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脉冲星

黑寡妇脉冲星(英语:Black Widow Pulsar,编号 B1957+20)距地6500光年(2.0 kpc),是一颗和褐矮星以轨道周期9.2小时互绕组成食双星毫秒脉冲星,并且每次环绕有约20分钟的恒星食。该脉冲星发现于1988年,是当时第一个已知的食双星中的脉冲星[1]

Black Widow Pulsar

影像中蓝色和绿色部分是发现黑寡妇脉冲星区域的可见光影像。绿色是以H-α波段观测到的弓形激波。红色和白色是以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X射线波段下拍摄到的次级激波结构。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星座 天箭座
星官
赤经 19h 59m 36.77s
赤纬 +20° 48' 15.12"
视星等(V) 20.4
特性
B−V 色指数0
天体测定
详细资料
自转1.667 ms
其他命名
GVCS QX Sge, PSR J1959+2048, PSR B1957+20
参考数据库
SIMBAD资料

概要

对该系统普遍的理论解释是褐矮星伴星正被中子星主星产生的强大磁场、高能粒子风、或伽马射线所摧毁,因此主星得到了“黑寡妇”的别称。之后,其他类似的天体也被发现,并且由毫秒脉冲星和正被吸收中伴星组成的联星系统也可称为黑寡妇脉冲星。

之后天文学家以H-α波段观测到该系统的弓形激波存在,并以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X射线波段下拍摄到的规模较小的次级激波,表示弓形激波的前进速度约时速1百万公里[2]

2010年天文学家推测该系统中子星的质量下限为 ,上限则可能是 。如果上限值是确定的,黑寡妇脉冲星的质量将会超过已确认质量最大的PSR J1614–2230英语PSR J1614–2230,不过仍在欧本海默极限[3]

行星

脉冲星有一个亚恒星伴星,可能是褐矮星。

图集

以下两幅图是黑寡妇脉冲星本身和其周边状态的艺术想像图:

参考资料

  1. ^ Fruchter, A. S.; Stinebring, D. R.; Taylor, J. H. A millisecond pulsar in an eclipsing binary. Nature. 1988, 333 (6170): 237–9. Bibcode:1988Natur.333..237F. doi:10.1038/333237a0. 
  2. ^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data for B1957+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Van Kerkwijk, M. H.; Breton, R. P.; Kulkarni, S. R. Evidence for a Massive Neutron Star from a Radial-Velocity Study of the Companion to the Black-Widow Pulsar Psr B1957+20.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1, 728 (2): 95. Bibcode:2011ApJ...728...95V. arXiv:1009.5427 . doi:10.1088/0004-637X/728/2/95. 
  4. ^ The Extrasolar Planet Encyclopaedia — PSR B1957+20 b. exoplanet.eu. [202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Black Widow Pulsar行星系统[4]
成员
(以距离排序)
质量 半长轴
(AU)
轨道周期
(day)
离心率 倾角 半径
b 22 MJ 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