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尼莱亚里沃尼
赖尼莱亚里沃尼(马达加斯加语:Rainilaiarivony;1828年1月30日—1896年7月17日)是马达加斯加伊默里纳王国首相[1]。
赖尼莱亚里沃尼 | |
---|---|
马达加斯加首相 | |
任期 1864年7月14日—1895年10月14日 | |
前任 | 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 |
继任 | 赖尼特辛巴扎菲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828年1月30日 伊默里纳王国Ilafy |
逝世 | 1896年7月17日 法属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 (68岁)
配偶 |
生平
1861年,腊纳瓦洛娜一世逝世,太子腊科托继位,史称拉达马二世,在位期间,拉达马二世试图缓和其母亲腊纳瓦洛娜的严厉政策,加强与英法等国的外交关系;但赖尼莱亚里沃尼与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兄弟等贵族及平民组成的联盟却希望终止君主绝对权力,反对拉达马二世的政策,最终在1863年发动政变刺杀了拉达马二世[2]。拥立王后腊博多为女王,史称腊佐赫里纳[3],赖尼莱亚里沃尼被任命为总司令,兄长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为首相。从此君主专制让位于首相专权,国王权力被首相架空,一如中国魏晋时期的霸府政治和越南后黎朝的郑主府僚。
1864年,赖尼莱亚里沃尼又与腊佐赫里纳发动政变,罢黜了兄长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并将他放逐到马达加斯加高地南方的贝齐寮部落[4]:422,赖尼莱亚里沃尼遂成为首相并与女王政治联姻[4]:48-54。其先后任职腊佐赫里纳、腊纳瓦洛娜二世、腊纳瓦洛娜三世3位女王的首相达31年,并且都迎娶了她们,成为国家实际上的主宰[5]。在其领导下的马达加斯加政府亦致力于与法国、英国及美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并向这些国家派出了使节团;1863年,马达加斯加宣布废除与法国签署的《朗贝尔特许状》及1862年签订的《塔那那利佛条约》,这引起了法国的极大不满,法国拒绝废约;后来,马达加斯加政府为此向后者支付了120万法郎作为赔偿,从而使法国废除了条约[6]。1865年,英国获准向马达加斯加派遣使节,英国人也可以在马岛购置田产[7];1866年,美国被允许在马岛东海岸的图阿马西纳建立领事馆,两国更于翌年签署了首份商业公约[8]。
参考资料
- ^ 宁骚. 赖尼莱亚里沃尼.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0).
- ^ Metz, Helen Chapin.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Madagascar.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94年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英语).
- ^ Samuel Pasfield Oliver. Madagascar: an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account of the island and its former dependencies, Volume 1. 英国伦敦: Macmillan. 1886年: 124-126. OCLC 5140327 (英语).
- ^ 4.0 4.1 Chapus, G.S.; Mondain, G. Un homme d'etat malgache: Rainilaiarivony. 法国巴黎: Editions Diloutremer. 1953年. OCLC 1687892 (法语).
- ^ 郑耀群. 马达加斯加. 《西亚非洲》. 1984-10-27, (1): 72. CNKI XYFZ198405016 .
- ^ 李安山. 《马达加斯加—法国条约》. 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2-01-20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 ^ William Edward Cousins. Madagascar of to-day. A sketch of the island, with chapters on its past history and present prospects. 英国伦敦: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895年. OCLC 2891239 (英语).
- ^ A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of Recognition, Diplomatic, and Consular Relations, by Country, since 1776: Madagascar.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英语).
前任: 赖尼沃尼纳希特里尼奥尼 |
马达加斯加王国首相 1864年7月—1895年10月 |
继任: 赖尼特辛巴扎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