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匯接區
三個構造板塊的邊界相交的點
三叉匯接區(英語:Triple junction),也稱作「三聯點」,是3個地質板塊的邊界交匯的區域。板塊的邊界有3種類型:中洋脊 (R), 海溝 (T), 轉換斷層 (F)。因此三叉匯接區可分類為:F-F-T, R-R-R等。但僅有部分類型在地質時間尺度上是穩定的。
大陸三叉裂谷系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大陸板塊內部由於地函柱的上升,產生了由正斷層組成的三叉斷裂系統,隨著地函柱的不斷隆起,初始的斷裂體系開始擴張,根據同一力學體系應力優先釋放原理,三叉斷裂體系必然有一支斷裂系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此詞句與普通地質不符,若屬實,脊-脊-脊三叉裂谷系不應存在。實例很多,見本頁面下段描述)。其中2支繼續發展成為新的大洋的洋中脊,另一支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的斷裂系就成為拗拉槽。
例子
- 紅海, 亞丁灣與東非大裂谷在阿法爾三角區匯接,是唯一一處位於海平面以上的嶺-嶺-嶺型的三叉匯接區。
- 羅德里格斯三叉匯接區位於南印度洋,是嶺-嶺-嶺型,由非洲板塊, 印澳板塊,南極洲板塊交匯。[1]
- 加拉帕戈斯三叉匯接區是嶺-嶺-嶺型,納斯卡板塊, 科科斯板塊, 太平洋板塊在此交匯。東太平洋海隆形成此處向北、向南延伸的兩支,加拉帕戈斯海隆形成向東的拗拉槽。
- 北美洲西海岸的門多西諾角是一處不穩定的三叉匯接區。太平洋板塊,戈爾達板塊、北美板塊在此交匯。三支分別是:分開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的走滑斷層——聖安德烈斯斷層;分開戈爾達板塊與北美板塊的卡斯卡迪亞俯衝帶;分開戈爾達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轉換斷層——西側的門多西諾斷裂帶與東側的門多西諾斷層。從而形成了F-F-T型的門多西諾三叉匯接區.
- 阿穆爾板塊, 鄂霍次克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三叉交匯處形成了富士山.
- 房總三叉匯接區位於日本近海,是唯一的T-T-T型板塊匯接區。鄂霍次克板塊, 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在此交匯。得名於房總半島
- 北海是古生代的阿瓦隆尼亞大陸, 勞倫大陸與波羅的大陸的三叉匯接區的遺蹟.[2]
參考文獻
- ^ Sauter, D.; Mendel, V.; Rommeveaux-Jestin, C. Propagation of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at the Rodrigues Triple Junction. Journal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 1997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
- ^ White, N.; Latin, D. Subsidence analyses from the North Sea 'triple-junction' (PDF).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993, 150 (3): 473–488 [2014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8月12日).
延伸閱讀
- Oreskes, Naomi, ed., 2003, Plate Tectonics: an Insider's History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Earth, Westview Press, ISBN 0-8133-4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