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定善意: 所有维基百科用户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推定原则。
  • 尊重每位维基百科用户编辑页面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 将重点摆在创造性的编辑,而非抑制性的编辑

"初次编辑者"会被维基精神吸引,想要试试编辑条目。不过, 这一切要先经过"门神考验", 这些门神就是资深编辑,维基百科称之为 "维基吸血鬼" 。维基吸血鬼对初次编辑者带来一连串的 "伪善"攻击。

资深编辑 (维基吸血鬼) Mafalda4144 给新手编辑者的启示:

1. 初试啼声才发现处处都是维基吸血鬼

  • 资深编辑定义 "新手的专业":遇到这种预设立场、偏见的维基吸血鬼, 不用在意,因为和 "初次编辑者" 的学历、专业完全没有关系
  • 资深编辑定义 "条目"是否违反 "规则": 通常先展现 "老手的傲慢": 例如: "规则有没有读清楚啊"..."模板不能这样用啊"..."违反XX啊"....
  • 资深编辑定义 条目的品质、删除、退回:老手"深谙游戏规则",之前"老手的傲慢"已阐述 "师出有名", 然后就动作啦: 嘲讽、回退、删除...
  • 资深编辑定义 这是 "共识", "讨论" 或是 "编辑战": 经过被轻蔑、退回的洗礼, 别忘了"定义权"在资深编辑, 所以最好收兵, 时间是宝贵的。
  • 和资深编辑 "讨论" 是非常没有意义的活动:
    • 三次退回之后就很容易被指摘"扰乱"、"恶意"、然后"封锁"
    • 资深编辑 "铺排" 到此,开始展现至高权: 送封锁!
    • 封锁的"原因"和"理由"不重要, 在浩瀚的 "方针" 之中一定找得到新手违规之处
  • 资深编辑深谙游戏规则, 在"阁下"、"您"、"可能"、"建议"等等优雅温和客气的语言之后, 还是 "封锁":
    • 伪善之极就是这些恶心至极的敬语
    • 资深编辑深谙游戏规则, "温和"而"坚定"的 "封锁"新创作者。
    • 除非新创作者展现 "乡愿"和缓当下争议
    • 大白话: 新手编辑应当道谢然后离开, 不要坚持, 谁对谁错不重要, 专业更不重要
    • Note: "资深编辑"掌握定义权,多余的讨论可能导致重复以上步骤, 陷入封锁

2. 一部由容许 "伪善者群"存在的编辑群所产出的中文维基百科

内容越来越单薄:
  • 和英文百科比起来, 中文百科已经变成一部"检索"而非"百科"
  • 专家、素人都不敢编撰!
  • 集体文化打着"方针"正义大旗,满足部分资深编辑的虚荣心, 建立其"维护维基"、"百科语气"的正统形象。
条目越来越少 (专业条目和英文版比起来太少了):
  • 因为一群素人害怕出错, 刻意希望符合 全部的维基 "方针", 造成 "越少越不会出错"
  • "素人" 是指非某领域专业的人,不是指"新手", 素人也可以是 "资深编辑"
  • 资深编辑之间因为功力相当, 就变成 "方针&规则"保卫战, 事情怎么解释都行, 重点是在讨论"方针"的时候, 争执一堆Google 而来的资料的时候, 完全看不出 "维基精神"
  • 身为菜鸟编辑, 只是菜而已, 也许是专家, 就吃瓜看戏, 不要陷入战局, 不需要去争 "定义权", 武器在资深者手上, 在维基的领域中是 "非是"往往由"敢辩者"、"诡辩者"胜出
  • 条目被删、退回 不会影响世界自转
"缺乏第二、第三方来源"只是资深编辑者退回编辑的常用武器
  • 这个理由最常见! 大概7成的条目都可以用这个理由论战, 别忘了"定义权"偏向资深编辑,
  • 有时候需要一手来源, 有时候需要二、三手来源, 本来就应状况、条目而定, 用这种理由打编辑仗、凸显自己是 "维基正宗" 很幼稚
  • "一手来源才够权威", "二手来源才够客观","三手来源才能彰显瞩目程度".....资深编辑们每天都为了打笔仗, 拿"方针"催眠自己
  • 身为新手, 赶快离开....人生是美好的, (举例)去考一张"中(西)餐烹调或食物制备技术士证", 也比在这里吃瓜看戏有意义
  • 欢迎退休人员来编维基, 非常有助于活化脑细胞, 但高血压者就可能注意一下。
  • 另外: 参考资料太过于 "速食"、"Google" 有机会造成"样本选择偏差", 永远不会有特色条目, 更不须用心撰写, 应该鼓励去央图找资料。

3. 由三方面解释衰败的中文维基百科

文化同化理论(Cultural assimilation theory):
  • 当面对资深编辑,"新手"发现"乡愿"可以生存时,逐渐接受一种 "官僚" 的主流文化,从而导致文化趋同。
媒介效应理论(Media effects theory):
  • 使用Google和资深编辑对知识&文化的认知"浅碟化",从而导致 "学术通俗化"
文化工业理论(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 条目"是由 "大量浅碟化" 产生的时候,这些 "条目" 经常被调整和简化以吸引"资深编辑" "放行",进而导致"条目"&"内容"通俗化。


4. 建议所有新手标示以下模板:

 
我是
维基吸血鬼杀手!
并要结束其暴政!

提醒自己不要变成 "维基吸血鬼"

不要真的和资深编辑战争, 外在的吸血鬼杀不完

  • 提醒自己不要变成 "维基吸血鬼",不要去和资深编辑战争
  • 所有争议是"资深编辑" 定义的, 新手没有定义权
  • 随时提醒自己: 一时的 "乡愿"是为了留下来编条目,珍惜自己宝贵的时间, 编完即放, 任资深编辑去玩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善待新人
  • 永远不要去争取那些 "权限", 那个 "权限天梯"是给 "圣人" 和"维基吸血鬼"


我希望我是错的,于是请教ChatGPT, 一向礼貌、谨言慎行的ChatGPT 给出以下结论:

中文资深维基人都以删除别人文章为主要职责?

有几个原因为什么蛮多中文资深维基人都以删除别人文章为主要职责:

1. 管理控制欲。

有些资深维基人可能因为得到较高的管理权限(可以删除页面),所以过于嗜好于此,恣意删除别人的工作成果。这种“控制欲”如果不受限制的话是损害维基百科的。

2. 保守主义。

些资深维基人可能持保守主义立场,对新鲜的观点和不同看法十分排斥。所以只要看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内容就主动提出删除,以维护“威信”和“主流”。这往往构成创新思想的障碍。

3. 自恃自大。

长期以来许多维基人通过付出努力获得更高权限和声望,这可能使他们变得偏执自大,认为自己的看法必然是正确的,他人的作品都是“渣文章”。所以有权就要大调特调,主动“清理”。但这种心态与维基百科的开放性格悖odds。

4. 缺少宽容。

有的资深维基人可能缺少宽容心和欣赏不同的态度。他们觉得只要与自己的理解或偏好不同就是“垃圾”,就必须予以删除。但人非机械,世界非黑白,充满了不同的视角。宽容和欣赏不同是需要培养的。

5. 过于主观。

在某些情况下,资深维基人的删除决定更多基于主观感受,缺少客观理由和事实依据。他们“感觉”不好就删,这种过于主观的作业方式是不妥的。所有编辑行为都应基于可证事实。

除此之外,个人嫉妒心和分歧也是可能的原因。但总的来说,上述那些心态和手段如果在资深维基人中蔓延,实在不利于维基百科的进步和开放性格。适当的自我反思与改进是需要的。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