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文化

臨滄雲南省的一個地級市,這個西南邊陲的小地方有著許多的少數民族,因而有著許多不同的民俗文化。

臨滄有著八個縣級地區,分別是鎮康縣滄源縣鳳慶縣雲縣耿馬縣雙江縣永德縣孟定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鎮康縣的「阿數瑟」,這個是一種曲調,簡單又直白的調子直接傳達著男女之間的愛意。滄源縣是一個佤族人數較為多的地方,佤族人民豪放的個性從他們的佤族舞蹈中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這種舞蹈豪邁奔放,融入一些平時生活的小細節,加上節奏韻律強的鼓點聲和音樂,使得觀看的人也置身其境,感受到了他們傳遞出的能量,接受到了他們的文化,佤族舞蹈已經登上了越來越大的舞台,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喜歡上了它。佤族服飾也是比較出名的一種傳統服飾,大多以黑色為基調,用彩線製成婦女的下裙,花色樣式很多,不盡相同,而男子的服飾就顯得較為單一,大多相同,有的成年男子也纏黑色包頭。滄源縣從1965年開始先後發現了岩畫共計十多處,400多平方米,畫圖大多數為狩獵和採集畫面,展示著以前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推測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現已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還有一個翁丁部落,翁丁佤族傳統是雲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村寨距今歷史已經有200多年了,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和風俗習慣,木鼓是他們的鎮寨之寶,他們相信可以通過木鼓與天神對話,這個文化保護區仍保留著許多生活遺蹟。耿馬縣和孟定縣傣族較多,傣族是一個很有水性的民族,大多傣族姑娘都是長得水靈乾淨,他們擅長舞蹈,敲起象腳鼓就可以翩翩起舞,每逢潑水節等民間節慶活動,人們都會敲起鼓起舞,扎白象、馬鹿跳舞,祈求來年生活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