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

中国清朝皇帝

乾隆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愛新覺羅氏,名弘曆滿語 ᡥᡠᠩ
ᠯᡳᡳ
穆麟德轉寫Hung Lii),中國清朝第五位皇帝,是清軍入關並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於公元1735年至1796年在位,年號乾隆」,廟號高宗滿語 ᡬᠠᠣᡯᡠᠩ 穆麟德轉寫g῾aozong),諡號簡稱純皇帝滿語ᠶᠣᠩᡴᡳᠶᠠᠩᡤᠠ
ᡥᡡᠸᠠᠩᡩ᠋ᡳ
穆麟德轉寫yongkiyangga hūwangdi[註 5])。

弘曆
高宗純皇帝
清高宗純皇帝朝服像(青年)
清朝皇帝(第5位)[註 1]
統治1735年10月18日-1796年2月8日(60年113天)[註 2]
前任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繼任清仁宗顒琰(嘉慶帝
儲君皇次子端慧皇太子永璉乾隆元年至三年)
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乾隆三十八年至六十年)
清朝太上皇帝
統治1796年2月9日-1799年2月7日(2年363天)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
(1711-09-25)1711年9月25日
大清順天府雍王府(今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
逝世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
1799年2月7日(1799歲—02—07)(87歲)
大清順天府紫禁城養心殿
安葬
王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繼皇后那拉氏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追贈)
妃嬪
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追封)
純惠皇貴妃蘇佳氏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追封)
慶恭皇貴妃陸氏(嘉慶帝追尊)
貴妃愉貴妃珂里葉特氏(追封)
穎貴妃巴林氏
忻貴妃戴佳氏(追封)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追封)
婉貴妃陳氏(嘉慶帝尊封)
舒妃葉赫那拉氏
豫妃博爾濟吉特氏
容妃和卓氏
惇妃汪氏
芳妃陳氏(嘉慶帝尊封)
晉妃富察氏(道光帝尊封)
儀嬪黃氏(追封)
怡嬪柏氏
恂嬪霍碩特氏(追封)
恭嬪林氏
慎嬪拜爾噶斯氏
誠嬪鈕祜祿氏
貴人順貴人鈕祜祿氏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
壽貴人柏氏
瑞貴人索綽絡氏
祿貴人陸氏
白貴人柏氏
武貴人武氏
金貴人金氏
慎貴人索綽羅氏
新貴人
福貴人
秀貴人
常在揆常在揆氏
寧常在
平常在
張常在張氏
子嗣子:
皇長子定安親王永璜(母哲憫皇貴妃
皇次子端慧皇太子永璉(母孝賢純皇后
皇三子循郡王永璋(母純惠皇貴妃
皇四子履端親王永珹[註 3](母淑嘉皇貴妃
皇五子榮純親王永琪(母愉貴妃
皇六子質莊親王永瑢[註 4](母純惠皇貴妃
皇七子哲親王永琮(早殤,母孝賢純皇后
皇八子儀慎親王永璇(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永瑜(早殤,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子(早殤,母舒妃
皇十一子成哲親王永瑆(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二子貝勒永璂(母繼皇后
皇十三子永璟(早殤,母繼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早殤,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清仁宗嘉慶帝顒琰(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六子(早殤,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母孝儀純皇后
女:
皇長女(早殤,母孝賢純皇后
皇二女(早殤,母哲憫皇貴妃
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純皇后
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
皇五女(早殤,母繼皇后
皇六女(早殤,母忻貴妃
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母孝儀純皇后
皇八女(早殤,母忻貴妃
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母惇妃
養女:
和碩和婉公主(父弘晝,母福晉札庫氏)
年號
乾隆
諡號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嘉慶四年初諡)[1]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嘉慶二十五年加諡)[2]
廟號
高宗
父親世宗憲皇帝胤禛
母親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首都北京
皇宮紫禁城
封爵和碩寶親王
乾隆帝
漢語名稱
漢語乾隆帝
藏語名稱
藏語 ལཧ་སཀྱོང་རྒྱལ་པོ་
蒙古語名稱
傳統蒙文 ᠲᠩᠷᠢ ᠶᠢᠨ
ᠲᠡᠳᠭᠦᠭᠰᠡᠨ
ᠬᠠᠭᠠᠨ
西里爾蒙文 Тэнгэрийн тэтгэсэн хаан
滿語名稱
滿文 ᠠᠪᡴᠠᡳ
ᠸᡝᡥᡳᠶᡝᡥᡝ
ᡥᡡᠸᠠᠩᡩ᠋ᡳ
穆麟德轉寫Abkai Wehiyehe hūwangdi
太清轉寫Abkai Wehiyehe hvwangdi

乾隆帝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時。登基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因繼位之時有在位時間不超越其祖父康熙帝(61年)之誓言,故禪位於其十五子顒琰,至此總共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此時的乾隆雖為太上皇,但依然手握大權,在宮內仍然沿用乾隆年號,成為大清帝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直到他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刻駕崩,享壽八十七歲(虛歲八十九歲),是中國歷史最長壽的皇帝以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註 6],葬於清東陵中的裕陵。乾隆帝是清代乃至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皇帝之一,其統治時期國家延續了繁榮發展,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清朝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乾隆帝在書法、詩文等方面也有著豐富造詣。

人物生平

早年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弘曆出生於大清順天府雍王府東側「如意室」(今雍和宮),幼名「元壽」[3],為雍親王胤禛第四子。生母為藩邸格格鈕祜祿氏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病逝。十一月二十日(12月27日),雍親王皇四子胤禛即皇帝位,是為雍正帝。弘曆成為皇子。雍正元年(1723年),胤禛即秘密建儲,將弘曆立為皇儲[4]

雍正五年(1727年),弘曆娶第一任妻子嫡福晉富察氏。六年(1728年),格格富察氏生長子永璜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曆獲封和碩寶親王。[4]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雍正帝命令果親王允禮、寶親王皇四子弘曆、和親王皇五子弘晝、及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戶部尚書慶復禮部尚書魏廷珍刑部尚書憲德張照工部尚書徐本、正紅旗漢軍都統李禧、正黃旗漢軍都統甘國璧、倉場侍郎呂耀曾,俱辦理苗疆事務。由於皇四子弘曆行事恩威並施,手段寬猛相濟,雍正帝指派他欽差出京辦事,以及參與西北準部用兵與西南改土歸流的決策。

即位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735年10月7日)夜子時,雍正帝病逝於圓明園。莊親王允祿等人將雍正元年密封的繼位詔書自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取出。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1735年10月18日),時年24歲的弘曆在太和殿即皇帝位,年號乾隆,以次年為乾隆元年。[5]據弘曆回憶:「逮皇考傳位朕躬,宣示密緘,倉猝之際,朕不敢自行啟封,召同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當面展緘敬閱。」[6]雍正帝遺詔還命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為輔政大臣,輔佐新君處理政務。

乾隆帝尊生母鈕鈷祿氏為崇慶皇太后,封和親王弘晝之母裕妃耿氏為皇貴太妃。十一月十三日,崇慶皇太后的曾祖父額宜騰、祖父吳祿俱追封為一等公爵、曾祖母追封一品夫人、父四品典儀官凌柱封一等公爵、母封一品夫人,世襲罔替。[7]

中期統治

 
郎世寧《乾隆半身冬裝像》,高麗紙本油彩,1756-1757年。銀川當代美術館

弘曆即位後,以「寬猛相濟」理念施政,先後平定新疆蒙古,還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改土歸流,人口不斷增加,在乾隆末年時突破三億大關,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編纂《四庫全書》,歷時9年成書,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百科全書。統治期間與康熙、雍正二朝合稱「康雍乾盛世」。

同時,弘曆為了打擊朋黨以及加強對人民(主要是漢人)的思想控制,大興文字獄,並藉此焚書箝制漢人反清思想的傳播[8]郭成康指出,乾隆查辦禁書目的就是要徹底消滅部分漢人中的反滿思想;然而,乾隆當時民族矛盾和鬥爭的情況已經逐漸緩和、並且在漢族臣民已承認清朝對全國統治的情況下,乾隆將民族矛盾和鬥爭的嚴重性誇大,在有關文字獄和禁書的決定中作錯誤估計,並且表現得過度敏感[9]。此外,在乾隆時期的文字獄,針對的並非只有漢族,犧牲者中亦有滿族鄂昌[10]

在位後期

乾隆中期以後,弘曆多次下江南,有安撫百姓,檢閱軍隊,視察水利,增加科舉以及免除稅收之舉[11]

 
馬戛爾尼晉見乾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遣使喬治·馬戛爾尼於乾隆83歲時到中國尋求駐節,但雙方出現與乾隆皇帝會面採「單膝下跪」(英方主張)或「三跪九叩」(中方主張)的禮儀之爭,最後以「單膝下跪」而為禮[12]

喬治·馬戛爾尼在回國後向英國議會寫出報告:「中國是一艘破舊的大船,150年來,它之所以沒有傾覆,是因為幸運的遇見了極為謹慎的船長。一旦趕上昏庸的船長,這艘大船隨時就可能沉沒。中國根本就沒有現代的軍事工業,中國的軍事實力比英國差三到四個世紀」。而在馬戛爾尼的日記中卻有以下記載:「中國工業雖有數種,遠出吾歐人之上,然以全體而論,化學上及醫學上之知識,實處於極幼稚之地位。」[13],又稱:「中國政府的行政機制和權力是如此的有組織和高效,有條件能夠迅即排除萬難,創造任何成就。」[註 7][14]

為了打擊腐敗之風,乾隆鼓勵人們秘密向他匯報官員們的可疑行為,收受賄賂、欺詐、任人唯親、濫用職權和瞞報等,例如福建大獄案,至於控訴的真假則由皇帝決定。在其統治初期堅定了懲治貪腐的決心,下令任何案件只要涉贓額超過一千兩,案犯將斬立決。

到了乾隆統治後半期,官員貪污問題再次出現,晚期每隔幾年就會爆出一些重大案件及彈劾案,當時年邁的弘曆已經沒有初時的魄力去嚴懲官員們的瀆職行為,有學者指出:「從乾隆看來,在這些欺詐行為中也存在一些積極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所有被沒收的貪官污吏的家產都流入了乾隆的腰包,大大增加了他的財富。而財政赤字和糧食虧空則由那些被免官員的繼任者負責。另一個積極因素是滿、漢官員都捲入這種犯罪,這樣乾隆就無須擔心漢官通過腐敗故意破壞國家政治體制的陰謀。但是,那些本應更加效忠皇帝的滿洲官員同樣也在做著有損皇帝統治之事時,乾隆也感到不悅。不過,好在還有一些值得依靠的、公正廉明的官員讓乾隆感到些許安心,這些人對乾隆以誠相待,不收受賄賂,不會為一己私利而欺君。他們多數是滿洲人,包括阿桂傅恆[15]

訓政時期

乾隆五十年之後,弘曆睡眠減少[16],「寅初已懶睡,寅正無不醒。」[17],左眼視力下降,年過七十之後,「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

弘曆登基時表示過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因此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85歲的乾隆將皇位傳予嘉親王顒琰(即嘉慶帝[18],自稱太上皇帝,但軍國大事及用人皆由乾隆帝躬親指教,嘉慶帝朝夕敬聆訓聽;宮中仍用「乾隆」年號,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萬歲爺進藥底簿》封皮上書「乾隆六十三年」。大權仍然在乾隆帝手中,貴為天子的嘉慶帝不敢拂逆父親的意思。

駕崩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乾隆帝駕崩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內,享壽89歲,結束了長達63年的統治[19]廟號為高宗,諡號簡稱純皇帝。死後與二位皇后三位皇貴妃合葬於清裕陵

身後之事

 
清裕陵鳥瞰圖

嘉慶四年二月二十一日,總管張進喜傳旨交如意館繪畫太上皇帝聖容一軸,大邊上花紋按照安佑宮供奉的聖祖和世宗聖容掛軸上的大邊花紋式樣繪畫。圓明園四十景之鴻慈永祜的主體建築安佑宮殿內便供奉他的畫像。嘉慶四年四月為乾隆上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同月在圓明園文開稱,安佑宮供奉高宗純皇帝聖容,照例供獻用宮香餅一觔、小黑芸香五兩和小白芸香五兩。

嘉慶二十五年,乾隆被加諡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後,軍閥孫殿英看準了乾隆帝陵墓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貴財寶,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乾隆帝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為得棺內珠寶,將乾隆梓棺劈開並大肆搜掠,乾隆帝后遺骸四散在地,情況奇慘;及後溥儀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遺骸,勉強砌回主體,並將帝后遺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軼事傳說

 
圓明園獅子林遺蹟中的乾隆御筆石刻

藝術愛好

乾隆帝好詩、書、畫,作品極多,作詩多達四萬首(38630首)。其作品多採用「御題」做題跋。紫禁城宮殿內絕大部份的匾額,楹聯,亦是出自其御筆。乾隆有在宮中收藏的名家書畫上題詩用印的嗜好,被認為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這種行為也破壞了原作品的藝術價值。像東晉書法大師王獻之的作品《中秋帖》就被乾隆帝蓋了很多印,對其藝術價值是很大的損害。

十全老人

 
清乾隆《平定臺灣得勝圖》
 
乾隆帝盔甲

乾隆五十七年,乾隆親自撰寫成《十全武功記》,自詡「十全老人」。命人以滿四種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十全武功」指「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綜觀十全武功各役,當中有力戰保衛清朝疆土完整者;但亦有消耗鉅大而收獲極微欠實際軍事價值之舉。主流史觀認為十全武功之說以名過其實,誇大乾隆帝武功者較多。

風流天子

在各種民間傳說中,乾隆帝被描繪成風流天子。民國初年,就盛行香妃的傳說。至今,關於香妃以及乾隆帝與平民女子的愛情故事為主題的各類文學、戲劇、影視作品,絡繹不絕。另外在大臣中,乾隆帝對傅恆之子福康安最為優待。民國後,多傳說福康安為他與傅恆妻[註 8]的私生子[21],但黃一農等學者已考證此說不確。

六下江南

乾隆皇帝與其父祖一樣,很常臨幸江南。不過康熙帝和雍正帝駕臨江南多是為了訪察民情,但乾隆帝大多只是單純去巡遊。民間對乾隆帝六次南巡亦多有演繹,或稱之「乾隆下江南」。當代廣告中,聲稱乾隆帝在南巡過程中曾品嘗過某種美食的例子不勝枚舉[22]。乾隆帝每次到江南出巡總勞民傷財,對清朝的財政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出生

關於乾隆出生之處也有爭議,一說在雍親王府(雍和宮),另一說則是在承德避暑山莊獅子園,而且避暑山莊一說是由嘉慶皇帝親口提起,這也是野史會傳出乾隆是由避暑山莊漢人宮女所生的原因[23]

但對乾隆出生地之爭議,也是後來當嘉慶帝駕崩,道光帝剛繼位,就必須立即處理的「遺詔事件」的導火線——因軍機大臣托津戴均元等人代擬的遺詔里有寫「高宗降生避暑山莊」一語,結果被熟知內幕的編修劉鳳誥察知並密告大學士曹振鏞,曹再密報道光,導致道光震怒,撤掉托、戴和盧蔭溥等人的軍機大臣頭銜,而讓曹成為領班軍機大臣。[24]

家族

乾隆帝家族
 
 
 
 
 
 
 
 
 
 
 
 
 
 
 
 
 
 
高祖父:太宗文皇帝皇太極
 
 
 
 
 
 
 
曾祖父:世祖章皇帝福臨
 
 
 
 
 
 
 
 
 
 
 
高祖母:孝莊文皇后本布泰
 
 
 
 
 
 
 
祖父:聖祖仁皇帝玄燁
 
 
 
 
 
 
 
 
 
 
 
 
 
 
外高祖父:都統勤襄一等公佟圖賴
 
 
 
 
 
 
 
曾祖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外高祖母:覺羅氏
 
 
 
 
 
 
 
父:世宗憲皇帝胤禛
 
 
 
 
 
 
 
 
 
 
 
 
 
 
 
 
 
外高祖父:烏雅額森
 
 
 
 
 
 
 
外曾祖父: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
 
 
 
 
 
 
 
 
 
 
 
祖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外曾祖母:塞和里氏
 
 
 
 
 
 
 
 
 
 
 
高宗純皇帝弘曆
 
 
 
 
 
 
 
 
 
 
 
 
 
 
 
 
 
 
 
 
外高祖父:一等承恩公額亦騰
 
 
 
 
 
 
 
外曾祖父:一等承恩公吳祿
 
 
 
 
 
 
 
 
 
 
 
外高祖母:龍氏
 
 
 
 
 
 
 
外祖父:良榮一等承恩公凌柱
 
 
 
 
 
 
 
 
 
 
 
 
 
 
外曾祖母:喬氏
 
 
 
 
 
 
 
 
 
 
 
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外曾祖父:彭武功 (京畿寶坻縣生員)
 
 
 
 
 
 
 
 
 
 
 
外祖母:彭氏
 
 
 
 
 
 
 
 
 
 
 
 
 

妻妾

 
妃嬪肖像

皇后

皇貴妃

貴妃

貴人

  • 順貴人鈕祜祿氏
  • 鄂貴人西林覺羅氏(?—1808年),父親巡撫鄂樂舜。乾隆三年九月已為鄂貴人。[25]乾隆十三年正月已為鄂常在。[26]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賜號為鄂貴人。嘉慶時尊為鄂太貴人,嘉慶十三年四月廿五去世。
  • 瑞貴人索綽絡氏,乾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令妃下學規距女子一人封瑞常在。
  • 祿貴人陸氏(?—1788年),蘇州漢族民籍,無子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廿三日,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初封為祿常在。乾隆四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晉祿貴人[27]。乾隆四十三年八月三日,乾隆帝命人訪查陸常在的親屬並在其南巡時派專人管束陸常在的親屬[28]。乾隆五十三年閏五月五日丑時薨[29];十二月十八日與順貴人一同葬入裕陵妃園寢。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初九日,祿貴人胞姐等人奉旨入旗,而且給予錢糧等物。[30]
  • 壽貴人某氏(?—1809年),嘉慶時為壽貴人。在嘉慶朝第一次的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為內廷主位,與新入宮的晉貴人富察氏侍奉乾隆帝。壽貴人與那答應是否為同一人,並沒有資料顯示出。嘉慶十四年二月廿一去世。
  • 秀貴人索淖洛氏,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十四日薨。
  • 白貴人柏氏(?—1803年),為乾隆帝怡嬪之妹,無子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六月十七日。乾隆十三年正月已封柏常在,內廷賞賜的記錄也稱其為白常在[31],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廿四日晉封為白貴人,嘉慶時期,尊為白太貴人,約於嘉慶八年六月薨[32]。嘉慶十年三月十七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 武貴人武氏(?—1781年),無子女,生年不詳。乾隆二十九年三月廿二日,穎妃下學規距女子一人封武常在[33]。乾隆四十四十二月二十九日仍為武常在。乾隆四十五年左右晉武貴人。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之前薨;十二月初二日收遺物。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新貴人、慎貴人一同葬入裕陵妃園寢。
  • 金貴人(?—1778年),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一年同時入宮。五月初八初封金常在。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晉金貴人[34]。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之前薨;九月初九葬入裕陵妃園寢;十一月廿八日呈覽遺物。
  • 新貴人某氏(?—1775年),生辰為八月初八日。蒙古外藩出身,曾為豫妃位下的宮女。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初封新常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已封新貴人,六月十三日卯時薨[35];閏四月初九日遺物交上。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慎貴人一同葬入裕陵妃園寢。
  • 慎貴人某氏(?—1777年)。乾隆十三年正月已封慎貴人。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九日申時薨[36]。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 福貴人某氏(?—1764年),生年不詳,生辰為正月十九日。福貴人在《撥用行文底檔》顯示亦吃羊肉,與容妃、寧常在同為回部女子。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初封福常在。乾隆二十九年三月廿二日晉福貴人;八月初五病薨於承德;十一月廿六日收遺物。乾隆三十年閏二月初二葬入裕陵妃園寢。

常在

  • 揆常在某氏
  • 寧常在某氏(?—1781年),生辰為十一月十四日,無子女。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廿五日初封寧常在,曾隨駕南巡。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之前薨,十二月初二日收遺物。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慎貴人一同葬入裕陵妃園寢。據《撥用行文底檔》顯示,隨行常在的肉食供給份例中有一位是給羊肉。祿常在和明常在分別是蘇州人,揚州人,而新常在有資料證實是吃豬肉的,因此寧常在很大機會是回部女子或回子包衣出身。[37]
  • 平常在某氏(?—1778年),無子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七月十二日。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慶妃下學規距女子封平常在[38]。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之前薨;九月初九與金貴人葬入裕陵妃園寢。
  • 張常在張氏(?—1745年),無子女。乾隆元年正月,據完整版《食肉底帳》顯示,已入宮並封為常在,非為藩邸出身。乾隆二年除夕已為裕常在[39]。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薨。乾隆十一年十月廿七日首批葬入裕陵妃園寢。

答應

  • 祥答應某氏,乾隆十八年七月十五日進宮為祥貴人[40]。乾隆二十四年四月初九日,祥常在封祥貴人,但祥貴人不見於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的《賞賜底簿》,可能已降位或失寵[41]。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已為祥貴人[42]。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收其貴人物品,或於此日降為祥答應。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病故[43]
  • 那答應某氏,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愉妃下學規距女子一人封那常在,與乾隆十三年出現的那貴人並非同一人;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五日,那常在貶那答應,冬日例黑炭,炕柴。夏日例黑炭全部止退。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六日,那答應宮女五妞受責後投井至死;四月初四日敬事房收其物品,乾隆六十一年十二月的檔案未沒有「那答應」或「那常在」的記載,某氏下落不明,並未與其他后妃一同晉位。未知壽貴人與那答應是否為同一人。
  • 答應某氏,據清宮檔案顯示,乾隆五年十月十五日,有一位名為達塞的包衣女子被選為某答應位下的官女子。檔案僅稱她的主子為「答應」,未知具體位號。
  • 莞答應某氏,與祥答應一同出現在購買咈囉的檔案中,葬於曹八里屯,推測她在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即祥答應病故後才薨逝。
  • 采答應某氏,與祥答應一同出現在購買咈囉的檔案中,葬於曹八里屯。

格格

  • 格格某氏,弘曆尚為皇子時的侍妾,雍正八年十月病故。
  • 格格某氏,弘曆尚為皇子時的侍妾。雍正十年七月三十日病故。

官女子

  • 官女子某氏,乾隆帝尚為寶親王時的侍妾。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遇喜,並為其添守月姥姥[44]。在雍正十二年十月的皮庫月摺中,有「給寶親王之四女格格嬤嬤買奶母,照例賞」,後來檔案又有「給和碩寶親王之四女格格嬤嬤買奶母毋照例」的記載。這些記錄表明弘曆在潛邸時期有未入序齒的女兒。

待考

  • 定貴人某氏,因為乾隆二十年的乾清宮主位人數均有對應之人,可見某氏在乾隆二十一年,才經外八旗選秀而入宮,惟初封位份不明。定妃某氏約於乾隆二十一年遇喜,不過最終小產或流產[45]。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九日為定妃的千秋,賞賜檔記載的千秋雖只為放賞日期,但只會因隨皇帝去行宮或者出巡等原因而提前放賞[46]。因此,該定妃非為康熙帝的定妃。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與其他后妃出遊,某氏已不見蹤影。某氏死後沒有葬入裕陵妃園寢,禮部的移會稱祿貴人的喪葬禮儀同定貴人,未知是否為定妃被貶為定貴人證據[47]

皇子

皇子
姓名 生母 備註
永璜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時為侍妾)
雍正六年(1728年)
五月二十八日
乾隆十五年(1750年)(21)
三月十五日
定安親王
永璉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時為嫡福晉)
雍正八年(1730年)
六月二十六日
乾隆三年(1738年)(8)
十月十二日
端慧皇太子
永璋 純惠皇貴妃蘇氏
(時為侍妾格格)
雍正十三年(1735年)
五月二十五日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5)
七月十六日
循郡王
永珹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時為嘉嬪)
乾隆四年(1739年)
正月十四日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38)
二月二十八日
履端親王
永琪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
(時為海貴人)
乾隆六年(1741年)
二月初七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5)
三月初八
榮純親王
永瑢 純惠皇貴妃蘇氏
(時為純妃)
乾隆八年(1743年)
十二月十四日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47)
五月初一
質莊親王
永琮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乾隆十一年(1746年)
四月初八
乾隆十二年(1747年)(1.8)
十二月二十九日
哲親王、悼敏皇太子
永璇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時為嘉妃)
乾隆十一年(1746年)
七月十五日
道光十二年(1832年)(86)
八月七日
儀慎親王
皇九子
(未命名)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時為嘉妃,臨盆前晉封)
乾隆十三年(1748年)
七月九日
乾隆十四年(1749年)(1)
四月二十七日
皇十子
(未命名)
舒妃葉赫那拉氏 乾隆十六年(1751年)
五月十九日
乾隆十八年(1753年)(2)
六月七日
永瑆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時為嘉貴妃)
乾隆十七年(1752年)
二月七日
道光三年(1823年)(71)
三月三十日
成哲親王
永璂 繼皇后那拉氏 乾隆十七年(1752年)
四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4)
正月二十八日
貝勒
永璟 繼皇后那拉氏 乾隆二十年(1755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1.7)
七月二十四
永璐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妃)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七月十七日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8)
三月十八日
顒琰(永琰)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貴妃)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十月六日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60)
七月二十五日
嘉慶帝
皇十六子
(未命名)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貴妃)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十一月三十日
乾隆三十年(1765年)(2.3)
三月十七日
永璘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皇貴妃)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五月十一日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54)
三月十三日
慶僖親王

皇女

皇女
姓名 生母
皇長女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時為嫡福晉)
雍正六年(1728年)
十月二日
雍正七年(1729年)(1)
十二月二十七日
皇次女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
(時為侍妾)
雍正九年(1731年)
四月
雍正九年(1731年)(8個月)
十二月
皇三女
固倫和敬公主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時為嫡福晉)
雍正九年(1731年)
六月二十八日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61)
八月十五日
皇四女
和碩和嘉公主
純惠皇貴妃蘇氏
(時為純貴妃)
乾隆十年(1745年)
十二月二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22)
九月七日
皇五女 繼皇后烏拉那拉氏 乾隆十八年(1753年)
六月二十三日
乾隆二十年(1755年)(2)
四月二十二日
皇六女 忻貴妃戴佳氏
(時為忻嬪)
乾隆二十年(1755年)
七月十七日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3)
八月二十六日
皇七女
固倫和靜公主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妃)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七月十五日
乾隆四十年(1775年)(19)
正月十日
皇八女 忻貴妃戴佳氏
(時為忻嬪)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十二月七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10)
五月二十一日
皇九女
和碩和恪公主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時為令妃)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七月十四日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22)
十一月十九日
皇十女
固倫和孝公主
惇妃汪氏 乾隆四十年(1775年)
正月三日
道光三年(1823年)(48)
九月十日

影視形象

飾演乾隆的演員 影視作品 飾演乾隆的演員 影視作品
魏鵬飛 乾隆遊江南 李英 香妃
達式常 江南書劍情
戈壁恩仇錄
張多福 風流乾隆
新馬師曾 乾隆皇遊江南
乾隆皇大鬧萬花樓
羅劍郎 乾隆皇大鬧杏花樓
盧持 雍正皇帝 勾峯 梅花烙
張國立 宰相劉羅鍋
少年嘉慶
張鐵林 還珠格格第一、二部
鐵齒銅牙紀曉嵐
龍鳳奇緣
鐵將軍阿貴
布衣天子
高明 嘉慶微服私訪記 郭旭新 班禪東行
甘向寧 香妃與乾隆 譚非翎 大貪官和珅
韓小磊 劉羅鍋斷案傳奇 賈致鋼 雍正王朝
徐錦江 皇帝也風流 張豐毅 揚州八怪
鬱尚校 乾嘉巨案 許文廣 皇宮寶貝
李志輿 九歲縣太爺 朱泳騰 風流才子紀曉嵐
鄭少秋 戲說乾隆系列
書劍恩仇錄 (1976年)
書劍恩仇錄 (2009年)
王皓 才子佳人乾隆皇
王書麒 大內群英 萬梓良 大內群英續集
狄龍 還珠格格第三部 焦晃 乾隆王朝
張勇手 夢斷紫禁城 邱心志 新還珠格格
黃元申 滿清十三皇朝 陳昭榮 新書劍恩仇錄
沈孟生 書劍恩仇錄 (1992年) 任達華 書劍恩仇錄 (1987年)
黃日華 英雄出少年 劉德華 皇上保重
古天樂 乾隆大帝 游天龍 書劍江山
魏駿傑 御用閒人
雪山飛狐
江華 金玉滿堂
李煒棋 騙中傳奇 鄭子誠 雲海玉弓緣
於波 李衛辭官 袁弘 上書房
勾峰 梅花烙 王文杰 後宮甄嬛傳
陳旭 宮鎖珠簾 吳京 江山為重
江山兒女幾多情
徐少強 七品欽差劉羅鍋 岳躍利 草民縣令
馮遠征 曹雪芹 金安歌 倚天欽差
吳孟達 少年大欽差 何晟銘 王者清風
黃少祺 少年寶親王 尊龍 乾隆與香妃
湯鎮宗 避暑山莊大傳奇 侯祥玲 寶帖傳奇
王冰 滄海百年
褡褳王爺
人小鬼大劉羅鍋
高蘭村 大清御史
趙寧宇 宮廷畫師郎世寧
駐藏大臣
陳寶國 大清洗冤錄
李楠 南少林 李盟 少年訟師紀曉嵐
李法曾 嘉慶皇帝 陳鋭 縣令黃馬褂
隋抒洋 醫痴葉天士 付聰 大國手
雷恪生 大內低手 張學軍 貴妃還鄉
王文傑 甄嬛傳 陸詩雨 三審奇石
黃覺 畫框女人 餘少羣 錢塘傳奇
倪大紅 大清鹽商 王耀慶 乾隆秘史
金澤灝 美人香 黎源 糊塗縣令鄭板橋
宗峯巖 天下糧田 黃海冰 劉墉追案
劉永 乾隆下江南(電影)
乾隆下揚州
乾隆皇奇遇記
乾隆皇君臣鬥智
乾隆皇與三姑娘
乾隆香妃風流賬
陳浩民 乾隆下江南(電視劇)
陳山聰 幕後大老爺 湯鎮業 宮鎖連城
吳風 香妃 張瑛 書劍恩仇錄
黃允財 洪熙官 王衛國 新書劍恩仇錄
遊天龍 金玉緣
書劍恩仇錄
夏雨 契爺皇帝
白彪 書劍恩仇錄 曹永廉
姚紹忠(童年)
鄭板橋
楊麗花 皇上難為 楊澤霖 洪熙官
吳翠娥 豬哥亮與嘉慶君 俞立文 方世玉
張兆輝 方世玉與乾隆皇 黃允財 洪熙官
吳明龍 君臨天下 胡楓 鐵嘴銀牙
聶遠 天下糧倉
延禧攻略
金枝玉葉
延禧紀事(暫未播出)
霍建華 如懿傳(四阿哥→寶親王→皇帝→太上皇→清高宗)
寇振海 嘉慶君遊台灣
紅墨坊
陳銳 縣令黃馬褂
張國強 天命 倪齊民 嘉慶君遊台灣
白鷹 萬法歸宗一少林 連奕名 飛狐外傳

畫像

注釋

  1. ^ 入關之後的第4位。如果將清太祖努爾哈赤視作首位則為第6位。
  2. ^ 實質統治64年,因為最後4年為他擔任太上皇的期間仍然掌握大清國的政策決定,但坊間以嘉慶元年至嘉慶四年來稱之。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駕崩。
  3. ^ 永珹過繼給履懿親王允祹
  4. ^ 永瑢被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
  5. ^ 滿語「ᠶᠣᠩᡴᡳᠶᠠᠩᡤᠠ」(yongkiyangga)意為「完備的」。
  6. ^ 皇帝60年+太上皇帝4年,共64年
  7. ^ Indeed the machinery and author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re so organized, and so powerful, as almost immediately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 and to produce every effect that human strength can accomplish.
  8. ^ 歷史上,僅知傅恆妻那拉氏納蘭明珠後人,但具體身世不詳。她與福康安生母,或是同一人。據黃一農推測,那拉氏是納蘭明珠曾孫女,納蘭揆敘孫女。其父當是過繼的嫡子永壽,而非過繼的庶子永福。當代網絡傳說則稱其為瓜爾佳氏,演絳為滿清第一美人[20]

參考文獻

  1.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五百. [2021-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是歲四月乙未,恭上尊諡,曰: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
  2. ^ 《宣宗成皇帝實錄》卷二. [2021-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尋大學士等議奏,高宗純皇帝尊諡,謹擬奮武字下恭加欽明二字,曰: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3. ^ 楊啟樵. 《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 香港: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00年1月: 217. ISBN 9620754425. 
  4. ^ 4.0 4.1 故宮博物院. 乾隆皇帝. [2024-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4). 
  5. ^ 清史稿·乾隆帝
  6. ^ 《國朝宮史續編 卷十一》:「回念聖祖大漸,授位皇考,其時係內大臣隆科多宣傳顧命。逮皇考傳位朕躬,宣示密緘,倉猝之際,朕不敢自行啟封,召同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當麵展緘敬閱。茲朕躬享大年,懋膺多福,明頒詔旨,親禦殿廷,付授神器,以今視昔,吉祥善事,孰逾於此。此實上天保佑申命,有加無已之洪貺。」
  7. ^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卷之六》雍正十三年 十一月 十三日. [2020-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谣言与政治 ——读《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 國學網. 2008-07-22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郭成康《清代文字獄》
  10. ^ 陳捷先《乾隆寫真》,第74頁
  11. ^ 鄭永昌《御駕南巡 規劃河工-院藏乾隆南巡紀程圖考析》,《故宮文物月刊》,第357期,2012年,第42-51頁
  12. ^ 英國首遣特使謁見乾隆. [2010-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3. ^ 《乾隆英使覲見記》,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197頁
  14. ^ Barrow, J (1807). 「Some Account of the Public Life, and a Selection from the Unpublished Writings, of the Earl of Macartney」, London
  15. ^ (美)歐立德(Mark C. Elliott)《乾隆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16. ^ 《清高宗實錄》記載「年高少寐,每當丑寅之際,即垂衣待旦,是以為常」。
  17. ^ 《清高宗御製詩五集》卷十《少寐》
  18. ^ 《清高宗實錄·卷1494》
  19. ^ 乾隆帝的最后一个冬天.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0). 
  20. ^ 歐懷琳. 福康安真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鳳凰網. 2018-08-28 [2018-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3) (簡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1. ^ 福康安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 人民網《讀書》頻道. 2006-10-12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簡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吃货乾隆与江南美食不得不说的基情故事. 搜狐網. 2005-12-18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簡體中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3. ^ 清宮檔案揭秘:撥開乾隆身世的迷霧-悅讀|乾隆|身世-讀書頻道. [2011-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4. ^ 传闻、官书与信史乾隆皇帝之谜. 《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5. ^ 《奏銷檔》......衣庫員外郎伊凌阿據掌關防內管領和善等文開做純妃、海貴人、鄂貴人緞車圍三分,氈頂五個,氈圍五分,紗圍三分,油紡絲圍六分,套四分,佈套六分,短圍三分,緞褥六個,皮褥三個,葛布褥三個,杭細裏圍二十六分,需用外僱裁縫做長工二百三十五工,每工錢一百五十四文,領去大製錢三十六串,一百九十文。磁庫員外郎額爾錦據掌關防內管領和善等文開做純妃、海貴人、鄂貴人,銅車頂三個,壓條二十根,式件二十四塊,需用外僱銅匠做長工八十一工,每工錢一百五十四文,領去大製錢十二串,四百七十四文。
  26. ^ 《宮內等處女子嬤嬤媽媽裡食肉底賬》皇后官女子十五人嬤嬤二人家下女子一人使女一人,四月大行皇后官女子十五人嬤嬤二人家下女子一人使女一人、五月大行皇后官女子十五人家下女子一人使女一人;嫻貴妃官女子七人二月九人;純貴妃官女子八人、嘉妃官女子六人、愉妃官女子六人五月五人;怡嬪官女子六人;舒嬪官女子一人家下女子六人,五月舒妃官女子一人家下女子六人;令嬪官女子六人五月令妃官女子六人;陳貴人官女子四人,五月陳嬪官女子四人;慎貴人官女子四人、陸常在官女子三人五月陸貴人官女子三人;那常在官女子二人家下女子一人,五月那貴人仍相同;柏常在官女子三人;林常在官女子三人,五月林貴人仍相同;揆常在官女子三人,鄂常在官女子三人。
  27. ^ 《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 十一月十四日敬事房首領楊雙全傳說,封祿常在一位,冬例日用黑炭二十斛,米二十斛,夏例日用黑炭十斛......四十年三月二十二日,首領佟安傳,上曰祿常在、明常在封為貴人,從今日起。
  28. ^ 《宮中檔奏摺》奏聞奴才回蘇任事即遵旨密行差人訪查陸 常在 現有親屬並隨時照應酌量安頓在聖駕南巡時派專人管束不令接駕乞恩事
  29. ^ 《移會》禮部為知照事祠祭司案呈準掌儀司文稱,陸貴人於本月初五日醜時薨逝,貴司有應行應辦之處俱照貴人之例,??因知照前來應照定例貝勒以下,子爵以上,貝勒福晉以下,子爵之妻以上齊集相應移會內閣典籍廳查照辦理可也,須至移會者右移會
  30. ^ 《清宮內務府奏案》廂黃旗鄂起管領下查得本管領於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初九日奉旨入旗,祿貴人胞姐原披甲人周森之妻陸氏之子週發賞給披甲錢糧,伊子幼丁長河官,週發弟周煜賞給披甲錢糧,周煜之長子寧河賞給披甲錢糧,次子掃園幼丁太和,為此內管領鄂起、副內管領央安......
  31. ^ 《清宮恭王府檔案總匯》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年例伺候,皇太后,皇貴妃,慶貴妃,舒妃、愉妃、穎妃、豫妃、容妃,婉嬪、順嬪、敦嬪,慎貴人、林貴人、蘭貴人,鄂常在、白常在、祿常在、新常在、寧常在、那常在、武常在、明常在、平常在,裕貴妃,郭貴人,李常在,三福晉、定安親王福晉、循郡王福晉......
  32. ^ 《壽康宮白貴人遺物穿戴安放紙單》吉祥帽一頂, 上掇金桃花正面一塊、嵌東珠五顆、紅寶石一塊、珊瑚蝠五塊、玉桃花一塊。金菊花帽口一塊,嵌大小東珠五顆、金海棠嗎眉赤一塊、嵌小 正珠三顆、東珠二顆、紫英石一塊。金斜枝秦娘子替一對, 嵌小東珠四顆、米珠二十二顆、紅藍寶石六塊。金蝴蝶替一塊, 嵌小東珠二顆、飯塊珠二顆、米珠九顆、紅藍寶石 十三塊。金鑲松花替一對, 嵌小東珠二顆、紅寶石四塊。金鑲紅寶石耳墜一副, 嵌大小東珠六顆。金豆瓣四枝, 重一兩二錢。金手鐲一對, 重三兩五錢。玉手鐲一對。蜜臘朝 珠一盤, 碧牙玖佛頭塔、記念、綠玉背雲、大小墜角加間東珠四顆。石青緞繡八團有水 夔龍綿袍一件。醬色緞繡八團有水夔龍綿袍一件。綠績棉襯衣一件。大紅錦褥三床。大 紅錦被二床。青玉葫蘆式花囊一件。玉鼻煙壺一個。瑪瑙鼻煙壺一個。洋磁鼻煙壺一個。沉香水串二掛。伽南香念珠一盤, 上掛小玉器十三件。萊石吉祥如意一柄。
  33. ^ 《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敬事房首領楊雙全傳說......穎妃下學規距女子一人封武常在,自二十二日起冬例日用黑炭二十斛,炕柴二十斛,夏例日用黑炭十斛
  34. ^ 《添碳檔》十一月十八日,首領佟安傳新進嬪娘娘一位,冬例日用紅籮炭八斛,夏例日用紅籮炭五斛,蘭貴人封為嬪,冬例日用紅籮炭八斛,夏例日用紅籮炭五斛,金常在封為貴人......
  35. ^ 《移會》準掌儀司文稱,乾隆四十年六月十七日據行營寄到忠男公福,具奏本月十三日卯時,新貴人薨逝,隨令欽天監擇選於是日已時奉入金棺,吉十四日奉移辰時奉移送往靜安莊,新貴人金棺安奉於碧峯門新造宅舍,安放照列令本處喇嘛囀咒,所有喇嘛等飯食交膳房備辦,金棺用紅油油希圍緞三層上罩套紅緞......
  36. ^ 《移會》奏為請旨事本月初九日申時,慎貴人薨逝......照依欽天監選得本日酉時入,日辰時奉移靜安莊暫安十三日
  37. ^ 《撥用行文底檔》又行官倉,祿常在、新常在、寧常在、明常在,每位每日撥用陳梗米一升二合,白麵一斤十二勺,白糖二勺,香油三勺五錢,豆腐一斤八勺,粉鍋渣八勺,甜醬六勺,醋二勺,又行光祿寺,三位每位每日撥用豬肉一斤八勺,外膳房南房一位每日撥用羊肉一斤八勺
  38. ^ 《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 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敬事房楊雙全傳,慶妃下學規距女子封平常在,夏例日用黑炭十斛......
  39. ^ 《清宮述聞》嫻妃二桌宴一桌,嘉嬪、陳貴人三桌宴一桌。右棰手貴妃頭桌宴一桌、純妃二桌宴一桌。海貴人、張常在三桌宴一桌。內廷宴桌是敬事房總管設擺、有幃子高桌五張......
  40. ^ 《宮中檔》 乾隆十八年七月十五日,祥貴人進宮恩賜金十五兩,銀二百兩,另有物。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祥貴人生辰,恩賜銀一百五十兩
  41. ^ 《賞賜底簿》 福建巡撫吳士功進鮮荔枝樹五十八桶,共結二百二十個。本日吊下荔枝三十六個之內,拿十個進宮供佛,其餘隨晚膳後呈進。旨明日早膳送。欽此。......林貴人、蘭貴人、郭貴人、伊貴人、和貴人、瑞貴人,每位鮮荔枝一個。
  42. ^ 《賞賜底簿》 浙閩總督楊廷璋進蜜荔枝七十二瓶。本日福建巡撫吳士功進蜜荔枝四十八瓶,兩處恭進蜜荔枝一百二十瓶。內廷分配:進皇太后蜜荔枝八瓶,差首領張義公進訖。給溫惠皇貴太妃蜜荔枝二瓶,裕貴妃等位蜜荔枝四瓶。剩下的賜皇后蜜荔枝三瓶,令貴妃蜜荔枝二瓶,舒妃、愉妃、慶妃、穎妃、婉嬪、忻嬪、豫嬪每位蜜荔枝一瓶。慎貴人、林貴人、蘭貴人、祥貴人、伊貴人、郭貴人、瑞貴人、和貴人、鄂常在、白常在,十位蜜荔枝十五瓶。
  43. ^ 《乾隆至嘉慶年添減底檔》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祥答應病故夏例日用黑炭二斛八両止退,冬例日用黑炭五斛止退,柴七斛止退。
  44. ^ 《宮內等處添減女子嫫嫫媽媽裡底帳》: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蘇培盛等差司房太監張福壽傳說,寶親王下官女子一人遇喜,添守月姥姥兩人。
  45. ^ 《賞賜檔》定妃遇喜,每日食用照額加半。凡小滿月之日,恩賜白銀二百兩,表里三十匹。
  46. ^ 《賞賜檔》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初九日,定妃千秋用(物品),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胡世傑傳旨令妃遇喜分娩公主,物品賞姥姥王氏、徐氏,媽媽里胡氏、關氏、白氏、閆氏。
  47. ^ 《禮部移會》移會典籍廳查照陸貴人於本月五日醜時薨逝,應照定貴人之例,貝勒以下,子爵以上,貝勒福晉以下,子爵之妻以上,齊集

外部連結

參見

乾隆帝
出生於:1711年9月25日逝世於:1799年2月7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清世宗胤禛(父)
年號:雍正
中國皇帝
清朝皇帝

1735年10月8日-1796年2月8日
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三至乾隆六十年臘月三十
繼任:
清仁宗顒琰(第15子)
年號:嘉慶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明英宗朱祁鎮
太上皇帝
1796年2月9日-1799年2月7日
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至嘉慶四年正月初三