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鹨

一种鸟类

黄腹鹨学名Anthus rubescens),又名褐色鹨,为鹡鸰科鹨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分布于北太平洋两岸的小型鸣禽。由马马杜克·坦斯托尔于1771年在其著作《大不列颠鸟类学》(Ornithologia Britannica)中首次描述。[2] 它曾被归类为水鹨的一个型态。在北美洲被称为“美洲鹨”,而在欧亚大陆则称为“黄腹鹨”。

黄腹鹨
指名亚种, 摄于 俄勒冈, 美国
Anthus rubescens - 黄腹鹨 - XC111042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鹡鸰科 Motacillidae
属: 鹨属 Anthus
种:
黄腹鹨 A. rubescens
二名法
Anthus rubescens
TunStall, 1771
异名

Anthus pensilvanicus
Anthus spinoletta japonicus

卵, 威斯巴登博物馆

描述

如同大多数其他类,黄腹鹨是一种外观平淡无奇的物种,通常可以见到它在地面上四处奔跑。rubescens亚种(或美洲鹨)上部呈浅灰褐色条纹,胸部和侧腹呈模糊的浅黄褐色条纹。腹部为白色,喙和腿呈深色。japonicus亚种(或#日本鹨日本鹨)上部较深,腹部条纹更粗黑,腿呈红色调。[3][4] 它的叫声是尖锐的sip声。[4]

测量数据:[5]

  • 长度: 16厘米
  • 重量: 22克
  • 翼展: 24厘米

分类

其学名来自拉丁语Anthus是草原小鸟的名称,种名rubescens意指“微红色”,源自ruber,即“红润的”。[6]

目前认可的四个亚种属于两个主要群体。牠们之间的形态DNA序列差异相当显著,经进一步研究后可能被视为不同物种:[4][7]

  • A. r. rubescens(Tunstall, 1771)美洲鹨 – 繁殖于加拿大北部,向东延伸至格陵兰和美国东北部,冬季迁徙至中美洲。
  • A. r. pacificus -(Todd, 1935) 繁殖于太平洋山脉(从阿拉斯加到俄勒冈),冬季迁徙至墨西哥西部。繁殖于阿拉斯加南部的鸟类有时被认为是不同的亚种A. r. geophilus.[8]
  • A. r. alticola -(Todd, 1935) 繁殖于落基山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南部到加州),冬季迁徙至墨西哥。
  • A. r. japonicusTemminck & Schlegel, 1847日本鹨西伯利亚鹨 – 繁殖于东古北界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日本)。

该物种与欧洲岩鹨A. petrosus)及水鹨A. spinoletta)关系密切,这三种曾经被视为同一物种。它们可以通过叫声和一些外观线索区分,但岩鹨和黄腹鹨不同域分布,除非作为迷鸟出现,而黄腹鹨与水鹨的分布区域仅在中亚的少数地区重叠。[3][9][10]

Anthus rubescens - Buff-bellied Pipit - XC111042

行为

黄腹鹨的两个亚种都是候鸟。黄腹鹨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过冬,从北美南部到中美洲大西洋海岸也有其过冬分布。[11] 至少对于黄腹鹨来说,其冬季活动范围在20世纪似乎向北扩展,且鸟类在冬季栖地停留的时间似乎减少了。例如,在俄亥俄州北部,该物种在1900年代(10年代)迁徙期间(5月和9月/10月)被记录为“不常见”,但现在被认为是一种“广泛的候鸟”,可以在3月至5月和9月下旬至11月之间看到,许多鸟类实际上在这么北的地方过冬。亚洲的鸟类主要在从巴基斯坦东部到东南亚的地区过冬,偶尔在北至云南的地方发现,也有一些鸟类在日本全年居住或只进行短途迁徙。美洲和亚洲的亚种分别是西欧东欧的罕见迷鸟。[4][12][13][14]

像其近亲一样,黄腹鹨是食虫动物[15] 黄腹鹨的繁殖栖地为苔原,但在繁殖季节之外,它出现在植被稀少的开阔区域,类似于水鹨A. spinoletta)所偏好的地点。[4]

繁殖:从配对到幼鸟离巢

黄腹鹨在繁殖地融雪期间到达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配对。事实上,雄鸟会一对一地争斗,以赢得雌鸟并在整个繁殖季节与其配对。它们也为无雪的巢位进行争夺,这些地方更适合筑巢。此时非常关键,因为融雪意味着节肢动物数量的增加,这是黄腹鹨的主要食物来源。争斗和配对结束后,筑巢是下一步。巢通常位于地面上的干燥或湿草地,一般有某种保护,但从不放置在灌木或树上。[16][17] 理想巢的材料取决于巢区周围的情况,通常由莎草、枯草或新鲜细草构成,有时还有一些马毛。[17] 黄腹鹨需要面对的最后挑战是巢的成功率。巢经常成为蚂蚁或鹰类等掠食者的目标。如果这一关卡成功度过,则可能会产下一颗蛋。[17] 如果环境条件(如温度和巢址)不理想,雌鸟不会产卵。如果首次尝试失败,产卵的时间将缩短。一般来说,黄腹鹨在融雪后的4至5天内(4月到5月)持续产卵,直到7月中旬。之后,雄鸟的睾丸缩小,雌鸟拒绝任何交配行为。每窝的卵数通常为5颗,但这可能会随着降雪、父母的繁殖能力和掠食情况而变化。[16] 卵的孵化期为13–14天。[18][19] 在此期间,雌鸟不会离开巢,但对周围的任何动静反应敏锐。她会通过唱歌与雄鸟交流,雄鸟则会给她带来食物并捍卫领地。雏鸟孵化后4或5天,身体瘦小,呈蓝灰色,只有次级羽毛。第一周,雌鸟会护巢,但双亲都会喂食牠们。7天后,幼鸟准备离巢,但在离巢后的14天内,父母仍会喂养牠们。最终,幼鸟会与其他幼鸟组成小群,开始独自行动。[17][19]

状态

黄腹鹨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常见的物种,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它并未被认为是受威胁物种。[1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1. ^ Anthus rubescen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3. [26 November 2013]. 
  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unstall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 ^ 3.0 3.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lstrom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4. ^ 4.0 4.1 4.2 4.3 4.4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vensso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BTO BirdFacts | Buff-bellied Pipit. app.bto.org. [2020-09-29] (英语). 
  6.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Christopher Helm. 2010: 49, 339. ISBN 978-1-4081-2501-4.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Zink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Lee, Cin-Ty. Siberian (A. r. japonicus) versus American Pipits (A. r. rubescens, pacificus, alticola) in basic plumage. www.surfbirds.com.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1-28). 
  9.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azarenko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Leonovich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 ^ 11.0 11.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iucn status 11 November 202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enninger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ang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OO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5. ^ American Pipit. Audubon. [2024-04-22] (英语). 
  16. ^ 16.0 16.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Norment, C.J 200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7. ^ 17.0 17.1 17.2 17.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ickwell, G 194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endricks, P 200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9. ^ 19.0 19.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na.birds.cornell.edu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