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国立东华大学/存档1

羅克斯在话题“关于合并条目的建议”中的最新留言:9年前

回应网友的指正

感谢各位网友支持本项目的建置,使得这个条目不流于小弟我的单打独斗。可能因为敝人才疏学浅,编辑条目常受两位先进指教、更正。有幸参与知识的分享,得以在网络交流智慧是我参与维基百科的最大动机。但可惜的是两位除了杂志有以意见表达,其他的内容没有做删去的说明,深怕自行更正会冒犯他人心血。 基于如此,对于两位网友前辈的指正特地参考他们所编辑频率最高的条目,以之攻错。

兹将本次的编辑内容及想法条列如下:

  • 简介部分,之前因为篇幅较小时一直将所有内容合并于开头,而今蒙各位先进前辈指正,篇幅渐渐增大,参考两位网友常为编辑的海洋大学页面,因该是为了精简开头所进行的,故将本条木的地理及实际情况做简单交代后,将原先较为琐碎的内容移至简介篇。
  • 引用2001远见出版社之杂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类似的评鉴在台湾并不多,而我特地将出版年份标于最前方,试图让读者自行判断其价值,而不敢妄自尊大,自己来判断其资讯是否有用。但既然有朋友不甚喜爱,身为条目的新加者的我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意予以删除。
  • 至于其中一位网友二次将此条目的类别改为“国立地区型综合大学”,而我没于讨论中表明回复原因在此表达抱歉。而我在此说明之所以更动回原来内容的原因。
由于搜寻教育部网站难以寻找到关于地区型大学的列表,且东华大学的官方网站的介绍将自己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故删去了“地区型”三个字。但根据< 推动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审议原则>中提到
衡酌国内大学发展绩效及整合计划之规划,国内研究型大学应以三主轴发展;北部将以台湾大学为核心,中部则为清华、交通大学为主,南部则以成功大学为主,并鼓励其与中山大学等之整合。
其中没有提到东华大学,据此不敢将“研究型”三字贸然夹加于此条目。而除本条目外,前辈还有对嘉义大学条目进行此项更改,可能是前辈有其他资料足以佐证,希望能够获得资料,以待确认。希望此项内容能另开主题讨论
RE
1.东华并未在教育部91年“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7校名单中。
2.东华并未在教育部94年“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17校名单中。
3.东华之设校乃在于平衡东西部之产物.由于1990年以前东部没有一所大学,因此在花莲在地人士多方陈情与奔走之下,1989年8月4日行政院长李焕指示教育部在东部创办国立大学。据闻大学设立之时,由于东部没有一所国立大学,因此取花莲、台东各一字叫做“花东大学”。为典雅之故,取“花”古字“华”,故校名于1991年定案为“华东”大学。
  • 列出了第一及第二项,请问哪些才是研究型大学呢(根据教育部五年五百亿的网址,只有12校[1])?还是我找到的那五所才是呢?抑或是获得卓越计划的学校呢?在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只敢将其大学评鉴为7个等级,而不敢只以研究型与非研究型作区分,原因便在于各校会有研究特色之不同,不容易全盘的否定一所学校个别领域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将经费从本来只补助2,3校到今日用一大堆的企划书及名目扩大拨款的原因。当然这也造成了资源不集中,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问题(题外话)。
  • 再者,五年五百亿中也只提到“国际一流大学计划旨在选取具发展潜力之大学一至二所.....顶尖研究中心计划以大学内的研究中心(或领域)当为发展特色,而以学校为申请单位,大学根据其优秀领域,与其他大学研究中心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您说哪一个才是研究型大学呢?若您执意要把这个连教育部的模糊其词的政令宣传名词拿来使用,建议您创建一项研究型大学的条目,接受大家的意见。而第三项我看不出来有什么意思,是指东部的东西一定比较差吗,那北部人会怎么想南部呢??还尚祈您解释。(讨论记得要加签名喔,语法在上面,最好是申请一个账号一起来编辑维基百科这个世界 ^^)—Yewail 2007年7月16日 (一) 20:11 (UTC)

RE:RE:
1.所以在任何方面东华都不是研究型大学.
后来当然所有国立大学都不甘愿当非研究型大学.

2.东华大学的设立是一县一大学之区域地名大学之最早起源.
后来当然所有学校都不甘愿当区域型大学.

3."教育部将经费从本来只补助2,3校"? 教育部有这样过吗?

  • 校歌部分,参考其他条目完整的大学(台大),做出简单解释。
  • 吉祥物部分,因为学校文件中并没有吉祥物的条目,但在官方网页与各项校内活动中,时常将环颈雉是维吉祥物,故备注部分句子。
  • 至于遣词用字部分,已详阅海洋大学篇幅,试图了解应有的拿捏,希望能在讨论区给我更多指教。

Yewail 2007年5月16日 (三) 21:53 (UTC)

(:)回应:不入流的自慰,依据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统计,2009年台湾共有31所大学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世界排名,东华大学全未入榜,科研能力落在14间私立大学(包含私立科大)之后,连知名烂校国立联合大学都不如,可谓研究能力极端孱弱,打破该校学生自认为“比私立大学强大”的迷思。[1]

关于高评会“近五年台湾地区WOS论文统计”

平均引用次数的列表在该月刊中已经出现争议,最终未列名的结论农业学门召集人苏仲卿教授说:“学门中的科目有热门、也有冷门,若是被引用次数偏高,应视集中在哪个部分,否则热门学科研究多,平均被引次数当然就高。其次,系所与学门是否互相配合也应加以斟酌。评鉴中心最后决定此次不公布平均被引次数,仅公布论文发表数、被引次数两项指标。”
但维基百科不是政令宣导工具,但因害怕维基百科便成PTT(苦笑),仅条列了教员数,陈述客观事实。
更多的讨论欢迎直接到我的讨论页沟通。
Yewail 2007年6月12日 (二) 16:16 (UTC)

RE:原文无教员数资料,请问阁下教员数资料从何而来? 请问加上教员数有何意义?
  • 教员数可至东华研发处之人力数据库取得,教育部公报也有资料。之所以列出教员数的原因如上面所述。在评议委员之中便有歧见。而不将平均引用次数列出的折衷方案便是列出教员数。由于这是纯数据的引用,没有将平均数算出,将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我想是不错且不偏颇的方法。而这也能避免苏仲卿教授所担心小规模学校的总数会吃亏的问题了。详见当期的杂志。—Yewail 2007年7月16日 (一) 20:24 (UTC)

RE:RE:
A.关于教员数:
1.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的计算跟教员数完全无关,请仔细了解.

 論文平均被引用次數=總引用次數/總論文篇數.

2.苏仲卿教授及其报告未提及您所说的教员数的问题,他提及的是论文平均被引用数与冷热学门的问题,规模小的学校本就是在总体学术战力上居劣势,但规模较小但战力强的学校,自会在篇数上胜过规模较大但战力弱的学校.一个该领域专任教授数仅10人的学校跟数百人的学校,谁强谁弱,篇数上自见真章.
3.WOS的统计资料是2002~2006年(5年).请问东华研发处之人力数据库,跟教育部公报的之教员数资料的是否时点相同?
4.WOS的统计不是依科系.例:无数学系的学校会在数学学门中进入排名.您确定原文中的发表SCI论文作者跟您的教员吻合?
5.既原文无教员数资料,就不应擅自插入外源资料,否则您可证明确定两组资料能够完全吻合.

基于以上5点,本人不认为您列出的教员数有意义,但本人对您的想法完全尊重,但还请您更深一层了解思考.──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219.80.70.125讨论贡献)于2007年7月17日 (二) 08:40加入。

锁什么锁

维基想要拼过google我看,早点去睡作梦还比较实在,为何要锁一个月以上不能动,管理员真是烂。 我看以后维基百科都管理员给你自己编好了~ (:)回应,请先阅读Wikipedia:不适合维基百科的文章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7年8月31日 (五) 09:24 (UTC)

关于合并条目的建议

  • (-)反对:虽然两所学校已合并,但应该将花师的条目留做“历史上存在的国立大学”而做为保留,花师近60年的历史难道要因为被合并而抹煞在维基百科中?目前条目中将花师的历史沿革和相关过往几乎都删除光光了。--罗克斯留言2015年9月15日 (二) 12:21 (UTC)
返回到“國立東華大學/存檔1”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