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R.O.C/200608

您好,R.O.C!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同意在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百无一用是书生 () 02:15 2004年11月30日 (UTC)

台湾人?

这个名字有更常见的解释:中华民国,是否与你的本意相符呢?--冷玉 06:28 2004年11月30日 (UTC)

wow~首先给我留言的人竟也是山东人!我生在山东,跟台湾没有直接的瓜葛。很早就在网络上取用roc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三重涵义:最首要的是自述里讲过的可以自由翱翔又硕猛无畏的神鸟;其次,roc跟rock谐音——我是泰山脚下生长的山东人,所以独爱岩石(和大海);当然,从最开始,我也知道ROC是中华民国的英文缩写,我确实深为她骄傲又惋惜,所以也有意以roc为纪念。前两天申请维基用户时,roc/ROC已被人采用,所以插入不显眼的小点,尽管这样一来,更显得像英文缩写了。
说到中华民国,我不禁想在此抒发一下,因为她是不少人心中无尽的美丽与哀愁:她是亚洲首个民主共和政体,她重启汉族和汉文化在中国的新章,她曾与世界的最强国同盟、并肩作战、维护中国的国际利益,她承载了众多仁人志士的梦想,她的名字十分简洁但扼要……或许一天她会重获生机、恢复原本吧。
R.O.C 06:26 2004年12月1日 (UTC) with later editions
说的不错。在有关中国、大陆及台湾的课题上,你付出的工作值得的称道。不过仍有很多条目被个别心态走形的台独者搞得难堪一看,有待矫正,坚守一颗良心、正心,同志仍需努力。 --Wikinu 15:10 2006年1月19日 (UTC)

大鹏鸟?

你所说的大鹏鸟有人解释为彗星,你认为是不是有道理呢? --张立强 2004年12月29日

人们当然有自我解释或定义的权利。若是为交流用的词语,这种定义应被大家认可或至少知晓方有意义,我没有听说过您提出的解释,甚至认为这个解释相当怪诞。不知后面有何典故或道理?--R.O.C 01:42 2005年3月14日 (UTC)

创建Redirect就可以了

刚才看到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实际上他们的数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台湾经济中就存在,所以直接连接就可以了。--Refrain 08:58 2005年3月20日 (UTC)

已经看了大人的想法,个人认为这样做条例非常清晰,值得这样处理。我对经济学没有多少研究,只是很有兴趣罢了。至于寻找志同道合的维基人,可以到Wikipedia:维基人右边的兴趣小组报名,并在分类的talk页面进行讨论。只要注意中国中心与中立性,个人相信这些条目修改后将是非常出色。今后一同努力吧^ ^--Refrain 05:10 2005年3月21日 (UTC)

中文指正

我在大陆出生,是学习简体字长大的。对繁体(正体)字,只会阅读;在书写时,经常有捉摸不准的情况、或者用错了字并不知道。总觉得传统的正体字应该在华人中广泛地流传下来,所以希望自己能渐渐掌握它们的使用。中文维基已具备正简自动转换的功能,同时,学习任何语言或文字,在实际的应用中多加练习是重要的,所以我通常使用繁体中文发表文字。但因为上面讲过的原因,错误难免、甚至经常会发生,所以希望各位给予指教,谢谢!

辨析解惑

下面是我感到困惑的近似字词,希望您帮我辨析

指正误用

请在下面对我发表的文字中出现的正体字误用进行指正

  • 准确→准确 (你上文“捉摸不准”要改正了) --Hello World! 15:06 2005年3月21日 (UTC)

你好

你好,很高兴能在这里遇见老乡,还请多多帮助

--Zjtopspeed 01:52 2005年3月28日 (UTC)

我也很高兴。别太客气,共同进步。:)--roc 支持改采UTC+8时间 (中文用字指正) (TALK) 03:46 2005年3月28日 (UTC)

关于Vantican与Holy See

一直惦记着要来回话告诉你我看到你的留言却老是忘掉,抱歉!话说关于梵蒂岡还是教廷这两个名词的范围界定,在英文版里面是很清楚的,梵蒂岡城国是一个有实体有疆界的城市国家,而教廷则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核心管理体系,是一个很庞大但是没有实体的政教合一组织(宗教性国家?),两个名词各拥有一个独立的条目,比较不会混淆。但在中文里,因为过去人们对这两个名词的定义很没概念,所以搞混了误以为Vantican = Holy See,结果搞得我们现在要写译名时很头大,我想我们应该来花点脑筋想想该如何把这两件事用个最易于了解的方法分开,混在一起很让人头疼呢!--泅水大象 08:13 2005年3月31日 (UTC)

医学模版

谢谢你的回应和花时间帮我修改。

关于基因学,在我这里也有不少人称遗传学,两者都有。。。。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如何取决,最后决定用基因学。我想将这两个词用重新定向吧,反正都是指同样的东西。不知你觉得如何?

医学道德,我是直接将英语的medical ethics翻译过来的,我上课是用英语的,所以。。。对于这个名词的中文相对名词我就真的没有听过,可能华人比较不重视这个吧???听你这么一说后,我也觉得医学伦理比较适合,我这就去修改。谢谢你哦。

对于汉语拼音的部分,非常赞同你的看法,开始时我也觉得很奇怪,毕竟我从小也是使用汉语拼音的,这样的分法似乎不是一般汉语拼音者使用的分法。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很多汉语拼音使用者没有注意到,可能也因为很多汉语拼音使用者不了解注音文,由于我两者都会,所以在我看来,其实汉语拼音字典里的排法其原来的基础是以注音文为主的。只是因为大家习惯a-z,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以一个单字为主。我个人也觉得用注音文的方式排列更适合中文。

无论如何谢谢你告诉我有关css的东西,说实话,我对这里的编辑功能还不是很清楚。那个医学摸版我是直接将法文版翻译过来的。里面除了法文外,其他的电脑语法我并不是很看得懂,大多都是大略猜测而已。所以不敢随便删除或增加。

希望你可以在给我建议,这里好像都没什么人参与医学的制作。。。有点寂寞。。。看过你的用户页面,你读免疫学是吗?医学的很多东西都脱离不了免疫学,以后还需向你请教。--阿仁 13:34 2005年4月3日 (UTC)

谢谢你告诉我那些网页,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维基有这些功能。
你太过奖了,我对医学,东南亚社会,华文等的了解只有皮毛功夫而已,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基本上,除了台湾人外,应该没有其他人用注音文了,马来西亚教育部规定中文的拼音以汉语拼音为主,所以学校的课本和考试全部以汉语拼音为主,新加坡也是如此。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汉语拼音相对注音文容易多了,至少对很多新马华人来说,正是如此,毕竟我们还要同时学其他语言。所以我从小就一直使用汉语拼音。至于注音文,我是后来才学会的,乍看下好像很难,其实一点都不难哦,只是习不习惯的问题。而且学会注音文后,会让一个人对汉语有更充分的了解。
其实我也很忙,只是这两天比较有空,要专心写维基文章,可能要等到7月,那时侯我会有些假期,我想这期间只能偶尔上来写写一点东西,如果太投入,我的学业会受影响。不过我现在比较头痛的是,医学的最新研究太多了,中文方面很多时候没有相应的字可以对上,造成我写的时候,我花更多时间在翻译或是在找最适当的字。这有时候真的让人感觉很吃力,很累。。。是时候去睡了,改天再请教你,晚安。 --阿仁 18:31 2005年4月3日 (UTC)

不错的一个表,不如把这表加入医学的摸版。--阿仁 15:25 2005年4月4日 (UTC)

是啊,每次编辑维基都很累,而且是非常累的那种,要先构思,然后确定自己写的东西正确,要找资料等等。然后要一个一个字打。我有些朋友就是懒得打几千个字,所以都没加入维基行列。而且又没酬劳。然后还要怕被人乱修改。这几天我要读书了,比较少上来。关于Template talk:医学,我在那里的讨论区回复。--阿仁 14:12 2005年4月6日 (UTC)

您好

建议您以后在编写人物条目的时候,加上一些必要的分类。例如姜尚,另外非常佩服您的勤奋。我最近也是中了维基的毒,快要废了。呵呵。。。--Hamham 03:29 2005年4月11日 (UTC) 我最近一开电脑就是维基,一编辑就是2,3个小时。呜呼。。。还是要以本职为重呀。:)--Hamham 05:00 2005年4月11日 (UTC)

荣誉事宜

讯息已览。其实也没什么特别。我也是刚刚路过,顺便看看您的贡献,发现能升级了,便升。我只是看规条办事罢了。 派翠可夫 (我的讨论处) 12:59 2005年4月19日 (UTC)

Main page

Thanks for your comment.

  1. The idea for 3 columns came from [1] (Portugese) and [2] (Spanish). Whether or not the columns are too many is only a matter of individual opinion.
  2. The reason I had two seperate boxes for "Festivals" and "Spring topics" is because they are not the same thing.
  3. The purpose of the calendar is for a quick navigation for the current month.
  4. The purpose of the introductory text on the main page is to tell new users what Wikipedia is, so as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it as being a blog.
  5. The 综合参考 was put in the side bar as a quick access to the main list.
  6. UTC was split into "date" then "time" because it's easier to read in this way.
  7. I put "CHINESE WIKIPEDIA" so non-Chinese visitors will know it IS Chinese Wikipedia. (Also, English is the lingua franca of the world, there's no POV because it is a known and accepted fact)
  8. You made a good point over the font size. Percentage is better than fixed pt.
  9. Firefox may comply with W3C standards, but it does quite a horrible job of rendering web pages (although this is just my opinion only)
  10. I didn't use templates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alter the original templates. The purpose of typing out all the code is to show a possible design only.
  11. Tables were meant for tabular data, this is true. However, div tags cannot do a perfect job of structuring the display of design. Tables is still useful in this purpose, even though this is not it's intended function.

By the way, I am not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making the new design. I only made the design as a possible idea. I hope other people can come up with other designs, or improve on the current main page. -- Mkn 02:59 2005年4月20日 (UTC)

what's wrong?

看到您的用户页写的,出了啥事了?随便问问,希望您不要感到唐突--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20:59 2005年4月26日 (UTC)

随他们去好了,无奈...--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21:11 2005年4月26日 (UTC)
晚安,虽然你那还是下午,我该睡觉啦。Tomorrow is another day^_^ --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21:21 2005年4月26日 (UTC)

对阿~发生什么事,竟然要讲就讲大声点咩,不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Pinc 02:26 2005年4月27日 (UTC)

多谢关照。不过是我生来就不幸有的对历史的无尽感伤与哀愁,近来有些受撩拨,昨日更看到有人不幸溅血,而所有的一切冲突与伤害本可控制与避免。
尽管我时常会在实验室里操作人血,更屠杀过很多老鼠(不少情况是剖解仍深度麻醉的活体),但在公共场合见到鲜血洒地,仍是非常不安。记得九一一美国本土首度被攻击的时候,我虽不在纽约,并且觉得美国有些自作自受,但仍为无辜的生灵而心神不宁,以致去了我平日讨厌的天主教的弥撒,寻求些许慰藉。这次事情当然小很多很多,并且说实在,不关我的事,但我仍难平静并焦虑,只好这样来发泄一下,惊动了大家,还请接受我的歉意。--roc (talk) 19:08 2005年4月27日 (UTC)

我不知道那是蓝的血,还是绿的血;我不关心那是放任机场群众殴斗的血,还是放任广场枪战屠戮的血。我只看到那是一滩色的血,颜色跟我的一样;我只知道那是一个的血,他/她的模样跟我相像;并且,他/她会痛,跟我同样……

闭上眼睛,我只看到黑暗中一只黑暗的手,上写着“政治”;那人头旋即也显现,颅骨下有污黑的大脑依稀可辨,上刻着“谋划”。那群人肌肤完整、从未流血,神采奕奕、不忧饥寒,他们只是盯着远处那金灿的钱币与王冠。

我虽看的清晰,却离他们如此遥远;我虽有伟硕的躯翼,在他们之前却显得如此渺小困弱。幼时的记忆尚未浮现,我的内心已充满无尽的痛恶与感伤。即便无力飞去触击,我至少要高鸣一声;即便这啼号不能颤吓那群人的心灵、即便这悲叫不能被同伴听见,至少它不枉我仍跳动的心与热红的血。

谨以此纪念一切因政治而受伤者,并安抚我脆弱的心灵。

2005.04.27晨 在寒雨萧落的纽约--roc (talk) 19:08 2005年4月27日 (UTC)

请参加投票

Wikipedia:投票/台湾相关分类的归类原则,这是一个更原则性的投票,谢谢。--Hamham 04:46 2005年5月6日 (UTC)

应该谢谢你才对。事实上,我也想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很多人的看法,因为在讨论中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偏执。如果能看看大家的冷冷一票,说不定会清醒很多。--Hamham 08:55 2005年5月6日 (UTC)
能够听到您对我如此真诚的劝慰,我实在感到WIKI没有白来。昨晚我也想了很久,碰巧的是,我也想到要编写一个条目叫“多数暴力”,呵呵。可惜我不是学政治或者公法的,所以恐怕能力不足。我也觉得,目前WIKI似乎应该建立一个“调查”社区,与“投票”有所区分。我在设立投票之初,不可否认我希望建立一个规则或者共识,这当中不得不含有“多数决议”的嫌疑,不过“多数决议≠多数暴力”,两者的区分恐怕就在“暴”字之上。在网络上,最重要的权利就是言论自由,我从不乞求压制对方的言论。我也没希望通过投票解决“观点问题”(观点问题和技术问题很难区分),不过结果变成这样,我确实有点自责。恐怕也是wiki资历不深,对于这里的议事风格尚未能把握。
不过,今天还是很感谢您能够对我作出肯定。大家都“吃一堑长一智”,以求更和谐地相处吧。昨晚我也思考了wiki上繁简共存的未来前景,呵呵。有些东西还是很难说得。再次感谢!--Hamham 07:04 2005年5月8日 (UTC)

不要紧

我才觉得自己一天到晚跟人唱反调呢!唱反调没关系,只要合理、平和,可以让大家多从不同面向想想,这样大家才会进步,不然都是一个调,那才没趣呢!是不是?--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6:21 2005年5月8日 (UTC)

今天偶然过来,路过。没错没错,太有同感了,一定要有人反对才好,不然一个人提议大家都同意,就太没有参与精神了,还有“合理”“平和”但是……眼下的讨论“合理”大家倒是引经据典的,“平和”么倒没怎么有体现阿,呵呵,看来前面路还很长啊--边缘o^-^o也是Super1留言 05:54 2005年8月15日 (UTC)

好久不见

嗨: 很久没有和你聊了。近来好吗?我最近快要疯了。。。下个月考大考。。。我觉得我已经中维基毒了。。。。这个维基真是害死我。。。

关于第12点:恩。必须加入(除港澳特区及台湾居民)以表示清楚,我已经加入。
关于第13点:刚刚打太快,不小心打错,所以看到后,立刻修改。
关于第18点:没错,这个我也想过,但是中华台北不是国家,所以还是不能算以国家名义参加。我已经将我的句子重新整理了。
关于第20点:如果现在不是要表现“事实”(哈哈,我在这里用开关引号“事实”哦。)我死也不会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是台湾国旗。因为这根本不是正确的事实。但是,我注意到一般对台海问题不清楚的人,直接当那面旗是台湾旗。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够改变的事实。在非中港台地区,如果你仔细注意,任何需要用国旗表示的场合,用来表示中国的是五星旗,用来来表示台湾的一定是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所以我才说一般会被当作是台湾国旗。通常这种场合下,一定是TAIWAN,然后旁边放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不清楚两岸问题的人久自动将他当成是台湾国旗。我已经重新整理这个句子,应该比较符合现实。。。你看看觉得怎样?--阿仁 09:54 2005年5月8日 (UTC)

谢谢你的建议哦。。。

真惭愧,你提到的帕金森氏症我都还没有写完。看来只能等到下个月中旬后,我考完试后才可以写。但是,我昨天确忍不住去写大熊猫的条目。。。唉。。。

就听你的建议。。。至少这一个月半里,我再也不玩维基了。。。我暂时不要编辑任何条目了,也不要再理“中国”问题。

但是,你的其中一个建议,“恨人”,because, hating a person may cause unnecessary stress and depression, unnecessary stress may increase the body cortisol level, depression may lower the body 5HT, and thus may weak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affect normal mood, all of which will be detrimental to health.(对不起,不习惯中文写医学的东西)。。。哈哈。。。所以我们不可以恨人哦。。。

你有MSN吗?。。。--阿仁 01:00 2005年5月9日 (UTC)

我无法送信给你。送了几次,结果出现: Sorry- we have a problem...

The wikimedia web server didn't return any response to your request.--阿仁 14:31 2005年5月9日 (UTC)

会不会重复?

你弄的Wikipedia:讨论/模板会不会跟Wikipedia:正在讨论的条目重复啊?--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5:42 2005年5月9日 (UTC)

向您致歉

好像我就是那个抢注ROC的坏蛋哦。那是一时兴致所致注来潜水用的,后来密码也忘掉了。今天看见老兄的用户页,才知道原来又如此罪过。还望老兄海函。 金翅大鹏鸟(talk) 05:23 2005年5月20日 (UTC)

大鹏兄言过了,其实是我后悔觉得自己的用户名太像英文国名简称,才特别说明一下用户名的本义及加点原因。事情总要讲个先来后到,真要论罪过,应当说我变换方式注册你的英文名咧(开玩笑啦)。不过,咱俩用户名的意思看起来很相近哪,我们能相遇的确是很难得的 :)。--roc (talk) 03:03 2005年5月21日 (UTC)

我想我的发言应该合乎主题

我只是要导正:中华民国宪法中没有规定首都或疆域等事项,所以我不觉得你的模板是在针对我。我认为适度而坚决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是面对羞辱时,是正当的方式。通常如果我没抓狂,我会用这种方式。哈哈。晚安了!--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3:16 2005年5月22日 (UTC)

政策提醒模板

我在Template talk:Policy-pol提出了一些建议,修改模板前想先得您的同意、意见。 -- Tonync 05:21 2005年5月22日 (UTC)

管理员提名

我已经提名你成为管理员了,请参见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谢谢。--Mountain(Talk) 03:29 2005年6月12日 (UTC)

考完了!!!

哈哈。。。我终于考完了。。可以安心回来这里了。--阿仁 07:49 2005年6月16日 (UTC)

哈。谢谢

谢谢你的鼓励。^_^

But must control yourself, your daily activities should not be affected in anyway. I am able to write is because I am having a long holiday now. How about our collaborative work that we talked about, you initiate the topic, I will just follow you, how about that? But ONLY DO IT WHEN YOU ARE FREE, remember do not exhaust yourself. Take care, regards.--阿仁 05:07 2005年6月19日 (UTC)

hi~

收到你的消息了。真是过奖,我只是东一笔西一笔乱写罢了。你写的东西比我的要广泛深入多了。--wooddoo (呼…) 05:09 2005年6月20日 (UTC)

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就算你认为这种父母属于我们全人类学习的榜样,某人也不是我的父母--zhouxiao 15:29 2005年6月20日 (UTC)

你似乎是误解了我。我的确回想了幼时的成长及教育经历,以引出进一步的观点。但我长大、自立以后,幸运地,我仍有很好的朋友,能坦承地给我继续指正缺点(或许因此我说话也很直截)。今后我若有儿女,如果他们也会给我指正缺憾,不管用激将的方式,还是婉转的方式,我都仍会感激,使我终生能有进步的视野与机会——我的父母的确激励指正过我,但这样帮助我的人不只有我的父母。另外,我是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我期待中国成为全球的榜样,并不是说什么人是中国的榜样——中国自己要成为榜样。伟大国家的人民,尤其是伟大中华的人民,会自信、自强、视野深远、虚心广大、永求进取,也会因而再次成为世人慕追的楷模。--roc (talk) 03:25 2005年6月21日 (UTC)
嗯,我最好再解释ㄧ下,上面的自信,不是自以为是或故步自封,而是自尊自重、脊梁胸膛都挺起来,上面的自强,不是自恃蛮强,而是自强奋斗、自力更生。另外,如果编撰百科条目的同时,仍有闲暇,何妨不帮助处理小白问题,可以动脑筋规划方法,也可以动手打扫卫生,让维基少受他们之害;然后我们可以用事实与数据说话,正告人们:我们大陆几乎没有小白,反而,我们大陆用户深受其他一些小白的困扰而感厌烦,希望他们改进。让我们努力吧。--roc (talk) 18:15 2005年6月21日 (UTC)

祝贺荣升管理员 :)

恭喜,你已经成为管理员了,可能还要等待Shizhao赋权。--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2:28 2005年6月21日 (UTC)

恭喜zzz....很困 (叫醒我)
恭喜恭喜 金翅大鹏鸟(talk) 02:41 2005年6月21日 (UTC)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友谊、鼓励、与信赖!--roc (talk) 03:28 2005年6月21日 (UTC)

我也来凑个热闹,贺喜贺喜。--Hamham 05:08 2005年6月21日 (UTC)

恭喜恭喜。对了你寄给我的资料我已经看到了。非常不错喔,相信你也用了不少时间。你一开工,我就立刻参与。但是记得不要累坏喔^^.--阿仁 10:37 2005年6月21日 (UTC)

已经赋权,恭喜!--肉丝跑蛋 (留言) 17:15 2005年6月21日 (UTC)

恭喜!

恭喜成为管理员!想就template:spoiler留个言,个人觉得“警告”好像严重了点,这毕竟只是个提示,又不是严禁人做什么、或者人做错了事的那种,我以为那才叫警告。可以换做“敬告”或者之前的“注意”吗? -- Tonync (talk) 18:41 2005年6月25日 (UTC)

你好

打个招呼

生物学家,你好

北鲲,很高兴认识你,最近看了中美合资的电视连续剧,[基因之战]。不知道学生物医学的你,将来是不是也会弄个生物人什么的,呵呵!

你好!

原来是免疫学博士!欢迎您帮忙修正一下艾滋病T辅助细胞HIV。谢谢!--yacht [new talk | talk] 05:27 2005年7月12日 (UTC)

thx ^^. about my sig... well, i guess i am implying i work on En-WP more than here! haha~~~ just forgot to change that lah, i was quite active on En-WP with this account before (not anymore). that was how u could contact my faster... ^^ gradually quiting... i was a bit awkward translating those entries... esp. the professional terms... so thx for helping improve the quality! --yacht [new talk | talk] 11:59 2005年7月15日 (UTC)

看到您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更改,超赞的。但是还有一点点没有完成。希望继续努力哦!--yacht [new talk | talk] 05:56 2005年8月18日 (UTC)

6‧4的讨论页

该文没有版权问题啊,难道电视台访问别人,那人的说话的版权就属电视台?还有,那儿是讨论页,不是正文--Hello World! 07:03 2005年7月16日 (UTC)

管理员

真的是多谢好意啊~不过我参与wiki讨论不多,有些置身事外的态度。而且接下来就会很忙,舒服日子已经过去 :( 没时间负责管理了。而且我这个人也不是管理的料呵呵,特反动。所以多谢多谢,但我的确是不合适做管理员。多谢好意了~--wooddoo 羊踏菜园 09:23 2005年7月16日 (UTC)

生物学首页筹备中,希望您能够参与--Super1o^-^o留言 07:45 2005年7月19日 (UTC)

关于wiki,我真的算是很初级的啦,几乎都不大懂的,只是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自己模仿下,也经常是小打小闹涂鸦一下,嘿嘿,那就请您多多指教了,特别是版面的好用性在代码方面与还有改进,还有内容上,由于我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也请多多指教--Super1o^-^o留言 06:38 2005年7月20日 (UTC)

关于封锁问题..

嗯..应该这么说吧~~第一次点选编辑的连结时,的确会出现被封锁的讯息..不过回到上一页再点选一次编辑的连结时,就又可以进入编辑模式了..还蛮诡异的..。(P.S.:歹势啦~~小弟我算是半个电脑白痴,那些啥IP.Proxy之类的,基本上我都一窍不通说.. :p)--台湾少年 05:23 2005年7月21日 (UTC)

查封

我被你查封了。应该是ip冲到的问题。理由是长期的不参与讨论的破坏用户,题外话....我还满常被你查封的....。--KJ (talk) 17:08 2005年7月21日 (UTC)

理由相同

我们也被您查封,理由与KJ完全相同。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05:10 2005年7月22日 (UTC)

Jean Charles de Menezes

我的翻译是来自中国大陆媒体的翻译,并不是我自创的。我认为如果有现成的翻译,应该是用他们,而不是自己翻译(无论他人的翻译多么糟糕),因为我们不应该发明新东西,而是记录已有的东西--百無一用是書生 () 00:03 2005年7月27日 (UTC)

我的翻译是从报纸上看来的,刚才查了一下网络,发现真的是梅内塞斯,看来是我的笔误,实在对不起--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48 2005年7月27日 (UTC)

维基荣誉

希望您能来参与这个讨论Wikipedia talk:维基荣誉与奖励/维基荣誉规则变更--边缘o^-^o也是Super1留言 11:17 2005年8月11日 (UTC)

那个勋章倒是不错的主意,另外,勋章的价值由颁发者的德望影响,我也很同意,所以才倾向于让较高荣誉者颁发较低的荣誉,还有我本人也认为整天颁发会影响我们日常的编辑,从而在根本上会有些动摇,才提出了“为什么要设置荣誉和奖励?”但是,他们说的,一个公益性的组织还是有一定的非物质奖励好些,一方面是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凝聚力,可是大家现在会在这个上面好很多精力是事实,所以才想个大规模的讨论,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能稳定下来,不耗费太多的精力……我自己虽然在意荣誉,但是并不热衷这个,我的助理编辑是有一天突然就有的,之前没有什么实习之类的,现在也够了执行……因为虽然早够了条件,但是自己也不会申请什么,有一个荣誉不管是什么,证明大家已经肯定了我就已经很好了(本来有想加反荣誉,但是觉得太反叛,就算了)讨论也不一定是因为自己坚持什么或者要说服什么,我觉得是为了解决什么。谢谢您的回复--边缘o^-^o也是Super1留言 05:40 2005年8月15日 (UTC)

谢谢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目的贡献

如题。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条目我看非常不完善,很多都没有写,您可以看看英语的美国条目,写得很多,也很具体,我们中文太少了。所以我正致力于完善该条目,不过我不怎么有时间,还是请您多多担待。--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1:13 2005年8月15日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积在大陆地区的说法是一个约数:约960万平方公里,我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将面积相加然后不等于960万平方公里,然后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具体测量的学术文章。但是我相信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我们国家还和另外一些国家比如印度、俄罗斯有领土争端,具体的面积当然也无法测量,只有在地图上标示一下喽。还有,台湾的具体面积也无不是大陆方面能单方面做的。而且,大陆各省市的面积也一般是由地方测绘局完成,然后再汇总到中央的,而地方上在面积的准确测量数据则令人质疑,可能主要是设备或条件所限吧,或者地方政府根本就无意做这种不赚钱的事情,呵呵(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所以,我相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只能是一个约数了。
大陆的兄弟在编辑维基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刺激眼球的内容所吸引,而一些地方的条目或者本应该进行学术方面编辑的条目则很少有人去碰,包括我个人也这样。我希望大陆的维基兄弟越来越多,特别是有外语能力的人越来越多,这样可以让外语的维基更中立,也更表现中国人的想法一些。昨天我借女朋友的英文帐号lkkity到英文维基上将不中立的CIA中国地图从PRC的条目上给删了,但我的英文实在是菜,不足以上台面,还是希望您能为英文维基的中立多作贡献啊。在此先谢过了。--冰封沙漠要发飙请找我 02:58 2005年8月15日 (UTC)

Itn

不知为何又重新去掉年份链接,我觉得添加上去了就没有必要刻意删掉了,好歹也是让人家感兴趣的人有个方便链接。还有就是吉尔吉斯一条中,“继...之后”的句式,通常情况下都是同样或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因此,我建议改为“巴基耶夫正式就任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后的首任总统。”--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File:Nomorecommunism.gif 02:43 2005年8月16日 (UTC)

我的看法还是如果有就不必删。比如我想看的是1967年,除了6日战争,还有什么事情(比如农历什么年);1995年,除了村山讲话,其他国家纪念50th anniversary的活动有哪些,凡此种种。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还写了一个脚本,在大的条目上找出年代、年份、月、日期wikify。不过,始终无法区分公元20年和有期徒刑20年,所以最后的提交还是我手工操作的。

另外,对于1995年和村山两个链接有误导的情况。我想,通常都是超链接下划线设置成hover,即使不是,也会有tip提示,一般不会误导。即使误导了,我想人类的好奇心也会驱使大家将鼠标放上去,这个时候,读者会清楚的。反倒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国]][[大陆]]和[[台湾]]这种,比较连续在一起的链接,到底用哪个,才是一个比较值得商榷的问题

PS:ROC还是魔兽争霸混乱之治--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File:Nomorecommunism.gif 03:24 2005年8月16日 (UTC)

电子邮件

已发送电子邮件给你,请查收。请回信后在我的用户页上留言,我这里开邮箱客户端不方便,不能实时检查。谢谢。--瀑布汗 瀑布屋 23:50 2005年8月16日 (UTC)

请回滚冥卫一

破坏--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File:Nomorecommunism.gif 04:37 2005年8月25日 (UTC)

管理员

首先感谢您提名我做管理员。前两天管理员KTsquare在我的用户页中加上了[[Category:管理员]]标签,不过我同时却也发现现在跟以前似乎没有任何区别,无法使用任何管理员权限,比如快速回退破坏等。不知何故?--Wengier 16:49 2005年8月27日 (UTC)

又增加了知识!--Wengier 17:12 2005年8月28日 (UTC)

要请你担任同行评审

我最近会开始着手撰写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这是一条高难度的条目,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希望你能帮我看看。--Theodoranian|虎儿 (talk) 17:42 2005年8月27日 (UTC)

Template:itn

你好。看到了你增加关于卡特林娜的消息,说那里有“暴徒四处淫掠”……抢掠倒是听说过,但好像没有淫吧?另外,我认为你做了太多的内部链接,但与其直接修改,我希望先征询你的意见。 -- Tonync (talk) 07:39 2005年9月2日 (UTC)

那可能是强暴和抢掠……毕竟如果没错的话的确有强暴的事件的(p.s.我路过的,不要管我=_=b)--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7:42 2005年9月2日 (UTC)
谢谢Tony的提示与谨慎,原来的版本的确过长,连结也太多一些。对于淫掠,我本人是在美国(所幸不在南部),翔风的话没错。年轻男孩及持枪暴徒强奸幼女,因为警察已经没有执法能力。纽澳良没有电、通讯、空调,缺少食品、饮用水、汽油,失去法律与秩序(中文叫暴徒无法无天),至少四万人(多是贫民)在死尸、垃圾、粪尿、暴乱、失望、无助中已等待了好几天。--roc (talk) 14:21 2005年9月2日 (UTC)
我留言过后读了BBC网站,注意到新奥尔良体育馆里面的确发生了强奸、开枪等罪案,警方也束手无策。整个新奥尔良尤其是体育馆里面的情况,实在难以想像。嗯,说回itn模板,我认为itn模板和条目不同,尽量少作连结比较美观之余,部分如“...连夜批准105亿美元款]]”实在有点过了头,应该不会有人会读了新闻动态之后想去研究“亿”、“美元”的详尽背景的。我认为只在最关键词汇作连结,如“飓风卡特林娜”、“淹水”就足够了。 -- Tonync (talk) 23:37 2005年9月2日 (UTC)
是的,我也觉得常用单位不用加连结,已经去掉了。(原先的是前人加的。)--roc (talk) 00:11 2005年9月3日 (UTC)

还是ACG的问题……

有点不愤气…… 就是关于日本ACG各种中文译名(不就是只有中港台三种)的问题(还是那个苍空 翔搞出来的),我觉得实在没必要全部依赖繁简转换,要不然的话Wiki真的要出乱子了……我觉得只需要保留台湾译名(毕竟客观来说的确实台湾地区率先翻译出来的),其他的给一个对照表就好了,用不着全部都用繁简转换,否则编辑条目就真的很乱…… 我希望尽快为日本ACG条目Wiki规范化中文词汇订立标准,不过似乎很多Wiki人反对只有ACG译名可以独立规范化呢……唉~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18:41 2005年9月3日 (UTC)

虽然阁下对ACG可能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也涉及文章内译名的处理方式……

而在今天凌晨我又跟Wengier聊过了……参考一下这里……

现在目前我知道的想法有以下几种:

  1. 疯狂滥用繁简转换保证各地角色、地名等译名正确
  2. 个条目批注各种译名的使用情况(不使用繁简转换,但会出现“中立性问题”)
  3. 条条目中只列出各地常用角色、地名等译名总表,条目内容尽可能使用一致的译名。对于ACG作品名称(不包括角色等)则建立译名总表。(不使用繁简转换)

p.s.我的想法就是第三种,虽然工程难度最大,但是对于各条目的格式和编辑的难度已经做出平衡。

还是继续聆听阁下意见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3:05 2005年9月4日 (UTC)

看来阁下和zy26的意见一致呢……不过问题就不只是繁简转换那么简单。

  • 首先,需要繁简转换的地方都需要增加这类型的标签,而到需要解释说明的部分则还要另外使用标签避免转换。这对于其他条目可能不怎么样,但对于ACG长条目所需要的地方实在太多(参看数码宝贝条目),并且对于条目里面的表格、模板等的转换和避免转换有不良效果。如果就算在该条目利用好像模板那样的转换方式(也就是只列出一个就可以转换全部用词),这还不如弄一个表格对照的方便简洁(参看猎人条目)。
  • 其次,在ACG条目里面,无论是这个作品的中文名称,还是角色名、地名等的中文名称,各地都是会同时存在不同的名称。例如Naruto在香港同时有“火影忍者”(跟台湾翻译)和“狐忍”(跟香港代理正文社翻译),如果使用繁简翻译,也还是要另外说明,这点对于介绍条目不利(因为会变成凸现某些地区的“特殊性”,一不小心就变成“以XX为中心”)。
  • 再次,通常ACG条目都要涉及各自的人物列表,如果用了繁简翻译就不好表象出译名的对比性。而且一个长长的说明,还不如一个表格的明显。

另外。本人对于滥用繁简转换的情况非常厌恶。(繁简转换不是“万金油”!)而且对zy26跟我说的“有些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所在地区习惯的译名,您不想把他们撵走吧”极度反感!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3:46 2005年9月4日 (UTC)

的确,作为一个ACG爱好者,我认为现在各地的翻译情况不能光靠繁简转换来解决,虽然它确会实有一些帮助,主要是在各地存在正式的标准译名的时候。但在其它情况下,繁简转换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好办法。对于很多ACG而言,尤其是较新的ACG,官方都是没有正式名称的,都是靠各处的动漫字幕社(较著名的比如POPGO、MMCG、HKG等)或动漫界来自行翻译,根本谈不上译名的统一,而且也不是靠繁、简体使用者的地域(如大陆、香港、台湾)来划分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繁简转换帮助似乎不大,不如将常见的译名列表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Wengier 03:56 2005年9月4日 (UTC)

Re:慰问一下

首先谢谢您的慰问和理解。我刚才正准备休息,看到你的留言真的很高兴。真的希望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就好了。--Wengier留言) 05:08 2005年9月7日 (UTC)

Itn

那条新闻的长度已经超过规定的长度大约几十字, 而且这条新闻的影响力...., 下方的 clear 是为了在低分辩显示器上正常显示用的, 所以请保留它吧... --  Moses+ 

回复在User talk:Mosesofmason#Template:Itn。--roc (talk) 02:53 2005年9月14日 (UTC)
呵呵, 看来您的显示器很大 :P ~~我想我们还是需要为那些使用低分辨率和显示器的用户考虑. 一般来说, 30-40 字是即美观也够用并能引起阅读兴趣的, 而多于这个数字就显得冗长或拖沓. 关于新闻重要性, 我想台湾或其他地区的维基人对于胡锦涛会见布什基本上没有什么兴趣, 况且这次会见并无多大突破. 而陈水扁是否可以上首页, 其实与他是否是中华民国总统无关, 而是需要看这次会见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 到目前为止, 我还没有加过这种新闻 呵呵. 最后, 就是 br clear, 它的作用是当图片突破文字的下方时, 可以将底部的 逝世公告 | 更多新闻...置于图片下方而非移动到图片左侧. 确实, 对于今天的 Itn 这点看不出来. --  Moses+ 

关于中国人权中的奥运问题

我还是坚持删除具体的论述观点,请进讨论页看看,我认为在一个西方关注的子标题下展开国内国外不同观点的具体论述是不合适的,我先临时集合了两方在论述在条目中,很希望您能再仔细考虑一下这样的体裁是否合适。(添加签名)06:09UTC 2005年9月24日 User:Fdcn

已在条目讨论页回复。--roc (talk) 07:18 2005年9月24日 (UTC)

麻烦斑竹了,呵呵

刚来就添了麻烦,实在无意 :) 由于偶用的四简体中文(刚刚才注意到),所以偶看到滴四“计画”,而简体中文里是只有“计划”的,所以改掉了。原来是不知斑竹用滴四繁体中文,嘿嘿。 以后麻烦多多指教偶这个新银啊,呵呵:)

禽流感

定义部分好像有问题。条目的题目是“禽流感”,即流感的一种。定义部分应该就这种流感进行定义,而不是导致这种流感的病毒。现在的定义似乎更适合用在题目为“禽流感病毒”的条目中。--Wikijoiner 04:16 2005年10月25日 (UTC)

新闻动态

ROC你好。template:itn中你加入了“纽伦堡国家歌剧院在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幕女武神。”此条资讯让我摸不着头脑。1.歌剧院(场地)如何在音乐节演奏? 2.此条新闻算否“世界性、对全世界有影响力”?(语出新闻动态顶端) 3.为何演出该歌剧第二幕才值得记载? 4.我看了《指环》条目,到底是“女武神第二幕”还是“第二幕女武神”? 5.我认为首页登场条目不应该出现红字,我觉得这让维基显得很“无料”。况且现在红字的都不是容易编写、很专门的条目,我怀疑红字能否吸引人开始编写优质条目。-- Tonync (talk) 23:39 2005年10月26日 (UTC)

简繁转换

你好!为什么时代广场不建议用自动转换呢?--Gakmo (Talk) 07:04 2005年10月28日 (UTC)

建农历日期的计划先缓一缓

关于roc在建农历日期的计划先缓一缓的高见个人有几点问题(我本来想用skype或msn的,我的skype现在上不了线,又找不到你的msn的用户号。只好在这里说了。你的msn的用户号是什么?):
  1. 关于“关于29/30天情况,建议对“十二月廿九”这天,在条目内分设“晦前一日”、“晦日”、“暂不明”三节,这样对于标示及查找除夕的事情有帮助,因为除夕可以是十二月廿九也可以是十二月三十,但总是晦日。”,请详细解释。例如除夕为什么总是晦日?
  2. 同样,关于“1929年1月1日以前,应将时间换为北京紫禁城(东经116.4度)实际时间,1929年1月1日开始,则使用东八区(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请详细解释。
  3. 关于“中研院转换表”,你用哪一年的版本?XDzzz....很困 叫醒我 19:42 2005年11月25日 (UTC)

SVG image issues

Sorry if I've offended anyone; I was under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names of the images had already been discussed and decided upon. I've created Image: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 and Image: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instead. This should be okay, shouldn't it? Image:Flag of Taiwan.svg, Image:Flag of China.svg and Image:Fla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 are now to be deleted after they've been replaced everywhere. en:User:Nightstallion, 12:24 2005年11月27日 (UTC)

繁简

“后”在简体中应该不变,现在被转换成繁体了。--Wikijoiner 04:55 2005年11月28日 (UTC)

我已知道是繁简失效了。--Wikijoiner 05:06 2005年11月28日 (UTC)
我说的不是某个词的“后”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只要一个“后”字时,都会被转换。刚才以为是被误改了,现在在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中有人说是“自定义转换表似乎失效”。--Wikijoiner 05:21 2005年11月28日 (UTC)

Re

你好, 因为你没有在新闻动态里添加这条并且没有新闻来源, 首页永远不会放上没有新闻来源的新闻, 故此回退你的编辑 --  Moses+ 

原来有的, Shizhao 等也有过相关讨论, 后来可能给人弄掉了, 但给出新闻来源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不管写不写出都应该是这样子. --  Moses+ 

罢黜问题

怎么啦!管理员又不是全职工作,不是说没定时看最近更改就要辞职。不要灰心,提起精神来! -- tonync (talk) 19:04 2005年12月6日 (UTC)

夷,奇怪了。鼓励鼓励。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19:19 2005年12月6日 (UTC)

ExoMars

既然找不到专业的中文翻译,使用原文是最专业的作法。--Wikijoiner 08:07 2005年12月7日 (UTC)

你指出的几个词都有专业或权威的中文译法,所以不应该使用英文。如果ExoMars也有,当然也不应使用原文。维基百科创立的新词的翻译方法当然可以众人一起考虑如何翻译,但是之外的词汇要考虑太多因素,比如名誉权问题,专业性问题等。这些如果招来非议,就会给基金会带来麻烦。还是应参照可以承担责任的来源的译法,这样,一旦产生争议,来源将承担完全责任。--Wikijoiner 08:27 2005年12月7日 (UTC)

作为非虚拟的你当然有自由去做任何翻译,因为你可以以你的身份来承担任何由此带来的责任。但是,在这里由翻译所带来的任何纠纷都要基金会来承受,因为宣称权利的人无法确认你的真实身份。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专有词汇的翻译持相同的看法,你的做法在客观上增加的基金会所担负的风险。如果你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要么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来负责,要么引用第三方的翻译来转移风险。--Wikijoiner 12:56 2005年12月10日 (UTC)

这只是针对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而言的,不包括虚拟人。如果基金会声明它愿意为你承担这方面的责任,那我无话可说。--Wikijoiner 13:14 2005年12月10日 (UTC)

我并没有说维基百科是虚拟的人,我是说roc是一个虚拟的人。美国法律适用于真实的人,但不适用于roc。只有维基百科的方针才适用于roc。--Wikijoiner 13:56 2005年12月10日 (UTC)

法律对人权的保护是以其可识别的真实身份为基础的。roc不是一个可以识别身份的真实人,它只是一个虚拟的用户名。--Wikijoiner 14:29 2005年12月10日 (UTC)

基金会根本无法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只能知道你的用户名。如果基金会声明它有办法获知你的真实身份,那你可以翻译,我没有意见。--Wikijoiner 02:50 2005年12月11日 (UTC)

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列表

我的英文水平还很糟糕,谢谢帮助,这个条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本本一世 05:49 2005年12月18日 (UTC)

1962年危机算第几次台海危机呢?

1 1955年危机 2 1958年危机 3 1962年危机 4 1995/96年危机 --Yyk 07:39 2005年12月30日 (UTC)

孙中山

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十分暧昧;为换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这种主张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组织中相当常见,但并不是有卓见领导人所应有的行为。

Why delete this?

孙中山 definitely 曾主张把中国东北,也就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洲,让给日本。

i suppose you read english (我猜你能读英文,若否请留言以得到中文).
because this sounds like a false accusation - if it's definitely true, it would be very helpful if you provide the source, helping others verify the information and find ways to state the fact more accurately. since you are so sure, you've probably seen his letters or read reliable books on this subject, so providing sources shouldn't be difficult. sun yat-sen is dead now, so we cannot hope that he can help to improve wikipedia like what seigenthaler did. --roc (talk) 10:21 2005年12月30日 (UTC)

你查阅的资料和这里好像喔!另外你不是今人谁是今人?你查到的的资料不是今人写的是谁写的?阁下能在不讨论的情况下砍下大半批评,又能指望别人不对你的"修改"更动吗?

至于你说的"没有证据",我不知道国父纪念馆开的座谈会里将这东西摆出来谈叫不叫证据:

第二场由李云汉(中国国民党党史会前主委)主持,有藤井昇三、陈在俊及朱宗震 的三篇论文。这是一场针对孙中山是否出卖国权的尖端对话。藤井昇三(日本富山 国际大学)自从著作《孙文研究》在一九六六年出版后,即以孙文研究为职志,可 说是日本研究孙中山的首席学者。他将孙文与日本的关系,分为辛亥革命期、第一 次世界大战及五四运动以后的三个阶段,其在《孙文的中国革命与日本》论文中, 指出孙文从早期期待日本财政与军事援助,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止,这种对日依存的 态度一直存在,但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倾向的增强,及其对五四运动与俄国十月革命 之认识后,修正了其对日态度。接着由陈在俊提出《与藤井昇三教授讨论孙文密 约之真伪》,双方辩论源起于藤井在其《孙文研究》中,提及民国四年三月十四日 孙中山曾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小池张造一封“密函”,其函后附有一“盟约案”, 内容关连孙中山是否出卖国权,以换取日本支援革命党对抗袁世凯。一九八一年藤 井发表一篇论文指出︰中日双方早在该年的二月五日已签署一份有中、日文并存的 “中日盟约”,盟约中并有孙中山、陈其美、犬冢信太郎、山田纯三郎四人签名及 盖章。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晚上,在NHK电视台播出的“被发现的日中盟约” 中,藤井更指出真本的“中日密约”藏于早稻田大学的洞富雄教授手中。这一连串 的发表,自然引起海峡两岸孙学研究者的质疑,尤以曾是“蒋总统秘录”的译者, 同时也是三台联播“大时代的故事”之制作人陈在俊撰文反驳。本次作者更从中日 两国习惯用法、笔迹真伪及原件为何不敢公开,甚至质疑是日本小说家山中峰太郎 所伪造等八大疑点来与藤井辩论。最后是朱宗震(中国社科院近史所研究员)的《 孙中山就善后借款一案的对策》,主要探讨民国元年至二年间,孙中山对四国银行 团的对华借款政策所采行的态度与策略。本文也提及民国元年中山先生提倡国民捐 、钱币革命、创办中外合资银行等政策,非要和袁世凯发生冲突,而是以袁政权忠 于共和、遵守宪法为假设的善意建议。并指出对善后借款,英国之用心在鼓励袁世 凯内斗,俄国则担心民国强大后,会抗拒其在中国边疆之侵略。 阿儒 07:47 2006年1月2日 (UTC)

你说的那个国民党总理资料,很长很长,不知道我写的那一段出现在哪里,请不要说是出现在全文喔!因为我写的那一段不过是四句话:革命前、民国始建、民国后政治斗争、死亡及安厝。针对原有批评的编辑,不过是归整重复部分,去掉捕风捉影内容。而你做的却是删除-删除显然、公开、确凿之事实。
至于你举证的研讨会,首先请你提供你阅读过的网站或阅读过的书名(包括作者、出版社、ISBN)。即便是根据你上面的引述,也只是在讨袁期间。原条目讨袁期间的指控,我没有删除。我删除的是革命时期(民国前)满州之说!请详察。--roc (talk) 08:06 2006年1月2日 (UTC)

请不要再砍掉孙中山有关满洲的条目

回复在Talk:孙中山#请不要再砍掉孙中山有关满洲的条目[锚点失效]。--roc (talk) 08:23 2006年1月2日 (UTC)

我看过你举证的网站,只有讨袁的时候攀比21条的东西,没有革命时期满州的东西。请你利用Talk:孙中山#请不要再砍掉孙中山有关满洲的条目[锚点失效]讨论此问题。--roc (talk) 09:44 2006年1月2日 (UTC)

就是因为中国人对历史马马虎虎, 才没有考究孙中山曾有支持出卖满洲给日本以换取日本支持中国革命的条件, 就是这样的态度, 更加助长日本军国主义者否定南京大屠杀!

“实体 丹麦 图形”等一大堆

R.O.C.新年好!问一下,在你用户页写计划删除的“实体 丹麦 全名”、“国家 中国 图形”等一大堆东西,讨论过后决定要删除吗?我个人认为这堆东西都在滥用模板。Wikipedia:国家、组织模板都好像没有得到实行,而且如你所说的已经有Wikipedia:国家及地区标示模板了。需要帮忙删除吗?-- tonync (talk) 17:33 2006年1月2日 (UTC)

“回复”还是“回复”?

究竟是“回复信件”还是“回复信件”?

Reply的意思……

有人这么说:

回复是可以通回复的。但正式场合一般是使用回复。至于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如果对这个有什么疑问,可以去翻翻字典。而不是去参考别人怎么写的。

究竟是否正确?

--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06:14 2006年1月7日 (UTC)

休假

多谢你的回复。你减少来实在是中文维基的损失,不过学习为重,要加油喔。我其实很想去纽约,有机会的话定会跟你联系。-- tonync (talk) 15:34 2006年1月15日 (UTC)

Re︰非中文文重定向

我这样做只是方便大家编辑和方便铁路迷浏览条目的。Thx^^--Thomas Lau 19:37 2006年1月15日 (UTC)

越删越糊涂

OK...我开始不知道我在删除什么。Fdcn的原意似乎是要翻译country,alias,flag等等的模板,变成“实体”、“国家”等等,但是这些country, alias等等到底是什么用的?为什么不能直接在Wikipedia:国家及地区标示模板里如template:CHINA画图片、加名字?为什么要模板连模板连模板的?删除了快半小时了,我越搞越糊涂……所以暂时停了,吃饭去。-- tonync (talk) 19:35 2006年1月17日 (UTC)

已看你的留言。我认为中文名称由于政治、文化或其它的什么原因导致的不统一,对中文维基来说真是一个麻烦与障碍,一整套模板竞不能用中文来建立,是个遗憾。--自由主义者 给我留言 05:34 2006年1月20日 (UTC)

Kmt.gif

刚才看到了青天白日旗这个条目, 您将Image:Kmt.gif标示为国民党党旗, Image:Naval Jac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标示为中华民国海军舰首旗. 实际上这两个档案是同一面旗, 只是在制作时上色不太一样, 不知可否只放一面旗, 并标注国民党旗与中华民国海军舰首旗都是这一面旗. 另外, 由于现在维基共享资源英文维基百科都在推动图形SVG化, 未来所有GIF和PNG等格式的旗帜,徽章,地图等图形都会被SVG档取代, 因此建议改用Image:Naval Jac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这个档案. 谢谢. --Davie 07:35 2006年1月31日 (UTC)

SORRY

在以当事人之一的身份被要求陈述意见之前,我不会再对那个事件发表任何言论。不过,私底下有些话,如果不跟roc讲一下,总是难安。所以来这里讲悄悄话。
方针那里的发言,造成roc说“对于小铭提问,我没太看懂”,对此,我深感抱歉。我不能不承认当时发言轻率,而且带着怒意,那句问句,不但是问问题,也隐含一些情绪威胁。不管有没有人察觉这点,我都要为我的鲁莽说声对不起。--mingwangx 15:42 2006年2月13日 (UTC)

谢谢指教

--中国国民党精神党员 08:17 2006年2月14日 (UTC)

新闻来源

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官员刘正荣透过新华社强调,中国大陆人民可自由使用互联网通畅连接国际网站,而网络服务商对不合中国法律的网站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都是透明的。

这则新闻有没有来源呢?有,请给出,谢谢!Upssdr - t 05:45 2006年2月15日 (UTC)

Jue Ti (Hinny)

R.O.C: 谢谢你关于狮虎兽的该动。我是多年前从电视里看来的。另外,我在条目中试图输入Jue Ti (Hinny)二字,但未能找到这两个字。如果你能,请编辑。谢谢!--Roland Longbow 02:31 2006年2月21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 .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 .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6:03 2006年2月21日 (UTC)

问好

考完试,也休息够了,现在我要归队,最近的变化真多,对了怎么最近都不见你上msn,好久都没和你聊天了.--阿仁 14:16 2006年2月22日 (UTC)

钓鱼岛

日本国土地理院给出的钓鱼岛座标似乎有较大误差,会不会是故意这样做的? --Hello World! () 09:37 2006年3月12日 (UTC)

我相信中国大陆同台湾都默认了尖阁诸岛是日本的了,否则的话不会什么也不理。--Hello World! () 10:29 2006年3月12日 (UTC)

社会达尔文主义恐怕的确是伪科学吧?

这个条目的百分之90是从英文条目翻译过来的,它在那里就被分类为‘伪科学’,我认为条目中也间接说明了如此分类的根据。--民国九十五年 03:59 2006年3月24日 (UTC)

Cncs:RE

你好,R.O.C,谢谢你的提醒。关于上述所设保护问题,我想根据之前出现的情况,一是有些属于比较难以获取的图片,如Image:Scaling ladder in ancient China.JPG资料极为少见;二是避免被人胡乱修改,如Template:拼音系统比较表[3]。特别是涉及表格问题,我编辑的表格通过加以限制可以引发一些探讨,如使用FrontPage的htm格式编辑的表格,通用性极好,可以作瞬间快速修改;如转换为其他格式,则修改效率很低。另外图片属于版权为探明之前加的保护性限制,此类限制主要避免胡乱修改,其实有替代性图片即可直接替代。关于要修相关条目的话题改的问题,可以用这种其实可以提出参考意见或探讨。你认为呢? Cncs (talk) 03:35 2006年3月27日 (UTC)

  • 谢谢的负责任态度。其实维基百科全书人人可以参与和编辑、修改。不恰当的地方你直接修改就好,无须咨询;不合理的地方只需告知即可,否则没有那么多精力彼此应付。如何参与者的原作者有异议,只需说明理由、然后再作探讨没关系,再有异议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样我们才可以提高质量和充实条目。你认为呢? Cncs (talk) 03:42 2006年3月27日 (UTC)

Re:MSN

您发给我的邮件我已回复,请查收。

另外,根据一些新闻内容(比如这儿,里面已说明“谷歌”的意思是“山谷之歌”,故在得到Google的正式消息之前就断定其繁体中文名称为“谷歌”并不合适,毕竟可能仍为“谷歌”。维基条目应根据事实情况力求准确和正式,而非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发明或使用新名称。--Wengier留言) 16:54 2006年4月14日 (UTC)

Secret Service

我刚刚在那里开始了一个关于译名的讨论,希望聆听高见。Cyfer 10:15 2006年4月21日 (UTC)

条目评选

欢迎到Wikipedia:条目评选湘潭评选。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刻意 07:02 2006年4月23日 (UTC)

求助﹗﹗﹗

你好,本人的用户页面又再次被ADMIN保护,并加上不必要字眼,请立刻解封,谢之﹗﹗﹗Thomas Lau 07:55 2006年5月1日 (UTC)

被你提交快速删除了。可是Wikipedia:可以快速删除的条目的标准中的第一条是“没有实际内容或历史纪录的文章(例如“adfasddd”),备注:图片是内容;”而不是“A1: little or no context.没有背景上下文”。我看不到条目内容,但怀疑你的决定是否正确。-无名无形留言) 23:05 2006年5月5日 (UTC)

谢谢你的回复。我可以理解你的快速删除决定,但希望你以后依照中文维基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另外,A1这种代号值得借鉴,我已经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中提议加入理由代号,欢迎你前去讨论。-无名无形留言) 23:32 2006年5月5日 (UTC)

我相信User:Ffaarr提出删除的不是这个位于用户页空间的内容。注意:它已经不再是条目了。你回退了我的编辑,请说明理由。-无名无形留言) 01:53 2006年5月10日 (UTC)

行政员提名

我提名你为行政员了。参看Wikipedia:申请成为行政员/R.O.C--百無一用是書生 () 17:55 2006年5月17日 (UTC)

关于图帜

您好。看到您将所有标志Logo的条目的转到了图帜的名称下。本来我对Logo翻译为“标志”并不敢苟同,但也不甚清楚“图帜”这个名称的来源。在“Logo”一词及其指代事物使用频繁的商业及设计行业,据我所知并不通称“图帜”,而是以“标识”称之。在Google上搜索两者得到悬殊的结果数量也可以看出来。所以想请教这种命名是根据什么规则或者词源来的呢?谢。:)--Upshine 22:39 2006年5月23日 (UTC)

基金会联络方面

Hi, Roc! 很久没跟你聊了,有关基金会的联络方面进展如何?!你已经回复了他们,还是等待一些资料中?!无论如何,不妨跟我谈谈。--Stewart~恶龙 02:12 2006年5月26日 (UTC)

哦~怪不知我在SkyPE上跟你留言了几次也未见回复,不打紧。不过要加快进度了,讲者方面我考虑过不如以几个地区的讲者,如:台湾、新加坡、美国等邀请例子作预算方面的预估,目前只要先将预算表交给基金会方面,粗略一点也没办法。另外,入场费方面你有特意调高吗?!保找联络,今天的稍后时间会有香港工作小组会议,我会试着讨论一下这份预算表,可惜时差关系,你应该不能出席,有点可惜。 Stewart~恶龙 06:01 2006年5月26日 (UTC)
请也看一下。Wikipedia talk:2006中文维基年会/报名 Stewart~恶龙 08:03 2006年5月26日 (UTC)

更多关于年会的预算表

预算表方面有一些项目本是考虑中而不列入入场费范围的(如自费的部分),好像一些有列到预算,一些没有,应如何处理?! Stewart~恶龙 19:25 2006年5月27日 (UTC)

  • 找了台湾的维基人估计一下邀请一位台湾的讲者来港要有多少花费!! ($5000机票, $130住宿, $300 膳食, $50其他费用 = $5480港币);另外美国的机票约为$7000,合计其他费用为$7480港币,可以!?另外,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们不用再为Jimbo的机票担心了,原因我迟一些详细告诉你。 Stewart~恶龙 05:31 2006年5月30日 (UTC)

香港工作小组第六次会议

香港工作小组第六次会议将于6月2日20:30(UTC+8)举行,敬请各组员依时出席。开会前请先细阅上次会议纪录是次会议议程。有事未能出席的组员亦请到会议的讨论页上留下你对议程中各项题目的意见。有你的支持,年会才会成功,谢谢。 --Lorenzarius 13:26 2006年5月31日 (UTC)

恭喜

恭喜当选行政员,请多多关注Wikipedia:管理员通告板,参与行政员工作。--瀑布汗 夏用瀑布汗,冬改瀑布寒(这里凉爽) 18:18 2006年6月1日 (UTC)

Chinese Wikimedia Conference

Hi!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ask you a couple of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media Conference in Hong Kong? I am hoping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it. Please leave me a note on meta or send email to brassratgirl<<at>>gmail.com. Thank you! brassratgirl.

请将条目的保护解除

你好,我在法轮功李洪志先生的条目的讨论区所提出的“条目中应该修改的部分”,至今已将近二个月了,都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因此我应该可以对条目进行修改,请你将条目的保护解除,谢谢。--Elegance留言) 09:02 2006年6月3日 (UTC)

你好,有一位用户将法轮功条目设为保护,没有合理的原因。请你将保护解开,谢谢。--Elegance留言) 10:50 2006年6月17日 (UTC)

你好。多日前,有少部分用户在没有经过讨论的情况下就对条目进行大面积更改,以致于条目被保护。请你将保护解除,谢谢。--Elegance留言) 14:02 2006年7月1日 (UTC)

还在skype线吗

有事商量。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8:08 2006年6月3日 (UTC)

关于Itn

谢谢提醒,今后一定注意。--方洪渐 02:47 2006年6月5日 (UTC)

祝贺

祝贺你当选行政员。期待你为维基做更多贡献。--Mountain 13:28 2006年6月5日 (UTC)

条目命名的连字词使用

Wikipedia:投票/条目命名的连字词使用”正进行投票,欢迎莅临指教。--Koika 17:10 2006年6月6日 (UTC)

还在线上?

开个MSN或是skype吧!--Theodoranian|虎儿 =^-^= 03:52 2006年6月14日 (UTC)

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到8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2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设内部链接。

现在有8万维基注册用户,只要有一部分人参与效果就很惊人。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2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谢谢!真实事求是 02:46 2006年7月17日 (UTC)

有了个“动员令”的设想,我现以个人身份发动了“动员令”,先开个头,看效果如何,有了经验后将来各位还可以发动其他的“动员令”,能做出各种改变,例如请求每个维基人编辑一篇关于加拿大、心理学、三国、犀牛的条目等;或者请求他们填满某条目内的红字等等;或者集中翻译几篇特色条目等。当然不可以过多,一次一样就好,时间期限要足够。

你看此设想如何,有兴趣要展开讨论否?

--真实事求是 04:52 2006年7月18日 (UTC)

哈啰

我给你寄了信,你怎么没回我呢?急啊!--Theodoranian|虎儿 =^-^= 16:21 2006年7月20日 (UTC)

二次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着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Adveditor 07:50 2006年8月18日 (UTC)

请求关注

请求关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6年8月#像阿儒这样不能协作的维基人该如何处理?

阿儒继上次在皮尔当人无理回退IP用户的编辑后,又在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进行无理的回退,希望给予关注。或者如果阿儒此行为并无不当,请告诉我,我今后将仿效该行为,谢谢。-- 百楽兔 12:43 2006年8月21日 (UTC)

首页改版的执行

管理员您好!这个投票说在2006年8月26日执行,且究极人类的作品胜出。现在根据GMT时间早已达到,而没有人更改现时的首页。希望您能够帮忙改一改。谢谢。--氢氧化钠 NaOH 02:48 2006年8月26日 (UTC)

首页改版

我看到新的首页与User:究极人类/首页有相当的区别,我想了解一下您修改了那些部分的代码?另外对几处修改提出一点异议~一个是“尝试编辑”的颜色,我采用的是空调条目的颜色,如果使用纯红会让人感觉很刺眼,希望您能够改回原来的颜色,另外您把原来的“* 帮助 | FAQ”改成了“* 说明 | 常见问题解答”,感觉排版不是很好,希望进行调整,或保留原来的文字。谢谢。--疯鬼 08:10 2006年8月26日 (UTC)

哦~还有一个地方希望改一下,就是根据惯例“__NOTOC__、__NOEDITSECTION__”都是放在最下面的,放在最上面会导致空行。另外就是其他语言栏似乎还没有添上?希望您能够及时修改。谢谢--疯鬼 08:12 2006年8月26日 (UTC)
关于“FAQ”我觉得可以改成“问答”,因为使用“常见问题解答“感觉很奇怪。谢谢--疯鬼 08:31 2006年8月26日 (UTC)
另外在最近更改上面的消息也要改一下。--疯鬼 10:10 2006年8月26日 (UTC)

首页改版检讨

是否可以先使用我原来46开的版本?因为现在的投票是由于这个引发的,而User:Alexsh在没有经过任何讨论的情况下擅自将主页两边调平,希望能回退。--疯鬼 07:12 2006年8月27日 (UTC)

可否先试一下问问Alexsh,请他改回,如果沟通不畅我可以再帮忙。(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仅是小修改,而大家的意见似乎并不仅在左右幅宽上。)--roc (talk) 07:23 2006年8月27日 (UTC)
不过与之有关就是了~我去找Alexsh试试吧~--疯鬼 07:34 2006年8月27日 (UTC)

是否考虑将改版检讨加入Template:Sitenotice,这是Isnow说的,具体见User talk:究极人类#首页--疯鬼 09:55 2006年8月27日 (UTC)

我其实并不特别赞同将此消息放入Template:Sitenotice。一般情况下,各种讨论案或投票案都是放在公告栏,而非站顶通告;因此,若将此案列入Template:Sitenotice,应说明此案不同于其他投票案或讨论案或公告的重要区别所在。在明了此项说明前,我倾向使用公告栏及互助客栈。--roc (talk) 10:04 2006年8月27日 (UTC)
返回“R.O.C/200608”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