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脖子右拧,咔吧完事
本页简而言之:有时管理员不限期封禁某人时,总会有用户跳出来自愿辩护,这时候你就应该脖子右拧,咔吧完事。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
诚如斐波那契封禁论述中所述,封禁期的确是让人用来反思的,但在某人非常明显表示出自己不具备学习与听取建议的能力时,就应当对其采取不限期封禁。但很多不限期封禁案例中都会出现,有用户察觉这人有被不限期封禁的风险时,便会从四面八方窜出来,如同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一样。他们会自发组成“义务辩护团”,为被提报人辩护,这点在很多案例中均有体现。管理员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
举个例子吧!
周深粉丝案
在最近发生的生米一粒案件中,被提报人自2019年4月起便持之以恒向维基百科站内周深或与其相关的一切条目中丢各式各样的爱好者内容,为了彰显自己加入的内容具备关注度,强行加入大量不可靠来源(包括微博、抖音、小红书等)。他自始至终根本没有想过要进行贡献(从他的用户名就看得出来,周深粉丝自称为“生米”。),反而在被发现提报后依旧我行我素,被封禁前依旧坚持自己在为维基百科贡献,企图扰乱NT:MUSIC修例讨论,并且在讨论中持续表现出对方针指引的误解,最终综合各项问题被处以不限期封禁。
在管理员下达不限期封禁后,随即便有人跳出来为其辩护。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 |
永久封锁...有点太重了。而且看此人的表述,不像是那种非常顽固的纯破坏用户。封锁只是最终手段,永久封锁则是最终手段的最终手段。此君的行为距离采取永久封锁还差得远,且既然愿意正面应对问题,就明显有沟通改善的可能。如果可以,鄙人希望改为禁制或者短期封锁。 就像有一个小孩犯错,大人直接脖子右拧,咔吧完事。孩子是不会捣乱了,但代价是什么呢?鄙人设立答辩的目的就是辨明是非,纠正曲直。无论如何,此君这么轻易草草地永久封锁实在是... |
” |
“ |
是,确实某种程度上会打击热心用户的信心,同时本人已经向“生米一粒”送出星章。 |
” |
在这个案例中,这些“义务辩护团”成员相对不关注讨论,其中一人仅有在起初发言一次,将被提报人直接判定为“为爱发电”,可谓是非常优秀的“抛开事实不谈”。另一人在该案件讨论中突然“号召”众人前往被提告人讨论页,声称要对其进行“答辩”。先不说答辩这一行为会不会造成中断现有讨论进度,后续判定不限期封禁后这两人的举动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提报人在该案费尽口舌举证一大堆他们不看,答辩结束之后被提报人的表现他们不看,待到管理员下达封禁处分后,那一长串的封禁理据他们也不看,只看见“不限期封禁”这几个字两人才终于出面为其辩护。事后还有人向被封禁人送出星章。
JM案件
在本案中,被提报人持续在站务区扰乱讨论,使用非站内常用语言作出具扰乱性质的编辑,参加提报讨论时曲解与断章取义他人发言,最终被管理员处以永久封禁,但六个月后可以申请给予第二次机会。
在这个案子当中,JM基于他自己的错误理解,面对他人指出问题所在后依然一错再错,最后因为情绪上头无法理解他人发言。这样的人并不具备理解与学习的能力,属于不应该留在维基百科的人。但是就连这样的人都尚且有人挺身而出为他组成义务辩护团。当案件仍在ANM页面进行讨论时,便有三人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为其辩护,表示他“罪不至死”,采取无限期封禁显然太过,在封禁处分下达后依旧坚持辩护,最终JM封禁申诉被驳回,维持原决定。
发现什么了吗?这两个案子义务辩护团的共同点在于,对案情几近一无所知,仅根据自身理解一厢情愿去为其辩护,看见“无限期封禁”便开始激动奋起。义务辩护团的成员很多情况都像是从土里冒出来的一样,他们随时都可能出现,且这类人通常属于“站务精”,故此在面对这种情况之时,他们的意见往往不起任何参考作用。
对于管理员而言,虽然秉公处理封禁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往往在封禁后会因为有各式各样的、本就不应留下来的维基用户从中作古,即便对讨论一无所知也可以在封禁后一股脑冒出来异议,基于自身对事件可笑的理解作出评论,倚仗人多势众企图动摇最终结果。管理员也是人,面对这种情况要么最后窝著保护自己什么都不做,要么尽量少封短封,长此以往敢做事真做事的管理员就会被赶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就是这样的。
虽然理论上对于这些来维基百科社群就不是在建设维基百科的人,果断地永久封禁就好,但考虑到管理员可能会被报复,社群里众多的本来应该滚蛋的假维基人会甚至可能倚仗人多势众把管理员解任掉,管理员也应该无奈地保护自己。维基人们虽然不是管理员,但也应当保护自己或是不同流合污,做个正常人就好。
在这种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是,倘若社群风气持续如此,则日后肯出面处理棘手封禁的管理员将会越来越少。毕竟封下去还会引发争议,索性不封,这时候就应该采取斐波那契封禁。但是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义务辩护团时,你要做的就是“脖子右拧,咔吧完事”,把自己的脖子转过去不看他们,逃离这个粪坑,对面不讲人话、不做人事不代表你也可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