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稅警總團

兩淮稅警總團是由兩淮稅警局改編的一支部隊,抗日戰爭期間活躍在蘇北地區。1945年日本投降後,率部接管南京。稅警總團因通共嫌疑,併入第七十一軍

歷史

1930年冬,設淮北緝私局,負責鹽務緝私。1932年改為財政部淮北稅警區。1935年4月,淮南、淮北兩鹽區合併,在灌雲板浦成立兩淮稅警局。

1937年抗戰爆發後,由於兩淮鹽場停產,鹽運中斷,中華民國財政部報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批准,把兩淮鹽務局各區隊分散的稅警武裝共11000人集中改編成三個旅級支隊,轄六個團級的游擊總隊(第1至第6),編為第八軍游擊司令部,配合第八軍進入連雲港港區,擔任連雲港國防任務。該軍軍長黃杰曾任稅警總團長。8月黃杰率領第八軍並稅警總團參加淞滬會戰。原兩淮稅警局長曾錫珪率第八軍游擊司令部的各部隊,接替連雲港全部陣地的守備任務。繆澂流第五十七軍軍部駐海州。

徐州淪陷後,1938年8月代理江蘇省政府主席兼第24集團軍副總司令韓德勤經蔣介石批准,併吞第八軍各游擊總隊,曾錫珪交出所部後赴重慶,由第八十九軍軍長兼江蘇省保安司令李守維兼任游擊司令一職,游擊司令部和各支隊、各總隊幹部大多離開蘇北。財政部宋子文、孔祥熙等為兩淮稅警被江蘇省方吞併一事,向蔣介石、何應欽提出抗議。最後處理辦法為:兩淮稅警部隊,即第八軍游擊支隊、總隊全部恢復原番號、原任務,派黃浦一期的第88師副師長陳泰運魯蘇戰區第八游擊司令到蘇北負責掌握這支部隊。1939年1月陳到任後上報財政部,改編為兩淮稅警總團,轄三個旅、計六個團。1939年3月,日軍為打通東隴海線,攻占連雲港,同時又旨在掠奪淮北數萬噸存鹽,發動對蘇北大舉進攻,占領連雲港港區及淮陰、阜寧、漣水之線。兩淮稅警總團從響水撤退到阜寧以南,與阜寧之日軍對峙,司令部移至鹽城縣龍岡鎮

1940年8月,韓德勤上報軍政部,把兩淮稅警總團縮編為蘇北游擊指揮部,轄二個縱隊、計四個支隊,陳泰運為指揮官,林敘彝為副司令官,上校參謀處長包毅。調至姜堰進剿陳毅的黃橋新四軍。1940年8月,蘇北游擊指揮部第2縱隊司令李其實在韓德勤鼓動下,指揮張賓清支隊向黃橋鎮西北的北新街新四軍部隊進攻(此為第一次進剿),損失了約一個大隊,戰後新四軍把繳獲的武器如數退還給陳泰運。8月21日韓德勤發動第二次進剿,以蘇北游擊指揮部為中路軍,林敘彝為中路軍指揮官,包毅為中路軍參謀長,部隊接近古溪後就停止不前,「二李」的右路軍根本不動,韓的嫡系部隊組成的左路軍同新四軍接觸後見情況不妙,遂下令全線撤退,第二進剿宣告結束。省方的張少華保安9旅趁機接防姜堰,陳泰運部被迫調駐曲塘。1940年黃橋事變前,黃逸峰代表陳毅,斡旋陳泰運、李明揚兩部與新四軍組建「聯抗」。 10月6日,韓德勤發動第三次進剿,此即為黃橋決戰,坐視魯蘇戰區副司令長官韓德勤部全軍覆沒。10月8日至10月10日在曲塘稅警團與新四軍因誤會發生交戰,經葉飛與陳泰運、林敘彝雙方見面會談,消除誤會,雙方撤兵結束衝突。此後,李明揚、陳泰運兩部與新四軍在蘇中合作抗日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1940年10月10日成立「聯抗」,全稱為「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直屬縱隊、魯蘇戰區蘇北游擊指揮部第三縱隊聯合抗日司令部」,由新四軍、李明揚、陳泰運各派1個連組成,並收編了白米曲塘兩個常備中隊,吸收了一批青年,編為4個大隊共千餘人,分駐胡家集、曲塘、白米、小白米一線,各方公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委員會中將委員、地下黨員黃逸峰為「聯抗」司令,同時宣布副司令李俊民、副司令兼參謀長周至堃、政治部主任張孤梅的任命,司令部駐曲塘。後來又先後派賀敏學戴為然等十多人到「聯抗」工作,以加強並保證黨的絕對領導。1941年2月李長江率部投敵後,日軍進占了泰州、東台、興化和海安,偽軍進駐了曲塘、白米。陳泰運部、「聯抗」部隊轉入農村。為切實加強部隊管理,解決逃亡問題,1941年7月上旬,「聯抗」部隊奉新四軍軍部命令北上鹽阜地區整訓,配合新四軍第三師黃克誠部多次參加反「掃蕩」鬥爭,戰鬥減員至800人,於中秋節前夕返回海安曲塘以北地區。1941年8月,成立了中共興(化)東(台)泰(縣)「聯抗」特區工委;1942年11月特區工委改為興東泰地委,黃逸峰任書記,戴為然任副書記。[1]

1943年1月和4月,日偽調動二萬多人對蘇北大掃蕩作戰。陳泰運在溱潼以南約三千人轉移至「聯抗」和沿海的新四軍蘇中二分區根據地得到掩護,未受到損失。而在河北區的二千多人就受到損失。陳泰運認為部隊受到新四軍的影響,動搖了其指揮權,開始撤換與「聯抗」和新四軍關係親密的軍官,嚴命各部與新四軍保持距離。此次大掃蕩後,韓德勤的江蘇省政府、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部、第八十九軍撤離蘇北至皖北阜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以蘇北敵後堅持抗戰的李明揚、陳泰運兩部,組建魯蘇戰區長江下游挺進軍、設立江蘇省特別行政區行政公署,轄區為長江淮河之間16個縣(不含淮陰),李、陳二人分別擔任正副總司令、行署正副主任。

1944年後,陳泰運和「聯抗」的分歧加劇。蘇中軍區考慮到「聯抗」部隊兵力有限,遂將原在通海地區活動的湯景延支隊調歸「聯抗」為第二團,並任命湯景延為「聯抗」副司令員。1944年8月17日,稅警總團與駐時堰的汪偽軍聯合襲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聯抗」部隊,「聯抗」參謀長李華犧牲。1944年9月22日至10月31日,新四軍葉飛部發起作戰,日軍旅團長山本率2000餘日偽軍由姜堰曲塘分路增援陳泰運部,均被新四軍擊退。稅警總團傷亡上千,俘1300餘人,攻克據點19處。新四軍傷亡營以下指戰員313人。向新四軍投降數百,近千官兵逃往泰州投降日軍,改編為汪偽第二十五軍。陳泰運率300餘人突圍,駐溱潼鎮。1944年10月10日「聯抗」改編,第1團編為蘇中軍區特務5團,第2團改編為紫石縣獨立團。1945年5月李明揚被日軍俘獲後,所部與陳泰運部合併。重慶正式發布陳泰運為蘇北挺進軍總指揮官兼淮南行署主任。參謀長包毅

1945年日本投降後,陳泰運奉命率部接管南京。稅警總團因通共嫌疑,1945年底,陳泰運部併入第七十一軍,以陳明仁陳泰運為正副軍長,對陳泰運所部原營級以上官佐一律實行降級退役,迫令離開部隊。[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潘祝平:「新四軍領導的一支特殊部隊——『聯抗』」,《大江南北》雜誌,2016年第3期。
  2.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