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英語
烏干達英語[1][2]或烏干達式英語(Uglish發音為you-glish)[3]是烏干達英語口語方言。和其他地方方言相同,烏干達英語地方色彩濃郁。
當地語言的影響
烏干達語言模式嚴重影響著英語口語。烏干達有很多種地方方言,熟悉烏干達的人能從說英語的人口中很容易辨別出本土語言。烏干達人可以轉變外來詞語的發音方式使詞彙聽起來悅耳動聽。
烏干達南部的班圖語輔音中總是夾雜著元音音節,的確,盧干達語中單詞的輔音是不發音的,因此單詞Alfred/ˈælfrɛd/中字母l和d會有額外音節/i/的發音,使整個單詞的讀音變為/ˈalifuredi/。相似的,muscular的發音為/ˈmusicular/。
烏干達語從不以做/r/發音開頭,它只出現單詞字母/e/and/l/後。相反/i/卻不能跟在這兩個字母發音。因此railway中的發音/r/和/l/會被替換掉,整個單詞的發音變為/leyirwe/。
烏干達語不容許/kju/發音;所有這類發音被/tʃu/所代替。因此cute發音變為/tʃut/。初始發音/r/雖然對說盧安達語的人來說比較困難,但是對說Runyankole和Rukiga語的人來說就顯得相當自然,很少會把/l/發成/r/音。此外,在Runyankole和Rukiga語中,/s/的發音聽起來像/ʃ/的發音。綜合上述三條發音規則,calcium會發/karuʃim/的音。
詞彙和習語
烏干達英語中有一些詞語有特殊含義,這在烏干達眾所周知,但對於外來人員來說卻是一頭霧水。這些用法的起源卻是無法查證的。最好的例子可能是extend,在烏干達英語中是給人讓座或給別人騰出屋子的意思。還有一個例子是"pop",可以代替bring 和come等單詞,比如在句子Danny, pop that bottle here or Heno, pop to my house中分別為帶來(bring)和過來(come)的意思。
建築習語
有些習語可以追根溯源。儘管basement(地下室)叫做godown,但是warehouse(倉庫)在烏干達含義和英語中的相同。[來源請求]小城鎮那些標為hotel(旅館)的建築很可能是餐館。
服飾習語
動詞詞組put on(穿)可以代替to dress, to be dressed, or to wear詞(組)使用。可能會聽到諸如"That lady is rich, don't you see how she is putting on(那個女人很富有,你沒看到她穿的都是什麼嘛?)"and"The police are looking for a man putting on a red shirt(警察正在尋找一個穿著紅色襯衫的男人)"等表達方式。
通訊習語
手機服務要提前支付。如果沒有時間提前支付足夠的電話費,在剛打通電話的時候就要立馬掛斷電話。接電話的人聽到電話鈴響了一下,看到電話號碼,就會明白對方掛了電話。由於在這種情況下,電話屏幕快速閃動一下,人們把這種情況叫做我被閃了。其表達的意思是我想和你說話,不過需要你買單。
教育和培訓習語
在商業和發展領域,"facilitation" (簡易化) 或"to facilitate someone"(給某人帶來方便)意思與歐洲國家和美國基本意思大不相同。在烏干達,這表示付款的意思。這一款項會用來支付一些費用,且通常高於付款者消費的現金成本。有些情況下,僅僅為了參加一兩天會議會花費一周到兩周的薪水。這個單詞在歐洲或美國表示在某一團體中協助組織工作,幾乎不涉及付款的含義。協助內容包括準備和分析工作;包括主持會議和記錄會議記錄;也包括搬運,培訓和建議。
家庭成員習語
在烏干達部落中,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的孩子相互之間的關係用siblings(兄弟姐妹)表示。英語單詞cousin(堂兄弟,姐妹)包含了這樣的關係,但既可以指舅舅的兒女,也可以指姑姑的兒女。在父系家族裡,他們屬於不同的家族的。因而術語cousin brother(表哥,表弟)或cousin sister(表姐,表妹)指代的是關係非常親近的親戚。
「A dependent」指的是一個家庭的養子,雖然住在一起,但是和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有時候烏干達人把養子叫做兒子,女兒,侄子或侄女。由於AIDS、貧困等原因,許多孩子淪為孤兒,加之烏干達共有型文化的影響,導致養子數量很高,因此對局外者來說,想分辨清那些人有血緣關係顯得比較困難。
食品和農業術語
一般而言,喝飲料用短語taking a beverage而不是Drinking a beverage來表達。食品專指澱粉類,但是不包括炸土豆條(法式炸薯條),這些叫做snacks(零食)。肉特指牛肉,山羊肉,有時候也指豬肉,但不包括雞肉和魚肉。Macrones指的是義大利麵,一般是油炸食品。Irish指的是(愛爾蘭)土豆,而 「potatoes」 指的是番薯(sweet potatoes)。Pawpaw 或popo指的是木瓜。Sukuma wiki指的是羽衣甘藍。Ovacado或facado指的是鱷梨。Posho指的是濃稠煮熟的的燕麥片,ugali常指代水。
常用挖(digging)這個單詞指代英語的耕作(farming),把耕地或大型的耕地稱作gardens(graderns在英語裡通常指園藝的意思)。[4]
語言術語
大多數說英語的國家很少用到方言(vernacular)這個單詞,但是在烏干達卻很普遍,指當地語言。這起源於烏干達這樣一個現象:如果學生在小學說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方言)會受到處罰。由於當地語言很多,因此常常把這些語言成為方言("vernacular")。
和錢有關的術語
當在體育賽事,購物,娛樂和其他類似的情況上大量花費金錢時,烏干達人把這種消費行為叫「吃錢」。「吃錢」也指貪污,腐敗,或濫用資金,比如說「部長吃錢,」或「他由於吃錢被開除了」 。「吃錢」也可以指奢侈或富裕的生活方式,因此"你在吃錢」也暗指一個人事業成功和生活滋潤。
有人向你借了錢,一般你會說他們欠(owe)你錢。烏干達則使用demand代替owe.比如I demand John ten thousand shillings和John owes me ten thousand shillings(約翰欠我1萬先令)二者意思相同。
你和朋友一起出去喝酒或者購物,你買單的情況用House來表達。比如我們昨晚和Kenneth出去玩,他買的單,可以表達為We went out with Kenneth last night and he housed us。
在烏干達,外幣叫做forex,貨幣兌換機構叫做forex bureaux[5]。
在美式英語中,退票用bounce表示;而烏干達用bounce表示沒有見到想見的人,沒有達成目標或失約。
品質術語
在烏干達Somehow(不知怎麼的)的用途很廣泛,表示稍微地,偶然地或引起的懷疑。當有人問你是否喜歡某種食品時,你可以用'somehow'表達稍微喜歡之意。Fake(虛假)可以用來指責某人幹了某事。比如說有個朋友晚上出去玩爽了,但是沒有叫其他朋友一起去,可以使用"Eeh, you man, you are fake!"表達這個朋友做人不地道。
宗教習語
save-dee在烏干達英語中通常指找到上帝的人,在其他說英語的國家指上帝救贖的人。在烏干達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被淪為異教徒。
社會事件和問候習語
Congs是恭喜 「congratulations」 的縮寫詞。Wel be back是歡迎回來 「welcome back」的衍生形式,但是前者使用更為頻繁[來源請求]。Lost(英語指的是:迷失)的意思是好久沒有見過某個人了。比如說"Eeeh, but you are lost."的意思是「啊,好久不見了」. 「ok please"表達的同意或承認的意思,也可以用來指句子之間的過渡。比如說,有個人要走了,他可以用 "ok please" 暫時打破安靜,然後告之自己要走了。"Thank you please"意思相似,但也可以表示謝謝的意思。
在烏干達英語中,"Please"從來沒有請的意思,如果需要東西會用"You give me..."來表達,因為"Please"語氣不足以表達禮貌行為。
交通和指路的習語
means指交通工具。比如說"I could not reach the party last night; I had no means"的意思是我沒有車所以沒能來晚會。[原創研究?]
"taxi"是像公共汽車一樣可以載很多人的在固定路徑上來回行駛的麵包車。A special hire才用來表達一次載一個乘客,在客戶指定路徑上行駛的計程車。breakdown指代拖車。bodaboda可以指代摩托車或者自行車,和計程車的用途相同。bodaboda來自烏干達-肯亞邊境布西亞地區,這裡距離烏干達境內市區還有一公里。
乘坐公共汽車/計程車在車站下車的遊客,或來自肯亞邊境前往烏干達的遊客會被做生意的騎行者載到市區。騎行者們一般會以「邊境,邊境」的口號招攬生意。
Captain稱呼可以指所有飛行員,不特指指揮飛機的人。Pilot常用來指代公共汽車,麵包車或計程車司機。"foot"可以指代步行。
在烏干達指路的習語包括: 「to slope」指向一定方向走,不局限於走下坡路;to branch是轉彎的意思。「To give someone a push" 的意思是陪某人向家的方向走一段。當說一輛車睡在外面,意思就是車停在外面,而不是在車庫或者修理廠。
巫術習語
巫術從業者叫做巫醫(Witch doctor)。巫醫起源並不清晰,不是直接從烏干達語言翻譯而來的。烏干達用Witch-doctor表示巫師,也可以指代當地藥師(如藥草師)。黑夜舞者(Nightdancer)指被鬼神附身的人。他們通常在晚上裸體跳一小會兒舞,也常常會在別人門口大便,並且把大便塗抹在門上面的人。這一用法到處都是,沒有部落起源。最後成為巫醫(witch-doctors)的同義詞,因為他們常常受到這些鬼神的控制。黑夜舞者(Nightdancer)也常用來指食人族,但並不是說吃人肉是常見的事情。如媽媽或爸爸會用「你最終會成為一個黑夜舞者」來形容一個咬手指的孩子。 這也暗指個孩子不僅咬手指,最終還真可能會吃人肉呢。
其他術語
烏干達英語中會用downer指代更低(英語中用lower),作為向上(upper)的反義詞。比如"我摔斷了我的大腿,但是我的小腿也疼" ( I broke my upper leg, but my downer leg was paining, too)。paining常代替hurting表達也受傷了的含義。
"Sorry"在烏干達和英格蘭的用法不同。烏干達人用"Oh, sorry" 或 "I'm sorry"非常恰當地對某人所經歷的不幸表達自己同情和悲傷。而英格蘭人用這種直接用語表達沒有盡職盡責的遺憾,含有道歉的意思。對不涉及自身的問題,英格蘭會使用間接語"I'm sorry to hear that" 、"that's really sad", 或"that's terrible"表達同情。
Ever用來指代經常(英語中用often),通常(always)含義和美式英語相同。ever是從不(never)相反意思的誇張表達,比如"She is ever late"來指一個人經常遲到。
百老匯戲劇《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在烏干達短暫地上演了一段時間,且被演繹的臭名昭著,後來烏干達審查機構禁止了這個舞台劇。這場爭議使得烏干達英語引進了獨白「monologue」一詞,是陰道的委婉說法。紅辣椒「Red Pepper」報紙普及了坎大哈「Kandahar」一詞。2010世界盃後,嗚嗚祖拉(vuvuzela,足球迷用於助威的長塑料喇叭)指代陰道,龐然大物(whopper)指代陰莖。
形容詞整個「whole」用來強調對有頭銜貨或身份人士不得體行為的不滿。比如"How can a whole Minister go to that cheap nightclub?"表達「那個部長怎麼能去如此齷齪的夜總會呢?」;"How can a whole headmaster dress so badly?"表達「身為校長怎麼能穿的這麼不得體呢?」這些表達是直接從烏干達語翻譯過來的。
在年輕人當中,項目「proggie」(programme的縮寫)常用來指代某人的社交計劃,比如要問「蘇珊,這周什麼打算?一起去玩吧」可以用「Susan, what's your proggie for the weekend, let's hook up」表達。
Zibbs 常用來指代問題,比如I failed the exam, now those are other zibbs 表達「考試沒過,問題更多了」。這個單詞起源於盧干達語中表示問題的單詞ebizibu。
副詞Just常用在句末表達某一觀點的顯著性,比如「During a phone call, one would tell a friend, I am at home eating food, just」的意思是「通話時一般會告訴朋友在家肯定是吃飯咯」
在卡拉摩亞地區的方言中,享受「enjoy」可以指代與某人結婚,比如 "I used to enjoy Narot but now, since the divorce, I am enjoying Nakoto."的意思是我過去和Narot是夫妻,但離婚後,我和Nakoto成為了夫妻。
借貸習語
烏干達人常常在英語中加入本地語言,因為相同意思的單詞不足以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
brother-in -law在標準英語中可以同時指代配偶兄弟和配偶姐妹的丈夫。但是在烏干達社會中,這兩組關係去包含了不同的義務和規範。比如盧干達語用muko(妻子兄弟)和musangi(「見到的人」,求婚時在女方家裡見到的人)做詳細區別。
有些情況下只有前綴來自烏干達語言。在盧安達語中名詞前綴ka-表示小的意思。有個國會議員在交談中提到5-英尺-tall(1.5-公尺)的財政部長,是用「ka-man is innocent.(這個小個子是清白的)」描述的他[來源請求]。小孩子(Ka-child)和小東西(ka-thing)的用法也很普遍。在很多情況下就是來指代物體大小的。比如烏干達手機都配有閃光燈,或「電筒」,作為手機的配件。烏干達人把這個配件叫做 "katorchi" ,因為光是從手機頂端小燈泡發出來的。但也有其他意思,比如一個女人要表達在計程車上受到一個極度輕浮的年輕男人的調戲,則會用"Eh! this ka-boy really disturbed me on the taxi. He would not stop asking for my number."意思是這個男人好煩啊,不斷要我的電話。這裡ka更側重表達男人對女人造成的騷擾程度,而非這個年輕男人的身高。然而,在建築背景下,Ka-timba指的是細鋼筋(比如當屬鋼筋),而不是人們認為的木頭。而akatimba指的是蚊帳。因此烏干達一個單詞有多種意思的現象很普遍,意思取決於單詞使用的語境和前綴。
盧安達連接詞「nti」在英語句子中常常取代that起連接作用。因此人們會聽到"The Minister said nti corruption will not be tolerated.(部長說腐敗是不可容忍的行為)" 這樣的引語。如果講話人持懷疑態度,就會使用 mbu代替 nti;比如"The Minister said mbu corruption will not be tolerated(部長說不能容忍貪污腐敗)"表達只是說說而已,貪污腐敗還會繼續。
在烏干達語言中,同一個動詞可以表達感謝,祝賀和欣賞工作很好的完成多個意思。在自家花園幹活受到路人的欣賞在非洲非常普遍(thank表達欣賞之意)。在烏干達,如果買了輛新車或贏得了比賽,別人會用「thank」來稱讚他,這也是在正常不過的。早晨也會用thank表達問候之意。盧安達語"gyebale"會被翻譯成幹得好"well done".他們只是稱讚人們的日常工作,而不是某項特定工作。
但是幹得好「well done」可以指代很多具體的行為,比如well fought,誇獎凱旋的士兵,well bought,稱讚某人買了新車或房子,well put on,夸一個人穿著講究。[nb 1]
烏干達人常常會用盧安達英語單詞創造混合詞。比如"I'm going to ku-changi-nga."指「"I am going to change into a dress"(我要穿連衣裙)的意思。其他情況包括會在盧安達語單詞後面加-ing,因此,"That gentleman was kwaana-ring me" 表達的意思是這個紳士在搭訕我。
語法區別
烏干達人常常會把兩個句子用和「and」連接為一個句子。比如,理髮師會說"Sit down and I cut your hair(坐下,給你剪頭髮),"或信使會說"They told me to come and you give me the package(他們讓我過來收包裹)"。
在烏干達語言中這種用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合理的,但在這些語言中並沒有明確表達and而是理解到的。祈使句里往往會添加人稱代詞。比如"Go to Entebbe;" or "Please go to Entebbe" 會變為"You go to Entebbe(你要去一下恩德培市)","Please come here" 變成了 "You come(你來一下)","Let's go" 變為了 "we go(我們要過去一下)"。
介詞
和其他外國人一樣,烏干達會改變,添加和遺漏母語者經常使用的介詞。如下面一些語言:
- 減少事情(decrease on things, not decrease things)
- 需要某物(demand for things, not demand things)
- 生產某物 (yield into things)
發音
烏干達人發音區別很大,因為老師的水平和接觸英語的機會的差異。由於大多數人接觸不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英語錄音,帶發音指南的詞典,所以只能基於拼法猜測發音。因此遊客會聽到「拼法發音」。比如在坎帕拉Acacia 街,"acacia"的發音是/a ˈka sia/,而不是/əˈkeɪʃə/ 或/əˈkeɪ sɪə/。
盧安達語中不存在的發音,會用盧安達語發音代替,因此"assume"中的/sj/ 音變成了/ʃ/,整體讀音變為(/aˈʃum/),"cube"的/kj/音變成了/tʃ/音,整體讀音變為(/tʃu:b/)。
諺語
經常可以聽到被翻譯的很拙劣的烏干達傳統諺語。比較受歡迎的非傳統諺語有"Man eateth where he worketh.」,意思是政府官員腐敗行為會受到公正的審判。"Mpola mpola, otuuka waala."被翻譯成"Slowly by slowly you reach far,積少成多的意思。上述諺語相似變體有"Agenda mpola, atuuka wala,"被翻譯為 "s/he who travels/goes slowly will reach far.(有耐心的人走的更遠)其他還包括"kamu kamu gwe mugaanda"(one by one makes a bundle),意思是積少成多。"the new broom sweeps better, but the old one knows all the corners」是翻譯而來的,意思是結交了新朋友,不要忘記老朋友。
拼法
烏干達常鄙視標準的拼寫方法,甚至在官方出版物中也能碰到這種情況。例如吃晚飯dining常常被拼寫為"dinning,"這樣標準發音會變為短音/ɪ/,單詞與din拼法相似,讓人聯想到喧鬧而不是吃晚飯的地方。
Another frequent change is the confusion of u and a /æ/. An example would be the use of "batter" for "butter" (what is spread on the bread).
那些牌子為saloons的商家,實際上是指「western salons(西方沙龍)」。另一個誤區是u/ʌ/和a/æ/混用。比如會把「butter」(麵包上塗抹的黃油)讀為"batter" 。
注釋
- ^ Note previous discussion on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to dress, to wear and to put on.
來源
擴展閱讀
- Bernard Sabiiti. Uglish: A Dictionary of Ugandan English. J.C Mugunga. 2015 [2015-09-15]. ISBN 97813128263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外部連結
- Features of Ugandan English and a listing of the more common expressions of Uganda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