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為「二十四節氣」中每個西曆月的第二個節氣。

雨水(二月)、春分(三月)、穀雨(四月)、小滿(五月)、夏至(六月)、大暑(七月)、處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和大寒(一月)都是中氣。

黃道十二宮

由於12個中氣點是由春分開始,在黃道面每隔30分佈,所以每一個中氣點就是對應一個黃道十二宮的起點。 例如地球到達春分的時候,在地球觀測者角度而言,太陽進入白羊宮[1]

中氣

季節
(北溫帶
為準)
公曆月份 理論上
農曆月份
太陽位於
黃經角度
十二中氣 格里曆日期
交節 (±1日)
該中氣作為
起始點的
黃道十二宮
實際對應
黃道十三星座
春季 孟春 2月 正月 330° 雨水 2月19日 雙魚宮 寶瓶座
仲春 3月 二月 春分 3月21日 白羊宮 雙魚座
季春 4月 三月 30° 穀雨 4月20日 金牛宮 白羊座
夏季 孟夏 5月 四月 60° 小滿 5月21日 雙子宮 金牛座
仲夏 6月 五月 90° 夏至 6月21日 巨蟹宮 雙子座
季夏 7月 六月 120° 大暑 7月23日 獅子宮 巨蟹座
秋季 孟秋 8月 七月 150° 處暑 8月23日 室女宮 獅子座
仲秋 9月 八月 180° 秋分 9月23日 天秤宮 室女座
季秋 10月 九月 210° 霜降 10月23日 天蠍宮
冬季 孟冬 11月 十月 240° 小雪 11月22日 人馬宮 天秤座
仲冬 12月 十一月 (冬月) 270° 冬至 12月22日 摩羯宮 人馬座
季冬 1月 十二月 (臘月) 300° 大寒 1月20日 寶瓶宮 山羊座

無中置閏

陰陽合曆

中國農曆曆法陰陽合曆,一個回歸年為365.2422個太陽日平氣法均分為12段,每段30.4369日,為陽曆一個月;陽曆每月必定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分別發生在每月的7日和22日前後;陰曆每個太陰月 (朔望月平均時間)為29.5306日。[2] 每年陰曆比陽曆短少10.88日,短少的天數需要根據陽曆調整,把少了的天數加起來做為閏月。 19個回歸年(6939.602日)和235個太陰月(6939.688日)非常接近,即所謂「十九年七閏」。

如果像伊斯蘭曆不置閏的話,每隔16至17年後就會出現季節相反的現象,即原本是冬末春初的春節,變成夏末秋初的春節。

正常的月份裡,每月應該有一個節氣(24節氣中的單數節氣),一個中氣(24節氣中的雙數節氣);對於陽曆的格里曆來說沒有問題,因為廿四節氣本身就是根據太陽黃經而劃定的;但對於陰曆作為月份的農曆來說,就會出現偏差問題,由於陰曆每月比陽曆每月幾乎少了一天,每積累三十個月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定為閏月,附屬於前一個月。

置閏(清朝以前)

清朝以前,中國曆法採用平氣法,即廿四節氣是平均十五日相隔,農曆閏月規則是純粹無中置閏和閏前不閏後。[3]

置閏(時憲曆)

但自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頒佈的《清史稿‧時憲四[4],改平氣為定氣(兩個節氣在太陽黃經相隔15度,但時差相距十四至十七日不等),如果新月(即朔日初一)發生在和中氣同一天的日子(按:即使中氣發生時間實際比新月早些,但只要發生在同一個平太陽日內,仍算在同一個月內),導致有些農曆年出現一個罕有的雙中氣月份和兩個無中氣月,雙中氣月出現意味該月前和後附近幾個月內必然出現無中氣月。[5] [6]

由於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甚至一年內閏月超過一次,需要用冬至規則去修訂原本無中必置閏的規則:即如果兩個冬至(歲首)之間只有11個完整朔望月 (即12個新月),即使期間有無中氣月也不置閏;如果兩個冬至之間有12個完整朔望月(即13個新月),則遵從無中置閏、閏前不閏後的規則;而閏前不閏後當然以冬至而非每個農曆年初一開始計算,這樣確保冬至必須在農曆十一月裏。無中不置閏的月份稱為「假閏月」。

以下就用的丁酉年作例子:

丁酉年(2017年-2018年)

前一年的丙申年(2016年-2017年)沒有發生閏月。

事件 (新月、中氣) 新曆發生時間 (UTC+8) 農曆日期
冬至 21/12/2016 18:44
新月 1 29/12/2016 14:54 丙申年十二月初一
大寒 20/01/2017 05:24
新月 2 28/01/2017 05:38 丁酉年正月初一
雨水 18/02/2017 19:31
新月 3 26/02/2017 23:00 丁酉年二月初一
春分 20/03/2017 18:29
新月 4 28/03/2017 10:59 丁酉年三月初一
穀雨 20/04/2017 05:27
新月 5 26/04/2017 20:18 丁酉年四月初一
小滿 21/05/2014 04:31
新月 6 26/05/2017 03:46 丁酉年五月初一
夏至 21/06/2014 12:24
新月 7 24/06/2017 10:32 丁酉年六月初一
大暑 22/07/2017 23:15
新月 8 23/07/2017 17:47 丁酉年閏六月初一 (無中氣,置閏)
新月 9 22/08/2017 02:31 丁酉年七月初一
處暑 23/08/2017 06:20
新月 10 20/09/2017 13:30 丁酉年八月初一
秋分 23/09/2017 04:02
新月 11 20/10/2017 03:12 丁酉年九月初一
霜降 23/10/2017 13:27
新月 12 18/11/2017 19:42 丁酉年十月初一
小雪 22/11/2017 11:05
新月 13 18/12/2017 14:31 丁酉年十一月初一
冬至 22/12/2017 00:28

註:即使中氣發生時間實際比新月早些,但只要發生在同一個平太陽日內,仍算在同一個朔望月內。同一個朔望月的排序,新月比中氣優先。

2033年問題

事實上,更甚的情況是兩個農曆年間短短七個月內出現兩個雙中氣月和三個無中氣月,可參考2033年問題[7]

壬子年(2032年-2033年)沒有發生閏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大年初一起計第八個朔望月是無中氣月,而第十一個朔望月則出現雙中氣(小雪、冬至),但由於2032年冬至-2033年冬至之間只有12個新月,故農曆七月以後的一個月不置閏,仍為農曆八月(假閏月)。如果強行閏七月,冬至則被移前至農曆十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大年初一起計第十二個朔望月也是無中氣月,但由於這個無中氣月位處2033年冬至之後,而2033年冬至-2034年冬至之間有13個新月,故農曆十一月以後的一個月置閏,為閏十一月(或稱閏冬月)。

癸丑年(2033年-2034年)第十三個朔望月(由於十一月置閏,所以是農曆十二月)又出現雙中氣(大寒、雨水),下一個朔望月是甲寅年(2034年-2035年)的正月,再之後一個朔望月又是無中氣月,但由於這個朔望月和癸丑年閏十一月同在2033年冬至-2034年冬至之間,根據閏前不閏後規則,故正月以後的一個月不置閏,仍為農曆二月(假閏月)。

因為這段時間是閏十一月而非閏正月,直接導致癸丑年(2033年-2034年)是繼甲子年(1984年-1985年)後,另一個「雙春雙雨水」的農曆年。

定氣法

前述定氣法導致節氣間相差14-17日不等,這是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跡實際是個橢圓形,出現近日點遠日點,根據克卜勒第二定律角動量守恆,地球越接近近日點,角速(公轉)越快,導致同是兩個節氣在太陽黃經相隔15度,近日點附近的節氣間時間相距較短(14-15日),而遠日點附近的節氣間時間卻相距較長(16-17日),現在地球的近日點大約在小寒附近,即是說北半球冬季附近的節氣間間距較夏季附近的短,冬季月份較難分配不到中氣而成為無中氣月,所以以定氣法為本的時憲曆頒佈後,「閏冬月」、「閏臘月」和「閏正月」是絕無僅有的,惟2033年問題發生,導致「閏冬月」出現。[8]

時差導致置閏問題

同屬漢字文化圈越南朝鮮半島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至今仍廣泛使用農曆,作為制定節日的依據。至於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陽曆的格里曆取代農曆的天保曆為國曆,但日本仍保留天保曆作為傳統祭祀用途。

但朝鮮半島兩國和日本,與中國大陸、台灣存在時差問題。前三者是東九區(UTC+9)後兩者是東八區(UTC+8),這樣導致兩地計算新月(定朔)、節氣(定氣)出現差異,無中置閏也受影響,例如前述中氣發生時間可能較新月早一些,但如果發生在同一日內的00:00-23:59(假如在中國,以UTC+8計算)仍會被視為在同一個朔望月內,但如果在韓國,則以UTC+9計算,又可能會出現和中國不同的結果,直接導致韓國的新月(初一)、節氣時間以致閏月和中國大陸、台灣的不同。

如果在東八區的合朔或某一個節氣的發生時間是今天23:XX,在東九區的合朔或某一個節氣的發生時間則是明天的00:XX,這直接導致東九區的初一(連這個朔望月份的所有日子)[9] 或某一個節氣日比東八區的延遲一日。

假若在東八區的合朔和某一個中氣發生時間分別是今天23:XX和22:XX,在東九區的合朔和某一個中氣發生時間分別是明天的00:XX和今天的23:XX,則東八區的這一個中氣歸入今個朔望月內,而東九區的這一個中氣則歸入上一個朔望月內,根據無中置閏原則,極可能導致東八區和東九區的閏月月份不同。

參考條目

參考資料(外部連結、文獻)

  1. ^ 香港天文台 - 24節氣. [2020-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2. ^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 [2020-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4). 
  3. ^ 《試論秦漢初曆法的置閏規則》 -- 李忠林著
  4. ^ 《清史稿‧時憲四》
  5. ^ 《舊曆改用定氣後在置閏上出現的問題》 -- 陳展雲著
  6. ^ 農曆混亂(一):定氣帶來的雙中氣月. 
  7. ^ 談" 雙中氣" 引發的" 假閏月". [2020-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0). 
  8. ^ 略談農曆曆法,以及置閏的規則 (立場新聞). [2020-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9. ^ 為何今年韓國端午節比台灣晚一天?. [2020-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