不穿衣,命令卑者以竹木贯胸并抬之[5]

注释

  1. ^ 高诱注云:“胸前穿孔达背。”
  2. ^ 《山海经·海外南经》:“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
  3. ^ 郭璞《山海经图赞》:“铄金洪炉,洒成万品。造物无私,各任所禀。归于曲成,是见兆朕。”
  4. ^ 艺文类聚》卷九十六引《括地图》:“禹诛防风氏。夏后德盛,二龙隆(降)之。禹使范氏(《博物志》作‘范成光’——珂)御之以行,经南方,防风神见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龙升去。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瘗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国。”
  5. ^ 《异域志》:“穿胸国,在盛海东,胸有窍,尊者去衣,令卑者以竹木贯胸抬之。”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贯胸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