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超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9月16日) |
鲍超(1828年—1886年),字春亭,后改春霆,四川省奉节都里六甲安坪藕塘人。湘军名将,领清军扫荡太湖周边太平军数十万,立大功获封一等子爵。
鲍超 | |
---|---|
大清赠太子少保头品顶戴湖南提督一等子爵 | |
字号 | 字春亭,后改春霆 |
谥号 | 忠壮 |
出生 | 道光八年(1828年) 大清四川省奉节都里六甲安坪藕塘 |
逝世 | 光绪十二年七月(1886年) 大清四川省 |
亲属 | (子) 鲍祖龄 |
经历 | |
生平
鲍超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湘军名将,不识字,但作战勇猛,很为曾国藩重用,所部“霆字营”,驻军布防于皖南,护卫湘军于祁门司令部,为太平军所忌惮畏惧;封赠太子少保,官拜浙江提督。
鲍超虽作战勇猛,但军纪败坏,郭嵩焘说他“所过残灭如项羽”。[1]陕西巡抚刘蓉曾写信给曾国藩,庆幸“霆军”不入陕:“鲍军无意西来,所过又多残暴,诚不愿其复至,恐如梳如篦,遂至如剃,则困苦尤所难堪。”[2]曾国藩的好友王柏心之子王家仕更痛斥鲍超“军无纪律,旌旗所过,仅存焦土”,“至若一时将帅,使东南数千里民之肝脑涂地,而诸将之黄金填库,民之妻孥亡散,而诸将之美女盈门。”。[3]
1867年正月15日,淮军主将刘铭传与鲍超的霆军约定于巳时(上午九时)会师湖北尹隆河(永隆河),进击捻军,未料刘军争功提前于弗晓卯时(上午五时)即朝战场开拔,途中遇伏,总兵唐殿魁、田履安阵亡,刘铭传本人几乎被俘虏。随后,鲍超的援军即时出现拯救了淮军,清军反败为胜。 此役清军歼灭捻军部众近万人,捻军共约八千人,军马五千匹被俘,史称尹隆河之战。 经此战后,朝廷问责,刘推卸责任致使霆军遭朝廷不公遣散处份,鲍超愤极去职,退出军队十一年之久。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红卫兵捣毁鲍超墓。
逸事
- 咸丰二年(1852年),广西提督向荣在湖北宜昌招兵,组建“川勇营”,超应募入伍,初当伙伕。
- 英勇,屡建战功,咸丰四年超被调至曾国藩洞庭湖水师“长龙军舰”任哨长。
- 1856年秋,曾国藩认为已是副将的鲍超可统领大军,令超至长沙招兵,组“霆字营”一万五千兵员。
- 鲍超曾被太平军包围,请求曾国藩急派援兵救助,却苦于不识字,只会写自己名字,所部兵士亦无人识字。鲍超灵机一动,急忙写一鲍字,再以毛笔画了一堆圆圈,围着“鲍”字,飞信给曾;曾收信呵呵笑言:“鲍超被围了,要我们去救他!”,派援兵出,遂得救。
- 参加过500场以上战役,身被伤108处,与满人多隆阿并称为猛将,在湘军阵营有“北多(多隆阿)南超”赞誉。
于1861年夏起鲍超统湘军扫平太湖流域金坛县的金坛之战,消灭太平军近二万名尤为著称,鲍也被视为曾国藩系湘军直属本部军,至战争后期1862年左右起,湘军才自原鲍超带领,改成曾国荃与李鸿章领兵至1864年六月结束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